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婷,张世免
(湖南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基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计划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部署,以适应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互联互通的商业3.0时代要求,新商科人才培养迅速开展[1]。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革命,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而作为培养商贸从业人员主力军的地方高校在本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浪潮中,实践教学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人才培养与商业发展新需求严重脱节,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全球经济进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加速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为全面提升商科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经济高质发展,相关专家和有关部门对新商科进行全面论证与研讨。基于新时代商业的发展规律和特征,新商科注重跨学科交叉,掌握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坚持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并重,强化多元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与新时代需求相匹配的新商业能力和实践技巧[3-4]。而传统式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已无法满足新商科人才培养需求,产教协同数智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源于产业实践,学科交叉综合应用,教学项目按需模块化设计,有效提升产、学、研、创、转、用“六位一体”协同育人效果。
新消费时代,以数字赋能推进旅游产业链延伸发展,多元交叉融合,衍生新产品,呈现新业态,“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增强叠加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活力,引入新科技丰富游览体验,推行智慧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运用大数据强化安全监测管控,成为旅游业摆脱停滞、实现增长和加快供给侧改革的关键。而与此对应,新型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对缓慢,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传统,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对接旅游产业跨链融合、数智升级需求,与对口行业深度融合,还原真实场景,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数智化信息技术支撑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落地实施,H学院依托省级应用特色专业学科建设,不断深化商科与理工专业融合,广泛对接行业资源,加快多主体育人要素集聚。学院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 000余万元更新改造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实践教学系统、人工智能实践教学系统,与知名软件集团共建数智化商科产教学院,共建新商科教育生态体系,切实推动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数智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推动“旅游+”产业资源与教育资源共享,助力全过程、共参与、多维度、深融合、求创新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商科来源于社会经济市场实践,最终也要运用到实践中去,产教融合式实践教学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技术革新、促进商业繁荣方面显示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5]。而传统实践教学中,学科专业界限分明,产教融合深度较浅,信息交流不畅,教学内容与数智化岗位能力要求不符,“双师型”教师不足,教学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实践能力较弱、创新创业能力不足,无法对接新商业时代从业要求。因此,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学科、产教深度数智化融合,共享产教资源要素,全力提升产教融合广度与深度,提升人才培养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H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始创于2005年,基于“十四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新要求,围绕“打造一流应用型专业”及“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发展定位,依托数智商科产教学院建设,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支撑为基础,打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数智赋能、跨链融通”产教协同实践教学平台,推进全过程多方位产教资源共享互动数智化实践教学。旅游产业综合效益日益显著,旅游实践教学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产教协同数智实践教学平台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专业与产业、教学与产业、师资与产业的智能对接、资源融通、实时感知和生态共建,深度变革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全力提升产教融合度,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旅游专业人才。
基于数字中国战略、旅游产业数智化跨界融合发展和传统商科转型升级需求,围绕以产教高度融合、学科专业跨界融合、知识技术能力交叉融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目标,平台优化设计交叉立体、多维智能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含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模块、信息技术实践课程模块等。为保障实践教学平台平稳有效运行,依托新商科数智产业学院建设,融通校内外育人要素资源,推进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并从资金、团队、技术等方面完善平台服务保障系统,助推新商科产教协同实践教学效果提升和人才培养的行业适应性与长效发展(见图1)。
图1 新商科产教协同数智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框架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应以人才培养对接行业发展需求为基本导向,包含专业基础性实践教学和行业综合性实践教学。其中,专业基础性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旅游专业基础理论的深入理解与应用,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数智实践教学平台,开设虚拟仿真实验课、校企共建云课堂,还原真实工作场景,掌握基础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针对实际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日常性事务。行业综合性实践教学是根据实际岗位工作要求而进行的真实环境下的体验教学活动,通常包括专业认识实习、岗位实习和企业综合实习,数智实践教学平台融合优质育人资源,灵活高效实现企业与学校、岗位与学生、技能与实践的对接,有助于学生提升专业综合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与素养。
基于旅游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特点,学院重点强化实践教学中对新技术、新技能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以“人文与科技”融合、“旅游与数据”融合为特色,凸显信息技术、数据应用在商业管理领域中的基础性作用,开设大数据分析与实践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实训、短视频创意与制作实训、数字营销实训、智慧旅游实训、网页制作与设计实训、互联网产品设计实训等实践课程,强化学生对新商业时代信息技术的掌控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主动回应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商业3.0时代,旅游产业进入了消费升级、数智驱动、跨界融合发展的新时期,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产业融合激发新业态层出不穷,对新型旅游人才的要求也发生重大变化。紧密结合“旅游+”人才培养需求,专业依托学校工、管、文、理、经、艺办学优势,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数智实践教学平台资源,开设“旅游+工业”“旅游+教育”“旅游+文创”“旅游+金融”“旅游+农业”等跨学科自选实践课程,以此丰富和拓展学生知识与实践能力应用范围,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的广泛性、核心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紧密围绕“引领行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勤于钻研的认知能力、研究能力和发展能力。H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包括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类实践课程、社会综合实践类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和企业专项调研类课程,学生可以基于产教融合数智实践教学平台,自主选择真实案例,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双创”精神的使命感,提升“双创”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延伸,把思想政治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旅游管理专业在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学工部们开设的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基础上,结合专业特色,通过产教融合数智实践教学平台,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文化等资源协同育人,并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类实践教学,逐层推进,全面覆盖,深化教学效果。
围绕旅游产业“新战略、新时代、新政策”发展要求,H学院打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聚焦新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以“数智赋能、跨链融通”为特征开展产教协同数智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学院以“共建、共管、共享、共治”为理念,设立一定的准入门槛,加强校内外育人要素与创新资源的智慧化共享,推动以目标激励、质量监控、信息沟通、效果评价管理为主的协同育人良性生态体系形成,全力提升产教融合广度与深度。
学院依托政策制定、项目申报、财政投入、技术支持等激励机制,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多元联动,主动对接旅游产业数智化转型需求,构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产教融合数智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新成果,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对接,推进企业管理运营流程与学校教学育人过程交叉融合,推进教学改革深度发展。
新商科实践教学的实施,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实践项目的设计、讲授、考核,以及与旅游行业发展、岗位技能新需求的对接,师资队伍建设意义重大。产教融合数智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利用育人资源,校企联合共享师资,探索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H学院专业教师企业学习项目,围绕育人目标配置优质教学资源,提供多元交叉、专业性强、创新引领、及时高效的实践教学服务。
为全面对接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满足旅游产业跨链融合、数智升级发展要求,H学院构建新商科产教协同数智实践教学平台,重点强化实践教学中对新技术、新技能的掌握,对跨文化、跨产业融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创新思维、社会责任、国际视野、道德情商的塑造与提升,推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新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地方经济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