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资源挖掘与路径创新

2023-02-20 13:08郜严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郜严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205)

课程思政的创新发展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其重要议题之一就是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要挖掘和探索现有的各种课程中的思政资源”[1],“课程思政”重在建设,资源挖掘是先决条件”等[2],关于“资源挖掘”论述并不鲜见。建设好课程思政需要解决好思政资源问题。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通识必修课,做好课程思政需要重视资源建设,要找到挖掘思政资源的路径,将之贯穿于教学之中。尽管学界不乏对思政资源挖掘的探讨,但针对大学英语思政资源开发的讨论不多,因此,本文从资源建设及路径创新的角度谈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发展之路。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及存在的现实问题

教育部提出要“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3]大学英语是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学科之一,与课程思政有着天然关联,在培养目标、实施理念及问题指向等方面二者高度契合。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首先,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一致。面对“建设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大学英语要培养融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于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可见,大学英语和课程思政都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肩负着“举旗子,育新人”的使命,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其次,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坚守的理念具有一致性。大学英语和课程思政两者都强调跨界融合的发展理念。大学英语具有跨学科特质,其教学内容广泛: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学、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内容。学生内在的知识体系是以语言、文学、文化及专业学科等交融交叉建构起来的,具有学科交叉性。同时,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都强调实践驱动的理念。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强调语言的实践性。语言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根植于社会生产和劳动实践。《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所以,课程思政和大学英语共享实践的理念。第三,问题导向一致。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全校覆盖面广的通识课,大学英语同样面临着应对时代变局的挑战:如何应对文化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如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如何对接国家和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如何应对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教学改革等。大学英语和课程思政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同。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现实问题

以上的寻本溯源表明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高度契合,二者融合在教学实践中已有不少成功经验。但是毕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探索和实施实践都刚刚起步,各种问题还在渐次浮出,亟待解决,例如,教师的意识问题,建设主体问题,发展的均衡性问题等等。在资源建设方面,突出的问题是思政资源匮乏,教材中可供利用的思政资源不足。目前通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引入的西方文化元素过多,缺少对中国文化的追溯和引申,教学过程缺少相关素材。本文以多数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New College English(Integrated Course)为例(以下简称全新版)。更侧重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中国元素鲜少涉及。教材中思政资源不足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绕不开的瓶颈。在开发思政资源方面,教师们普遍有迷茫无助之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就难以展开。

此外,虽然思政理念已渐入人心,多数的教师愿意投身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之中,但是在实施路径上,由于缺乏一定的原则方法,有时教学中甚至有背离课程思政客观规律的行为。比如,有些教师注重授课形式花样翻新,缺少内容上深度广度,没有深挖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资源,在课堂上生拉硬拽,整个教学缺少灵魂,只能做精致的表面文章,结果不仅起不到育人作用,反而影响了知识的传授,背离了课程思政的初心。总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需要思政资源,需要有效的路径指引。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

有学者指出:“道德就是文化,道德体现文化。有什么样的道德认同,就有什么样的社会。”[4]思想道德与文化始终相伴相生,思想育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发生发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与其特定的文化相对应。作为语言课程的大学英语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充当着文化与道德的桥梁。文化天然具备强大的影响力和塑造人的能力。在思政元素的挖掘方面,大学英语课程要着眼于从母语文化的角度去探索。浩翰的中华文化以时间逻辑大致可梳理为: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挖掘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纽带与桥梁,培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学会表达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逐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文化自信和跨文化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例如,儒家“以民为本”及“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儒、墨、道、法等学派所倡导的“和谐”思想;中华传统文化提倡修身克己和“仁、义、礼、智、信”的伦理等。[5]所以,挖掘大学英语思政资源可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阔天地中来。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教师深厚文化素养可以提高捕捉思政资源的敏感度。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读书修身,教师要重视通过长期阅读来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要读圣贤书,阅读经典,同时也要读西方文化类典籍,便于两种文化的对比鉴别。互联网的发展为学习带来了便利,教师们也可以观看慕课或聆听学术讲座等方式提高传统文化修养。近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的暑期教师培训都有中西方文化的内容。2022年暑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组织的培训中,有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的讲座《略说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武汉大学赵林教授的讲座《西方文明的历史传统》等。这些都是值得反复聆听,能够起文化熏陶作用的优质资源。

其次,要找准传统文化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大学英语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中西两种文化在教学中相伴共生,结合点的寻找既可以从两种文化的共和部分着手,也可以从两种文化的差异、矛盾、冲突入手。例如,全新版一册二单元主题是Friendship,中西方文化都重视友谊,这是共性。教师可通过向学生展示中西方关于友谊的诗词谚语,让学生感悟友谊的美好珍贵。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A father is a treasure,a brother is a comfort,but a friend is both。也可从差异、冲突上找到结合点。友谊的内涵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存在差异,中华传统文化之主流的儒家文化推崇:天地君亲师,在人与人重要性的排序上,没有朋友的位置。友谊固然重要,但是按照伦常道德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君王、亲人和师长。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家喻户晓,刘、关、张三人必须结拜为兄弟,友谊上升为手足之情,他们的关系才更加亲密牢固。而在西方文化中,朋友是父亲,又是兄弟,他们重视朋友的程度有时甚于父母兄弟,有前面谚语为证。大学英语课程包含了大量世界多元文化的信息,是跨文化比较与反思的资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政资源,是对传统文化选择性地吸收和转化,再通过跨文化的比较与反思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从革命文化中挖掘

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就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文化。[6]革命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诠释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流文化方向。红色资源内容生动、载体多元,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引入红色资源有利于增强课程的感召力与影响力。

首先,从红色资料文献中挖掘思政资源。红色资料文献形式多样:红色歌曲,红色书籍,红色电影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话题,精选材料。融入方式灵活多样,讲红色故事、办红色小报、读英文版红书等,让大学英语的课堂内外都浸润着革命文化。例如,全新版一册一单元话题是成长,思政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理想目标,顺利成长成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讲述革命先烈成长故事的活动,从先辈们的成长经历中获得感悟启发。同样,第二单元友谊的主题可以讨论革命先辈的伟大友谊,比如鲁迅与瞿秋白的友谊。帮助学生感悟友情的珍贵,重温革命场景。

其次,从社会性资源中挖掘思政素材。社会性资源包括地方的碑刻、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及具有革命意义的场所或文化,它们是思政素材的宝藏福地。例如,全新版三册二单元主题是美国的民权英雄。教师可结合武汉这座城市的特色资源,组置学生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了解并用英语讲述革命英雄的事迹。若想拓展活动深度,体现课外资源与课内教学内容的融合,可要求学生把他们与美国的民权英雄做对比,进而体悟美国人权问题的严重性及历史上为民请命的英雄人物的伟大人格。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对一段历史有更深的认知,并做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虽然大学英语学科与革命文化并不直接相关,但是革命文化中有丰富的思政资源,适合大学英语课中各类话题,只要善加利用,教学中可避免资源捉襟见肘的尴尬。

(三)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挖掘

先进文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是一个民族展现自己的最新符号。在党的历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特色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现实与实践的土壤,离不开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案例。

首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层面的内涵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倡导的理念与课程思政是一致的,可以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绝佳素材。教师在教学的热身环节,可以针对课文话题,选择能呼应核心价值观的几句中外名言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自选角度讨论,解读价值观的深刻含义,再同全班分享交流。这种讨论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公共演讲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在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可以设计贴近社会生活的话题,引导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境。例如,全新版第三册第二单元,话题是freedom givers。学完这一课后,针对“自由”,可以给学生设计话题“是否该禁止广场舞”,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正反两方面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引导学生就个人对自由的追求是否会导致人际冲突进行讨论。之后,再组织学生或演讲,或辩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促进价值观内化。

其次,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论述中挖掘。这些论述代表着最先进的理论成果,大学生不仅要熟悉,而且还要积极对外传播。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各单元的话题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到课外阅读、翻译练习和其他各类任务中,为学生提供阅读、理解社会主义理论的机会,引导学生用英语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中国梦、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典论述,分析翻译方法、译文的质量,同步提高语言能力和理论的高度。

此外,还可从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挖掘。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与时事热点结合起来,捕捉社会热点也是大学英语教师的必备技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每年会发布《社会蓝皮书》,每两年会发布一次“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的结果。它们可以协助教师了解年度社会热点,教师可将之融入教学中。比如,在第27届世界读书日,教师以“书”为题,采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及学生喜闻乐见的多模态手段,再辅以双语配音、微视频、微海报制作等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创新

在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强势渗透下,身处中西方文化碰撞前沿的大学英语教育容易受到非主流价值观的冲击,课程中“教与学”各方,尤其是“学方”在价值取向上更为繁复多样。因此,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以守正创新为前提。守正是守传统之正,即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坚守母语的历史,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是创技术之新,创形式路径和内容之新。在此基础上,路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交叉融合,推动大学英语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变革

1.走学科融合之路

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与大外学生的专业是完全分离的,虽说早年也有探索ESP教学,但逃不出“英语+专业”的简单叠加,教学过程流于简单化、机械化、表面化,因而,这种尝试归于失败。[8]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正视大学英语这门课程自身的跨学科特质:内在和外在双重跨学科特性。大学英语的内在知识体系是以文化、文学、语言等融合建构起来的,天然就具有学科交叉性;外在知识体系是以史、哲、音、美等人文学科和数、生、化等自然科学为支撑。学科交叉融合一定不是简单组合,而是强调内在的水乳交融式的融合。实施“课程思政”应正视大学英语的双重特性,以思政为主的多学科视角审视语言、文学、文化等内容,将跨学科思维融入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这种追求学科交叉融合的思政路径,有利于突破ESP式的“英语+思政”简单组合模式,有利于探索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且精通英语的专业人才的新路径。

2.走技术融合之路

信息技术进步催生了各行各业发展的新态势,全球共享、多元交互取代了传统的单向交流。教育领域分享了技术进步的红利,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随之转变。大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内在诉求。过去,两者是辅助、支撑、整合的关系,现在是融合的关系。融合指的是隐形渗透融为一体,技术与课程无缝对接,以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种技术融合的理念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英语、技术和思政,具有相同基因,能够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复杂的动态过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技术融合时,要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团队教学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是尝试实现融合的一条新路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平台,将思政资源、英语语言资源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慕课、微课、SPOC(小规模在线课程)等都是实现传统课堂向线上教学转变的途径。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网络平台来授课,比如QQ、微信、腾讯课堂等。采取丰富多样的网络授课形式,可以实现数据库、网站、影音视频、图文等多种载体融合的“融媒体”教学模式,建设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资源支撑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合式教学环境。

3.走知行融合之路

德育离不开社会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仅靠传统讲授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显然不能满足现在大学生的需求。刘惊铎提出的生态体验德育理论,强调超越说教的模式,创设生态体验之境,创生出具有多生态和个性化的德育实践样式。[8]该理论已被广泛认可和践行。体验式学习是立德树人的有效形式,近年来也应用到外语教学领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现知行融合,重在创设体验情境,具体路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例如,在课内,讨论与展示、辩论与演讲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上,可以是讲红色故事、演红色短剧、译红色经典等,这些都能提高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校内,可定期或者结合节日庆典等,可以开展相关竞赛活动或研究性学习展示活动。在校外,可以开展体验式社会考察实践,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引领思想,训练语言,营造教师、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环境。

(二)融通中外,打造文化视野开阔、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据最新统计表明,全球说英语的国家有171个,英语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势的语言。学习英语意味着要接触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创新需融通中外,提倡文明互鉴、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大学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中实现融通中外可以有以下路径。

首先,中西方文化比较有利于思政目标的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应重视母语文化的教学,不能学了英语丢了汉语,学了英语文化抛弃本民族文化,不然就仍然是“单语人”,我们的世界依然是隔离的世界。有比较才有鉴别,中西方文化比较学习有利于学生理性看待和评判西方文化,进而在尊重英语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弘扬本民族文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进行中西方文化比较,要找准比较点。确定比较点要将课程育人目标和学生的思政水平结合起来,精选教学题材和内容,深挖出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内涵,让比较点映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如此在教学环节中植入思政元素,通过中西方人文观、价值观的比较,将英语课程的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价值引领相统一,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功能。

其次,注重讲授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及不同文化的特征等知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9]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内涵,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的意识。大学英语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多样性与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在关联性,进而承担起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庄严使命,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力量。此外,礼仪形式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礼仪知识也可以成为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内容,将其融入到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将来参与全球治理工作时,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有效沟通。

第三,融通中外还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帮助学生熟悉重要国际合作机制,国际组织的功能性质及运作机制。补充这些知识可以培养学生从中国视角、发展中国家的视角看待全球治理体系,将来在这项工作中贡献中国智慧。此外,在教学中引入全球议题也是融通中外的有效方法。事关全人类的重大问题和挑战,需要各国青年的携手努力,比如气候环境问题、能源粮食安全、疾病流行、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这些是我国在全球治理所面临的重大使命,大学生应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和气魄,以此作为自身成长成才的动力,立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四、结语

当前,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教学改革正在进行,各门课程都在探索符合自身的思政路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除了挖掘思政教学资源,创新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还有诸多的问题有待研究,比如,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资源库建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体系,如何考核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如何将课程思政建设与一流课程建设,一流教材建设相结合的问题等等,都需要结合教学实践和现实情境做进一步的探讨。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