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效化的提升策略

2023-02-20 08:36马向东徐艺方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毕业生疫情大学生

马向东,徐艺方

(1.榆林学院 文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2.延安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如何高效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加切实有效地服务大学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受到了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宜宾学院实地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强调,“民生首先是就业,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关心”[1]。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家长远发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22年5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就业市场新形势新情况,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就业优先的战略任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厚的为民情怀,对推进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境

(一)市场岗位供给缩减,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人数不断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呈阶梯式急速上涨,就业需求急剧增长。在信息化网络时代,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异军突起,已经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绝对主力军。但因前三年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导致在后疫情时代部分根基较为薄弱的中小微企业生存艰难,面临业务锐减、资金断链、甚至停工停产等诸多困难,这些企业纷纷采取压缩运营成本、精简岗位需求、裁员降薪等自救方式来缓解生存压力,岗位供给的减少导致就业总量压力不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往年积累下来的未就业人数和跳槽更换工作岗位人数,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是与日俱增。

(二)网络招聘弊端凸显,就业成功率降低

当前全国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招聘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明显改变,出现了“面对面”招聘模式和网络“云招聘”模式并存的局面,很多学生会借助网络向招聘单位投递简历,高校和招聘单位通过“云招聘”实现供需对接。这种形式在新冠疫情期间已经持续了三年之久,但不论是从形式还是从效果来看,网络招聘和传统的校园专场宣讲会仍然有着显著区别[2]。大部分学生虽然也积极参加网络招聘,但因距离或经济原因,部分学生无法直接实地考察招聘单位和办公场所,只能通过网络了解招聘单位的经营规模和运营模式等重要信息,招聘单位对应聘学生的了解和考核也就只能通过网络交流来进行,这就会出现供需双方交流不深入、了解不透彻的弊端,最终导致学生在走到最后一步需要签约时,放大对走出大学校园进入未知生活和职场环境的恐惧心理,产生犹豫不决的负面情绪,影响最终就业成功率。

(三)毕业实习空间压缩,就业竞争实力减弱

毕业实习是高校完成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能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是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积累实践经验和检验大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更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实际考察和实习期满后是否留用的关键因素。但之前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毕业生实习环节也无法避免地受到冲击,打乱了各高校往年固有的实习计划安排,有的企业在疫情期间运营规模缩减,疫情过后也只接收少量高校实习生,以便降低管理成本开支。实习空间和实习渠道的压缩,必然会激化毕业生对实习环节的畏难情绪和对工作岗位认知不足的矛盾,更会加剧就业匹配度下降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也意味着有更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求职竞争实力会大打折扣,对毕业生今后长期的就业满意度也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四)毕业生就业观念保守,职业稳定性的重视度提升

受新冠疫情影响,近几年大学生就业观念更加趋于保守化,究其根源,是以各类服务业和销售业为代表的大量中小微企业首当其冲受到疫情冲击,毕业生们即使能经过几轮面试选拔进入企业,后续被裁员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只有公务员、事业编等体制内工作受影响较小,“铁饭碗”更受学生和家长们欢迎,他们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些职业的稳定性和薪资待遇是其他行业无法企及的。这一现象极大程度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也促使更多毕业生投入到考研、考公、招教考试的千军万马当中。很多毕业生在进入求职市场前,就确定了就近、就地原则,不愿贸然选择离家较远的城市工作。“毕业生的择业选择更加求稳,体制内的‘铁饭碗’成为毕业生的首选,其中有41.7%的毕业生优选进入国央企,11.76%的毕业生选择政府或者事业单位工作。”[3]

二、后疫情时代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根源分析

(一)社会层面:“三重压力”加剧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性

2021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新冠疫情在席卷全球的同时,给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带来了严峻考验,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激增,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影响体现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方方面面。受新冠疫情冲击和“三重压力”影响,经济增长面临压力,作用到劳动力市场方面,就体现在部分企业自顾不暇,原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稳规模、求自保”成为其首选,根据市场环境、运营状态来迅速调整企业规模、运营模式,直至缩减成本、停止招聘。而作为供给方,高校毕业生数量近年来一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刚性状态,新冠疫情期间各地静态管理使得返乡劳动力无法及时返城复工,部分中小微企业的裁员或破产,带来大量有二次就业或创业需要的失业者,由于国外疫情传播迅速,致使原本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和务工人员转入国内就业市场与高校毕业生形成竞争状态,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劳动力供给过剩,国内就业竞争压力显著增加。

(二)毕业生层面:“慢就业”理念降低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学生“慢就业”问题再次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和焦点。《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18.6%的应届毕业生选择自由职业,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15.9%选择慢就业,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告别“毕业即工作”的传统模式,毕业后延缓就业的现象[4]。这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规划。这种“慢就业”现象在后疫情时代表现的愈加明显。还有部分毕业生就业理想与现实矛盾问题较为突出,在心理层面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产生了逃避、焦虑、倦怠等负面的就业情绪,盲目选择“慢就业”“懒就业”[5]。

从就业工作实际情况来分析,大学生“慢就业”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报考公务员和事业编,进体制内工作成为热门首选,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年选择专心考研、考公、招教考试等,对就业招聘信息不太关心,部分学生考研一战失利后一心准备二战,甚至三战,暂时没有就业计划。二是部分“00后”毕业生个性鲜明,不愿意受体制束缚,不想签订三方协议。这一批毕业生格外关注工作对个人成长的实践经验积累和职业与兴趣的匹配度,追求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的职业价值观,达到获得持续快乐体验的“职业幸福感”理想目标,愿意选择灵活就业或自由职业,较少关注专业对口工作和长期职业规划,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00后群体就业选择偏好调研报告》中指出,“职业与个人兴趣爱好的匹配度,成为00后择业的重要方向标,超过50%的00后希望职业与兴趣相符,比较尊重自身特点和需求,而有相似想法的85后仅占30%”[6]。

三、后疫情时代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效化的具体路径

(一)拓展企业岗位供给,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党中央一再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一项必须抓紧抓实抓好的重点工作。各高校和当地政府要强化就业是“第一民生”意识,深入实施“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政府牵头、高校供给、企业接纳,各部门密切配合,环环相扣,三管齐下,多措并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拓展就业供需精准匹配渠道,消减高校毕业生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压力。各级政府要持续跟进线上线下服务,与企业实时互通,做好就业统筹、援企稳岗、用工融通、培训吸纳,数量与质量并肩发展多项机制,通过给予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积极就业,“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岗位的开发工作也要稳步推进。

高校就业部门要突出就业实效,实现毕业生就业高效化,一方面要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台账,通过“学校—院系—辅导员—班级—宿舍”五级就业工作体系模式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就业指导,尤其是针对家庭困难毕业生要开展有温度的就业指导和制定“一对一”精准帮扶政策。另一方面,就业部门还要充分发挥院系主观能动性,发动二级院系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动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党政领导、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等带头利用寒暑假,积极联络社会机构、用人单位、知名校友等社会各方资源和渠道,开展“访企拓岗”工作,为毕业生最大限度提供各类就业信息,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要帮助不同专业毕业生制定对口专业、工作地点和薪资等内容的求职计划,促进毕业生早就业、快就业。硬件方面,高校要为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设立专场宣讲室,为毕业生开设独立且配备齐全的面试室,助力家庭困难毕业生提升面试效果,力争以温馨周到的服务促进毕业生尽快落实就业问题,提升学校应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

(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从高校角度来说,如何提升毕业生就业率是一项长期且细致的工作。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就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这一问题又主要体现在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高校部分传统的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需求存在脱节现象,用人单位普遍青睐专业基础扎实又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但因各高校或多或少存在专业划分过细,毕业生综合知识储备不足,新冠疫情导致毕业实习环节缺失的短板,致使很多毕业生因缺乏相关社会实践经验,达不到招聘单位的期望值而痛失签约机会。部分高校为了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单纯追求高就业率,从而调整专业设置,出现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与培养计划出现偏差,毕业生综合素质不够扎实,理论基础仅限于纸上谈兵,长期身处“象牙塔”导致接收就业市场信息更新不及时,“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必将导致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就业竞争力不足,求职受挫抗压心理阈值降低,就业观念愈加保守的不良后果。

高校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时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培养原则,在加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以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发力点为根本出发点,针对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普遍不够强的现象,加强大一新生刚入学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引导,在整个大学期间,强化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通识教育”理念,在各级学生从大三学年第二学期就开始结合后疫情时代的特征,利用新媒体和大数据平台,做好提升毕业生就业率服务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从专业角度来看,高校培养一支自己的专业就业指导老师和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迫在眉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等公共基础课程不应只是局限在课堂上灌输理论知识,成为学生眼中可有可无的“水课”,更重要的是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就业实践的内在动力,让大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去学习,主动通过探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价值观来正视自身的优势、劣势,去了解求职领域行业的最新需求,培养应有的综合能力,通过不断努力为解决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积累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这样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扭转传统就业观念,树立积极就业理念

要扭转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关键是要突破“期望与现实矛盾”的心理误区,虽然大部分毕业生对后疫情时代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有所了解,但对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又不完全了解,真正到了要跻身于就业市场,与招聘单位面对面沟通时,因为理想中的对职位、薪资待遇的高期望值与现实差距过大等因素,导致出现犹豫不决、消极面对、错失签约良机等“慢就业”“懒就业”情况,反馈到毕业生整体就业率方面就呈现停滞不升、就业质量不高的“蝴蝶效应”。高校和处于就业工作一线的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校招宣讲、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模拟招聘大赛、就业主题班会、就业“云”讲座和求职面试技巧培训等形式与渠道,尤其是要动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积极求职应聘,以点带面,用榜样的作用引导毕业生必须要放低姿态,积极调整求职心态,清醒认识到后疫情时代就业市场的严峻现实,主动深入了解当地政府和用人单位针对具体行业和岗位的相关政策、薪资待遇和未来的发展空间,摒弃“非编制不进”的错误观念,实现早就业、快就业。

(四)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多方协同提升就业质量

政府作为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中的主体,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稳就业、促就业、保就业的职责担当,创建完善的就业市场监管制度,进而保证市场秩序良好,保护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合法权益[7]。高校要从最开始的招生环节入手,主动深入区域产业、重点行业等领域详细调研、整合企业人才需求数据,调整与就业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就业保障机制,对家庭困难、残疾、心理问题、离校未就业等毕业生特殊群体予以重点关注,形成“招生—育人—就业”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同时在“就业黄金季”主动加强宣传、发挥利用各专业优势和特色,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深入挖掘就业岗位资源,为毕业生提供丰富优质的就业信息,各部门共同联动发力,提升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

随着2023年初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最大限度减少新冠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经济和各行各业逐渐进入复苏阶段,提升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成为稳就业“六稳”“六保”中的重中之重。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全面启动,相信高校、政府、企业三方都能认真汲取和借鉴新冠疫情期间就业工作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共聚合力、共克时艰,以更高的政治觉悟、更强的责任意识和更有力的措施,抓实、抓细、抓严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推动高校优秀学子和就业市场更好地结合,完善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机制,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猜你喜欢
毕业生疫情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