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娟 郭文君 吴童
随着当前社会环境的不断恶劣,各种感染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呈现更加复杂化的趋势,其中肺炎链球菌就是临床治疗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原菌类型,该病菌也是导致儿童肺炎的主要因素[1]。而肺炎链球菌感染是肺炎链球菌入侵机体所导致的感染类疾病,其中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败血症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2]。在一般情况下,肺炎链球菌仅会依附在人体中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内,但是如果肺炎链球菌所粘附的宿体出现免疫力下降或生理解剖损伤的情况时,就会导致肺炎链球菌繁殖,且繁殖较为严重,从而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最终会导致其相应的组织和器官出现炎性反应,严重者会发生败血症等疾病[3]。而该疾病之所以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是因为小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身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相比成年人较差,因此在飞沫和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的传播下就会导致儿童非常容易受到肺炎链球菌的侵袭,最终致病,甚至还有可能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该疾病在当前临床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且在当前治疗中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在提升,因此这也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和影响[4]。为了提升当前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就需要进行合理用药,本文就本院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54∶46;年龄最小1岁,最大7岁,平均年龄(2.64±1.24)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55∶45;年龄最小1岁,最大8岁,平均年龄(2.89±1.2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儿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且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依从性较差的患儿及其家属。
1.2 方法
1.2.1 标本接种处理 ①在实验开始前,采集观察组患儿的痰标本,并在采集后及时送到实验室检验。检验过程中采取革兰染色镜检的方式对涂片进行检查,并根据实际的检测结果进行选择性培养。②血培养及脑脊液标本在培养中所用到的仪器为全自动血培养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ALERT),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观察标本的阳性状态,直到阳性报警出现后即可进行取用并培养[5]。③血平板用来培养耳鼻喉标本和划线标本,将其放置在合适温度和环境的培育箱中。
1.2.2 肺炎链球菌鉴定 在阳性标本培养完成后进行肺炎链球菌鉴定,相关人员挑选出疑似菌落后,采取Optochin敏感试验及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其进行分析[6]。
1.2.3 药敏实验 所用到的仪器为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GP68卡片,主要用途为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过程以相关标准作为依据进行操作。
1.2.4 炎性反应指标检测 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静脉血,并进行抗凝处理,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同时根据相关说明检测血清CRP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组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100例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中,≤2岁患儿的发病率较高,共62例,占比为62.00%;冬季是发病率最高的季节,共38例,占比为38.00%,其次为春季,共32例,占比为32.00%;标本分布以痰标本为主,共88例,占比为88.00%;肺炎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类型,共70例,占比为70.00%。见表1。
表1 观察组患儿临床特征分析(n,%,n=100)
2.2 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100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95.00%),对厄他培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最高(100.00%)。见表2。
表2 100株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株,%)
2.3 两组炎性反应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反应指标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炎性反应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指标观察组(n=100)对照组(n=100)tP白细胞计数(×109/L)11.59±3.25a7.48±2.5110.0087<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7.55±9.64a42.33±13.253.1857<0.05 CRP(mg/L)29.76±9.63a7.58±3.5721.5960<0.05
在当前环境日渐恶劣的时代背景中,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几率逐年上升,其中呼吸道感染在儿科治疗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疾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为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是儿童群体多发疾病之一,而肺炎链球菌感染后通常会导致疾病发病速度非常快,同时发病较急,病情一旦发生需要马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如果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导致患儿体内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很多败血症都是由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后并未及时进行治疗导致病情发展所引起的,因此临床中也对该疾病有着较高的重视度。该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未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治疗,导致发生不合理用药或患儿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最终导致肺炎链球菌侵入机体下呼吸道,从而引发肺炎等相关疾病[7]。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2岁的患儿占据了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主要群体,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一年龄段的患儿身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因此更容易受到肺炎链球菌的感染和传播。而冬季和春季是发生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高发季节,也代表了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发病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特性。对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年龄 ≤2岁的患儿患病率最高,且冬季和春季为高发季节。
对于肺炎链球菌感染,临床通常会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在逐渐深入和发展的治疗进程中也有很多患儿出现感染,且感染几率相对较高,这是由于患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并不完全所导致的,这也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随着药物使用频率不断增加,用药不合理现象也成为了各个科室用药工作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而这也对用药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当前医疗领域中,关于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研究通常是围绕着治疗有效性进行分析,因此,这就要求在临床中针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进行有效的检验和研究。随着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发病几率不断上升,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时所使用的药物也有了较高的耐药性,其中青霉素是在治疗中比较常见的药物,且临床也认为青霉素在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时的敏感性较高。但是在青霉素的不断使用过程中,其耐药性逐渐上升,且治疗效果也逐渐下降。虽然青霉素在当前的治疗中仍然可以应用,但是在治疗期间医疗人员需要加强其耐药性的管理和监控[8]。本研究发现,红霉素和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为耐药性较高的两种药物,阿莫西林次之,通过对耐药性的检验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明确药效的影响因素,更好地提升预防的针对性,从而保护患儿的身体安全,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
在肺炎链球菌标本的检验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痰标本,主要原因为肺炎链球菌是在鼻咽部非常常见,通过痰标本可以更加准确的进行检验。原本在鼻咽部定植的肺炎链球菌会在患儿抵抗力降低时入侵机体的其他部位,例如鼻窦、中耳和肺泡等,如果患儿的病情严重甚至会导致其肺部发生实质性病变,从而引起败血症等疾病的发生,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导致死亡[9]。患儿一旦发生肺炎链球菌感染,会对其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其中肺炎链球菌肺炎、败血症、脓胸等都是常见的疾病[10-12]。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红霉素在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中具有非常高的耐药率,这也说明在当前的治疗中使用红霉素已经不再有效。
综上所述,冬季是发生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主要季节,且感染人群以≤2岁患儿为主,在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中红霉素有着较高的耐药率,不适合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