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之内涵*

2023-02-20 11:15
关键词:中华文化媒介内涵

叶 军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语委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

国际中文教育,是“国际/中文教育”还是“国际中文/教育”?层次划分上的多种可能并不必然导致歧义或多义,有时反而有利于我们对有关概念做出更加准确的界定。

首先是“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教育既包括中国国内以母语者为对象的语文教育和民族地区非母语者为对象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又包括面向海外学习和使用者的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育以及面向海外华人华侨的中文作为继承语教育。有了“国际”这个修饰语,“国际中文教育”其内涵必定是限定在后者。作为中心语,“中文教育”也需要进一步明确。现在大家普遍认同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不是就可以在“中华文化传播”与“中文教育”之间划等号呢?文化和语言毕竟是不同的概念,“国际中文教育”中“中文”是核心,国际中文教育必须是以中文为目的或媒介的教学、传播活动。不以中文为目的或媒介的文化活动,如一般意义上的音乐、美术、舞蹈、建筑、饮食、风俗等,不属于国际中文教育的范畴;而以中文为目的或媒介的文化活动如文学、影视、戏剧、书法、曲艺等则是国际中文教育关注的重点。

再来看一看“国际中文/教育”。这种划分凸显的是“国际中文”这一关键词。中文国际化是一个早已发生并正在发生的事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全方位走向世界更是迅速地将中文带向全世界。中文使用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推动中文日益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语言。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出于不同的目的,用各自具有鲜明特征的中文进行信息、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国际中文”变体。借中文之用的东风,国际中文在实现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同时,也将中华文明与中国智慧贡献于世界、分享于世界。中文之用造就了丰富、多元的国际中文,而国际中文又因中文之用,在与世界的交流中不断充实、丰富中文自身,使中文焕发出新的活力,持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微观上,国际中文教育指向中文教学或以中文为媒介的文化教学行为;中观上,国际中文教育指向中文教育或以中文为媒介的文化传播活动与组织;宏观上,国际中文教育指向“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战略。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面分别对应了新设立的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与教学、机构(项目)管理与领导力、创新咨政与智库3个领域,反映了3个领域的基本内涵。

“国际中文教育”反映了新时代全球中文发展的新特征、新形态、新目标、新任务,是对这一事业或专业内涵最全面、最明确的表述,也是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类别的最合适的名称。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媒介内涵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挖掘习题的内涵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