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例

2023-02-16 06:43蔚晓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分数段纸质媒介

王 程 蔚晓慧 张 红 姚 璐 罗 军 李 妍※

(1.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2.吉林医药学院图书馆,吉林 吉林 132013)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积累知识、增长智慧、发展思维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人获得审美体验和提高品德修养,国家和民族传承发育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阅读素养是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不论对个人的成长,还是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随着党中央号召的“全民阅读”活动的全面推进,全社会的阅读氛围愈加浓厚,高校更是开展如“读书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新要求,实际上也是对阅读的培育提出的新任务。阅读与学业成绩有密切的联系,学生的阅读意识越强,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对学习的知识就掌握越迅速牢固,理解越深入透彻,运用越灵活熟练[3]。对高校阅读现状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具有3项明显特征:(1)阅读媒介改变,传统纸质阅读受到冲击,电子阅读量日益增加;(2)阅读的功利化色彩严重,阅读内容知识结构单一;(3)碎片化的浅阅读盛行,不易判断、甄别、筛选出真正能为己所用的知识[4]。阅读的媒介、方法、内容及阅读量等指标与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成绩之间的关系值得探究。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考察对学生各项阅读指标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探讨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从培育学生阅读素养的角度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不同专业期班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1067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占41.7%,女生占58.3%。

1.2 研究方法 包括以下3 方面:(1)阅读指导方案。在学期内,各期班任课教师指导参与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实验设计活动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题组学生进行专业相关科技文献和书籍的研读;聘请图书馆教师指导并鼓励全体学生进行非专业相关书籍报刊的泛读。采用纸质阅读或电子阅读等阅读方式由教师指导或由学生自选。(2)成绩考核评定。采用形成性评定与终结性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分为课程结课考核和平时考核2 个部分,以百分制计:课程结课考核在课程结束后以闭卷考核形式进行,命题内容应全面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情况;平时考核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主要考核学生的课堂出席率、听课情况,以及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作业、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团队合作等情况。成绩评定结果按分5 个分数段(0~59 分,60~69 分,70~79 分,80~89 分,90~100 分)进行统计处理。(3)阅读情况调查。设计4 项评价指标:①阅读媒介:纸质媒介,纸质版书籍、报刊、杂志等;电子媒介,手机、电脑等。②阅读方法:研读,精读后对阅读内容进行总结分析;泛读,速读或略读后对阅读内容大致描述。③阅读内容:专业相关科技文献和书籍,如教材、专著、期刊等;非专业相关书籍报刊,如政治、历史、文学、传记等;无明确主题内容的碎片化阅读。④阅读量:每天0~1万字;每天1 万~3 万字;每天3 万字以上。在成绩评定后对上述指标进行实名问卷调查,教师对学生详细说明调查目的,确保调查结果真实。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及率(%)表示。阅读评价指标与成绩之间相关性采用双变量等级相关分析;达到相应阅读评价指标人数在各分数段的分布采用交叉表描述统计;阅读评价指标与成绩关系的组合析因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方差分析。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阅读评价指标与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阅读媒介、方法、内容和阅读量4 项指标与成绩均显著相关(P <0.05),Spearman 相关系数分别为0.282、0.336、0.245 和0.279。

2.2 阅读评价指标人数在各分数段的分布比较 传统纸质阅读人数百分比在90~100 分、80~89 分和70~79 分分数段高于电子阅读,在60~69 分和0~59 分分数段显著低于电子阅读(P <0.05);精读人数百分比在90~100 分和80~89 分分数段显著高于电子阅读,在70~79 分、60~69 分和0~59 分分数段显著低于泛读(P <0.05);阅读专业相关书籍、期刊的人数百分比在90~100 分、80~89 分和70~79 分分数段高于阅读其他内容,在60~69 分和0~59 分分数段显著低于阅读其他内容(P <0.05);每日3 万字以上阅读量人数百分比在90~100 分和80~89 分分数段显著高于每日3 万字以下阅读量,在70~79分、60~69 分和0~59 分分数段显著低于每日3 万字以下阅读量(P <0.05)。见表1。

表1 相应阅读评价指标人数在各分数段的分布 [人数(%)]

2.3 阅读评价指标与成绩关系的组合析因 成绩最高的阅读评价指标组合为纸质媒介、精读、专业相关内容、每天3 万字以上,成绩为(84.2±8.7)分;成绩最低的阅读评价指标组合为电子媒介、泛读、无明确碎片化内容、每天3 万字以上,成绩为(60.9±18.2)分。

3 讨论

如何提高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学生成绩是每位专业基础课程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5]。阅读可以积累知识,陶冶情操。本研究通过对阅读媒介、方法、内容和阅读量4 项指标与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成绩的分析,发现阅读与专业基础课成绩密切相关。而且从阅读评价指标人数在各分数段的分布和组合析因结果中发现大量精读专业纸质书籍的学习成绩最优。从阅读媒介的角度看,虽然“屏幕劣势”在不同阅读人群存在差异,阅读素养水平较高的学生受电子阅读的影响不大,阅读素养较低的学生很容易被电子阅读分散注意力[6]。但对于专业基础课学习,传统纸质阅读要优于电子数字化阅读。其原因可能是电子阅读常有超链接、广告、屏幕操作等非认知活动极易打断阅读进程,而专业基础课知识抽象,学习难度大,丝毫的注意力分散将极大的影响学习的效率。故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多功能服务作用,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阅读媒介尤为重要[7]。从阅读方法的角度看,对于专业基础课学习,精读有利于思维连续、系统思考,必然优于泛读。从阅读内容的角度看,专业相关内容也优于非专业内容,但值得一提的是无明确内容的碎片化阅读,容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降低对知识辨别的能力[8],极不利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从阅读量的角度看,通常大量阅读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9],本研究中大部分阅读指标的组合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但同时有趣的发现,成绩最低的指标组合是采用电子媒介大量泛读无明确主题内容,这种情况下阅读量的增加不仅没有提高成绩,反而使成绩下降。其原因极可能是电子阅读的“屏幕劣势”和碎片化阅读缺点,在阅读量增加时被放大,学生出现缺少反思,难以实现知识累积,甚至产生思维混乱和过度依赖。因此,在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采用有利的阅读媒介、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选择良好的阅读内容的同时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可成为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有效方法。而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也是摆在面前的重要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分数段纸质媒介
2021年对口升学部分专业类考生分数段及院校投档线
2019年对口升学部分专业类考生分数段及院校投档线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2018年对口升学部分专业类考生分数段及院校投档线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一本:制高点争夺之战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