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芹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进入教育领域已是大势所趨.如今,信息化、多媒体化已经逐渐深入教学过程当中.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教学.文章对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例进行分析,从而为教师教学提出合理建议,帮助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设计高效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策略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推动教育革故鼎新,使教师能够运用更多有效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目标,同时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收获更多,从而更加深入地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
一、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
相比传统教学,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当中,能够迅速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相对复杂,因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同时,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更加直观、立体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于高中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特别是三角函数、复杂几何图形这一类较为抽象的知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学优势,使学生可以直观、快速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二、信息技术进入高中数学课堂的必要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及时收到课堂反馈,且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和固定性,这使得课堂创新环节存在明显缺陷.而学生在传统的高强度、高密度的数学教学中无法获得更多的新鲜感,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的耐性和持久性,这直接影响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方式,使学生能在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数学乐趣,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学习耐性,减少学习压力.而教师通过更轻松、更高效的教学能够真正实现个人思辨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的蜕变.因此,信息技术进入高中数学课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高效运用策略
(一)优化课堂环境,设计高效信息课堂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是围绕学生学习知识进行的,而基于该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其存在明显的学习后劲不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以学生为课堂中心调节教学主次关系,活跃课堂氛围,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传统的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机械性,这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个人思考以及个人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对数学概念内涵的理解容易停留在表层,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受挫.因此,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以弥补传统教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缺失.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效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但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比如,学生对高中数学(B版)人教版必修第四册第十一章“立体几何初步”中复杂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难以形成空间形象.这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中的几何画板能够帮助学生改善缺少空间想象力的问题,提高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复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或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疑难问题的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原来的“领导者”形象,成为学生披荆斩棘的得力助手,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教师通过优化课堂关系,可实现课堂效果的有效提高.
(二)结合传统教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尽管传统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教师在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时仍然需要传承发展传统教学中合理的教学方式,从而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进行有效结合,这样的课堂既保留了传统课堂中教师对知识重点的整理把控和对课程方向的把握,又吸收了信息技术对学生极具吸引力的优点,使学生能在有趣、自由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实现个人的发展.
在创新课堂当中,部分教师可能会陷入教育误区,即他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创新手段越多越好.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教学方式使课堂更具连贯性.这就要求教师应铭记教育初衷和教育初心,同时针对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设计,并经过反复进行课程模拟教学,确保教学的高效性和创新性.传统教学十分重视学生对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尽管手段较为简单,但是对学生而言是深入学习知识内涵和本质的有效方式.每当课堂学习结束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理解仍停留在浅层阶段,这样就无法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巩固复习.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课后数学知识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在课后不断增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在学习高中数学(B版)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时,学生很难理解这种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在此之前他们对此类知识的接触较少.此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新内容的讨论活动.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用相同的手段协助学生进行复习.教师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课堂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要根据不同知识的不同特性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角度的课堂设计,不能生搬硬套.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重视基础教学,降低学习难度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创新教学方式上而忽视了教学的本质与初衷.教师应当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降低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虽然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可以处理复杂的图像,但是教师仍然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依靠信息技术完成所有知识的演示而减少传统的讲解.尽管学生在课堂中因为信息技术的帮助加深了数学知识的印象,但是学生也因此不易形成牢固的记忆点.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对课中知识点的有效整理,而不能只靠大脑记忆.比如,在教学高中数学(B版)人教版必修第四册第十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时,教师可以采用几何画板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从而使复杂的图形在学生的大脑中有立体的形象.通过几何画板的运用,学生能够真正形成立体几何思维,进一步提高分析图形的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自我发展,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师需要对知识点加以分辨,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课堂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课堂的可靠性和高效性.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可营造更具开放性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涵,降低学习难度.
(四)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实际运用
教育的初衷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但是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过分重视完成教学目标,而使学生没有收获更多的实践应用技巧.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和解决.这样可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数学思维,增强应用能力.尽管信息技术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巨大的便利,但是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需要考虑课堂实用性和其能否让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产生良好的联系,从而真正创新课堂教学.比如,教师在教学高中数学(B版)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中“椭圆及其方程”的相关知识时,可以把椭圆和生活实例进行有效联系,根据椭圆的图形特性设计生活化的题目,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悉度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变换椭圆的形态,帮助学生进行举一反三.这样,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对知识的运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注重教学评价,助力教学更加高效
教师要重视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后的教学评价当中.教师不能盲目地使用信息技术,不能只追求教学效率,否则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提升个人教学能力,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注重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普及推动了教育变革,实现了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的双向发展.这对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综合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教学评价,能够实现教学反思以及教学经验总结,进而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推动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升.总而言之,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评价,需要结合学生的真实发展情况和教学实际,从而得到客观的结果,使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教学优势.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个人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评价方式,从而使教学过程衔接得更加自然、有趣.
结 语
总而言之,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形式的纵深扩展,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能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教学评价,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不断革故鼎新,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体验和更加丰富的课堂经歷,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呼,陶喜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多元化应用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2,24(15):200-202.
[2]陈丽.现代信息技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7):17-19.
[3]秦亚玲.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