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君 蔡光辉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构建了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纲的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框架,倡导开展问题式教学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如何有效开展地理问题式教学是诸多教师面临的难题。
传统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學学案导学在实践过程中如何获取优质课程资源?如何便捷有效地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如何营造直观、生动的地理问题情境和学习环境?如何有效、高效地进行教学评价?这些困难一直制约着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学案导学的实际效果。“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推动了学习环境的创新,改变了教学方式,为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学案导学模式提供了有效手段。学案导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案,具有“教—学—评”相统一的特点,是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有效载体。
问题式教学学案导学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以来,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问题式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尝试。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以问题为线索,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开端,通过问题解决过程来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促进学生地理知识、能力、思维和素养的提高,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关于地理问题式教学的设计流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归纳了地理问题式教学的设计流程,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与分析地理问题、提出地理解决方案、展示评价四个阶段。
学案导学是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载体和方案。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对教师而言,如何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推动问题探究与解决、进行教学评价等都存在困惑。地理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研究地球空间的学科,对于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实践能力较弱的高中生来说,“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开展地理问题式教学,提升学生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这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
学案导学的引入为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向。学案导学是教师通过导学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总结反思、及时反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学案导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定更多有价值的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以及不同管理方式,创设更多有价值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录入教学评价活动,做到“教—学—评”相统一。
整体而言,学案导学与问题式教学思路高度一致,二者都提倡主题式学习,体现“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学案导学开展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从被动应答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转变,进而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评”的过程中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促进深度学习。
“互联网+”为学案导学提供了有效手段。由于难以营造直观、生动的问题情境和学习环境,缺少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和学案共享备课平台,缺少师生、生生之间便捷、有效的互动机制,传统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学案导学在实践过程中效果有限。“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智慧型环境载体,将成为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学案导学有效开展的必要手段。“互联网+”不仅引发了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内容等环节的深刻变革,而且推动了教育模式和学习环境的全面创新,不仅对于学案导学中学生的学习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高效问题式教学课堂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在“互联网+”背景下,建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学案导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互联网为媒介,情境真实,立体直观,交互性强,反馈及时。我们通过不断研究学习,凝练了课前激疑预学、课中自主探学、课中合作互学、课中展示评学、课后迁移延学五个环节,实现个性化深度学习和思维进阶。
问题式教学学案导学设计案例分析
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撑,结合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教学流程,我们整合了学案导学设计要素、设计流程、设计方法,以《植被与环境》为例,对“互联网+”时代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学案导学设计进行了探究。
课前激疑预学,明确目标,任务导学。教师借助互联网推送导学案、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开展校园植被调查,在简单的学习情境和有趣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引导他们探究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课中自主探学,问题指向,自主思考。借助互联网平台创设给定简单情境——展示橡胶树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独立利用互联网平台查找橡胶树形态特征的资料,推断其生长的环境特征,在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敏于发现、勤于思考的能力。
课中合作互学,合作求解,思维进阶。通过互联网平台创设给定复杂的地理探索情境——西双版纳橡胶林为什么被称为“绿色沙漠”?学生借助互联网互动云平台,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在交流中质疑问难,完成问题链:为什么橡胶林是“绿色沙漠”?橡胶林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修复西双版纳橡胶林区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在给定的复杂探索情境中合作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触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课中展示评价,精准反馈,个性拓展。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借助互联网互动平台和数据统计平台,快速反馈,高效全面展示。克服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少、评价反馈滞后等弊端,做到精准反馈、个性拓展,极大提高课堂效率。
课后迁移延学,开放探究,素养提升。通过开放性的课后拓展性学习活动,创设现实中复杂的地理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三龙湾南海片区绿化设计方案,引导学生迁移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强化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在真实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思维进阶,素养提升。
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和学案导学都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背景下提出的,二者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互联网发展延伸出新的教学模式,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为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学案导学提供了有效手段。
教学实践证明,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撑,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课前激疑预学、课中自主探学、课中合作互学、课后迁移延学等学案导学环节进行情境问题化学习,可以优化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不断进阶的问题情境中,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解决不断进阶的问题链,促进深度学习,实现由思维的进阶,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学案导学通过实际学情确立学习主题,融入真实情境驱动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独立学习与合作探究,开展持续性的评价不断纠正和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迁移应用和创新,是高中地理实施问题式教学的有效载体,落实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