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哲学

2023-02-18 14:12熊盈盈
新楚文化 2023年32期
关键词:伊利亚特

熊盈盈

【摘要】《伊利亚特》作为“荷马史诗”的两部曲之一,代表着世界文学的辉煌成就,是西方文化艺术武库和起源阵地,它在诗与哲学的世界里展现着文明与理性的光辉。本文从诗意想象,神话文明中的哲学及从神性到理性的转换等角度探析《伊利亚特》文明理性的归属,以飨《伊利亚特》在古希腊文化精神中的文学之巅。

【关键词】诗与哲学;《伊利亚特》;文明理性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2-0025-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2.008

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文学的发展阶段被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它是氏族公社到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此时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神话和史诗。《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的两大史诗之一,相传由一名叫荷马的盲吟诗人所作,它代表着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是世界上第一部写战争题材的史诗作品,两千年来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在《伊利亚特》中,“荷马史诗”用神话方式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伊利亚特》题名的原意是“伊利亚特”的故事,描述了一个古希腊历史上希腊人围攻特洛伊的战争故事,这场真真切切发生的战争称为特洛伊战争,当时希腊人称特洛伊为“伊利亚特”。故事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主题,讲述英雄人物阿伽门农、阿喀琉斯及赫克托耳的英雄业绩和战争艰辛的故事。《伊利亚特》作为叙事诗的典范,在诗与哲学的世界里展现着文明与理性的光辉。

一、史诗的阐释——战争之神话文明源起的诗话

史诗最早于古希腊文学的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包括两种概念阐释:一是童年时期以诗文形式记载远古神话与英雄故事的长篇叙事文学,这一类型的文学创作多以宏大的形式出现,具有丰富的想象与传说性色彩。二是一部反映某一历史阶段全国各族群众共同参加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人们各方面的生活状况的长篇叙事性著作,这类作品往往充满了传奇色彩[1]。《伊利亚特》作为“荷马史诗”中的一大史诗,全诗24卷,共15000多行,堪称古希腊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生活的百科全书,以特洛伊战争的史诗性讲述表现了荷马英雄时代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关于这场战争的起源,充溢着神话文明因子,展现着史诗般的幻想和神幻色彩。

特洛伊之战起因于一位希腊女人海伦的故事,即“不和的金苹果之争”的故事。传说中,阿喀琉斯之父珀琉斯娶了海神忒提斯,除了不和女神厄里斯之外,俄林波斯圣山上的诸神都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厄里斯被激怒了,她故意制造了一场争吵,并在结婚典礼上扔出了一枚“金苹果”,上面写着“献给世上最美丽的女神”。当时在场的三位女神都要争取这个“金苹果”,最高主宰之神宙斯找到了当时在牧园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作为裁判。三位女神为争取这个金苹果分别允诺帕里斯王子一些东西。赫拉在三位女神之中身材最高挑,也是最令人骄傲的女神,她对帕里斯王子说:“我是赫拉,宙斯的姐妹和妻子。你如果把这个金苹果判给我,那么你就可以统治地上最富有的国家。”智慧女神兼女战神雅典娜说:“我是帕拉斯·雅典娜,智慧女神,假如你把金苹果判给我,那么你将成为人类中最富有智慧的人,并闻名天下。”爱神美神以她迷人的眼睛和美丽的诱惑力吸引着帕里斯王子,她说:“我愿把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子送给你做妻子。我是阿佛洛狄忒,专司爱情的女神!”帕里斯终究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把金苹果判给了爱神美神阿佛洛狄忒,在古罗马名为维纳斯。这样爱神美神就应该履行她的承诺,帮帕里斯王子找到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希腊的一个城邦斯巴达王后海伦做其妻子。荷马在史诗中如此描绘海伦的美貌:

“很像森林深处爬在树上的知了,

发出百合花似的悠扬高亢的歌声,

特洛亚的长老们坐在望楼上,

他们望见了海伦来到了望楼上面,

便彼此说出有翼飞翔的话语:

‘特洛亚人和胫甲精美的阿开奥斯人,

为这样一个妇女长期遭受苦难,

无可厚非,看起来她很像永生的女神。”[2]

这里体现了海伦美丽的惊人力量,让世界为其遭受苦难,这也正如“不和的金苹果”故事讲到的一国的王子劫走了另一国的王后,这对希腊来说是奇耻大辱,由此爆发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由此可见,特洛伊战争源起有着浓厚的神幻色彩,是神话文明的诗话模仿现实伟大的历史。

二、诗意想象——文明之神性与人性

特洛伊战争虽有10年之久,但荷马截取其中的51天进行史诗性描述,51天又挑10天进行重点描绘。战争虽为人間的战争,但俄林波斯圣山的众神也参与其中,让特洛伊的故事尽显文明之神性与人性共生的色彩。“不和的金苹果”故事中,帕里斯将金苹果送给了维纳斯女神,而天后赫拉和雅典娜则与帕里斯王子结下了死仇。在特洛伊战争中站在希腊这方,力置特洛伊国王子帕里斯为死地。战争在人间是发生在古希腊和特洛伊之间,阿喀琉斯的父亲珀琉斯、阿伽门农、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帕里斯、安德珞马刻等这些普通人,就是希腊文化中的人类本性的体现。俄林波斯圣山上的神灵,按照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事,也有人类的情感欲望,也有人类的社会特征,也有人类的社交方式。可以说神是不死的“凡人”,神与人同形同性,这仍是古希腊文明的人性所在。在特洛伊战争中众神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希腊和特洛伊,如此真切历史中的战争有了神的参与,使得古希腊文明焕发神性色彩。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伦是宙斯和勒达的女儿,是人神的结合体;阿喀琉斯是凡人英雄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相传海洋女神忒提斯为练就儿子阿喀琉斯金刚不入的身躯,在阿喀琉斯还小的时候女神就将其全身都浸入冥河之水中,使得阿喀琉斯武艺高超、英勇善战,具有神性的特点;希腊方主将阿伽门农因为捊走了太阳神阿波罗的祭司克鲁纳伊丝而得罪了太阳神阿波罗,这也是人性中的神性所在;在人间的特洛伊战争到了紧张蓄势待发的时候,天上的最高主宰之神宙斯拿生死秤进行称量,生死秤倾向于特洛伊那方胜利。天后赫拉和智慧女神不服这个结果,故意唆使希腊方的聪明军师奥德修斯设计了木马计,扭转了宙斯设定的战争结局,使得希腊灭了特洛伊,战争由于神的参与使得结果朝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人性中的神性展现。

马克思说:“神话就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的本质是对自然形象的感性认识。”[3]《伊利亚特》正是如此以史诗性的幻想来展现古希腊真切的历史。荷马在《伊利亚特》中以其诗意想象勾勒出人化的神和神化的人,这是其文明的神性和人性的共同展现。

三、神话文明中的哲学——古朴与超人

哲学源意为“智慧,爱智慧”,《伊利亚特》中无论是人还是神都拥有其智慧的显现,神给予的哲学即为古朴哲学,英雄传奇人物自己超然应对人世的智慧即为超人哲学。

正如荷马所说,俄林波斯诸神是万能的,他们什么都知道,所以他们有许多普通人渴望却很难得到的东西,并且赐予那些心灵上和智慧上有限的可怜的人类有些神性的力量。如神灵赐给人类一种预言之术,特洛伊的一位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兒子就通晓此术法,可以预测他的后母赫卡柏会有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会摧毁特洛伊。由此可知,神明能左右人类的人生,并对人类的命运起着重大的作用。一个人若有过人的才智,必因神明赐他才智。一个人做了一件蠢事,那就是被神明剥夺了智慧。因此,在这个被神圣力量支配的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无法理解的。雷声和闪电来自宙斯,波赛东导来了地震,阿芙罗狄蒂带给人们性行为。荷马就是以这样一种朴素的哲学为基础,以富有诗情的意象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阐释了人类的错综复杂的思想,并对古老的人类精神进行了一次初步的展现。《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人物阿喀琉斯正是因为其母海洋女神忒提斯赐予其神力,所以在希腊方迎战特洛伊方时希腊因为有了阿喀琉斯这名主将而节节胜利;在高潮阿喀琉斯与托克托耳的对战中,《伊利亚特》这样描述:特洛伊国主将赫克托耳听闻阿喀琉斯前来挑战,害怕得准备仓皇而逃,但作为奴隶社会领袖及英雄人物代表的赫克托耳无法逃避这场决斗,只好在先告别了老王、弟弟帕里斯及其妻安德洛玛刻后前去迎战阿喀琉斯,最后悲惨地被阿喀琉斯刺穿了喉咙而死,战争中我们可以看见阿喀琉斯的武艺高超和英勇善战,这些表示一个凡人由于神的力量的赋予而具有神性的力量,这是荷马古朴哲学观点的体现。这在人类遥远时代产生的观点充分显现了人民的幻想能力,让读者看到了超然的理想世界,但这不免有失真理现实性和文明理性。

相对而言,20世纪产生的尼采超人哲学更适于解释《伊利亚特》的文明理性。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把他的悲观主义转换成充满悲剧意识的乐观主义——权力意志论,他所宣称的“超人”是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构建新的价值体系的人。超人具有不同于传统的和流行的道德的一种全新的道德,是最能体现生命意志的人,是最具有旺盛创造力的人,是生活中的强者,在超人哲学的理念下尼采试图以男性气概去获得生命的超越和面对痛苦的勇气[4]。《伊利亚特》以赞美抗击外族的英雄勇士为主要题材,所有的英雄都是精力充沛的,他们迫切地想要在战争中赢得荣耀。比如希腊的阿喀琉斯,他是一个勇猛的战士,也是一个悍不畏死的战士。神谕告诉他,他的命运是两个:他若能留在家里,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就能得到快乐和长久的生命。若是去打仗,虽然能获得莫大的荣耀,但也注定了他的死期。勇敢的阿喀琉斯将荣耀视为自己的一切,所以他才会走上这条路。先知说,他死定了,他知道自己会死在特洛伊的城墙下,但是他还是站了起来。尤其是当他最好的朋友帕特罗克洛斯死于赫克托尔之手时,更是让他痛苦不堪。他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告诫他:为你的好友报仇会让你战死沙场。阿喀琉斯发出一声怒吼:“如果命运女神不让我保护我被杀的挚友,我宁愿死去!”这正体现了阿喀琉斯以“超人”的眼光,对自己生命意志的自由追求,对自己英雄荣誉的执着追求,哪怕是悲剧,哪怕是灾难也在所不辞,这就是尼采笔下的以男性气概去获得生命的超越和面对痛苦的勇气。阿喀琉斯如此的“超人哲学”是古希腊文明理性的写照。

四、神性到理性的转换——文明理性的升华

荷马在《伊利亚特》整个叙事过程中,“人”与“神”的关系,是“人”与“神”相统一的具体表现。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与神灵之间的联系,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古希腊的理智已初现端倪。从《伊利亚特》中,我们可以看到,神是为了填补人的缺陷而创造出来的,它既可以弥补人的缺陷,也可以表现出人的特点。《伊利亚特》对天后赫拉的描述为:赫拉是一位强大的女性,她的智慧和心计足以和宙斯抗衡。至于雅典娜,那可是比阿瑞斯还要强大得多的女战神,她不但能征伐,还能展现出女人的聪慧。阿芙罗狄忒是爱情和美丽的化身。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那个时代,希腊文明已经有了女性意识。

荷马在《伊利亚特》中描述的英雄主人公,被认为是第一个被创造出来的英雄人物,他们是建立在俄林波斯众神的基础上的,深受那个神话时代的世界观的影响。他所描绘的那些英雄人物,都带有一种神圣的意味。而在《伊利亚特》中,我们却也很容易看到一种更普遍的人类本性,与之相比,人类的本质才是最完善的。此外,荷马对阿喀琉斯的两次愤怒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志,虽然荷马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伊利亚特》中的主人公是一种追求自由和摆脱神明意志的象征,他们被给予了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他们的性格特点也更为鲜明。比如阿喀琉斯罢战的行为在《伊利亚特》中是这样描述的:

“女神啊,歌唱佩琉斯之子

阿喀琉斯致命的愤怒吧!

它给阿凯亚人带来无穷痛苦,

把许多英雄的魂灵抛向哈得斯,

躯体留作狗和飞禽的猎物……”[3]

由此可见,阿喀琉斯认为阿加门侬亵渎了他的个人尊严而罢战,给希腊人民带来无限痛苦,使得多少英雄魂灵惨死。为了一己之私而停战,看似毫无理性,但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那就是,他要在这一战中,证明自己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他个体理性的体现。另外“阿喀琉斯的第二次愤怒”是由于其挚友帕特洛克洛斯被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杀死,他为其复仇而重新出战,可见阿喀琉斯重友谊的一面,这也是一种非常理智的表现。因此,《伊利亚特》不仅刻画了人与神之间的联系,而且还着重于对人的个别生存和个人中心意识的重视,以及对人的自由和理性的追寻;这是对古代希腊文化理性的又一次提升。

五、结语

总的来说,《伊利亚特》描写了真实存在于希腊的特洛伊之战,但也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了希腊文化中存在的理性因素。《伊利亚特》一书中有许多预兆,有神谕,有诸神的干涉,有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有希腊时期的人与神的关系;人们以自身的主观感受来理解这个世界,而不具有非理性,在那个时期,古希腊信仰着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理想世界,但也暴露出了人们对理性的追寻;人与人之间似乎存在一种貌似对立的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中期待着的一个理性时代的来临。本文以诗意的想象,古朴哲学与超人哲学,神性转变理性的维度探析《伊利亚特》的文明理性,它反映了古代希腊民族“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价值观,反映出古代希腊民族崇尚人生、确认与追寻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的人文精神,它反映出古希腊民族以及其他古代民族的一个显著特点: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生命意志和强烈的个体取向。这样的文化价值观对西方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给世界发展予以借鉴。对《伊利亚特》文明理性的深入剖析,是文明社会发展的人性光辉所在,见证世界神幻奇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3.

[2]荷马.伊利亚特[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3.

[3]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

[4]曾繁仁.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85.

[5]刘洪涛.外国文学名著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郑克鲁,等编.外国文学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7]陶冶.希腊神话故事[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9.

[8]蒋宏.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主题再探[J].今古文创,2021(03):16-18.

[9]蒋虹.《伊利亚特》的人神合一[J].文学界(理论版),2011(08):134-135+142.

猜你喜欢
伊利亚特
从《伊利亚特》战事走向看古希腊世界人、神、命运三者的关系
赫克托尔
《左传》与《伊利亚特》中预言的对比研究
尼采悲剧观视野下《伊利亚特》的英雄主义
读《伊利亚特》和《封神演义》有感
《伊利亚特》中的亲情观
《伊利亚特》背后的命运解读
性别视角下人物形象审美差异化分析——以《伊利亚特》为例
“神化”与“人化”的《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的故事(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