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模因理论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析

2023-02-20 13:08常朝霞王育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模因语境语言

常朝霞,王育红

(长治医学院 外语教学部,山西 长治 046000)

一、模因理论概述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1]在文化领域,模因被认为发挥着类似于基因在生物演化中的作用。道金斯将模因看作大脑里承载并传递文化信息的单位。[2]模因的复制、竞争和优胜劣汰即文化的传播、传承、演变和进化。文化这一概念是抽象的,而模因概念的提出,使得文化的传播有了具象化的形态。布莱克摩尔认为模因是文化的基因,即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模仿而被复制是模因概念的核心。[3]

文化现象纷繁复杂,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模因是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具体样本。例如,名言警句、俗语、诗词等。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和被扩散的信息,即可称之为模因。[4]模因包括但不限于口语、文字、绘画、音乐、建筑,和饮食。语言是文化现象中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与传播的典型,语言本身即模因。语言也是模因的主要载体,是文化集合中最为重要的子集。

二、文化模因现象探析

(一)模因现象及模因传播

文化模因长期存在于纷繁的文化现象之中,如谚语和俗话,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流传千百年之久。强势模因的传播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从一个社区传播到另一个社区,从一种文化传递到另一种文化,再从一代人传承给下一代人,比如,在某个方言区或年龄层中,俚语的快速认同和传播。

模因传播方式有基因型(genotype)和表现型(phenotype)两种。基因型是指表达同一信息的模因在复制和传播中的表现形式可能变化,但其核心内容基本不变。表现型是指模因的传播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表现形式,但表达不尽相同的内容。[5]模因基因型可以被喻为“老树开新花”,例如,毛泽东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是对“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古为今用;而模因表现型则类似于“旧瓶装新酒”,例如,“豆你玩”和“姜你军”只在声音和形式上对“逗你玩”和“将你军”的复制,曾用来表示绿豆和姜的价格畸高。事实上,仿拟这种修辞格也是模因传播原理的变现形式之一,例如交通公益广告“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仿拟了俗语“Better late than never”,显著提高了传播速度和范围。

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共性使得模因也可以通过翻译实现跨文化传播,例如,美国1972年总统竞选中的重大政治丑闻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之后,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事件(Iran-Contra affair),在中文报道中被称为伊朗门;棱镜计划(Prism),即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实施的监听计划,被中文媒体称为棱镜门。其后,很多与丑闻或风波相关的新闻事件被称为“某某门”,从语义上说,这个由翻译而来的模因已经成为了一起丑闻的量词,又如,解说门(2006年世界杯)和电话门(尤文图斯队假球事件)。再如,生活中常见的书吧、水吧、陶艺吧等是由酒吧(Bar)的翻译复制而来的;由巴士(Bus),我们又复制出了中巴、大巴;由脱口秀(Talk Show)中的“show”的音译“秀”,汉语中也出现了模仿秀、秀场、秀优越感、综艺首秀等固定的词汇。而我们常说的“时尚达人”“健身达人”“达人秀”中的达人,是来自日语中的汉字词汇“逹人”。

(二)模因传播的特点

模仿是人类的学习能力之一,但是,并非所有模因都有相同的复制速度和存续时长。某些流行一时的网络用语,例如:“886”“酱紫”神马“等已经消失。我们需要知道何种模因容易被人群提取并强势传播。一方面,人的模仿行为是有选择的,并非任何信息都能被广泛模仿;另一方面,模因也会左右人的选择。语言模因的复制率和影响范围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在研究模因传播特点时,不仅要考察人如何在文化环境中获得并形成理念,也要考察携带种种信息的模因如何捕获和控制具体的人。

1.人的心理因素

具有共性的人类心理会对模因传播的个体节点和群体边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从众心理、好奇心理、崇拜心理等。从众是个体因舆论压力和安全感诉求而在认知和行动等层面趋向于大多数人。好奇心理会使人们会更多关注新词汇或新手势,并且在关注中模仿它们,这样的模仿部分来源于人类本能里对于新信息的敏感和自我表现欲。很多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对特定事物的欣赏、追求和向往。人们往往会崇尚美好或强大的事物。更重要的是,人们倾向于把自己推崇的事物反复提及,例如:由于人们对于“天”与“地”的天然敬仰而产生了上天入地、天长地久、天高地厚、天经地义、天翻地覆等词语;类似的还有涉及传统文化中的瑞兽的词汇,例如: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潭虎穴、攀龙附凤、虎胆龙威、虎踞龙盘、降龙伏虎、卧虎藏龙等,这些词在相对固定的位置反复出现,即是语言模因的体现。

2.模因本身的因素

如果一个语言模因符合更为广泛的交际语境,则此模因在促进交际双方互相理解和提高交际效率中发生作用的概率会更高,此类模因就会被更多地使用和传播,通常此类模因本身也包含积极意义,更有利于其广泛和持久的复制与传播。例如:“撸起袖子加油干”“凝心聚力”等语言模因在当前以及未来可见的广泛传播,正是因为其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意义。有的网红语句也呈现了较为显著的复制,例如,“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被人们复制并重组为“相思容易,相守不易,且行且珍惜”“往事不回头,余生不将就,且行且珍惜”等。

此外,在不同的语言中,修辞方法大多是通用的,即一种语言的修辞在另一种语言中可以找到对应物。这些修辞在本质上是可以脱离某一种特定的自然语言而存在于人脑中的认知方式,如隐喻和拟人。可见,语言模因也是思维模因的表现。所以,符合人类共享的认知和思维特点的模因有更高概率获得复制和传播。

3.人类思维特点的因素

人脑从爬行动物脑、缘脑、新皮层逐渐进化而来。脑干是脑中最原始的部分,负责做出本能反应,它又被称为爬行动物脑;之后进化的是支配人的感觉和情绪的缘脑,人的潜意识和长期记忆基于缘脑的功能;最晚形成的大脑皮层才是通常情况下所指的大脑,它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迅速进化。大脑皮层负责语言、逻辑、创造等高级思维,从而使人类具有了思想和精神等区别于动物的特征。

语言既可以承载理性思维,也可以承载感性思维,较之与计算相关的理性部分,那些承载情感的语言,更容易获得人群的复制和传播,所以,人们常常感觉记忆诗歌较之记忆数学公式更为轻松。记忆和潜意识的选择密切相关,我们倾向于记住给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带来触动的信息或者简单、易被记忆的信息。

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首先依赖先前的见闻、记忆、情感和经验做出判断,但这并非基于理性思考,而是基于好恶与习惯,这一类型的脑力工作,无需调动大脑皮层。承载人类情感和心理活动的语言模因,会首先引起缘脑的反应,所以,发泄情绪的脏话和反智的谣言也具有较高的复制率和传播度。很多传销和邪教组织的常见话术就是煽动听众情感,谈论超自然现象,杜撰难以证伪也无法证实的叙述,正是因为这样的语言可以快速、精确地捕获潜意识层,有效规避听众大脑皮层的逻辑、推理、计算等理性思维。

人们对于记忆深刻的、被内化于潜意识层的模因,再次提取它和表达它的概率也会更高,即人脑倾向于先提取到最便捷可及的信息。例如:人们知道某些习惯是错误的,但是改正不良习惯的难度很大,正是因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是由负责感觉与情绪的缘脑参与的,“习惯”并不存在于负责理性思维的大脑皮层。同理,一旦谣言深入人心,辟谣的难度也会很大,同样是因为辟谣需要调动大脑皮层的理性思维,然而谣言直接唤起缘脑层面的感性共鸣。模因既可以存在于深层的潜意识中,也可以存在于浅层的意识中,对于已经进入潜意识的模因,修改它的难度会更大。

可见,如果某个模因的传播范围广,传播时间长,它一定是既可以调动缘脑层面的情绪反应,又可以通过大脑皮层理性思维的检验。某个模因可以持续和广泛发挥作用时,它已经深刻地植根于我们的认知结构。

(三)文化模因的影响

1.文化模因影响世界建构的理论基础

客观世界包括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一切,主观世界则是指人的意识世界。在主观世界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关注人怎样对思想的内容进行客观呈现。我们须先用语言客观地记录意识世界的产物,例如,理论知识、决策设计等,再以此为工具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我们建构的意义是人类意识、语言系统和文化语境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只存在于人类的协商和建构行为之中,服务于人类认知的交流和共享。在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的理论中,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语言观而形成,强调语言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实践属性,关注语言和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其中有关语言起源和发展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取向还体现在把语言看作政治工具,注重语言的社会责任。[6]该理论认为语言既是一种反映方式,更是一种行为方式。[7]语言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的思想,而且具有相当的建构能力,可以反过来维持、影响甚至改变思维世界和现实世界,即语言具有改造现实社会的反作用力。正是通过个体与他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交往活动中的表意行为,社会现实才得以创造、有序维持,并且不断地被塑造和改变。[8]主要以语言作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模因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均具有建构作用。

2.个体在文化语境中实现人的社会化

儿童成长为社会成员,必须以语言为媒介,在社会群体内建立互动的过程中,吸收其文化观,使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符合所处的文化语境。[9]语言在人与文化语境的互动中影响人际关系和集体行为倾向,并且语言也无法脱离文化而存在,即不能脱离社会继承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和就是我们生活的大致样貌。同一语言社团的人享有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因而形成共有的行为规范、社会习俗、语言规则;而这一切恰恰组成了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应当把语言及其中的文化模因传播看作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语言与社会现实是互相建构的,即语言并非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通过意义的协商和传播,能动地建构社会关系及社会现实。语言的生命力体现在文化语境和社交情境之中,并通过对客观现实和思想意义的反映和建构,再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

3.重视文化意象对文化语境的作用

文化语境是人们长期以来无意识的文化习得的沉淀,亦是整个语言系统的语境;情景语境是文化语境的缩影,不同类型的情景语境反映了文化语境的不同方面,情景语境在一定的时空中展开,是表层的、具体的和动态多变的语境。而文化语境则涵盖了一个社团所共享的历史文化、行为模式、交际规约以及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等,是一种深层的、抽象的、不易改变的语境。[10]文化语境是语义形成和发展所必需的客观环境。人与人之间,人类社团之间的一次次具体交际行为,都依托于文化语境得以实现。从语义交换到目的达成,再到主观世界的建构和客观环境的被改造。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在脑中对所处的文化语境形成了文化意象,这是人脑对社会文化的具体反映,它并非包括该文化的一切细节,而常常是以其中有代表性的片段式区块或图式而被人脑存储。文化意象来自不同民族的漫长发展历程,它凝聚着该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智慧和集体无意识。[11]文化意象是以该文化语境中代表性强和生命力强的因子被提及和被传承,它是模因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意象传递的过程就是模因成功复制和传播的过程。

文化语境会被反映为我们精神活动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语境形成和人们头脑中文化意象的传播和传承是经由一个个具体的文化模因去实现的。我们所处的文化语境,在经历周围广泛人群的感性系统和理性系统的反映、检验和修正中不断形成并发展。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而你的习惯则会成为你的命运”,这是撒切尔夫人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类个体,由自身经历而体会到的思想和语言的深刻作用,这个表达可以简单地快进为:一个人的思想终将成为他的命运。恰如前文所述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原理,即语言和思想本身都是具有行为功能的,而思维模因和语言模因相互作用,终将影响文化语境,左右群体行为。

三、模因理论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一)大学英语应承担的文化传播功能

大学阶段是从青少年到成人的成长关键期,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思维模式,及性格特质等都将得到重塑与发展。伴随着英语课堂的语言学习,学生也会了解西方的社会文化,这些同时冲击着学生头脑中既成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象。在电影市场,西方电影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有学生感兴趣的科幻和异域人文,也不可避免地夹带着西方价值观,这些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有着难以觉察的渗透和改造。在对多元文化进行取舍和重构之后,学生最终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传播中的模因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重组与变异,虽然怎样重组与主体意识有关,但模因本身的信息内涵和表现形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选择。因此,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英语课程中的文化导向尤为重要。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输出处于弱势状态。如果大学英语教学强调目的语文化,忽视母语文化,就会导致国际交流时的中国文化失语。学习外语并不是为了学会他国语言文化本身,而是为了沟通与交流,而沟通的内容是双向的,交流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持地位和话语权的对等是第一要务。

早在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就指出了大学英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2020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也强调大学英语课程应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作用。所以,大学英语教学更加需要思考如何引入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做到让学生以英语为载体,以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为内容,成为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

(二)以模因理论为工具强化文化输出意识

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在复制自身和改造社会。在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路径上,尤其对创造性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而言,联想和迁移的心理机制值得注意。我们需要意识到个体心理机制对文化模因传播的重要作用并施加有效的导向。模因像基因一样可以被人工筛选和培育,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和先进的文化影响和引导时代发展走向。

人脑无法以同等重要的程度存储社会环境中广泛存在又分散细碎的所有文化信息。记忆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能够被保存的模因是有限的。某一模因在人的记忆中存在的重要等级和时间长短与人对它的接受程度和它在环境中出现的频率相关。例如,前文提到的“达人”在古汉语中也有稳定的含义。具体见《左传·昭公七年》中的“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抱朴子·行品》中的“顺通塞而一情,任性命而不滞者,达人也”;《训俭示康》中也有“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孟宗献的诗《张仲山枝巢》之首联“达人孤高与世疏,百年直寄犹须臾”等等,“达人”一词在这些语境中,均指事理通达或豁达之人。然而,现在的“达人”已经变为从日语中舶来的意思,即某技能的精通者。我们从个别词汇的意义变化程度可以见微知著,模因的出现频率对其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以来很多科技创新出现于英语国家,在科技和经济的双重加持下,英语强势传播,其文化也持续向外辐射,我们应当对此保持充分警觉。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用外语表达和输出中国文化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国际化不能失去民族文化之根,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和“文化霸权主义”思想,达到在国际交流中的中西文化平等互动。虽然可以通过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节以及招收国际生来华留学等举措传播中国文化,但是,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要让数量庞大的中国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作为所有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英语教学应肩负起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责任。大学英语课程应在重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大学生利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维护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生态体系中的应有地位。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措施

1.重视教师模因的作用

韩愈在《通解》中说“以身立教,其身亡而教存”。“身亡而教存”所指的正是存续符合正确价值取向的文化模因。人对文化的接受可以分为知识层、理解层、意识层,对于某一文化的本土居民来说,这三个层级可以同步推进,而对于一个接触外来文化的人,对于陌生的文化,则是由知识层,到理解层,再到意识层逐级推进。

具体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本身就是模因复制与传播链条上的关键节点。教师的语言和行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潜移默化。教师在课堂上会难以避免地流露出其意识形态和思想倾向,教师应当关注和学习正确的教学语言的使用,虽然英语教学需要适当讲解英语语言背后的西方文化,但英语教师不能成为西方文化霸权植入的工具。

2.培养跨文化思辨能力

模因通过复制传播时,可能被有意或无意地删节或重组,文化是由众多模因组成的,当某一模因或模因复合体的变化达到一定规模就表现为文化变迁。在跨文化交际的场景下,两种或多种文化相互碰撞,从微观角度看,即是来自不同文化语境的模因的生存和繁殖竞争;从宏观角度看,竞争所呈现的结果就是文化的传承和变迁。这些传承和变迁的示例,可参见人类文明史中的民族融合现象。英语课堂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以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具备双向性和平等性意识。民族文化并无优劣之分,文化同样需要出口,文化逆差同贸易逆差一样,也会对本国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对比,例如,对美国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与中国价值观中的集体主义和孝道文化进行比较,教师在宣讲这一部分前,可以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化知识,从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衡量并探讨这两种不同价值观背后的成因和对各自的社会未来发展构成怎样的影响。之后,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来指导学生认识到尽管两种文化看待家庭和个人的态度有所不同,这也只是不同个体与各自社会进行连接的程度和方式不同,但相同的是个体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当面对文化差异时,教师应明确大学英语课程的文化使命,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和发散性思考。在比较中,一方面定位外来文化对于母语文化的意义,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和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站在客观、理性和全面的角度,自觉地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增强处理跨文化关系的能力。这对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将产生积极作用。

3.教材的选择与合理使用

英语教材中包含中国文化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英语表述本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如果本土文化失语,则难以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英语教材不仅要传递词汇和语法等应用层面的内容;更要以语言为载体的非语言知识,其中不但包括外语国家的历史、文化、道德、风俗等,也包括与文化相关的词义演变,话语分析,语用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的诸多线索。教材中明示或隐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会对学习者的潜意识产生影响。[12]大学英语教材是学生接触英语文化的媒介,同时也应成为用英语宣传中国文化的窗口。

要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在潜意识层面主动用英语表述和传播母语文化,从而使得相关模因扩散于更大范围,教师需要同时在学生的行为层面也让课程思政效果有所实现,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在实践中使用语言模因。在应用教材时,应当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避免千篇一律。教师可以尝试将大学英语不同的单元和板块的内容与不同的学生的专业结合,在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任务中建构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鼓励学生从所学专业的视角去理解和表达英语教材中所探讨的话题,并且在此过程中,整合语言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引导,从而一方面扩大相关模因的传播力度,另一方面增强学生未来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语言技巧和传播能力。为了将依托教材实现的课程思政内容及其教学效果持久延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辟第二课堂,组织俱乐部或学习组,进行以文化自信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题周会或竞赛活动。

四、结语

模因理论为文化现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化现象虽然多维而繁复,却并非杂乱无章,如果把文化现象拆解为具体的模因,就会发现文化现象有迹可循,我们对文化的研究有据可考。人的主观意愿和选择能力在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我们可以对模因复制的内容和方式施加影响,模因扩散的过程也可以通过教育教学、社交媒体、影视作品等活动施以人为影响,这些手段都可以促进文化精华的保留和发扬。每个个体都在用语言表达其思想意识世界,这些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成果和精神世界的描述,对于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具有重大作用;进而,一个民族所有人的思想,终将被全体成员整合成该民族共享的文化意象,具体可表现为神话、寓言、史诗、信仰、箴言、图腾等传递文化的实体因子,并将会在改造、批判、创新等人类行为中发挥上不封顶的力量。

总之,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明确语言本身即具有行为功能,必须关注从语言模因到文化意象,再到生成群体行为的过程。这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为沿线各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否成功进行合理有效的文化传播与融合。关注文化模因的形成和传播特点,对于这一事业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将成为民族复兴的建设者,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缔造者,新一代将让“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附加文化意象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基因。所以,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文化自信意识和文化传播能力的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是今天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模因语境语言
语言是刀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我有我语言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