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体外循环后泵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02-18 01:38戴显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2期
关键词:体外循环室性主动脉

戴显鹏

体外循环常用于多种心脏手术中,可维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心脏疾病治疗效果[1]。但临床发现,体外循环后一旦发生泵衰竭或心肌缺血,则易引起室性心律失常,不仅影响手术进行,还可威胁患者生命。目前,临床对于该病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起效较慢,整体疗效欠佳。IABP 则属于左心室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改变主动脉内血液时相性变化,增加冠状动脉供血,以快速缓解病情[2,3]。鉴于 此,本研究旨在分析IABP 治疗体外循环后泵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于本院行体外循环手术后泵衰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66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 例。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20 例,女13 例;年龄45~73 岁,平均年龄(53.69±4.18)岁;术前心功能分级:8 例Ⅱ级,15 例Ⅲ级,10 例Ⅳ级;手术类型:13 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0 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7 例二尖瓣置换术,3 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心律失常Lown 分级:7 例Ⅱ级,10 例Ⅲ级,5 例Ⅳa 级,11 例Ⅳb 级。观察组男19 例,女14 例;年龄44~ 75 岁,平均年龄(53.72±4.21)岁;术前心功能分级:7 例Ⅱ级,15 例Ⅲ级,11 例Ⅳ级;手术类型:12 例冠状动脉搭桥术,9 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8 例二尖瓣置换术,4 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心律失常Lown 分级:8 例Ⅱ级,9 例Ⅲ级,6 例Ⅳa 级,10 例Ⅳb 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反搏频率,若血流动力仍然稳定,可考虑逐渐撤机。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

注:两组对比,P>0.05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①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室性心律失常症状及体征消失,24 h 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消失;有效:室性心律失常症状及体征消失,24 h 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明显减少;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 h 后SBP、DBP 及心率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SBP、DBP、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 后,观察组SBP、DBP、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治疗24 h 后对比,a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体外循环术后泵衰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符合《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4]中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术前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精神状态异常;肝肾衰竭严重。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中度低温体外循环,患者出现泵衰竭,同时心律失常Lown 分级≥Ⅱ级,积极予以对症治疗。

1.3.1 对照组 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湖南五洲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898)抗心律失常治疗。静脉推注50~100 ml 利多卡因,之后静脉泵入1~ 2 mg/min 维持,待室性心律失常控制后,逐渐减慢速率,直至停止。

1.3.2 观察组 患者给予IABP 治疗。选取40 ml 容积的主动脉球囊,依据情况选取导管,可为8F 或9F有鞘或无鞘导管,采用KATT Ⅱ Plus IABP,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球囊导管,胸片验证,保证其尖端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心端2 cm,充气及放气时间由心电图或主动脉压力波形触发,以求最佳反搏效果;做好心电图等监测工作,记录患者窦性心律恢复时间等信息,并持续观察左心功能变化,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

3 讨论

室性心律失常为体外循环术后常见并发症,受术中操作、心肌保护欠佳、泵衰竭、心肌缺血再灌注等多种因素影响,可导致心肌组织损伤,并产生大量自由基[5,6]。而大量自由基产生会引起心肌肌膜钠钾泵活性降低,从而造成心肌除极动作电位波幅下降,减慢最大除极速度,动作电位时程延长,诱发异常自律活动,进而加重钙超负荷,降低心肌电生理稳定性,最终引起心律失常。

临床常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多以药物为主,利多卡因较为常用,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可通过阻滞快钠通道,降低0 期动作电位上升率,以减慢心肌传导,终止钠通道依赖的折返,从而促进心律失常消失,纠正患者异常心率[7]。但利多卡因对开放及失活状态的通道亲和力大,存在一定剂量依赖性,且对病态心肌敏感性高,临床应用需谨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 后,观察组SBP、DBP、心率为(112.63±9.85)mm Hg、(80.36± 5.41)mm Hg、(82.96±6.78) 次/min,低于对照组的(120.44±9.97)mm Hg、(85.47±5.56)mm Hg、(91.35± 7.24)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IABP可增强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促进心率变缓。IABP 属于辅助循环装置,通过将带有气囊的导管自动脉系统植入,待主动脉瓣关闭后立即对球囊充气,可改变主动脉内血容量,纠正心肌缺血,增强心肌收缩力;待心室收缩前放气,可产生负压作用,降低主动脉内舒张期末压,减低左心室血液流出阻力,并减少左心室做功时能量消耗,进而提高心泵功能,阻止室性心律失常发生[8-10]。IABP 还可间接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辅助心脏循环后可明显减轻心脏后负荷,降低心脏自主神经中交感神经兴奋性,且增加舒张期供血时间、减少心肌氧耗的同时能增强心脏迷走神经兴奋性,进而抑制心律失常[11,12]。

综上所述,IABP 可提高体外循环后泵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纠正机体血流动力学异常,促进心率恢复正常。

猜你喜欢
体外循环室性主动脉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的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