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知识生产—传播—应用—反馈全程化知识服务构建

2023-02-21 06:57治丹丹张盛男占莉娟胡小洋董明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全程化学术期刊学术

■治丹丹 张盛男 占莉娟 胡小洋 董明纲*

1)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北省张家口市经开区钻石南路11号 075000 2)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新闻传播系,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430070 3)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430062

2021年《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出台,要求学术期刊“引导学术研究……围绕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1],强调“提升出版服务能力”[2]。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风潮席卷下,学术期刊服务内容、主体、范围和功能维度都在发生转型与变革:服务内容由内容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服务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服务范围由阶段性向系统性转型,服务功能由单向性向互动性转型。因此,学术期刊服务亟须实现转型升级[3]。学术期刊应面向服务转型的大趋势,实现从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向“互联网+服务产业”转变,打造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生态闭环,实现学术期刊知识服务链条良性衔接与循环,循序渐进地提升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能力。

关于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的研究侧重于平台和模式两方面。首先,关于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平台,有报道指出,科学出版社自主开发建设的SciEngine学术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平台“实现了基于结构化数据的自动化排版和出版周期的全流程管理……与国际主流期刊数据库、搜索引擎、第三方知识发现平台、社交和科技媒体有效对接,涵盖了文献检索与学术发现、富媒体阅读与中英文双语展现、精准推送与定制阅读、学术营销推广与分析评价等,打通了全链条数字出版服务”[4]。周德进[5]认为在国内,中国科学院院属期刊平台率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全链条服务平台。杜杏叶等[6]将科研全流程划分为科研准备期、科研成果发表过程、科研成果发表后3个阶段,以此为基础对科技期刊数字学术服务模式进行研究;并根据科研全流程理论,从科研准备期的知识服务、论文写作及发表中的出版服务、科研成果发表后的学术交流与传播服务3个方面出发,对Elsevier的数字学术服务项目进行调研与分析[7]。丛挺等[8]将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学术期刊服务分为服务供给、服务输送、服务利用3个阶段。已有研究未构建系统性的学术期刊知识服务体系,特别是对应用和反馈层面服务的探究相对薄弱,学术期刊知识服务链条缺乏延展性与可循环性,导致学术期刊系统性、多层次、递进式知识服务框架有待明晰。本研究在服务转型背景下,引入生态隐喻理论,构建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生态闭环,满足服务对象不同层次、阶段的多元化知识服务需求,以期促进学术期刊知识资源流动与应用,寻求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1 研究方法及概念界定

1.1 生态隐喻与系统构建

系统一般指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事物构成的有规律的联合体,是一个有序整体。系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系统由部分组成;系统各部分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系统有一定功能。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以固定能量与物质,并借由取食、被食关系而使能量与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流动。按取食、被食关系,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形成一种明确的链状顺序,即食物链。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复杂、多元的网状形态,即生态系统。按照生态隐喻理论,在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生态系统中,经学术期刊编辑加工的论文内容固定下来,并借由满足需求、提供服务关系,使得其承载的知识资源在流动中满足服务对象的多元化知识服务需求。生产、传播、应用和反馈4个层次中的服务有序联动、交相辉映,构成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生态网络。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指出:“延伸产业链是加强期刊数字化转型、由内容服务走向知识服务的必经之路。”[9]期刊产业链的延伸意味着期刊服务链的同步延伸,期刊服务必然由戛然而止的阶段性服务向首尾绞合的系统性服务迈进。在此趋势下,学术期刊可通过资源整合,与集成数据库、社交媒体平台、数字出版技术商、渠道运营商等充分合作,循序渐进地理顺学术期刊知识“生产服务—传播服务—应用服务—反馈服务”多层次、全程化服务链条,打造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生态闭环,实现学术期刊知识服务递进式良性循环(图1)。

图1 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生态系统

1.2 研究对象界定

研究对象为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具体涵盖知识生产、传播、应用以及反馈服务4个方面。

1.2.1 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内涵

学术期刊全程化服务是指学术期刊服务主体以服务科学共同体、促进学术交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借助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学术期刊资源,有偿或无偿地发挥其效用来满足学术期刊服务对象全程化服务需求的一种无形服务网络。分阶段、递进式提供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是新时代学术期刊提升出版服务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1.2.2 学术期刊全程化服务构成要素

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构成要素是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以满足学术期刊服务对象全程化需求为目的。

(1) 服务主体。传统学术期刊服务主体以编辑部为中心,包括期刊编辑部、期刊社、期刊主办单位等。现代科技介入后,服务主体多依托期刊官网、集成数据库、社交媒体平台、数字出版技术商、渠道运营商等进行服务。

(2) 服务对象。在服务转型背景下,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对象主要是科研工作者,并逐步向社会公众拓展。

1.2.3 学术期刊全程化服务内容

(1) 知识生产服务是指助力知识生产、成果产出的服务,包括发布学术论文与学术动态信息、学术论文深层次分析及呈现、提供科研数据及科研支持、内容生产环节版权服务等,其满足的是服务对象第一层次的知识获取需求,是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肇始。

(2) 知识传播服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者科研成果发布过程,寻求通过高效、便捷的传播方式来扩大科研成果传播范围,提升科研成果影响力。学术期刊提供多渠道、多媒体形态、多模式、具有时效性的传播服务,以满足服务对象第二层次的知识传播需求。知识传播服务是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加速器。

(3) 知识应用服务利用新兴技术与媒体平台,延伸对知识的深层次挖掘与应用,具体形式包括学术交流活动、期刊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估、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现实决策辅助服务。知识应用服务满足的是服务对象第三层次的知识致用需求,是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变现杆。

(4) 知识反馈服务是学术期刊给予承担作者、审稿人、读者等角色的科研工作者的交互式、回馈式服务,是对学术期刊服务链的有效延伸,满足的是服务对象第四层次的知识进化需求,是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增值阀。

2 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现状

基于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生态闭环模型,可从生产服务、传播服务、应用服务、反馈服务4个方面剖析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现状(图2)。

图2 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现状

2.1 知识生产服务

2.1.1 发布学术论文与学术动态信息服务

首先,面向国家建设需求,学术期刊利用期刊官网、集成数据库和社交媒体平台等,紧跟学术前沿动态,提供在线单篇学术论文优先出版服务。这既确立了学者学术成果的首发权,又提升了期刊核心竞争力,更有助于学术论文产生实时学术影响力乃至应用转化效能。其次,面向国际科研前沿,学术期刊为新兴交叉学科创新型论文提供网络首发服务。学术期刊利用期刊官网、集成数据库和社交媒体平台等,持续提升国际科学前沿资讯发布能力,升级对国际研究热点的跟踪、领跑能力。中华医学会旗下的英文刊群近年来聚焦新兴交叉学科论文网络首发,其中9种英文新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10]。

学术期刊及时跟进学术动态信息并将其提供给学术界,如Nature非常重视对世界顶级科学家研究进展的追踪。Nature的编辑不仅通过拜访实验室和参加传统会议来与科研人员互动,还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跟踪报道科学团体、相关基金获得者的研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紧跟国际科学研究进展并及时提供学术动态报道。为定期梳理总结中医药研究成果,动态呈现中医药学术研究、创新成果的发展轨迹和趋势,2022年《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发布《2021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同时跟进2021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后期的转化、应用情况[11]。

2.1.2 学术论文深层次分析及呈现服务

知识生产阶段涵盖科学研究的调研与知识发现、选题分析与研究设计等环节。基于此类环节对集聚性科研文献与数据以及深层次知识关联与挖掘的需求,“爱思唯尔推出知识检索、知识发现系统,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资源基础设施和智能化数字解决方案,并提供平台工具,助力科研人员进行知识发现、项目调研、挖掘合作对象、文献管理等”[7]。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致力于与数字出版技术商深度合作,“引入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技术,挖掘数据内在价值”[10],为科研人员提供深度知识生产服务。

2.1.3 提供科研数据及科研支持服务

科研数据服务是指为了鼓励数据共享并使得科研人员更多地获益于数据共享而提供的研究数据支持服务。科研数据服务不仅帮助科研人员分享数据,还旨在提升数据的影响力。

在科研数据服务方面,Elsevier、Springer Nature 皆出台了各具特色的数据共享政策。Elsevier强制规定了论文数据存储和获取办法,Springer Nature制定了详尽的从弱到强的1~4级分级数据政策,大力倡导论文数据分享、引用。

在科研支持服务方面,国外期刊平台助力作者提升论文影响力,在论文页面直接标注论文使用的数据,并借助Altmetric指标追溯论文影响力。Elsevier基于Newsflo工具,作出论文影响评价;借助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稿件管理系统,为科研人员提供年度科研成果报告。

2.1.4 内容生产环节版权服务

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核心业务是内容生产,内容质量甚至可以决定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版权的市场价值。从版权视角出发,内容生产过程也可被视为版权原创、集成过程,学术期刊完成版权获取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后,即开始考量规划版权增值点。内容生产环节的版权服务侧重于版权战略规划服务、信息检索服务。学术期刊基于其集成的信息资源,对论文创意、内容、主题进行检索以及预警,助力论文作者明晰其作品的侵权隐患,在创作阶段有效规避潜在版权争端,从而提高版权预知、预判能力。

2.2 知识传播服务

2.2.1 多渠道传播服务

(1)常规传播指通过常规传播渠道、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进行的传播行为,如Nature官网以发布快报和新闻评论为主,兼顾评述文章、研究论文等。(2)大众媒体传播指通过新闻发布会、新闻栏目、新闻采集平台来实现的传播行为。以Nature新闻采集平台为例,该平台不仅包含提前在线出版论文的信息,而且发布世界各地的最新科学新闻等。(3)移动社交传播即充分利用社交网站等新媒体实现传播,如Nature、Science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原创文章,并开发了微信小程序,读者可通过移动设备浏览其发布内容。

2.2.2 多媒体传播服务

多媒体传播可丰富、拓展学术期刊社交媒体传播形式,提供文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引入视频摘要、可视化论文等全新、立体的多媒体呈现方式。譬如,Nature极其重视音频与视频的应用,开设了独立的“Audio & Video”栏目,每周提供免费的“播客”节目(Podcast)。“播客”节目传播全球学术界新闻故事,覆盖科研领域范围广泛,讲述Nature论文背后的科学研究故事,并呈现Nature记者和编辑对论文的深度分析。

2.2.3 多模式传播服务

多模式传播是指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学术期刊在传统传播模式外探索出的全新、多元的传播模式,如学术社区传播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学术期刊服务对象基于学科、行业、研究兴趣等,构建多元化网络学术社区,为学术期刊传播服务拓展了视野。基于学术趣缘的网络学术社区(如“科学网”“小木虫”“丁香网”等)形式新颖,科研人员通过网络学术社区交流研究心得、课题申报经验、学术热点趋势等。学术期刊充分发挥其作为学术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在学术社区中积极地进行知识传播、整合与管理。凭借较高的专业性和活跃度,学术期刊甚至能够将自身塑造成“知识传播网红”,在引导学术话题、增强用户黏性、提升学术社区活跃度等方面做出成绩。

2.2.4 高时效传播服务

时效控制是学术期刊发行的“生命线”。通过引入数字化的时效控制和时效考核机制,学术期刊能够真正实现流向跟踪可视化、透明化,使传统的“传播后管理”模式发生转变,并延展为“传播前计划+传播中控制+传播后提升”模式。通过构建并遵循传播时间成本控制标准,学术期刊可严格把控各个传播环节的时效性:一方面,督促纸质期刊发行单位提升物流效率;另一方面,协助期刊网络出版平台提升网络出版时效性,按时向网络出版平台提交最新电子版期刊,争取期刊内容以篇为单位优先网络出版。

2.3 知识应用服务

2.3.1 线上线下学术交流活动服务

基于移动平台,学术期刊可以便捷、高效地组织策划高质量学术会议:首先,学术期刊可利用社交平台即时发布会议信息;其次,由学术期刊主导的线上会议直播可惠及更多科研人员。“Light编辑部人员参加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德国慕尼黑光电展览会、国际科技期刊高峰论坛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论坛和展会……通过参会与走访,跟踪学科热点前沿,结识光学领域科学家,约请高质量稿件……与科学家共同办刊”[12]。2011年起,“Light编辑部先后与美国光学学会、欧洲激光协会、俄罗斯激光协会、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等国际知名学术组织、重点大学联合举办了7届Light Conference系列国际会议……为科学家创造深层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平台,以期更好地传播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延伸期刊价值”[12]。

2.3.2 期刊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估服务

学术期刊通过搜集、整合、利用社交媒体评价指标与数据,不仅能够提升社会影响力,而且能够拓展科研成果应用范围。“在《园艺研究》主导下,17个期刊学术社区得以发展壮大,相对完善的学术社区体系已然成型,国内有微信公众号、微信作者交流群、bilibili账号,国外有Facebook、Twitter、YouTube、LinkedIn、ResearchGate、WhatsApp账号。”[13]毋庸置疑,学术社区体系为《园艺研究》利用社交媒体评价指标和数据深度参与期刊社交媒体影响力评估体系建设、提高科研成果的社会应用价值提供了先决条件。《园艺研究》提供下载量、被引频次排序等重要指标数据,为科研人员提供具有公信力的论文社会影响力监测与分析服务。

2.3.3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服务

学术期刊促进科研与生产在资源创新层面达成协同态势,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促成科研工作者与企业的科研合作,提升科研工作者的社会价值。学术期刊助力市场充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打破延宕科技创新的思维与制度约束,令创新活力与潜能充分涌流。《光:科学与应用》既服务科研一线,又服务企业生产,致力于为国内外科学家打造广阔的合作平台。《光:科学与应用》编辑部与企业合办《液晶与显示》,为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夯实基础。《航空学报》实现了期刊与企业的直接对接,与企业共同举办产学研论坛,助力高级人才与企业无缝对接,促成企业精准引入紧缺人才。学术期刊积极促进产学研联合发展,帮助研究机构与企业结成创新联盟,促进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衔接耦合,使得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问世,使“政用产学研”协同并进目标指日可待。

2.3.4 现实决策辅助服务

卢嘉锡[14]认为:“对科研工作来讲,科技期刊工作既是龙尾,又是龙头。”学术期刊辅助决策、贯穿始终的服务特点呼之欲出。《中国科技论坛》致力于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政策、体制、管理、预测、评价以及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的研究,为科技、经济、政治、社会的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建议。2009年《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MedicalJournal,BMJ)推出循证医学临床决策支持系统BMJ Best Practice,以提供全学科、全流程的临床决策支持。BMJ Best Practice根据循证医学方法,在全球最新证据和专家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审慎、简明、可直接指导临床决策、可追溯支持性证据的诊疗知识,并及时更新,为临床医生提供适宜、安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帮助其减少医疗失误、降低诊疗成本,并改善患者预后[15]。

2.4 知识反馈服务

2.4.1 为作者提供响应式反馈服务

响应式反馈服务是编辑为作者提供的服务,包括在线留言问答、现场互动等。典型的“快速响应作者诉求—及时进行知识反馈”服务[16]流程为:(1)完善诉求渠道。首先,期刊编辑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群、QQ群、期刊网站等线上渠道征集作者诉求信息;其次,归纳整理诉求信息,统一协调诉求响应事宜。(2)整合诉求信息。作者诉求涵盖投稿前的咨询、审稿中的交流、退稿后的申诉、编校中的互动和发表后的反馈等。(3)分析具体诉求。(4)通过现场或在线互动(如编辑讲座、组织专家讲座等)及时反馈诉求。

在公开评议情境中,学术期刊应鼓励审稿人积极回应作者,为作者反馈公正、可靠的审稿意见。在规定时间内,The Winnower允许作者自行邀请专家参与评议,并根据审稿意见反复修改论文。F1000 Research要求作者在提交论文时推荐至少5位审稿人,并基于双方互动改进论文。ResearchGate允许作者与包括潜在审稿人在内的其他用户进行公开讨论与互动。

2.4.2 为审稿人提供激励式反馈服务

激励式反馈服务为审稿人提供交互、学习的机会和提升契机。SemiconductorScienceandTechnology和JournalofPhysicsD-AppliedPhysics的审稿人可浏览所有审稿人意见,在比较中发现自身不足。

激励式反馈服务还可为审稿人提供展示评审资历的渠道。Publons与ORCID、计算机并行版本系统(Concurrent Version System)集成,允许审稿人发布同行评议历史记录。Elsevier提出“审稿人徽章和奖励方案”,支持审稿人在社交媒体页面展示徽章,并开发了审稿人识别平台(Reviewer Recognition Platform,RRP)。在完成评议后,审稿人的RRP个人页面将显示其评议活动链接。

2.4.3 为读者提供透明式反馈服务

通过透明式反馈服务,学术期刊可向读者公开提供同行评议活动数据。向读者公开同行评议活动数据的出版机构包括美国地球物理学会、F1000、IEEE、Publons等。为提高同行评议报告的可发现性和可用性,CrossRef通过公共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支持用户检索同行评议内容。CrossRef新推出的Deposit模式支持用户获取同行评议报告、作者回复和社区评论,且可存储、检索同行评议类型描述和同行评议各阶段的元数据。

透明式反馈服务为读者提供了自发参与同行评议的路径。在开放式同行评议(Open Peer Review,OPR)模式下,读者可以参与论文出版后同行评议。已有多个OPR平台允许注册用户或认证专家参与同行评议。ScienceOpen的用户只要绑定ORCID识别码,并提供邮箱地址,即可对已发表论文进行评论和打分。

3 国内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问题

3.1 网络首发权让渡,论文内容及呈现形式单调

学术期刊网络首发可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为学术期刊服务对象提供最为便捷的知识信息获取通路。在进行知识生产服务时,许多学术期刊官网、微信公众号等的网络首发功能并未受到充分重视,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未及时为服务对象提供论文等学术成果以及前沿学术动态与资讯。学术期刊自主运营的期刊官网、微信公众号仅在纸质期刊出版后发布目次、介绍或选择性发布个别论文,并不注重科研辅助功能。有的学术期刊“没有能力或没有规模收益而不愿意创建自身的发行平台,而不得不接受第三方发行平台”[17],以占据网络首发权。

总体而言,受到人、财、物力的限制,国内学术期刊自主运营的官网、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资源贫乏、表现形式单调。大多数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仅机械地转载论文,鲜少发布由学术热点衍生的数字原生内容,学术期刊差异化的学术权威优势被单调乏味的内容及单一的表现形式湮灭。对学术论文内容的深层次分析极少在学术期刊官网、微信公众号等中出现。

3.2 服务平台单一,多元主体间协同不力

国内学术期刊知识传播服务平台以期刊官网、微信公众号为主,多元化程度不高,丰富多样、触角广泛的学术传播媒体矩阵难以成形。多数学术期刊仍处于纸质期刊数字化阶段,虽借助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大型知识服务平台实现了数字化传播,但总体而言,学术期刊个体的传播功能有限,传播效率不高、效果不佳[17]。目前,仅有4种CSSCI来源期刊开通了抖音短视频账户,但其推送的视频作品内容十分单薄、数量有限。在提供知识传播服务时,不同的学术期刊服务主体之间缺乏必要互动;学术期刊官网、社交媒体平台与学术期刊数据库平台、社交媒体评价机构之间也缺乏有效关联。不同平台间各自为战,相互割裂,立体化、综合性知识传播服务往往沦为纸上谈兵。

3.3 知识应用服务功能单薄,缺乏深层次挖掘

目前,有意识地连续组织线上线下学术交流活动的国内学术期刊数量仍不够多,普通期刊通常在知识应用服务方面缺位。国内学术期刊无法为科研人员提供精准、系统的论文社会影响力监测与分析服务:大多数期刊仅提供下载量或被引频次排序,且数据来源单一,根本无法助力科研人员科学、客观、精准定位其科研成果影响力,遑论与科研人员进行后续科研合作。许多发表在学术期刊的论文具有产业化价值,企业也在寻找技术迭代、转型升级的机会,但学术期刊的成果转化率偏低,极少有学术期刊深度参与论文成果转化。大多数学术期刊论文成果与技术市场需求格格不入,部分学术期刊定位严重偏差,导致学术期刊最终沦为评职称、拿学位的工具。

3.4 反馈机制稚嫩,学术共同体互动缺失

“学术共同体是由志同道合、具有共同推进学术事业良性发展意愿的学者群体所构成的。他们基于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兴趣、学术及行为规范,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学术共同体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学术期刊、学术共同体是联系密切、共生共荣的”[18]。“学术共同体的成员是学术期刊的作者、读者和评审人”[19]。学术共同体以学术期刊为平台与轴心,在交流、探讨、争鸣中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然而,学术期刊面向学术共同体提供专业化知识反馈服务的能力有待提升。许多学术期刊无法适应新技术发展和新时代社交的需求,无法为学术共同体提供沉浸式、跟踪式的垂直服务,无法建立立体化、精准化的知识反馈服务机制,导致学术期刊知识反馈服务品质不尽如人意。许多学术期刊无法将加强学术期刊与期刊学术共同体的联系和促进学术共同体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难以促进学术共同体的交流互动以及培养稳固、忠实、优质的作者群、同行评议专家群、读者群,导致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无法更快、更好地刊载于国内学术期刊,忠实读者大量流失。

4 国内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优化策略

4.1 把握网络首发优势,丰富内容及呈现形式

网络首发可优先公示学术研究成果,其时效性和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网络首发后,论文著作权受法律保护,网络首发时间即被视为论文发表时间。学术期刊可通过把牢网络首发优势,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传播优势,为学术期刊服务对象提供最为便捷的知识信息获取通路。(1)学术期刊自主“优先出版”。在期刊官网通过XML生产平台批量进行单篇论文优先发布,此举可大大缩短出版周期。(2)学术期刊自主“增强出版”。除论文外,提供电子版附加材料,包括“对理解和使用论文内容起到辅助作用的文字、图形、图像、公式、表格、数据表、音频、视频、动画、程序、注释”[20],甚至专家评审意见。

目前学术期刊鲜少挖掘基于学术热点的数字原生内容,未发挥差异化学术权威优势。首先,学术期刊可以丰富的形式呈现封面文章。《发光学报》于2021年开始对期刊封面进行改版,并将所有的封面文章(或故事)在期刊官网上进行集中展示[21]。其次,学术期刊可深度策划虚拟专辑。《发光学报》在期刊官网显示专辑/专栏策划信息(如基于综述文章的专辑“特邀综述文章集锦”、专栏“光鉴未来”),并实现专辑内容的统一展示。最后,学术期刊可增加服务平台中学术资讯内容的比例。针对特定学术和行业领域,期刊可定期整理并发布学术资讯,如政策文件汇编、科研基金申报指导、专利申请指导等,以提高服务平台附加值。

4.2 加强服务平台合作,多元主体协同发力

学术期刊需加强与行业媒体、学术类社交平台的合作,拓宽、升级学术期刊论文的社会传播路径,想方设法提升期刊论文影响力。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学术期刊必须对症下药。首先,为拓展渠道路径,学术期刊一方面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以图文信息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学术期刊内容;另一方面,学术期刊可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开设期刊账号,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期刊内容视频服务。其次,为加大合作力度,学术期刊应该夯实与学术类媒体、知识社区、知识付费平台等的深度合作关系,向行业媒体传播最新科研成果信息,提高产业资讯的学术含金量,从而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以品牌化期刊为引领,撬动论文内容传播。

4.3 挂钩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深层次挖掘利用

首先,学术期刊应为知识应用提供中介服务。为了推进已刊发成果的推广、交易,学术期刊应发掘、创造弹性、灵活、多样的服务形式,如主办技术研讨会、产品展示会,出版成果专刊、特刊,利用期刊网站发布科技成果供求信息等。其次,学术期刊应为知识应用提供定制服务。学术期刊读者群中必然存在大量潜在的技术成果需求者。许多研究成果长期囿于实验室阶段,实现产业化转化遥遥无期,然而许多市场急需的科技成果难觅踪影,这本质上是由供求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学术期刊刊载的未能得到开发和应用的科研成果数量很多,学术期刊可以此为契机,打破供需双方的信息桎梏,组织、参与、对接特定研发项目。最后,学术期刊可根据期刊论文的社交媒体影响力数据,对学术期刊传播效果进行系统评估,定期公开/定向发布论文影响力报告,从而提升学术期刊及其刊载论文的社会影响力、关注度。

4.4 构建合理反馈机制,促进学术共同体互动

首先,学术期刊应积极构建作者响应式反馈机制,向作者提供响应式跟踪和分析辅助服务,以实现主动、智能、统一的作者响应式反馈模式。(1)变被动为主动,提供作者自助体验。通过期刊官网或社交媒体平台等,设置作者问题反馈菜单,将用户问题处理流程可视化。一方面,作者可自助跟踪问题处理进度、补充信息、监督问题处理等;另一方面,学术期刊可及时推送问题处理进度,使作者拥有“被重视”的服务感受。(2)变复杂为智能,提高作者反馈效率。引入大数据技术,对作者进行精准画像,对作者问题等海量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核实作者信息,快速定位作者问题,推荐或提出问题解决方案。(3)变分散为统一,化数据为信息资产。作者向学术期刊反馈的诉求数据是学术期刊珍贵的资源。通过统一诉求反馈渠道、挖掘数据价值,学术期刊可实现对作者问题的可视化分析和实时利用,进而促发新一轮知识再生产,实现知识价值创造。

其次,学术期刊可探索实施审稿人激励式反馈办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措施:(1)由审稿人决定是否公开同行评议报告;(2)减免审稿人论文的版面费;(3)给审稿人颁发网络认证证书;(4)在期刊网站致谢审稿人;(5)给予审稿人物质和声誉回报。

最后,大力拓宽读者互动式反馈渠道。学术期刊出版的OPR模式贯彻了互动的理念。一方面,“论文经编辑快速审查后,即付诸公开发表,再邀请专家/公众进行评议,如PLoS ONE、F1000 Research、The Winnower、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旗下期刊”[22];另一方面,“论文发表并被评审后,鼓励公众继续深度参与对论文的探讨、评价,如PubPeer、PeerJ、OSID开放科学计划参与期刊”[22]。

5 结语

为了适应学术期刊服务转型趋势,切实提升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本研究打造了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生态闭环,并在明确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的优化策略,满足服务对象不同层次、阶段的多元化知识服务需求,以促进学术期刊知识资源流动与应用,寻求学术期刊知识服务递进式互动的良性循环之路。

本研究只是对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的初步探索,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关于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的阐释(如服务需求与服务层次的递进式互动关系)有待拓展与深化;(2)由于学术期刊知识应用服务、反馈服务的实践性案例相对较少,因而相关研究框架、内容有待丰富、充实。数字化、网络化给学术期刊带来了变革与发展契机,知识服务的价值日渐凸显,知识服务成为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出版业态的发力点。学术期刊创新内容载体、提升知识服务能力的关键期已然到来。学术期刊应顺势而为,构筑学术期刊知识服务新业态,提升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影响力和增值能力,推动中国学术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全程化学术期刊学术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探析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全程化探究
构建全程化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