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康社会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演进与实践路径

2023-02-18 14:25徐海燕维克多·彼罗仁科陈陈林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社会共同富裕

徐海燕 维克多·彼罗仁科 陈陈林

【关键词】小康社会;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内涵;道路

一、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演进

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核心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还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为此,通过回顾与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演进和实践历程,总结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制度逻辑,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强国迈进,对处于相同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实现分梯次发展也可提供中国智慧。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雏形与初步探索

增进人民福祉是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发展的共同追求,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宏观政策的突出位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处理革命遗留问题,恢复国民经济,为社会主义改造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五十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经验,对传统农业、工业和商业进行彻底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工业国有化以及和平赎买私有资本,和平、有序地过渡到社会主义。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国体、政体,规定了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的政治运作从此步入正轨,政治生活走向制度化、有序化。

1956年,中共八大总结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农业国与先进的工业国之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也认识到,工业化不是现代化的全部,虽然它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基础性的,中国的现代化应是全面而非片面的现代化。一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四个现代化”的最初版本。此后领导人又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改和完善“四个现代化”的内容,1957年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在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三届全国人大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目标。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以及“文革”的干扰,人民生活总体上仍处于争取“温饱”的阶段,按照统计数据197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初始目标与话语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根据世界形势和中国国情,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标识性概念和发展目标的过程。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并用人民生活是否达到小康水平来诠释中国式的现代化。他指出“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制定标准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并将“小康水平”设定为实现现代化的初步目标。

在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提出在21世紀第一个10年实现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的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主题,提出“经济更发展、民主更健全、科教更进步、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人民生活更殷实”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要求到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惠及10多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立足于两个文明共建,现代化的目标增加了“民主更完善,法制更完备,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消除文盲”等新内容。还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现代化的内涵更加充实。在实现现代化的具体战略途径上,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题,将小康社会的目标由“全面建设”推进到“全面建成”阶段,使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到了关键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置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017年党的十九大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的核心进行全面部署,吹响了决战决胜小康社会的冲锋号。2022年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列为必须解决的五大问题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成为下一阶段的目标,集中体现了党勇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决心。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改善民生,缩小区域、城乡、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

总之,温饱、全面小康、共同富裕,是党在现代化建设不同阶段提出的不同话语。从目标任务看,三者一脉相承且梯次推进。温饱首先要解决人的基本生存问题,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小康则在基本生存得到满足后,改善和提高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因而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又是全面小康的更高层次的实现,不仅是人的富裕,使人们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富足,而且是国家和社会的富裕,是国家民主富强、社会和谐公正,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都进入发达水平。其中,小康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共同富裕是脱贫和小康的目的所在,能真正巩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成果,两者共同寓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更加彰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中国式现代化衡量标准的演变与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到全面小康,再迈向共同富裕的历史性跨越。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共同富裕的具体内涵和衡量标准不断得到充实与提高。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国领导人时首次提到中国现代化的任务指标。从1980年到21世纪中叶,分两步走,首先到20世纪末,用20年时间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均GDP“翻两翻”,达到一千美元;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50年,“再翻两翻,达到人均四千美元”,进入到中等发达国家行列。d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1991年国家相关部门相应制定了小康社会的标准,将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生活环境状况、社会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作为2000年是否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衡量标准。经过20年努力奋斗,21世纪初,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消除绝对贫困成为最基本要求和底线任务。消除贫困既能保证全面小康的“成色”,又能奠定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贫困标准线也相应地提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共采用过三条不同生活水平的贫困标准。分别是“1978年标准”“2008年标准”“2010年标准”。其中,“1978年标准”是一条低水平的生存标准,按1978年价格每人每年100元。在该标准下食物支出比重约85%,基本能保证每人每天2100大卡热量,但食物质量较差,主食中粗粮比重较高,副食中肉蛋比重很低,只能勉强果腹。“2008年标准”是一条基本温饱标准,按2008年价格每人每年1196元。在该标准下食物支出比重降低到60%,基本保证实现“有吃、有穿”。该标准在“1978年标准”基础上,适当增加非食物消费支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2010年标准”即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是一条稳定温饱标准,按2010年价格每人每年生活水平2300元。该标准与“两不愁、三保障”相结合,是农村居民跨入小康的门槛,符合普通百姓对于小康的基本预期。贫困人口达到现行农村贫困标准后,能满足“吃饱、适当吃好”的稳定温饱需求,还能满足基本衣着、用品、水电、交通、通信等非食物需求,并能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实现安稳度日、不愁吃穿的比较宽裕的生活状态。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铲除了贫困这一人类社会的顽疾,正式踏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按照中国的发展战略,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时,中国将从中等收入国家跻身高收入行列,人民生活水平将整体获得提升,以“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逐步富裕”为内容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将基本实现。

总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在70余年的奋斗中,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566.6倍。从追求温饱、到全面小康再到共同富裕梯次推进、循序渐进,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与特征的多维阐释

100多年前,马克思在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憧憬时,曾经围绕着“人的发展”,提出了建构未来美好社会的三个相互联系的原则,即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实现共同富裕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置于核心地位,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国之大者,走出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核心立场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以天下为己任,始终不渝地探索寻求最大程度增进人民幸福的方法和道路。如果没有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党的民族民主革命事业就不可能取得成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不可能取得今日的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人民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是衡量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唯一指标。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为了经济快速增长而不惜损害甚至牺牲人民利益的现象,针对“经济快速增长至上”“唯GDP论”“一切向钱看”等错误发展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以人为本”是其核心立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正确“发展观、现代化观”。“以人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的转变,把人提到了更高的位置上,由过去只关注“人”的自然属性,转向更加关注“人民”的政治属性,不仅使发展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更要满足人民对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多彩、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是根本前提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面临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体人民”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当前,中国人口规模已达14亿多,是西欧的3倍和美国的4倍。巨大的人口规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任务与挑战,意味着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是空前的,推动海量人口的城镇化进程甚至超出了所有发达国家曾经的经验。大规模人口在建设现代化过程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人是最具活力的生产力要素,也是拉动经济内需的主体。在现代化建设的起点上,中国在资金、技术、管理、资源、土地等六大要素上都缺乏优势,但依靠人口优势,却能把闲置的劳动力与六大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发展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靠农民工生产出价廉物美的商品,使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依然面临“怎么统筹”的困境。首先,中国14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会加剧与现有资源储备的矛盾,即便是囊括了全部“全球现有资源‘都不够用,从而陷入‘去路走不通的境地”。其次,作为庞大体量的国家,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如果不注意弥补差距,使“繁荣的城市”与“凋敝的农村”并存,反而会背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自身应有的本质。最后,数字化、人工智能给中国带来新发展动力的同时,人工智能新型科技给传统业态和就业岗位带来了负面冲击,科技的替代效应增大了劳动力失业的风险,低技能、低收入群体获得就业机会和劳动收入变得更为艰难。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流动人口给户籍制度、教育制度、财政金融制度的运行带来新问题,给新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挑战。

此外,在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政治观、文化观、价值观以及金钱观念各有不同,加剧了社会分裂和原子化的趋势,彰显出国家、市场、社会之间内在的张力,增大了社会整合的难度,威胁了社会稳定。当前,基于庞大的人口规模,中国共产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此外,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促进机会公平,设计科学的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以创新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实现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共识。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是基本要求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更高阶段的现代化进程,必然包括以物质文明为代表的财富富足和以精神文明为代表的精神境界提升。但历史和现实表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在生产力不断解放的同时,社会发展经常会带来物欲化、享乐化、碎片化等消极现象,带来拜金主义以及人的异化、道德沦丧、不平等、两极分化、环境恶化等问题。在工业革命早期,马克思就通过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露过大机器工业时代的劳动“异化”现象:机器工业使一些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另一些人则“变成机器”。在大机器的流水作业下,工人变得“愚钝和痴呆”。不仅如此,技术泛滥和信息过载威胁社会稳定等消极现象也一直是困扰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棘手问题。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即在“经济”和“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两方面均能超越资本主义。自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写入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后,“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理念深入人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義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更为突出。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社会保障等服务的需求,涵盖了生活富裕、精神自信、环境宜居、社会和谐、公共服务均等诸多内容。在行为观念上,不仅要求仓廪实、衣食足,更加知礼节、明荣辱。精神文明还助力构建相应的“内需市场”,在解决吃穿用住行等基本需求后,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群体“孕育着大量消费升级需求”,带动国家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升级,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公平公正是重要原则

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曾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难以破解的问题。即便是生产力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着国家虽有高福利却没有共同富裕的现象;先发国家的现代化是依靠资本和技术的现代化,在快速提升生产力的同时,大多数西方国家最终无法避免这一发展模式所带来的高增长与贫富分化、阶层鸿沟等特有的政治极化现象。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不仅重视经济增长,更把消除社会不平等视为重中之重。在具体的实践路径上不断克服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

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通过顶层设计,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统筹推进,通过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增进人民福祉。为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在实践中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经过力度空前的脱贫攻坚行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着重关注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民生保障建设;切实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立可持续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通过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科学实施三次分配机制,完成“分好蛋糕”的任务。有力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促进社会共同体公平地获得资源,共享繁荣与稳定。

(五)绿色与和平是应有之义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如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问题。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率先引领了科技革命,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但也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污染。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地球生态环境却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包括海洋污染、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等。21世纪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包括“人与自然”在内的和谐发展观,党的十九大又将“美丽”纳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内容,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引领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从“全面、协调、可持续”转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思想。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中,绿色发展意味着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造福人民群众,同时大力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1949年至2019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中,累计造林9.6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4.02%,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没有加剧环境污染,反而扭转了全球环境恶化的态势,走出了一条绿色现代化的新路,大大提高了全球生态文明水平,实现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西方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开启的现代化模式往往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必须依靠殖民战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后,立足于“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紧紧抓住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展自己,为营造国内外建设环境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历史上,中国从没有发动过侵略战争,也没有掠夺过他国的资源财富,凭借治国理政的智慧,不断化解与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困难与挑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14亿多人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开始就以自身独有的文明特质展现于世界,它既蕴含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思想逻辑,也弘扬了中华传统理念的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传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观点,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强调在发展自身的同时造福世界,主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开拓新型现代化道路作出贡献。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形式及其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所展现的意识形态、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知识体系既有对传统理念的继承,又有对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文化的超越。通过独特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为一种既不同于传统又不同于西方自由主义的国家现代化道路。

(一)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两个坚持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利实施以及确保现代化走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保障,发挥着举旗定向的统领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发挥独特的政治优势,带领全国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明确提出要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强的政治保障”,提出在“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时照抄照搬就不能成功”,中国搞现代化建设需以“自力更生为主”。正是由于党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认真求索和独特见解,才实现了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本身具有非凡的组织力、统筹力、协调力。正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制度优势,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担负了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担负的重任,引导国家走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道路。

(二)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系统协调统筹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纪工程。这一历史进程需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现代化意味着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中国式现代化肇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有封建制度的沉重包袱,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与压迫。由于这种特殊的国情,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并无现成的样板可循。党在独立探索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汲取东、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又要坚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形成独特的现代化建设路径。因此,在经济发展中,既没有走重指令轻市场、重国家轻社会、重生产轻消费的思路,又避免了重物轻人、重增长轻发展、重数量轻质量、重器物轻伦理、重经济轻生态、重效益轻公平等现代性困境。在经济体制上,由原来单一的公有制形式改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既遵循各国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激活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又避免了发生“人的异化”,以及陷入“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窠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为全面深化改革,党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高质量发展,通过“系统整体”的制度设计,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化方略:

首先,以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创新公共管理理念,政府主动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脱离出来,转向以规则、秩序监管为主,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为基本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构建新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形成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形成“市场经济+政府推动”两只手的调节模式,提高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的能力。

其次,统筹两个不同类型的“竞争市场”。基于中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和政府体制的职责同构性特征,通过自上而下的压力传导模式,建构体制内的“竞争市场”,形成政府内部的激励机制,让各级政府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通过政府与市场形成的自发竞争的协同发展,整体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此外,党和政府在具体的现代化实践探索中,还形成了众多的现代化建设模式,包括“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发展模式,“互联网民主+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模式,“传统文化时代化+马克思主義中国化”的文化模式,“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环境模式等,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路径。

(三)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

现代化的历史表明,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19世纪中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推进人类社会过渡到电气时代;20世纪40年代西方各国开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开始向信息时代转变。

西方国家是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引领者,是现代化的先发国家。先发和后发在地理上基本与西方和东方重合。因而,在许多人的认知里,现代化就等同于西方化。此后,在“凡是富贵之地,必是真理之乡”的晕轮效应下,西方凭借自身的实力,掌握了国际话语主导权,将欧美发展模式视为现代化的唯一模式,后发国家则陷入了用西方的现代化标准塑造本国现代化基本面貌的窠臼和困境之中。

实践表明,现代化的模式背后有一套话语和价值标准,以及相应的体制建构。但任何政治制度和价值观,都不过是实现这一总目标的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本土与外来的关系,必须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去探索本国现代化发展的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不仅仅是突出“中国特色”,更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探索现代化普遍规律的结果。当前,中国现代化的紧迫性在于,西方发达国家用了200多年时间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串联式的发展特点,中国则是用四五十年时间努力完成西方200多年来三次工业革命所累积的现代化任务,是在时空高度压缩的条件下实现并联式的发展。最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既要避免简单延续“母版”,更不能是他国的“再版”与“翻版”,而是要独立探索,为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社会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