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清凉山万佛洞十一面观音研究

2023-02-21 13:15张轶哲曾子成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期
关键词:观音石窟菩萨

张轶哲,曾子成(延安大学 鲁迅艺术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一、清凉山万佛洞由来和建制

在《清凉胜概》中关于延安清凉山万佛洞有这么一段记载:“在城东,即尸毗修行处。为洞者三,曰‘万佛’,大小佛像万余,皆石镌(juan),曰‘石仙’曰桃花金,梁文仙凿。”故推断现今清凉山万佛寺的一号窟、二号窟和三号窟应为文中所述的尸毗岩,其中一号窟最大,也正是万佛寺的主窟。窟内设有佛坛,坛上原有三佛、二弟子、二菩萨依次排列的雕像,现已不知所踪。现今窟中所见为1985年重新雕塑的三佛二弟子造像。毛一铭在2019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清凉山万佛洞主窟中的三佛存在“三佛变动”的情况,此三佛应为释迦佛、弥勒佛、阿弥陀佛。由此可见,万佛洞石窟在佛教密教的影响下既秉承着唐初时的兜率净土思想,又发展融合了唐末的西方净土思想。除此之外,窟内东、西屏柱和洞内四壁都雕凿着涅槃重生、围棺哭泣、地狱巡游等罕见的佛传经变故事的场景,加之在唐宋时期密教信仰逐渐在中土兴盛,洞内雕凿了大量以水月观音、多臂观音、万菩萨等为题材的密教形象,他们排列规律,造型精美,保存较为完好。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东面壁中部的一尊十一面多臂观音像(图一)。

图一 清凉山万佛洞一号窟东面壁中部十一面多臂观音造像图

二、十一面观音造像形成的原因和陕北地区密教的传播

十一面观音信仰属于南传佛教中密教的一种观音信仰,6世纪前后北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传入中国,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天竺高僧耶舍崛多译《十一面神咒心经》传入内陆,随后高宗显庆年(656年)大唐高僧玄奘译《十一面心咒神经》传入内陆,同时玄奘本《十一面神咒心经》开始流传。随着佛教在唐朝时期的兴盛,密教中十一面观音的普度众生形象与陕北连年陷于战争、饥荒、瘟病的农民百姓的苦闷状态相呼应,渐渐地,在陕北地区民众加深了对其的信仰程度。

在子长县钟山石窟有一块石碑上记载了一位法号为龙泉的僧人及其弟子的师传姓名关系脉络图,可知钟山石窟大约于魏晋时期就开始修建了。中国最早一批西行的僧人法显和慧达和尚也是在此时期开始将系统的佛教文化带入中国的。想要了解陕北地区佛教最初的传播就需要了解慧达和尚传教的历史。现在学界已有对慧达和尚较为成熟的研究,尚丽新认为慧达和尚的籍贯有三(离石说、定阳说、慈州说),但是不论他的籍贯究竟是在哪里,可以肯定的是,慧达和尚是稽胡人,而且慧达和尚在历史上确实在今山西、陕西等地的黄河流域活动过,这些地方也正位于中古丝绸之路上。《佛国记》中记载,慧达和尚在历史上曾被称为观世音菩萨转世,而且他的西行路线皆为大乘佛教的传播路线,这也是观音信仰在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中最明显的区别,加上清凉山万佛洞的供奉性质和陕北石窟群中雕刻有大量线条优美、极富韵律感的菩萨形象,从中能够看出慧达和尚的信仰观念对清凉山万佛洞和陕北石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这尊独特的十一面多臂观音造像。

三、清凉山万佛洞十一面多臂观音造像分析

清凉山万佛洞东面壁中部的这一龛十一面多臂观音像整体体态端正,主面宽大厚实,整体比例偏扁宽,雕刻手法细腻、简洁,造型精美,神态坦然,受到唐后佛教世俗化以及禅宗的影响,富有少数民族风韵。造像正面主佛首面貌依旧清晰可见,保存完好,其余十面小佛首虽能辨别大致五官位置,但已无法看出十一面观音特有的慈面、寂静面、嗔怒面、大笑面等。

耶舍崛多汉译本的《十一面观音经》写道:“十一面各戴花冠,其花冠中各有阿弥陀佛。”结合玄奘译本中“诸头冠中皆作佛身”等译本内容可以得出,清凉山万佛洞东面壁中部十一面观音佛像中上部双手托阿弥陀佛佛塔(以下十一面多臂观音手持器物介绍均见图一),塔内佛像清晰可见,在此应有伏魔消灾的含义;左、右手分别托月精摩尼、日精摩尼。据《大悲心陀罗尼》所载,盲者之眼触此珠(日精摩尼),则其眼得开而见光。左手持之物(月精摩尼)能令患热病者得清凉;右二手持金莲枝,《观无量寿经》曰:“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这符合清凉山万佛寺的建窟供奉性质;右手手持柳条状物体,柳叶形状依旧生动形象,宛若右四手握方形物体,由于侵蚀严重已无法判断是什么物体;右下手握长璎珞;左二手持如意棒,左三手握摇铃,左四手和右四手相同,已无法分辨手握何物体;左下手持宝瓶;中部上右正臂手握罥索,有化度众生以及降伏四魔工具的意思;左正臂手握金刚杵;中部下双手合十放于胸前,中下双手托钵盂,立于三层仰覆莲座上。

图二 十一面多臂观音手持器物图

清凉山的十一面多臂观音和汉传密教、藏传密教的十一面观音像存在明显差异。此十一面观音为手托阿弥陀佛塔,从手中的器物来看,明显比敦煌壁画中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北宋、西夏等时期的十一面观音壁画造像中手持器物数量多,而且元素复杂,足以看出雕刻者在雕刻之初已对十一面观音造像的传播和形象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把清凉山这尊十一面多臂观音像同汉传佛教代表石窟、藏传佛教代表石窟以及日本圣林寺的十一面观音对比后发现,清凉山这尊十一面多臂观音手持器物中并没有战争性质的武器,而是一反常态地表现净土观音身上所表现的特征,这很可能代表着在这尊十一面观音雕凿时佛教的禅宗思想已经传入了延安等周边的边塞地区,这便极大地促成了附有特色的“丛林清规”。根据印度戒律的精神,大胆革新,农、禅结合,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形成了一整套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的寺院管理体制。笔者通过地理图志分析了解到稽胡族以及肤施在宋朝特殊的地理位置,印证了不论是子长钟山石窟还是延安市的清凉山万佛寺,都有佛教、道教、儒教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结合体形式的造像和供奉特点。另外,清凉山这尊十一面多臂观音手持器物与汉传佛教的千手观音造像手持器物相似度较高,而对比藏传佛教、汉传佛教、日本奈良圣林寺时却发现其头部排列形式与清凉山万佛洞十一面多臂观音相比反倒有较大的差异,具体类比细节如表1所示。

针对十一面观音头部排列形式,李翎在《十一面观音像式研究》一文中通过对大量十一面观音头像的排列对比得出十一面观音存在两种像式的系统:第一种是横式,即汉传密宗是如此;另一种是以纵式为主,面相排列基本为5层,诸面大小相差不大,如塔般纵向排列,造像风格比较奇异,为藏传佛教密宗特有。从这里我们就能判断出五代和西夏晚期的十一面观音形象明显受到了藏传密教的影响,由此可大致推断出清凉山万佛洞中部十一面多臂观音的雕凿年代应该为中唐至西夏晚期。

《华严经》曰:“观世音菩萨经大悲法门度脱一切也。”《不空罥索经》上说:“是观自在菩萨乃现八手而被鹿皮,又曰,千手千眼大自在王十一面观自在菩萨,此菩萨或现大自在天身,故现此身也,亦此菩萨有无量身无量面。”我们能从这些佛经译本中看出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不论是在北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抑或是在藏传密教和汉传密教中都有三个较为系统的形象:第一种施救苦救难型,第二种是净土型,第三种是大智慧型。在清凉山万佛洞东面壁中部的这尊十一面多臂观音应该属于救苦救难型观世音化身,这和清凉山万佛洞的传说不谋而合。《延安府部第549卷》中写道:“肤施城东有尸毘岩,世传尸毘佛修行之地,有鹰逐雀,尸毘割肤以饲之,后以此为名邑。”这些传播的都是救苦救难的形象。

表1 清凉山万佛洞十一面多臂观音和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以及日本圣林寺中的十一面观音造像特征对比(类比绝大多数石窟)

四、结论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延安市清凉山万佛洞石窟群,无论是从建造时间还是建造形制上来讲,都具有很强的民俗感,这方面和钟山石窟以及黄陵万佛寺有很多的共同点。这说明了延安地区无论是在魏晋,还是隋唐,抑或是宋金,都存在着极大的佛教信仰体系。洞中大小佛龛旁镌刻的供养人信息石碑记录着上至流放归隐的官员、富绅、京师学者,下至各族百姓、雕刻家、画家等从事艺术的工作者,无不体现着延安这块土地上发生过的天灾和人祸对百姓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如此动荡的环境下,当地百姓只能疲于奔赴战场,生与死在一念之间。正是对死亡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陕北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少数民族独特的信仰和汉传佛教信仰、藏传佛教信仰、密宗禅宗、儒教、道教等百家文化融合的产物。这也导致清凉山万佛洞中存在着以中土佛教观念为范本而改编的佛教故事,诞生了这尊极富少数民族外貌特征的十一面多臂观音像,同时也为国内水月观音造像、地狱变相、礼遇佛塔、释迦牟尼涅槃等故事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学术价值。

猜你喜欢
观音石窟菩萨
石窟与云Sushi Hanzo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
夜宿石窟
藏传佛教艺术中的十一面观音研究——兼论千手千眼观音
夜宿石窟
辽代八大菩萨造像研究
自在观音
佛像面前的菩萨
社会意识与菩萨造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