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研究

2023-02-17 06:23朱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期
关键词:肝炎胆红素肝功能

朱丹

重症肝炎患者大量肝细胞坏死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重要原因。针对重症肝炎单纯药物治疗的死亡率很高,内毒素血症在重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引起肝性脑病、肾功能不全等多种并发症。重症肝炎是由一系列因素引起的短期肝功能损害,随着毒性代谢产物的积累,肝细胞损伤严重加重,可引起肝衰竭、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重症肝炎病情发展迅速,内科治疗效果不佳[1]。近几年来,随着非生物技术的发展,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开始应用于重症肝炎的治疗。本研究纳入2019年1月~ 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重症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重症肝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48.78±7.17)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24±1.21)年。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48.81±7.21)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21±1.2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注:两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性别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年)男女对照组35231248.78±7.176.24±1.21观察组35231248.81±7.216.21±1.27 χ2/t00.0170.101 P 1 0.9860.920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卧床休息,同时给予护肝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浆置换治疗,经持续空气消毒的人工肝治疗室,经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经心电监护穿刺,建立体外循环,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剂量根据治疗时间、体质、血浆流量、跨膜压、凝血酶原时间进行调整。使用北京威力血液净化系统(WLXGX-888)和意大利意大利贝尔克有限公司血浆分离设备(MPS05)。治疗前给予西替利嗪预防过敏,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和地塞米松,控制置换速度100~120 ml/min,控制血浆量1000~2000 ml。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双重血浆吸附治疗。置换后不调整治疗方式,改用循环管。采用HA330-Ⅱ型聚合物树脂灌注装置与BS330型血浆胆红素吸附装置串联吸附血浆。血流速度控制在100~150 ml/min,血浆速度控制在20~30 ml/min,吸附4~6 L,吸附量2~3 h。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TBIL、AST、ALT、PTA)以及免疫功能指标(IgG、IgA)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胆、脾无异常回声;有效:临床症状消失,生化指标中ALT、AST、TBIL水平均下降≥50%,彩色多普勒检查无明显异常或轻度慢性肝损害;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肝功能及彩色多普勒检查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56±1.91)d短于对照组的(12.59±2.6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TA、AST、TBIL、ALT、IgG、Ig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ST、TBIL、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TA、IgG、Ig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AST(40.21±2.21)U/L、TBIL(181.12±3.55)μmol/L、ALT(31.58±2.01)U/L低于对照组的(78.28±2.04)U/L、(251.11±7.13)μmol/L、(140.21±8.71)U/L,PTA(45.26± 12.24)%、IgG(9.15±2.21)g/L、IgA(2.56±0.85)g/L高于对照组的(38.12±10.12)%、(8.02±2.12)g/L、(1.78± 0.25)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例数时间PTA(%)AST(U/L)TBIL(μmol/L)ALT(U/L)IgG(g/L)IgA(g/L)对照组35治疗前31.42±10.14 448.50±21.21 332.21±11.45 505.44±12.216.42±2.011.44±0.32治疗后 38.12±10.12a 78.28±2.04a251.11±7.13a 140.21±8.71a 8.02±2.12a 1.78±0.25a观察组35治疗前31.23±10.45 448.21±21.24 332.21±11.21 505.21±12.556.56±2.311.45±0.35治疗后 45.26±12.24ab 40.21±2.21ab 181.12±3.55ab 31.58±2.01ab 9.15±2.21ab 2.56±0.85ab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4.29%(2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长期来看,慢性重型肝炎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病死率很高,但是目前药物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效果并不理想。现在临床上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有甲肝、乙肝、丙肝等,每种肝炎都会逐渐发展,并对肝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导致肝功能不全、肝硬化或肝衰竭,这也是主要的致死危险因素之一。近年临床上新出现的血液净化技术是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它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减少损伤,这种药物曾经被用来治疗重型肝炎。近几年来,随着人工肝支持治疗系统的发展,单纯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效果不如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治疗,这套治疗体系有望成为今后慢性重型肝炎治疗的常规方法[3,4]。肝是人体解毒、合成及代谢能量的重要器官。肝衰竭患者常出现严重的胆红素代谢紊乱,高胆红素血症可直接影响中枢系统。血液净化技术涉及肾、凝血、心血管系统等多个领域,在肝衰竭的辅助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5]。重型肝炎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肝脏转化、合成、分泌、解毒等功能受损,患者大量积累胆红素、毒素、炎症因子,加重肝脏损伤,形成恶性循环,以前采用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显著。研究表明,重型肝炎的死亡率可达50%~70%[6]。肝脏替代治疗目前比较常用的是血浆置换,它能清除体内毒素,并适当补充含有凝血因子、血浆蛋白等新鲜冷冻血浆,从而缓解肝脏炎症、改善症状提供了一个替代治疗。置换时,大分子物质(如中子、小分子代谢毒素和免疫复合物)被清除,血液灌流器则通过中性大孔树脂吸附中子、大分子毒素。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血浆胆红素吸附器对胆红素和胆汁酸具有特异的吸附作用,二者结合可提高毒素和胆红素的清除能力[7,8]。但单纯人工血浆置换治疗不仅要考虑新鲜血浆的供应,而且效果不明显。双血浆分子吸附疗法作为人工肝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迅速清除大量胆红素,改善肝功能,阻止胆红素进一步进入肝脏。因此,它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肝细胞再生环境,可使肝细胞尽快再生。血浆分子双吸附对胆红素清除有一定效果,但血浆白蛋白略有下降可能与吸附柱对少量白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有关,术后可进行少量补充,能克服输血后血浆剂量限制、血浆过敏及感染风险等不良反应,可为更多肝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及时提供人工肝支持治疗,具有进一步扩大研究和应用的价值。采用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能提高毒素清除能力,安全有效[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ST、TBIL、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TA、IgG、Ig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AST、TBIL、ALT低于对照组,PTA、IgG、Ig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肝炎胆红素肝功能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世界肝炎日》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