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红
1947年5月1日,中共中央外事组在山西临县三交镇双塔村成立。中共中央外事组是党中央的对外宣传机构,在临县不到一年时间,承担对外宣传和出版任务,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重任,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央外事组的诞生
1946年1月,国共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但蒋介石一意孤行,不断扩大内战。6月,蒋介石破坏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至1947年2月,国民党折兵70余万,在战局上开始丧失主动。3月,蒋介石为解决进攻兵力不足的问题,放弃全面进攻计划,集中兵力对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实行“双矛攻势”的重点进攻,在其余战场上则转为守势。蒋介石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关内有3个主要根据地:延安为政治根据地,沂蒙山区为军事根据地,胶东为交通供应根据地。因此,他对以上地区实行“犁庭扫穴、切实攻占”,特别是派胡宗南34个旅25万大军向陕北进犯,企图将中央领导机关赶出西北,然后集中力量击破华北解放区。
面对这种形势,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确定解放军在陕北作战的基本方针是:诱敌深入,必要时放弃延安,与敌人周旋于山区,陷敌于疲惫、缺粮困境,然后抓住战机,集中兵力,逐次歼敌,将胡宗南集团牵制在陕北战场。1947年3月8日,延安各界举行保卫边区、保卫延安动员大会。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等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号召军民紧急动员,所有人员撤出延安。党中央决定由叶剑英、杨尚昆负责中央机关和军委机关以及家属等人员的转移,其中,杨尚昆主要负责中央机关的撤离转移,叶剑英主要负责组织驻王家坪的军委机关撤离。
临县是革命老区,1926年便建立碛口支部和曲峪支部,1940年1月,临县解放并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到1947年有党支部131个,党员人数由1926年的10人发展到7180人,群众基础好,革命热情高,是晋绥边区的支前模范县,有可靠的后勤保障。抗战时期,为支援前线抗日救国,招贤镇工人刘清云发动并联合几家小厂,创办了一个制造地雷、手榴弹壳的军火厂;1944年1月,临南县(1946年撤销,并入临县)武委会筹建“民兵军火工厂”。临县还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其与陕西佳县、吴堡县隔黄河相望,是晋绥通往陕甘宁边区的要冲之一。历史上两区贸易往来都要通过临县碛口镇,战争年代,河东的粮食、人员、物资、弹药等都要经碛口沿线过黄河运往陕北。
鉴于此,1947年3月下旬,党中央决定叶剑英等人率领从延安撤出的中央机关和军委机关人员东渡黄河,于4月上旬陆续到达临县三交镇双塔村及其附近村庄。4月11日,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成立,后委书记叶剑英、后方支队司令杨尚昆,中央后委机关驻扎在临县。
早在撤离延安前,周恩来在王家坪召集从南京、上海、北平(今北京市)、重庆等地撤回的外事干部开会。他向大家讲述了当前的战争形势,还特别嘱咐:“这些同志今后是新中国搞外交的骨干,凑到一起不容易,不要走散了,走散了再召集起来就困难了。”在他的安排下,这些同志被编成一支队伍,由薛子正、黄华分任正、副队长,王炳南为党支部书记,跟随中央机关转战到临县等候命令。
5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央外事组在临县三交镇成立,驻地位于三交镇西南2.5公里处双塔村。主任由叶剑英兼任,副主任王炳南,顾问马海德(祖籍黎巴嫩,出生于美国)。工作機构设编译处(后改为国际宣传处)、研究处、新闻处(1947年10月撤销)。编译处处长徐大年(又名徐永瑛)、副处长章文晋,下设一个科,科长马牧鸣;研究处处长柯柏年、副处长张香山,下设两个科,科长分别是凌青、吴青(女);新闻处处长董越千,下设两个科,科长分别是刘华峰、陈应。此外,设有一个行政科,科长曾远辉、副科长郭戈奇。其工作人员有20余人。其之所以在临县成立,就是因为临县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丰富的军工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更主要的是中央后委驻地就在临县。
外事组在临县往事
中央外事组驻在临县中南部的三交镇双塔村,这里四季分明,干旱少雨,交通便利,自然条件较好。
叶剑英曾在1947年5月11日给党中央的报告中谈到外事组各处的工作计划。编译处主要翻译毛泽东文选,编译介绍土地改革和解放区文化的有关材料;研究处主要研究国际形势、党的外交政策,编写有关参考资料;新闻处主要编发和油印新闻材料。
随着革命形势发展,外事工作日益增多,中央外事组的任务也更加繁重。7月31月,周恩来在给叶剑英的指示信中专门提到外事组的工作:“译好毛主席重要著作及少奇关于修改党章报告,编译两三本介绍解放区的小册子(如土地改革、爱国自卫战争),编译两三本研究国际问题的工具书(如美国手册、译词统一表、美共介绍等),有系统地研究几个国际专门问题(如美国独占资本或经济恐慌,联合国与战后各种国际会议,战后世界贸易问题等)。”他还给王炳南写信强调:“对于外事组,应将重心放在翻译几本毛主席的重要著作,编译几本有关美国的工具书,编译几本有关解放区基本政策的小册子,就是为这些事,花一二年功夫,都要得。”11月10日的信中又指出:“编译方面,译毛、刘著作,望仍照原计划进行,勿停勿懈。编小册子,目前只能编写解放战争及土改两种,今冬明春要将解放战争写出,就很好。美国手册,能在明春编成也很好。”
鉴于此,在临县期间,根据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的指示,叶剑英加强了外事组对国际问题的研究。由于条件艰苦,他们主要通过收听中外文广播,每天编印两种新闻稿,提供给与外事组在一起的中央负责同志参考。当时,马海德和一些懂英文的同志负责收听外国新闻广播并记录下来翻译好,董越千负责审稿、定稿,刘文仲负责刻钢板、油印。
至1947年11月,外事组组织机构、人员有了一定的调整和增加。机关人员共57人,其中业务干部28人(女同志6人),党员占总人数的90%。对此,叶剑英与王炳南专门向党中央作了阶段性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我们目前工作总目标,在开始建立外交实际工作的准备,尽速提早完成已担任的编译工作,以便应付新的任务。”报告还指出:外事组暂设5个单位,研究处专门研究有关美国问题,编译《美国手册》及《供您参考》月刊;国际宣传处负责毛主席著作及党章、党章报告英译本的校订及翻译,编写国际宣传小册子,翻译文艺作品,编写英文版《解放区手册》及编译英文画报;政策研究室是新设立的部门,目的在为将来外交工作准备材料、政策研究及草拟目前外事上急需的条例、法规;总务科负责本机关总务方面的工作;外事学校附设于华北军政大学,目的是训练翻译人员及初级外事干部。
其中,国际宣传处负责编写的《解放区手册》,共8章,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1947年12月15日完成中文全部初稿,1948年1月底完成英文版定稿。研究处第一科根据有关资料编写《美国手册》,介绍美国政党、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并对美国有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等,全稿共15章,约40万字,到1947年12月完成初稿,并送中宣部审定;第二科编印《供您参考》,每月按期出版,印300册,每期约3万字,译述、编写有关美国问题的材料及文章,至1947年11月已出版13期。新闻处根据新华社及塔斯社电讯编译《新闻资料》(1947年8月25日改名为《新闻快讯》和《参考资料》)。
中央外事组在临县期间,条件虽然艰苦,但生活紧张而活泼。在编书之余,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安排,外事组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定期轮换参加当地的土地改革工作。他们定期召开党小组会和支部大会,曾选举美籍中共党员马海德为模范党员。马海德远渡重洋来到中国,1937年入党,与大家同甘苦、共患难。其间,大家都住在双塔村,没有多少娱乐活动,每逢休息时,大家会在一起打牌消遣;偶尔还在老乡的打麦场组织舞会,一起欢跳,一起聊天。
外事组移驻西柏坡、走向新中国
中央外事组驻在临县期间,主要从事了以下工作:一是总结探索形成党的对外方针政策和对外交往模式,二是初步建立党的外事工作体制机制、组织架构和指导原则,三是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四是为新中国开展外交外事工作培养锻炼了一批过硬的外交人才。
1948年4月,中央外事组移驻河北省平山县柏里村,对外称工校英语班,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研究国际形势,编译参考资料,参与制定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创办外事学校,培养人才。
1949年3月,中央外事组随中共中央迁往北平。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外事组撤销,外交部成立,外事组人员大部分进入外交部工作。
中央外事组在临县驻地旧址是一处保存较好的四合院,砖石结构。由一进两开的两个院子组成,里院正面有砖窑6孔,东西两面各有砖窑3孔,南面为大门,大门两侧各有马棚4间,东侧还有水井1眼;外院有碾子和磨盘,东面有石窑洞两孔,西面有瓦房4间,南面为大门。2021年,外事组旧址的展陈布置工作完成,对外开放,先后接待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一行、中央外事委、外交部、省外事辦等单位和个人参观,获得一致好评。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临县的这段红色外事历史记录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精神和实干精神,成为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在新时代的感召下,使更多的人接受革命教育,传承革命精神,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