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人民铸就新的历史辉煌,离不开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创造的党史文化。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吸收中华民族優秀传统文化和外来先进文化,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文化体系。在高校大力弘扬党史文化,是推动广大高校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永远跟党走信念的重要推动力和抓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党史文化,有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有助于高校激扬党史文化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综合素质。
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思政教育感染力
当前,高校在推行党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已取得很多成就,但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要进一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的形成,改善党史文化教育单一的内容呈现形式和相对固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党史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课、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课程思政等内容,在全方位构建育人体系的大背景下,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灵活度较低,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为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就必须在传统基础上寻求创新,改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红色旧址、红色故事、红色文献、红色文艺等红色文化形态,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增强大学生党史文化学习的体验感、参与感,缩小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从而使大学生在深入学习党史文化中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同时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以音乐、剧本杀、影视剧、动漫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互动式、沉浸式、可视化体验活动,拉近红色故事与大学生的距离,讲好故事里的细节、细节里的精神,深化大学生对党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与美育结合,盘活思政教育吸引力
在高校工作中,要将党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机融合,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需要提高党史文化在高校的吸引力与传播力,尤其是促进党史文化与美育的有机结合。美育具有情感性、形象性、中介性等特征,是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融合,党史文化与美育结合,可以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生动鲜明地展现出来,从而引领大学生在感悟党史文化中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高校要不断增强党史育人功能,将党史文化的品性融入育人过程中,做到以史育人、以史化人。以史育人,既要实现党史教育与现代理论的有机统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又要注意党性教育与党史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觉悟和品性修养。以史化人,不但要善于利用“融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品格,强化“入脑入心”,而且要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叙事和拟情”引发“同频共振”,做到知行合一。也要积极探索新理念,新手段传承党史文化。这就需要师生对党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选取其中的典型事例、感人故事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加强与红色革命遗址、革命文物旧址、纪念设施等红色文化场馆的联动,充分挖掘校外党史文化资源,形成长效合作机制。例如与党史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艺术类专业可以依托党史文化进行艺术创作,文科类专业可以对党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以学术为纽带,有效融合党史文化与美育教育。积极构建红色实践育人基地,针对高校的专业,量身定制党史文化学习之旅,充分发挥大学生红色研学打卡地的积极作用。
与校史文化结合,加大思政教育传播力
党史与校史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发挥着引领与导向的作用,校史文化与党史文化有着紧密的内在契合。校史文化离不开党史文化,是党史文化的传承和补充,校史文化要在融入党史文化中研究和传承。将校史文化与党史文化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亲和力。
高校校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办学治才、兴教兴国的历史缩影,体现了老一辈先进知识分子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是革命历史时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既是学校发展创建过程中的精神体现,又是党史文化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将党史文化与校史文化结合,一要将高校各个阶段的办学历程与近代以来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时间节点相对照,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历程及其中蕴含的党史文化有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与认知,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二要挖掘高校党史文化,建立高校党史文化纪念馆,依托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传播校史文化与党史文化的共同发展脉络,在新生入学等特殊节点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将党史文化融入校史教育中;三要在图书馆设置党史文化和校史文化类书籍的阅览、展示区,营造红色阅读氛围。努力创造“党史+校史”模式,持续用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汲取智慧力量,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学生“跟党走”的信念,凝聚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山西大学美术学院辅导员)
(责编 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