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023-02-18 08:05杨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26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杨军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数学思维,增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还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文章基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培育核心素养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引 言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涵盖诸多内容,如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小学数学教师应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创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探索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从而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要求教师通过数学教学达到启发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也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能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和问题.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意义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有助于发散学生理性思维

小学数学具有较高逻辑性和严谨性.小学数学学习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小学生身心发展速度较快,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在透彻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特征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以强化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也是数学课程创新发展的方向.同时,数学学科蕴含一定文化精神,教师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发散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有助于坚定学生数学学习信念

数学学科强调严谨性和精准性.小学数学学习可引导学生以规范的目标促进自身发展,避免学习偏差、思维偏差等问题的出现,并且可通过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思维严密性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难题时能沉着应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使其以严谨态度处理生活问题,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坚定数学学习信念,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带来积极影响,而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表现.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持续进行的当下,数学教师应严格落实教学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还存在较多不足.

(一)教学方式單一,对思维培养不重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所用教学方法会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造成影响.部分教师开展教学时往往过于注重讲解数学理论知识,不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数学思维培养目标,使得核心素养培育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同时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并且,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习惯运用常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多选自数学教材,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设计都较为死板、枯燥,使学生难以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缺少数学学习兴趣,导致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效果较差.

(二)缺乏自主学习,实践活动较少

事实上,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落实这一目标,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数学教学效果.然而现阶段,部分数学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还保持着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这导致学生主体地位下降,逐渐丧失数学学习热情,无法发挥学习自主性.同时,部分教师虽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致力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但由于自身对数学核心素养理解和认知存在偏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提高较为重视,但忽视了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导致学生难以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造成影响.

(三)教学目标模糊,受应试教育影响大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缺乏合理性.一方面,教师并未分析学生学习实际,也未按教学进度设定教学目标,导致学生的学习缺少明确方向,学习效率下降,从而影响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虽然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但部分教师依然保持应试教育观,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所以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不重视.

以上种种原因致使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目标难以达成.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一)创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趣味

小学生通常活泼好动,在课堂中较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应考虑学生这一特性,注重提高教学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目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应以提升学生活跃度为目的合理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活动设计,通过科学融入趣味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教师可创新教学内容,引用趣味性元素,在课前准备学生感兴趣的物品,如棒棒糖、小蛋糕、鸭梨、香蕉、橘子等.教师可利用这些物品在黑板写下数学计算问题:3个小蛋糕+4个小蛋糕,5个鸭梨+3个鸭梨,并将相关物品按照对应数量进行摆放,引导学生得出计算结果.然后教师提高计算难度,向学生提出计算问题:2个棒棒糖+3个棒棒糖+2个棒棒糖+2个棒棒糖.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给予奖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目光,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二)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习热情

1.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真实环境展示教材知识内容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生动性、趣味性、现实性等多种优点,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材中的抽象知识进行透彻理解.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这一方法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构建.例如,在讲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时,教师首先可创设教学情境:在假期,学生A准备前往文具超市购买学习用品,购买完成后前往餐厅吃午饭,吃过午饭后前往学生B家一起学习;其次,教师可展示学生A生活区域的简化地图,以学生A家为中心,假设文具超市在学生A家东偏北45°方向,且两地相距300米,然后引导学生回答餐厅和学生B家相对学生A家的方位.再次,教师可变换不同中心点,分别以文具超市、餐厅、学生B家为中心,要求学生探究其他场所的相对位置.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校园为例,在简单画出学校内部地图的基础上探究各场所相对教学楼的位置.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学习氛围活跃,从而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应用数学知识对生活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开展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教学法也是教师常采用的关键手段.教师可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学习小组,并通过任务布置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方式可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因而,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可依据学生学习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各学习小组合理分配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升核心素养.例如,在讲授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并保证组员之间数学能力互补,然后为各小组布置学习任务:由半数组员探究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分析2,3,5倍数的特点,另外的半数组员探究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分析质数和合数的辨别方式.探究完成后,组员之间相互讲解,确保小组内所有组员都理解倍数、因数、质数、合数的含义.这种方式可使每名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习,在合作学习中体验任务完成的成功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还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使全体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3.设置实践活动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践教学法,以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为最终目标,并合理策划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开阔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应在分析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与内容合理设置实践活动,以达到延伸知识能力的目的,帮助学生增强对数学符号的敏感程度,使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例如,在讲授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设计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课前准备彩笔、纸壳以及裁纸刀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所带工具制作圆形,进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拼一拼、剪一剪的方式将圆形转化为长方形,引导学生将圆面积计算转化为长方形面积计算,简化教学难度,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巧妙设置问题:“将圆形剪拼为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圆形有何联系?你能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待学生探究学习后,要求学生继续将圆形剪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引导学生分析利用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否推导出圆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从而得出最终结论.这种方式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三)优化教学流程,培养学习习惯

第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教师应在教学开始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和教学条件编制不同教学方案,并善于扩展数学教材内容,基于对教材的尊重,通过加工合理取舍教材内容,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第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注重强化师生互动,通过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勇于质疑,在轻松欢快的学习环境下接受数学知识,发散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能力.第三,合理应用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科学使用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感官功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应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促使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思维,扩宽数学视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让全体学生体验成功感.第四,注重鼓励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获得进步时给予及时表扬,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发现学生存在学习问题时,教师应及时指出不足之处,耐心引导学生改正,避免批评学生,防止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完善数学教学流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最终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四)利用多元评价,实现教学目标

在数学教学开展中,教学评价是一个关键环节.然而不少教师依然唯成绩论,单纯利用数学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虽然这种方式可直观显现学生特定时间段的学习状态,但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建立多元评价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开展教学评价,并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使学生得到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例如,在讲授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针对作业环节开展教学评价.首先,教师为学生布置绘制条形统计图的作业;其次,在收齐学生作业后,为学生随机发放其他学生作业,要求全体学生依据条形统计图绘制标准和要求互相检查、批改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存在问题之处,用红笔圈出,并附上自己的建议和姓名,待批改完成后,将作业上交回教师,由教师进行最终批改.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作业中的不足,使学生在评价他人作业时能借鉴学习,实现共同提升、共同进步,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结 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发散学生理性思维,还有助于坚定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念.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点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使用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流程、利用多元评价等方式实现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培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运算能力”核心素养的策略[J].科幻画报,2022(10):82-83.

[2]张文兴.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习能力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6):147-148.

[3]苏启能.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推理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2):140-141.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