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丽华,钱其龙,李 飞
(新疆工业经济学校(新疆经济贸易技师学院),乌鲁木齐 830013)
在科技兴粮、人才兴粮战略下,我国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走向纵深, 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全面推动劳动力要素的转型升级。 针对当前粮食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学生职业认同感偏低、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脱节、校企协同缺乏有效载体、 难以满足粮食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要求的现实问题, 依托全国粮食行业技能拔尖人才工作室,通过自治区教学名师上讲台,针对粮食行业企业岗位要求及国家粮食仓储规范对粮食仓储人员知识结构、素质、能力需求,以《(粮油)仓储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操作的课程标准;以智能化粮库为主线,探索“岗课赛证”深度融通途径;利用互联网+智能化粮库建设等3D 资料、企业生产实践视频等教学资源,使得实训教学源于真实工作任务, 实现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同时把实训课堂搬到云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通过名师培养大师的典型案例,大力弘扬“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工匠精神,激励学生勇于实践、勤学苦练、造就过硬本领等方式,开展了“利用标准引领、数智交汇的名师课堂,实现岗课赛证融通育“粮”才的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粮食是国家经济的稳定器,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对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储备调节等做过深刻阐释,中央一号文件多次部署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粮食仓储行业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 粮油仓储管理工作肩负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确保粮食储备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的重要职责,粮油仓储管理员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人类健康, 实现绿色储藏的一个关键岗位,《粮油仓储管理》 是粮油储运与检验专业的核心和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前身是《粮油储藏学》,是自治区精品课程。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粮库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和大型设备,仓储作业复杂,仓房内部缺氧甚至有毒, 操作风险大。 因此教学过程投入高、风险大,实施难、模拟难,导致实训教学困难、岗位匹配度低、信息技术使用不系统,特别是随着粮食仓库智能化普及推广应用,原来学科性较强的《粮油储藏学》不符合现代(粮油)仓储管理员岗位需要,课题组开展标准引领、数智交汇的名师课堂,实现岗课赛证融通育“粮”才的课程改革实践,提升教学效果,最大程度适应智慧粮食产业新生态要求。 通过教学改革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解决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脱节,粮食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匹配度偏低, 人才培养规格难以适应粮食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要求的问题,实现了“岗课赛证”高度融通。
(2)解决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投入高、风险大及实施难、再现难”痛点问题。
(3)解决专业育人实践粮食行业特色文化融入不足,学生职业认同感偏低,解决了“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职业精神的培育问题。
(4)解决粮食工匠精神的传承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勇当守护大国粮仓的卫士责任心。
2.1 解决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脱节,粮食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匹配度偏低,人才培养规格难以适应粮食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要求的问题,实现了“岗课赛证”高度融通。
(1)制定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实现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无缝对接。
通过名师上讲台,利用自治区教学名师30 年教学经验和全国粮食行业技能拔尖人才的技能优势,以及专家型教师对粮食行业企业岗位要求及国家各项粮食仓储规范对粮食仓储人员知识结构、素质、能力需求,以(粮油)仓储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操作的充分了解,制定教学标准。以智能化粮库为主线,实现以“数智交汇”,推动粮油仓储管理课程内容升级,切合岗位需求,多维度提升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按照(粮油)仓储管理员工种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中级工内容知识技能要求和全区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内容设计教学内容, 学生毕业前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成绩合格者取得(粮油)仓储管理员工种中级工(职业等级四级)证书。
(2)通过组织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的,打通优秀学生就业渠道,缩短学生成才时间。
通过每年组织一次校内职业技能大赛, 提升粮油学生的参与度; 发挥新疆粮食行业人才培养摇篮的作用, 在按规定组织三年一届的全自治区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全区行业竞赛,大赛中获奖选手可以申请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特别突出的学生, 通过进一步的赛前强化培训参加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目的同时,打通优秀学生就业渠道,缩短学生成才时间。
(3)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资质,为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铺路架桥。
2020 年抓住机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 成功申报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2021 年又成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社会评定资质,自主开展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评价,开创自治区粮食行业技能人才评价改革的新局面,中职学生毕业前不出校门即可以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取得中级工证书,高级工班取得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打通了粮食行业技能人才成长途径,实现粮食专业学生“岗课赛证”高度融通,在创新教学模式实践方面有重要示范作用。
(4)建立了全区粮食行业技能人才评价标准、规范了评价过程和证书发放管理办法, 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对于提升粮食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职业规范、工匠精神、质量意识,职业技能水平,激励技术学生迸发大国工匠精神,创造尊重技能、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现代化智能化粮食仓储事业相适应。为守好“大国粮仓”、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人才基础。
2.2 利用互联网+数字教学资源库,智能化粮库系统,解决了该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投入高、风险高及实施难、观摩难”痛点问题。
具体问题有:①粮食是战略物资,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国家各级储备粮库应用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等绿色技术而长期处于密闭状态, 学生不便出入现场参观学习。 ②课程中储粮害虫防治会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剂,特别是磷化铝剧毒物熏蒸杀虫,操作危险。③仓储粮食害虫、微生物种类繁多,个体微小,不易辨识。④仓房高、内部缺氧,操作风险大。⑤学生培养要求高,周期长。因此教学过程投入高、风险大,实施难、模拟难。 为解决以上问题,课题组利用智慧粮仓建设、粮库数字解决方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拍摄的《粮食储存安全守则》、《粮食安全生产守则》标准操作视频、大型纪录片“探秘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系列篇认识《大国粮仓》、全国技能竞赛实操项目等视频资源和名师线上课堂平台及精品课程微课等云端资源,构建了粮食智慧学习环境,解决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投入高、风险大及实施难、再现难”痛点问题(详见表1 互联网+数字教学资源库列表)。
表1 互联网+数字教学资源库列表
2.3 通过“名师讲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1],解决了专业育人实践粮食行业特色文化融入不足,学生职业认同感偏低和职业精神培育问题。
(1)坚持以粮食行业文化为引领,强化“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2]职业精神培育。 通过播放我国著名粮食行业专家教授讲座和在线课堂, 实践文化育人,确立以行业文化为引领的“精神成人、专业成才、人人出彩”[3]育人理念,将粮食行业文化融入育人各环节。
(2)开展科普活动,厚植职业情怀。 以世界粮食日为契机,全国粮食科技周为载体,搭建粮食文化育人平台。通过粮食安全科普活动行,爱粮节粮等教育实践活动,建立“粮育课程”,将粮食文化与专业教育教学、课程思政紧密结合,从“心育”入手,厚植粮食文化,培养职业情怀,通过课程粮育做到“课中学”,内化文化价值认同,将立德树人落在教育教学实处,落在每个学生心上,层层递进梯度“耕心”,实践了“文化耕心”育人新理念。
2.4 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解决了粮食工匠精神的传承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勇当守护大国粮仓卫士的决心。
通过自治区教学名师、“全国粮食技能拔尖人才”上讲台,开展线上“劳动创造伟大,技能成就未来”讲座,讲述名师技艺传承培养行业技能大师和全国技术能手, 全国粮食行业技术能手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大力弘扬“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工匠精神,激励学生勇于实践、勤学苦练,造就过硬本领。坚定了学生传承粮食工匠精神的信念,提高了学生的勇当守护大国粮仓的卫士的决心 (如图1,利用标准引领、数智交汇的名师课堂实现岗课赛证融通育“粮”才的教学改革模型图)。
图1 利用标准引领、数智交汇的名师课堂实现岗课赛证融通育“粮”才的教学改革模型图
(1)打造“标准引领、数智交汇”教学实施路径,有效解决了教学过程“投入高、风险大及实施难、再现难”痛点问题,以及线上教学、实践教学无法实施问题。在创新教学模式实践方面有重大示范作用。
(2)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实现各种资源共享,保障当前社会环境下, 新型粮食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
(3)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达到了技艺传承的同时,粮食文化、工匠精神,粮食仓储行业职业精神等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担当大国粮仓卫士的勇气。
(1)基于粮食仓储管理员职业特色的“文化耕心”育人新理念
(2)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过程融合自洽,打造“标准引领、数智交汇”教学实施路径,整合“云端资源”+数字资源+行业新技术+新规范,拓展学生智慧学习全面创新。
(3)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革命,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云端创新改革。
学生对云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太高, 专业教学过于严肃,缺乏趣味性,在手机游戏充斥屏幕的现代,云端专业课的趣味性需要提高,特别是提高“粉丝”量和点击率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