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寒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镇江 212000)
从古至今,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故事像一个无处不在的老友,伴随着人的一生。人们通过故事认知世界,交流情感,传承文化。可以说,有了故事,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人们慢慢认识到,叙事不仅存在于人们的交流、文学、电影中,更存在于建筑、空间、产品、图像等设计领域。将叙事思维运用于设计,能够丰富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带给人们情景化的别样体验。探究叙事设计的由来、发展及在当下情境中的变化,对数字时代的设计体验具有借鉴意义。
叙事从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述说故事。原始人类最早用刻木或者结绳记事的方法来记录信息,讲述故事。随着人们需要表达的信息日趋复杂,这些记录形式无法满足记录需求,人类开始尝试用象形符号和图像来叙述事件。在此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逐渐将图像所表述的信息固定下来,文字最原始形态就此出现。从今天视觉传达的角度来看,这些图像具有丰富的视觉表现力和情感表达力。可以说每一个象形文字都在叙述一个生活场景,重现一个事件的始末,这可以称为人类图像叙事的源头,叙事设计也因此在朦胧中无意识地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图像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简化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图形符号。例如,甲骨文就具有极强的叙事属性。甲骨文的“弃”字,写法为“”。其中“”表示“子”的意思,“”表示箕筐的意思,“”表示双手的意思。“弃”字在原始时期描述的是人用双手持箕,将箕筐中的幼婴送出家门。这是因为在远古时期,一些先民由于生存条件恶劣,出于生存压力,被迫将婴儿装在筐中,送到有人经过的地方,希望好心人收养。“弃”字的甲骨文形象具有完整的叙事情节与叙事情境,其造字本义为将幼婴放入筐中送出门外等人收养。如此案例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由此可见,最早的叙事设计传递了人类的文明。叙事始终伴随着故事和信息的传递。原始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巫师拥有最多的故事表达,他通天地知鬼神,将人类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尽管这是原始社会的人类迷信,但由此一隅可见一斑。随着文字系统的逐渐完善,文字图形化叙事渐渐被文字组合的理性化叙事代替。从此,人类的文明史开始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开来,连绵不绝。
至20世纪30年代初,“叙事”一词即前苏联文学界提出,用以探究文学的纯粹性,并逐渐形成了当代文学理论当中的“形式主义”。后来该理论与当时的“结构主义”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经典叙事学理论。其中著名的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在1966年第8期《交流》(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论》标志着叙事学的诞生。
关于叙事的定义,大体可定义为通过媒介再现发生在特定时间、空间的事件。叙事不仅可以存在与文学中,也同样存在于绘画、电影、建筑、音乐、舞蹈、新媒体等各种媒介中。一般认为,叙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人们形成日常经验的重要途径,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1]
叙事学研究从诞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经典叙事学研究、后经典叙事学研究、数字媒体时代叙事学研究,具体如下:
1.经典叙事学。经典叙事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她主要侧重于研究文本自身,对叙事作品的结构、叙事话语、叙事时空展开研究。经典叙事学理论的产生将叙事提升到理论框架的范畴,为构建叙事开辟了空间,直至今日仍广泛运用。但是,经典叙事学有其局限所在,主要局限在于将叙事学的研究对象限定在故事结构及话语层面,将作品与包括性别、种族、阶级等因素在内的社会历史语境隔离开来,同时忽略了除文本外其他媒介的叙事可能,忽略了读者在其中的互动参与。[2]
2.后经典叙事学。后经典叙事学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介的不断涌现,叙事学由经典叙事学转向后经典叙事学。后经典叙事学将叙事学的研究范围拓展到了文学之外,研究的关注点从“故事”“话语”转向了“语境”与“阐释”,重视叙事中读者的参与作用,研究的范围从作品本身延展到创作过程。后经典叙事学将叙事学与人类学、法学、医学、哲学等学科相交叉,形成了跨学科研究的路线,同时增加了对读者接受过程及语境的研究,这种变化隐含了对交互与体验的强调。
3.数字媒体时代。进入数字媒体时代,人们的叙事空间大大拓宽,各种眼花缭乱的数字媒介不断地映入人们的眼帘,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及信息交流习惯。人们的互动与参与在叙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叙事学在叙述的时间、空间、媒介、叙事形式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变化和更多的可能,叙事学所体现的学科的交叉与互动性变得更加紧密、融合。可以说数字媒体时代的叙事学研究是对后经典叙事的延续与升华,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随着后经典叙事学的产生与发展,叙事学逐渐向文学以外的其他领域延伸,其中艺术设计领域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叙事设计简单来说就是把设计作为一种表意媒介,通过设计在人们的内心与外部世界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将所表达的事件进行合理的组织、编排,使得受众产生一系列精神世界的特殊体验,叙事设计已然超出了设计产品本身,更多的带给观者丰富的情感体验。[3]然而,相较于叙事在文学、电影等领域的深入,叙事学对设计领域的影响似乎还略有欠缺,究其原因,相较于小说、游戏、电影而言,设计产品本身在叙事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随着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叙事在设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这为设计思维的拓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物将人与人类活动进行串联,正如前文所述,自远古时代起,人们就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发挥自己的才智,运用符合这一事件的视觉化信息形式处理解决信息的交流与传递。例如石斧的发明,作为一个可叙述的故事,它首先是人类发现了锋利的薄刃能够更容易切割食物的事件。在这个故事中,促成这一设计事件的信息要素包含了:“人、锋利的石头、使用的环境”。在发现这一事件的引导下,三个设计要素综合交错,使得斧头这一劳动工具得以产生。由此可见,叙事设计中“事”的构成要素可以延展概括为:人、物、环境三个要素。正是由于“事”的存在,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了可传递、可积累的经验,这些人类经验推动了社会发展,形成了每个人所独有的行为习惯。这便是“事”对于设计以及人的意义所在。
今天,将叙事思维导入设计对设计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当设计师面对一个物品的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物”的本身,而是“物”的使用对象、使用目的、使用环境、使用过程、使用功能等因素。在这其中,“叙事”扮演者重要角色,设计师需要挖掘出“物”背后所包含的事件因素,即设计“物”产生的原因。“物”的存在是为了解决人类的某种需求而产生的(不论是使用需求或是心理需求),这种满足需求的过程即为“事”。可以说,“事”这一人类行为活动是先于作为“物”即“产品”的存在,设计师只有更好的通过“事”去理解人的需求,才能设计出更好的“物”。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物”既包括有形的“物”,如实用物品;又包含无形的“物”,如价值、服务、体验等。
设计师通过理解“事”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然后再去创造“物”,在这一过程之中,构成叙事的要素“人、物、环境”三者缺一不可,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帮助叙事的完成。
1.叙事设计中的“人”。人作为叙事的主体,就像语句中的主语,叙事缺少了人的参与就如同语句缺少了主语,变得不再有意义。这里所说的“人”应该是具体的、个别的人,包括了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地域、爱好、行为偏好等等。作为设计研究的重点,设计师应该在掌握了上述关于该项设计中“人”的要素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用户的心理,把握用户的需求。
对于“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的心理及人的行为上。简要来说,人的心理活动影响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可以将人与物、人与环境联系起来,构成完整的叙事链条。设计师需要通过研究,把握用户的心理和行为特质,挖掘行为背后的潜在语义,从而更好地了解用户。
2.叙事设计中的“环境”。叙事的“环境”即用户体验或使用产品的环境,它包含着目标用户体验的共相环境与殊想环境。对于环境的研究主要涉及时间环境、空间环境、现实环境、虚拟环境等。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日常体验环境变得更为多元化、复杂化,在叙事发生的过程中,多种环境互有交叉,综合影响着用户的种种消费体验。
3.叙事设计中的“物”。在叙事设计中,“物”是整个叙事环节的最终目的。这里的“物”既包含有形的物,也包含无形的物,产品、品牌、体验、服务均承担“物”的角色。设计师作为叙述者,对设计的“物”及“环境”进行精准定位,建立人、物、环境之间的全新关系,最终创造出全新的功能体验提供给消费者,这种全新的体验就是叙事的过程。
正如前文对叙事起源的叙述,叙事的最初状态来自远古的人类劳动生活,这一时间段的叙事可以形容为一种自发的状态,特别是以“巫术”为代表的叙事,主要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的一种心灵寄托,大体的形式以图像和图形来表达,展现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当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叙事一度被工业革命的浪潮所掩盖。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叙事开始回归、并体现出一种自觉的状态,人们逐渐意识到叙事的意义,逐渐关注事物的背景、体验、消费场景,自觉地参与到叙事中来,享受这叙事带来的情感体验。进入数字时代,由于信息网络的高度发达,产品的消费场景愈发的自由,消费者可以随时进入故事的中心,也可以随时退出,不再是线性的被动参与,在自由中完成自我的故事叙述。对于消费者而言,叙事设计更多的体现出自主的特性,消费者更加期望量身定制,以及自主参与,使自己成为故事的中心并按其意愿推动故事的发展。
上述三个阶段完整的编织了这样的发展过程,即叙事设计从自发,到自觉,最终走向了自主。
正是基于叙事设计的发展进程,数字时代背景下,叙事设计所需的媒介、叙事方式均产生了新的变化,即媒介叙事的融合性、叙事设计的非线性等。
1.媒介叙事的融合性。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呈现出不断融合、统一的发展态势。例如书籍和海报作为传统平面纸质媒介,承载着文字记录,信息传递的功能。然而,在移动互联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纸质媒介上印刷的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手机和传统纸媒迅速对接。当人们在街上拿到一张商家印刷的宣传单时,面对上面的商业信息,打开微信“扫一扫”,商户的商业信息和购买地址就会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正是由于媒介的日趋融合,故事的叙述在各种媒介中自由的穿梭,跨越了传统媒介的障碍,呈现出动态、多维的自由感官。
2.叙事的非线性、交互性。在传统的叙事学中,故事的描述遵循故事发展的顺序,总是存在事件的开头、起因、过程、结尾等,在具体的叙述手法上虽然有倒叙、插叙等前后时序的变化,但是故事整体是按照时间的线性流动展开的,读者对于故事本身只能被动地接收。进入数字媒介时代,由于媒介的属性发生了质的变化,互联网可以不分时间、地点、参与的人物等要素,随时让读者随时进出事件的中心,这种强调受众参与的交互属性,带给观众极大的参与快感。[4]人们通过媒介制造故事、通过媒介分享故事、通过媒介收获体验。这种可交互的、非线性的叙事体验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有机的链接起来。在此过程中,作为叙事设计的核心要素,叙事设计中“事”的营造成为设计师需要着重考虑的突破点。
数字媒体为今天的“分享经济”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平台。人们的物质消费已不仅仅只是消费产品,更重要的是在消费中获得体验、分享感受。设计不只是创造作为产品的“物”,更多的扮演着挖掘故事、营造情境体验氛围的使命,这就是所谓的体验经济、分享经济。例如台湾的诚品书店,为何在纸质书受到电子书籍强烈冲击的今天,诚品书店仍然屹立不倒反而品牌价值越来越高,特别是受到无数年轻人的追捧?这是因为当你进入诚品书店买书时,收获的体验不单单是一本书这么简单。新颖的空间设计、恰到好处的灯光、精心安排的导视设计、丰富的周边产品、优雅的阅读环境、休闲的茶座、丰富的文化活动等等,无处不在诉说诚品对书、对文化、对顾客的用心。顾客来到诚品收获的不仅仅是书籍,更是一种“分享”的文化体验,而诚品书架上的书籍实际上只是这场叙述情境中的一个道具。与其说诚品卖的是书,不如说诚品卖的是一种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通过设计的叙述在不经意间娓娓道来,触动心弦。
人类的文明是通过一个个象征的符号不断串联,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发展而来的。人们习惯于用符号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构成和意义。当人们遇见陌生的事件时,习惯于用自身已知的信息符号加以配置,形成自身新的认知,在这种认知、匹配、再认知的过程中,事件与意义得以在人们之间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叙事创造了人们的认知模式,促进人们了解世界、感悟世界。
随着历史的发展,叙事渐渐渗透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文学、音乐、影视、建筑等各个领域都可看见叙事的身影。在后现代社会的今天,人们对事物的体验与认知更需要叙事的参与,在叙事设计的参与下人们获得了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叙事设计是人类古老叙事认知的回归与再造。
叙事理论的发展历程历经经典叙事学、后经典叙事学以及数字媒体时代的叙事学研究。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用户对于产品所带来的附加体验及用户的自主参与越来越重视,人们在消费时更多的是以一种参与者和建设者的身份与产品共同完成叙事的。设计师在进行叙事设计时应紧紧围绕叙事设计的三要素“人、物、环境”展开叙事设计,从“事”的角度出发,将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联系起来,构成完整的叙事链条,在叙事中体会用户的真实需求,在叙事中丰富用户的情感体验,在叙事中拓展人们对世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