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

2023-02-18 19:04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议题法治道德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 卢 露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在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对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初中道德与法治则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从培养学科素养的角度入手,使初中生养成高度的法治精神、社会责任感与的政治认同感,而这都需要学生自我感悟与参与探究。因此,初中教师要努力将议题式教学融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进行讨论与探究,从而实现学生生活与课程的紧密结合,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性。

一、进行议题式教学的意义

(一)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1)议题式教学可以有效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学互动、引导、设计等许多方面。而议题式教学本身所具备的课堂教学互动、活动组织开展、导学案规划、教学情境设计、资料收集引导等内容,可以在无形中锻炼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2)议题式教学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议题式教学的时候,需要对学生间不同的心理特点与基础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并据此规划具体的教学方案,这个过程能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

(3)议题式教学可以对推动教师改革与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虽然议题式教学已经在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了实践活动,但尚未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都在不断探索议题式教学的应用方法,他们也因此实现了自身教学创新与改革能力的全面增强。

(二)帮助学生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涵盖了法治、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完善思想人格、提高法治意识、形成良好的政治认同是其最基本的教学目的。而议题式教学既可以有效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能有效实现价值核心方面的引导,贯彻落实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教育要求,推动学生在情境化、生活化等类型的议题中进一步提升认知与思考,并借助各种形式的议题式教学活动来充分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当前议题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解读

教师选择议题的合理性与议题式教学效果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在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从教材中提炼并设计恰当的议题,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而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缺乏对教材深入解读,简单地将议题与课后练习题画等号,以此来进行解答,这种做法无疑是错误的。

(二)议题式探究活动设计不合理

议题式教学的核心在于让学生进行探究,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按照选定的议题开展自主性探究活动,并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对知识形成深入的理解,使其可以从政治学的角度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不过在如今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很多教师安排的议题探究活动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一方面表现在活动的趣味性和引导性不足,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被动,缺乏延伸性;另一方面表现为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以至于无法吸引学生积极探究。

(三)课堂教学评价不够完善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议题式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因此教师需要借助评价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舞。但现在很多教师还是根据传统观念对议题式教学进行评价,单纯按照讨论结果来评定好坏,对学生积极参与议题式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实施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一)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并确定合适的议题

教师需要按照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开展议题式教学。对整个议题式教学来说,选择议题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它不仅引出了整个教学活动,也对教材知识的讲授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议题的选择上必须确保其适当性与有效性,只有使用合适的议题,才能使学生根据议题内容产生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联系,从而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因此,议题的设置要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产生同理心,学生乐于接受,并会积极参与课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解决学生的问题,使学生真正了解法律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举例:小明(化名)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后来因为在校外认识了一帮不良青年,他自己也逐渐出现旷课、早退、逃学、偷东西等问题,最后甚至因为抢劫而入狱……教师可以就此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觉得他犯罪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就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个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学校关爱、家庭管教、自身法治观念以及社会环境等任意一个方面都会对未成年人成长造成影响,不良因素会诱发青少年犯罪。由于这种类型的议题与初中生息息相关,学生往往能在讨论中获得深刻的感受。

(二)组织议题实践活动与小组探究

议题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的自主讨论探究和总结收获。议题式教学离不开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形成深入的理解,并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从而切实感受到议题的深意。因此,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通过组织开展各种议题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初中生来说,比起刻板、枯燥的课堂,学生更加向往实践活动,它往往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是游戏活动,也可以是辩论活动,还可以是外出活动,等等,但无疑是灵活与自由的。同时,议题实践也可以使学生不断地发表意见或质疑,很容易引起集体谈论或多人讨论等情况,教师必须对此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议题实践中引导学生为自己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可以推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认知与思考。

比如,在教授学生关于“网络改变世界”的内容时,可以从“网络的利弊”的角度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故事:一个是学生沉迷网络导致成绩一降再降,而另一个是学生借助网络查阅学习资料,从而有效提升成绩。然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网络是利大还是弊大”的问题,并安排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专门的辩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留下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资料收集等辩前准备,以此来推动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进行深入的探究。

(三)确定合适的议题后,层层递进

合适的议题可以让初中生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目标更有指向性。不过,想要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思维,还要尽可能地提高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按照议题核心框架,引导学生逐步了解问题的核心,学生也可以借此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并加强对自我的认知、形成正确的思维逻辑。而富有层次性的问题也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互动的起点,教师通过一层又一层的问题设计使学生可以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与灵感迸发,从而实现互相之间的认知、学习与补充。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探问生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蚂蚁会在下雨之前集体搬家,并在灾难中奋力保护食物与维持族群延续”的故事,并据此提出探究式问题:“同学们认为坚韧的蚂蚁的生命可以被取代吗?”随后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中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独特与不可取代。

四、结语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教师除了要传授学生学科知识之外,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能力。因此,必须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议题式的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为学生的未来的进步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议题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