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胃肠息肉指包括胃部、十二指肠以及大肠小肠在内的各种消化道部位由于炎性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赘生物,存在一定的癌变可能[1]。目前,国内对于胃肠息肉多建议在消化内镜下进行手术切除,高频电刀在切割的同时起到止血的作用,使其在机械手术刀难以进入和实施的手术中得以广泛应用[2]。消化内镜的应用有效避免了既往的开腹大创伤手术,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但普通消化内镜在进行放置时往往会使患者形成较强的恶心、呕吐感,同时患者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不利于手术的进行[3]。无痛消化内镜则在进行检查前配合麻醉药物进行静脉注射,能够有效避免患者产生不适感,且在进行手术后也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疼痛感[4]。本研究旨在探讨胃肠息肉患者经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刀息肉摘除术治疗的短期随访结果,以下报告为此次研究得到的详细结果、结论。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4 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 例胃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65 岁,平均年龄(37.32±9.18)岁;息肉类型:单发16 例,多发20 例;男22 例,女14 例;息肉径长0.43~2.95 cm,平均息肉径长(1.89±0.57)cm。观察组患者年龄22~66 岁,平均年龄(36.97±9.42)岁;息肉类型:单发17 例,多发 19 例;男23 例,女13 例;息肉径长0.51~3.01 cm,平均息肉径长(2.03±0.52)cm。两组患者的年龄、息肉类型、性别以及息肉径长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经准许了此项研究的实施,所有患者均知悉此研究内容。诊断标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症状均与《消化外科学:病理生理与治疗》[5]中的胃肠息肉诊断标准相符。纳入标准:经内镜检查确诊者;无凝血功能障碍 者;未存在精神方面疾病以致无法配合治疗者等。排除标准:存在出血倾向者;免疫功能障碍或低下者;对麻醉药物过敏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心电图、凝血功能以及血常规等术前检查,并在术前禁食水10 h,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Ⅰ)[江西恒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031,规格:每包含:A 剂:聚乙二醇4000 13.125 g;B 剂:碳酸氢钠0.1785 g,氯化钠0.3507 g,氯化钾0.0466 g]以清洁准备肠道。对照组患者以普通消化内镜进行高频电刀治疗,在消化内镜辅助下将胃肠镜置入人体内病灶附近,通过胃肠镜将金属圈套圈住病灶,并将息肉提起悬空于腔内,纯电凝电流指数:3.5,初始功率:30 W,通电后对病灶实施电切电凝,并根据病灶切除后的创面大小以止血夹进行止血。观察组患者以无痛消化内镜进行高频电刀治疗,治疗前以丙泊酚(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406,规格:10 ml∶200 mg)进行镇静,剂量为 1 mg/kg,静脉滴注,当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胃镜置入以及高频电刀切除,切除方法同对照组。本次研究术后随访时间为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息肉一次清除率。②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6]评分,以VAS 评估患者术中及术后10 min、30 min、60 min、4 h 的疼痛程度,总分10 分,得分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高。③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穿孔、胃肠胀气,并记录术后3 个月胃肠息肉复发情况。④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个月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以GLQI[7]进行评估,全表共4 项评估内容,分别为主观症状、生理功能、心理情绪、社会活动,总分144 分,患者经评估后得分越高,则代表其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息肉一次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 术中及术后10 min、30 min、60 min、4 h,两组患者VAS 评分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中比较,aP<0.05;与术后10 min 比较,bP<0.05;与术后30 min 比较,cP<0.05;与术后60 min 比较,d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eP<0.05
2.3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复发率为5.56%,均低于对照组的22.22%、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主观症状、生理功能、心理情绪、社会活动评分及GLQ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两组患者主观症状、生理功能、心理情绪、社会活动评分及GLQI 总分均高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术后3 个月比较,bP<0.05
胃肠息肉是存在于胃肠道内的异常增生物质,会受到外界因素刺激而不断增生,且癌变风险较高[8,9]。胃肠息肉的发生机制目前临床上不完全明晰,但其发生与饮食、遗传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具有一定的关联,医师一旦发现患者存在胃肠息肉,均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恶变风险[10,11]。高频电刀能够在切割的同时进行止血,且应用范围较广,能够更容易进入体内手术部位,是胃肠息肉常用手术方式[12]。消化内镜技术的发明使临床医师能够直接观察到消化腔内的各类病变,从以往的单纯检查逐渐过渡到镜下微创手术治疗,但普通消化内镜下进行高频电刀治疗,患者在吞咽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异物感以及恶心呕吐感,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胃肠道紧张收缩,变相增加了手术难度,且容易导致消化内镜触碰至胃黏膜造成黏膜损伤,甚至出血。
无痛消化内镜通过对患者注射麻醉类药物使患者失去疼痛、恐惧的感觉,在睡眠状态下进行检查治疗,由于患者在检查治疗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疼痛以及不适感,其在情绪上也会更加配合,能够有效避免应激反应[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10 min、30 min、60 min、4 h,两组患者VAS 评分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观察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息肉摘除术治疗胃肠息肉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更为优越,且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并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改善治疗感官,这一研究结果与蔡纪平[14]的研究结果较为相似。胃肠息肉作为消化系统的异常增生物质,会导致患者发生口臭、恶心、饭后打嗝、厌食、腹胀、长期腹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由于术前以麻醉先对患者进行镇静后再进行检查以及手术,麻醉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胃肠道消化系统的蠕动频率,从而使得手术操作更为稳定,切口更为平整,且麻醉对于人体肌肉的放松还能够在电切时减少胃肠道肌肉对于手术所造成的创口应激反应,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同时更是能够对胃肠道内息肉进行进一步清除,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陈兵刚[15]的研究结果显示,以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息肉切除术治疗胃肠息肉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观察组患者主观症状、生理功能、心理情绪、社会活动评分及GLQI 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刀息肉摘除术治疗胃肠息肉患者更为安全,且能够有效降低复发可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刀息肉摘除术治疗胃肠息肉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更为优越,并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安全性更高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复发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进行长期随访研究,还需临床作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