沃伦戏剧的社会宣传功能

2023-02-22 08:42李雨莹贺安芳
大众文艺 2023年1期
关键词:沃伦殖民地波士顿

李雨莹 贺安芳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000)

美国革命时期,将戏剧的艺术性与立场性灵活结合,通过作品表达派别立场、宣传美国革命的剧作家中,默希·奥蒂斯·沃伦(Mercy Otis Warren 1728-1814)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位,早在1765年就创作诗歌《马萨诸塞自由之歌》参与殖民地的爱国抵抗运动。沃伦利用自己的才情,把自己对革命的观察和思考诉诸笔端。从《谄媚者》(The Adulateur 1772)开始,沃伦前后共创作了7部作品,包括《垮台》(The Defeat 1773),《同伙》(The Group 1775)《傻瓜》(The Blockheads 1776),《莫特利的议会》(The Motley Assembly 1779),《罗马的劫掠》(The Sack of Rome 1790)和《卡斯蒂尔的女士们》(The Ladies of Castile 1790)。沃伦创作紧扣美国革命爆发前后马萨诸塞殖民地社会历史语境中的真人真事,聚焦英国系列殖民新政引发的暴力冲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是,目前国内关于沃伦的戏剧研究比较零碎,主要散见于美国戏剧史章节中剧作家生平、作品概述,或将其作品作为美国革命时期思想史研究的文献佐证,关于戏剧作品的专论研究不多。①沃伦被誉为“美国革命的良知”②,足见其对美国革命的影响力。论文从美国革命的历史语境出发,将沃伦的戏剧创作视为一种文化实践活动,认为剧作家以戏剧文本作为社会宣传的载体积极参与殖民地革命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塑造,其戏剧创作成为美国革命话语的一部分,推动了美国民族意识的早期形成。

一、戏剧作为党派话语的载体

北美殖民地独立革命话语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与殖民地的社会现实的变化紧密相关。北美殖民地发展一个半世纪以来,英国对殖民地的管理是比较松散的,殖民地民众相对自由,几乎实行着一种我行我素的管理方式。但七年战争彻底改变了英国和殖民地的关系,英国政府为增加收入,转嫁因战争带来的财政危机,相继在殖民地颁布《糖税法》(1764)、《印花税法案》(1765),同时关闭了阿利根尼山脉以西的土地,禁止殖民地人向西迁移,系列税法和殖民新政引发了殖民地的抵制和骚乱。“无代表,不征税”,“无代表之税收即为暴政”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殖民地民众抵抗暴力征税的依据。③面对殖民地的不恭和蔑视,以乔治三世为首的英国王室和英国国会决定加强对殖民地的军事统治以儆效尤。

英国政府随即颁布了《驻营条例》(1765),派遣军队驻扎北美,并要求殖民地民众给驻军提供食物和居住,紧接着颁布《汤森法案》(1767),接连不断的法案遭到殖民地民众越来越激烈的抵抗,最终导致“波士顿惨案”(1770)的发生。随着《茶税法》(1773)实施,“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的爆发,殖民地党派之争的分化日渐明朗,代表革命激进主义的辉格党主张独立,形成革命派;而以王室官员为代表的亲英派在越来越多的英国士兵、政治家和海关官员的支持下坚持留在大英帝国内,对革命派采取镇压路线,形成效忠派。革命派和效忠派斗争在政治、军事和宣传各个层面展开。在革命战争爆发前夕,殖民地各地都明令禁止戏剧演出,④但戏剧创作并没被禁止,阅读戏剧作品仍是殖民地识字阶层的重要消遣。即将爆发的战争激发了殖民地民众创作的热情,各路剧作家们都以戏剧为武器,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事戏剧创作的人当中既有爱国派也有亲英派,双方以戏剧为载体,争夺殖民地的话语霸权和舆论优势。很多短小精悍的戏剧作品被迅速印刷和争相传阅,舆论战争相当激烈。

很多戏剧作品作为党派话语的载体,服务宣传,对塑造北美殖民者对英国和殖民地之间冲突的态度发挥了巨大宣传和劝说功能。这些作品在文学审美上也许并不具备太多的吸引力,但这是美国戏剧史上唯一一个保守派和激进派同时都利用戏剧来实现政治和军事目的时代,无论是通过说教还是讽刺,革命时期的戏剧作品都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分享革命时期殖民地民众革命情绪的独特视角。在众多的爱国宣传剧作家中,沃伦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位。她利用自己处在马萨诸塞殖民地革命风暴中心的有利位置,将革命前后的历史事件与戏剧体裁和革命意识形态主题有机结合。

二、戏剧作为塑造民众认知的手段

沃伦几乎所有的戏剧作品都是为了阅读而不是舞台而创作,作品缺少行动,情节简单,人物性格单一,因为作品是奔着舆论宣传的目的,而不是艺术审美。为发挥戏剧作为话语武器的力量,沃伦利用革命前夕殖民地的物质环境和戏剧作为一种叙事的体裁,选择以匿名方式在《波士顿公报》和《马萨诸塞间谍报》两家爱国者报纸上连载自己的戏剧作品,然后再以小册子形式出版发行。这样的发行模式将戏剧体裁的形式与当时的出版和阅读等物质环境完美结合。以匿名的方式从男性革命者的权力中心发表作品首先克服了作者因性别身份带来的话语局限和争议,同时,因为报纸和小册子价格便宜,读者往往花不了几分钱就可以买上一份,作品在殖民地识字群体里拥有一定量的读者。大量的个体因阅读同一个戏剧文本而走到一起形成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参与殖民地共同利益的讨论,在舆论上形成一个对革命有利的舆论态势。沃伦充分利用了戏剧体裁的形式,将其推进为一种激进的叙事来调动殖民地民众对爱国者事业的支持。在《罗马的劫掠》(1790)序言中,沃伦曾写道:“有时戏剧娱乐活动可能是为了淫秽的目的;然而,在一个有品位的优雅时代,道德的训诫和行为的校正也许可以通过舞台来成功地实施,就像通过并不严厉的教育的方式,伟大历史事件的展示,为反思和哲理的头脑打开一个思考的领域。”⑤

如果说一部戏剧作品是一座房子,那么语言就是它得以立起的建筑材料,这是古老却又是不争的事实。沃伦的戏剧为读者而作,为宣传而作,独白和旁白构成了作品语言的重要部分。第一部作品《谄媚者》(1770)一开场就是布鲁图斯、卡西乌斯两个爱国者主角一前一后充满演讲风格的独白。两人激情澎湃的独白完全就是爱国者自我牺牲的宣言,充满英雄主义的意味。当两个爱国者通过独白将个人的生命、财富和荣誉通过文字转移到遭遇危机的国家形象上,个人的牺牲就充满崇高神圣的意味,更能唤起民众捍卫自由和权利的爱国意识。熟悉殖民地时政的读者都知道剧中发生在北塞尔维亚的悲剧正在波士顿上演,读者自然将剧中爱国者演讲式的独白与波士顿著名革命者们的演讲相联系,产生真实的幻觉,现实向虚构转化,而虚构也进入现实。

美国革命爆发前夕是殖民地意义争夺的年代,革命派和效忠派为了在舆论上压倒对方,常常利用戏剧性夸张和讽刺,攻击、嘲笑甚至丑化对方,达到“灭他人威风,长个人志气”的宣传效果。《波士顿的垮台》(The Blockade of Boston)和《傻瓜》(The Blockheads)两部作品就是两派利用戏剧性讽刺进行唇枪舌剑的精彩案例。革命战争打响之后,伯戈因将军(General Burgoyne)率领英军占领了波士顿。伯戈因既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军事将领,还是一位热爱创作的剧作家。在占领波士顿期间,伯戈因创作了《波士顿封锁》,剧中,伯戈因大肆嘲弄美国大陆军的无能,把大陆军的总司令盛顿刻画成一个笨拙、粗俗的角色,作品被英国官兵搬上舞台。伯戈因的作品激起革命党人的愤怒,作为反击,沃伦很快戏仿《波士顿封锁》创作了闹剧《傻瓜》。作品粗俗充满活力,围绕美国军队挫败英军试图从华盛顿手中夺回多切斯特高地的故事,以牙还牙嘲讽英军及其支持者的愚蠢、贪婪和怯弱。语言生动形象,剧中的英国士兵看起来像穿着制服的“法国厨师”,军官“就像老女人一样被吓怂了”,剧中角色杜普尔(Dupe)甚至对伯戈因将军说,“我一想到要跟美国军队交战,就怕得要死,你可以重写第二版了”。⑥在这场针锋相对的闹剧战中,沃伦凭借自己的语言天赋,采用高度夸张滑稽的人物描写,贬低嘲讽英国军队及其统帅,动摇殖民地效忠派支持英王和英国军队的决心,通过粗俗的幽默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发挥引导公众舆论的效果。正如布朗所总结的,整个革命战争过程中,沃伦“紧紧附在敌人的侧翼,不停地骚扰敌人。她是战争中的‘牛虻’之一。”⑦

三、戏剧作为建构革命愿景的路径

沃伦出生于马萨诸塞殖民地的一个政治世家,美国革命战争爆发前夕成立的革命团体“自由之子”和“通讯委员会”很多活动就他哥哥詹姆士·奥蒂斯家里举行。革命环境的耳濡目染对沃伦的立场和观念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沃伦智识成熟时期也正是殖民地斗争风起云涌的时期。作为美国革命发生发展的亲历者、观察者,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根植于殖民地的社会历史语境,聚焦殖民地真人真事相关,将文学想象与殖民地现实相结合,引发读者的共情,建构革命想象。

沃伦1772年在《马萨诸塞间谍报》第一次连载的《谄媚者》便是以整个波士顿惨案为背景。⑧随着《驻营条例》(1765)的颁布,英国政府往北美派驻军队,以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统治,并要求殖民地民众给英国军队提供食物和房屋。英国在波士顿大量的军事存在及士兵的胡作非为导致士兵和平民之间冲突不断,殖民地反抗暗流逐渐壮大。惨案发生时,托马斯·哈钦森(1711-1780)担任马萨诸塞殖民地副总督,还是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剧中反派角色拉帕蒂奥(Rapatio)便是以哈钦森为原型。讨论沃伦宣传剧的历史意义,哈钦森是最重要的历史元素。哈钦森是波士顿人,其家族是马萨诸塞湾最古老、最有势力的家族之一。从18世纪30年代开始到美国革命前夕,哈钦森一直活跃在英属殖民地的历史和政治舞台,是北美殖民地政坛一位重量级人物。作为殖民地最坚定的保守派,哈钦森维护大英帝国在殖民地的统治,不仅设法在殖民地执行英国的命令,还以保障殖民地内部的社会稳定为由,建议英国人在殖民地实行军事管制,压制殖民地民众,维持殖民地秩序。⑨哈钦森在殖民地最有权势、最有影响的时候,也正是殖民地与英国冲突最激烈的时候。作为英国王室在殖民地的代言人,殖民地最大的效忠派,哈钦森成为沃伦所有作品中“邪恶”的化身。

《谄媚者》中,沃伦通过拉帕蒂奥的口是心非隐射哈钦森的伪善。当拉帕蒂奥遇到愤怒的爱国者时,他装出一副悔恨的样子,可当他独自一人时,马上又是另一幅面目,“邪恶野心,固化我心;暴政统治,唯欲是也。吾意不胜,自由宣矣。”⑩厚颜无耻的拉帕蒂奥战神了天真轻信的爱国者,布鲁斯特在剧末的演讲把推翻拉帕蒂奥的希望寄托在殖民地爱国民众身上:“怪物尽戮,其荣不复;所作所为,自觉坟墓。吾国重振,辉煌永驻。”(11)为了突出革命派和效忠派明暗对比,沃伦的人物塑造简单粗狂,黑白分明,五音步诗的念白起伏跌宕,诗歌的节奏大大地增加了作品的宣传力。同年,沃伦创作了《垮台》以哈钦森写给英国的信件被公开为背景。哈钦森和副总督安德鲁·奥利弗(哈钦森的妹夫)写给英国人托马斯·沃特利等人的信件被本杰明·富兰克林发现,信件在殖民地革命者中传阅,然后公之于众。哈钦森在信中以维护殖民地秩序为由,敦促大英帝国对殖民地实行军事管制的新殖民政策,暴露了他以牺牲殖民地民众的自由和权利与英国政府达成交易的意图,“全世界都相信,我们是出卖他们权利的恶棍。我们却利用为公共福利而战的假象欺骗了众人。面具被摘下,那些被彻底欺骗的人都知道了,我令人厌恶的样子。”(12)以哈钦森为首的殖民地官员团伙纯粹是为了自己权力欲望,而非所谓自己标榜的“致力公务”,哈钦森自始至终就是殖民地阴谋家的典型代表。拉帕蒂越是“臭名昭著”“十恶不赦”,革命愿景就越具有合法性。哈钦森在《谄媚者》以拉帕蒂奥上台结束,而《垮台》以其下台结束,两部宣传作品同一年发表,前后呼应,建构革命想象,极大鼓舞殖民地民众起来反抗暴政的信心。

沃伦亲历美国革命的发生、发展不同阶段,从创作伊始就坚持以一个激进的爱国剧作家的身份关注殖民地的社会现实及发展走向,将个人洞察和判断融入创作,形塑和传播美国革命意识形态。作品捍卫殖民地民众的权利和自由,赞美爱国者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唤醒了殖民地民众的独立意识和民族意识,推动了美利坚民族精神的早期形成。

注释:

①郭继德.《美国戏剧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庆西.“站在美国建国之父旁边的女性”.《南方都市报》,2009年9月6日GB25;李剑鸣.“意识形态与美国革命的历史叙事”.《史学集刊》,2011年11月第6期;肖莹.“论莫西奥蒂斯沃伦的美国革命史叙述”Diss.厦门大学,2014.

②Nancy Rubin Stuart,The Muse of Revolution:The Secret Pen of Mercy Otis Warren and the Founding of a Nation,Boston:Beacon Press,2008.

③“无代表,不征税”(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13世纪起源于英国,最终在1689年写进《权利法案》;在18世纪60、70年代,塞缪尔·亚当斯和詹姆士·奥蒂斯援引该原则作为殖民地民众抵抗英国征税的理由,随后成为殖民地一句流行的抗税口号。

④关于戏剧演出在北美殖民地遭受禁止的研究参考Alan Simpson,Puritanism in Old and New Englan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1;Margot Heineman,Puritanism and Theat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Jeffrey H.Richards,Early American Drama,New York:Penguin Books,1997;黄坚,试论清教主义对早期美国戏剧发展的阻碍,《外国文学》,2008(2)p.106-128.

⑤Alice Brown,Mercy Warren:Women of Colonial and Revolutionary Times in America series,London:John Murray,1896,p.183.

⑥《傻瓜》剧本原文参考https://quod.lib.umich.edu/cgi/t/text/text-idx?c=evans;idno=N12055.0001.001.

⑦Alice Brown,p.187.

⑧5名平民在惨案中被枪杀,其中包括一名黑人水手,6名平民受伤,惨案直接激发了北美殖民地的叛乱,成为美国革命的导火索,参考杨生茂,张友伦主编《美国历史百科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p.265.Gay Gibson Cima,“Black and Unmarked:Philllis Wheatley,Mercy Otis Warren,and the Limits of Strategic Anonymity”,Theatre Journal,2000 Vol.52,No.4,465-495,p.485.

⑨关于哈钦森的政治人生研究参考Bernard Bailyn,The Ordeal of Thomas Hutchinson,Cambridge:Belknap Press,1974;Andrew S.Walmsley,Thomas Hutchinso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9;“托马斯·哈钦森史学研究,Diss.江西师范大学,2016.

⑩Ibid,p.251.

(11)Ibid,p.258.

(12)Mercy Otis Warren,The Defeat,The New England Quarterly,1976,p.455.

猜你喜欢
沃伦殖民地波士顿
拉长时间的公平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英属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你不能带绿气球进波士顿美术馆
波士顿狂飙
美国沃伦·阿尔波特基金奖概览(上)
行刑日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原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