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现代二胡的传承发展分析

2023-02-18 08:33董婷
新楚文化 2023年33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多元文化

董婷

【摘要】进行多元文化背景下现代二胡的传承发展分析,需了解多元文化内涵,掌握现代二胡传承发展现状,其后从探索二胡本质、提升二胡传承力度与吸引力等方面入手,确定二胡传承发展路径,集中发展合力,以此来为二胡发展开辟新的道路,让其在多元文化竞争进程中保持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现代二胡;传承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632.21;TS95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3-0037-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3.012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在中国传统乐器中占据关键地位,且因其深沉的意境、独特的曲调而受到广泛的追捧。进入新时期以后,因多元文化的影响,使得现代二胡在进行传承发展时不得不谋求更加适宜的道路,如此才能避免被时代所抛弃,并在与其他音乐文化融合的进程中保持自我特征,占据优势地位。

一、多元文化解析

“多元文化”最初在《美国的文化与民主》中提出,指的是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用途,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教育观、历史观,代表了不同种族、民族、社会群体、宗教间的多元文化样态[1]。一元文化至多元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展示了世界文明在新时期的进步历程,不同国家与地域有其独特的文化形式、特征,是该民族在对应时代、地域的沉淀下产生的,故而文化在突显其“一元”特征时,还需兼具“多元”属性,如此才能在各民族文化交流进程中保持领先优势,在世界民族之林保持文化进步态势。

二、现代二胡传承发展现状分析

多元文化音乐作为新的艺术生态形式,助推了我国音乐发展的创新与改革,让音乐事业发展更多汇聚于音乐文化传播与价值体现方面,但就目前的二胡传承发展来说,仍旧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在二胡传承过程中,很多人关注到的是二胡技术的增长情况,但对二胡背后的文化、历史内涵等缺乏足够的理解,使得二胡传承浮于表面,即便能掌握比较丰富的二胡技艺,但对其在二胡传承方面的长远发展来说仍有较大的不利影响[2]。其二,在二胡文化普及时,大多数传播者应用的是西方乐理体系去解释二胡的传承发展过程,但忽视了二胡作为传统民族音乐的地域性、多样化,对二胡传承与创新极为不利。其三,大部分地区的二胡传承发展处于分离状态,且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未置身于多元文化背景中,使其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时,缺乏一定的竞争性。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

现代二胡的传承发展路径

探索现代二胡传承发展路径,需围绕二胡文化内涵,将其置于民族历史、文化的整体语境中,注重理论探究与实践总结,吸引关注度,不断壮大二胡传承发展实力。关注以下要点:

(一)探索二胡本质,推动多元化发展

二胡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對中国人民的影响是深远的,但要继续保持其高歌猛进的姿态,则有必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探索现代二胡的传承发展道路,寻找二胡背后的精神内涵与历史文化,探索二胡本质,推动多元化发展。关注以下要点:1.加强“文化身份认同”。受到西方音乐形式的影响,二胡的传承与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包括传承途径、传承要点等,久而久之,会让传承人丧失文化认同感,在欣赏二胡作品和弹奏方式时会比较有热情,但对于二胡体系的整体把握度不足。究其根本,在于中西方音乐形式的不同,西方音乐主打“主客二分”,在理解各类音乐形式上有着较大便利,但忽视了音乐发展历程的复杂多样性,忽视了特定时期的代表作品与风格,其与中国传统音乐形式的“主客合一”“主客对立”有着根本不同。故而要实现现代二胡的传承发展,应从根本上去改变当前二胡传承传播形式,通过互联网、深入田间地头、访问各学派二胡名家等搜集二胡经典作品、不同演奏形式等,在多方对比、探讨、研究下筛选出最适宜二胡传承的篇目,合理安排传承内容,配合各阶段的史料、作品、代表人物、历史背景等去进行系统化学习,以此来加强文化身份认同,赋予现代二胡不同的色彩[3]。2.关注文化表达方式。二胡演奏以演奏者本身为中心,在唱奏与身体表现中,展示鲜明的文化内容与丰富的乐理情感,或隐于对应的传承与仪式中,或与当地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演奏方式。故而在现代二胡传承与发展时,可将其当做中国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来继承,从各个民族对应的生活背景、地域发展、民俗风情、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等出发,探索二胡在各个民族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此来逐步形成多元文化观念。如在“二弦的咏叹”学习时,搜集不同地域不同的二弦作品,如《秦风》《豫乡行》《秦川谣》《水乡欢歌》《山村小景》《春游太湖》等,紧扣二弦咏叹特征,鼓励二胡爱好者在其中进行深入地体验、感受,掌握二胡演奏异同点,在学习欣赏二胡进程中完成文化浸润。还可以用二胡演奏西方音乐作品,观赏中西方音乐文化表达中的不同,如《Please stay with me》《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鼓励学习者对此加以演绎、评析,对多元文化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4]。3.关注二胡文化历史背景。各个时代的二胡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反映应对的人文特征与内蕴价值,如刘天华的《光明行》,以激昂、奋进、蓬勃的情绪,展现了当时人们渴望国家强大、社会进步的情感,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又如《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以当时的历史背景为基调,宣扬“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价值理念,影响了一批又一批革命者。在接受二胡音乐熏陶的过程中,汲取其中的高雅文化内涵、优秀道德品位,让二胡文化功能归于音乐本身,实现对其继承与发展。

(二)多方举措,提升二胡传承力度与吸引力

目前二胡传承发展中的一大弊端在于其难以广泛地吸引关注,大部分年轻群体对其表现出不了解、不关注、不感兴趣,虽然也有部分年轻人对此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与热爱,但在系统化学习时却找不到具体的门路,在一再耽搁下,不了了之。据此应通过多方举措来提升二胡传承力度与吸引力,主要是:1.强化现代二胡传承与普及。倡导以音乐教育、培训机构等为代表的传承主体积极主动地接触二胡音乐艺术形式,为感兴趣的人员提供体验、学习二胡的机会。还可鼓励传承者利用碎片时间去观看二胡书籍、教学视频等,从中学习一些基本的演奏方法,比如先从D调1~5弦练起,可在琴杆上用记号笔做六个记号点,内空弦为1、外空弦为5。上把位内弦四个点分别标为2345,外弦分别标为外弦67i2。外空弦空弦5与内弦四指5为等音,若未掌握定弦方法,可结合内弦四指5与外空弦5调试,若是同等音则表示已经基本调准,后续可以参与一些二胡业余比赛,以此来丰富自身的实践技能[5]。2.培养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二胡传承团队。一名合格的二胡传承者不但应具备较好的演奏技巧、理论知识,还应具备比较丰富二胡传授经验,如此才能结合二胡爱好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二胡传承方案,并在其中关注到艺术表达、音乐理论的培养,激发业余爱好者对二胡艺术的兴趣,使其能在二胡继承与发展上更具责任意识。为做好该项工作,一方面需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二胡艺术的支持作用,定期筛选技术人才到相关结构进行指导、指点,与当地高水平的二胡演奏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以此来更新对于二胡继承与发展的传统认知,并能更新理论知识、规范二胡演奏操作过程,以此来不断提升二胡艺术素养,并以这批二胡人才为核心,重新搭建二胡传承团队,将新的二胡传承理念、方法等带到各个地区,给二胡爱好者带来新的体验与感受。3.定期举办二胡演出与音乐会。由相关部门组织,定期举办高质量的二胡演出,以此来为观众展示最具代表性、最优秀的二胡艺术,以此来提升民众对二胡艺术的欣赏。

(三)促进二胡与其他艺术的融合发展

可在巡回演出、比赛、音乐节中,增强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合作与交流,以此来拓展二胡受众与影响力。主要是:1.二胡与民歌的融合。很多二胡作品演奏时,都会出现民歌元素,因此促进两者融合具备先天的优势,但应注重不同作品中声腔化演奏。乐曲意境等影响因素,在不同乐曲中展示适宜的意境特征,如在北方民歌演奏时,拉弓需加长弓子长度,加快韵弓速度,提升二胡演奏声音的宽广度,展示北方民歌豪放特征;在北方民歌演奏时,放慢手部动作,滑音处理时注重圆滑性,体现南方民歌的细腻柔情。声腔化处理时,将二胡演奏与人声演唱融合,促进人物情感的带入,悲伤、激动、哭泣、喜悦、难过等皆包含在二胡与人声比较相似的音色中,以此来提升融合效果。还可结合作品本身的人声特征展开二次创作,但需注意细节处理,减少突兀感[6]。2.二胡与戏曲的融合。二胡、戏曲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相互进步的关系,二胡不同的发展时期,与各类戏曲元素皆能形成较好的配搭作用,在衬托声腔、烘托气氛等方面是其他艺术所不能取代的,故而促进其进一步融合,可让二胡在新时期具备自身更加独特的风格,以《二泉音乐》为例,让二胡不再以戏曲中一个民族元素符号的形式出现,而是脱离了吸取的桎梏,让二胡音乐来源于民间,走向了世界。要做好该项工作,需探索二胡与不同戏曲类型的适宜融合方法,如《霸王别姬》中以二胡来演奏“胡桃里,胡桃里”,凸显出程蝶衣此时的悲凉、苦闷,而在《红楼梦》中又将越剧“探春写情书”演绎得千转百回,刻画出探春的深情与婉转。故而不同演奏形式结合不同的剧种、曲目,才能让二胡在传承发展中更加地别具一格。3.二胡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多元文化发展中,流行音乐传播范围较广、对年轻群体影响较大,促进其与二胡艺术的融合,进行传统、现代的碰撞,对于二胡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极为有利。可从以下数点入手:以二胡来拓展流行音乐创作空间,依靠二胡本身携带的贝斯、吉他等现代乐器不具备的质感,进行现代音乐编曲,如《离歌》,其音色婉转,表达无奈、伤感、凄凉之情,火爆一时,又如《今生缘》,二胡的加入,让乐曲带上了一丝悲凉,更能触动人心,故而这不失为二胡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二胡来提升流行音乐审美价值,要推进二胡传承发展,提升当代人的审美价值必不可少,如《东风破》,其作为周杰伦中国风中的代表作,其中浓浓的传统文化元素,打破了当时情歌大行其道的格局,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到传统文化,而其中二胡作为主要的演奏形式,更是激起了一段学二胡热,对于二胡传播的贡献不可谓不大。融入二胡以打造中国音乐品牌,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例,其将传统民族音乐中的二胡、古筝、琵琶等与西方的摇滚乐、爵士乐等融为一体,创作全新的曲目,不但具备东方特色,在西方流行音乐界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四)借助新媒体进行二胡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虽然给二胡艺术带来了更加广阔的传承发展空间,但也让其经受了多元文化冲击,特别是西方各种音乐形式的进入,让广大音乐爱好者在选择学习项目时更倾向于偏“流行”的西方音乐,让二胡发展传播受阻。据此,应了解新媒体传播趋势,借助新媒体“东风”,改变当前传播格局,关注以下要点:1.自媒体传播渗透文化消费群体。自媒体传播,是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普通人亦可进入到消费市场,争夺消费群体,音乐爱好者、民间艺人能借助自媒体平台评议时事、发表作品,如此不但能吸引更多热爱传统音乐的人,还能汇聚志同道合的用户,逐步形成文化消费产业链,以此来推动传统音乐、大众消费者间的良性循环,这对于二胡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有着较好的推动作用。如抖音博主小陈同学,其作为虎丘二胡代言人,目前有307.5W粉丝,发布260部关于二胡的作品,收获4282.2W点赞,尤其是其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的作品,如《罗刹海市》二胡版、《有何不可》《赛马》《沉默是金》等,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追捧;此外小陈同学另辟蹊径,未将二胡演奏“高置庙堂”,而是深入广场、公园等“与民同乐”,与大爷歌唱相结合、穿苗服到苗寨演绎苗族歌曲、到博物馆与传统民乐“对话”等,独特新颖的二胡传播方式,更是吸引了对二胡艺术不了解人的关注。加之小陈同学在评论区与观众进行对话,答疑解惑,让网友能真实地参与进来,更有父母因为小陈同学的影响而让子女选择学习二胡[7]。2.在保护基础上加以创新。新媒体时代,以二胡为代表的传统音乐虽然一直在适应新环境,但仍有“后继乏力”的问题,且二胡演奏者亦有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青黄不接的现象。据此可依托新媒体优势,保护现代二胡文化内涵的同时,对其加以创新,比如可搜集各类艺术家代表作品,利用虚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其加以修复,并建立乐谱数据库、二胡名家影集等,上传至新媒体平台,以供爱好者、学习者下载观看。在对二胡艺术创新时,可借鉴当前的成功模式,如《经典咏流传》,在不失二胡底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改编,更契合当前大多数人的音乐审美,使得二胡在适应时代的同时不被时代所同化,如此才是二胡在多元化时代发展的根本。

(五)走入田野,进行音乐实践

二胡在中国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但“闭门造车”式的教育模式,却让二胡艺术与传统的文化生态逐步割裂,要突破这种限制,关键是:1.走入田野,進行音乐实践,如此才能去探索与体验不同地域、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特色下的二胡演奏方法、技巧、历史等。比如定期组织学习者到田间地头、乡村庙堂等摆放当地知名的二胡演奏人员,去了解二胡构造、演奏技巧、音阶、运弓、演奏坐姿等,并在对话、交谈、切磋中,形成对二胡继承发展新的认识。2.定期邀请民间艺人到高校、音乐机构讲学、表演,让二胡爱好者了解不同的演奏形式,认清自身差距,形成自我继承与发展道路。

四、结语

综上,文章就多元文化背景下现代二胡的传承发展展开了论述与分析,应给予其足够的重视,明确以上所提出发展策略在实际落实中的优势与不足,发扬优势、弥补不足,如此才能让二胡在继承与发展中具备源源不竭的动力,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王玥晗.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探析[J].戏剧之家,2020(18):91.

[2]张玥.中国少数民族胡琴——藏弦胡传承发展路径探析[J].艺术教育,2023(02):84-87.

[3]魏彬.传统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以二胡为例[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2(09):36.

[4]周墨涵.主体性视域中的二胡当代传承发展[J].艺术品鉴,2020(35):163-164.

[5]梅译月.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方向探讨[J].喜剧世界(中旬刊),2023(08):99-101.

[6]黄苍松.如何更好地传承及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以二胡音乐为例[J].今古文创,2020(41):68-69.

[7]王娅雯.基于二胡简析中国民族器乐的创新与发展[J].海外文摘,2020(06):44-45.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多元文化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