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中心幼儿园 林晓爽
当前社会,越来越多的儿童玩具、电子产品分散了幼儿去了解周围人和事的兴趣,同时幼儿教育课程中也缺乏对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幼儿园设置了沙池区,孩子们特别喜欢,经常在沙池区里挖沙、建泥桥、自制蛋糕等。
本次户外活动开展之前,教师给幼儿介绍了沙池区的材料——铲子、水管、模具、水桶、木板等各种玩沙工具,并强调了游戏规则和玩法——不可以将沙子带出沙池区;游戏结束后要把工具放回原处;可以互相合作,不可以扬沙或者向其他小朋友撒沙子;可以去别的区域取材料来玩沙。接下来,教师展示了几张幼儿玩沙的图片,并进行了分组预设,有的小组画了铲子和沙子,有的小组画了一个圆圈,里面是沙子。之后,孩子们去建构区取来了木板,并把它架在上次玩沙时挖的两个坑之间。教师则拿来水管给沙子表面加了一些水,于是大家纷纷围过来,一场挖螃蟹的游戏即将开始。
挖螃蟹的游戏开始了,辰辰和旭旭正在合作搭建泥桥。突然,不远处传来了晨晨的声音:“找到螃蟹啦!加油,挖螃蟹!”辰辰被晨晨所说的螃蟹吸引了,跑过来要和晨晨一起挖螃蟹。挖了一会儿,辰辰大叫起来:“这里有个螃蟹,这就是螃蟹吗?”文文说:“咦,螃蟹呢?”茁茁说:“我们马上就能挖出来啦,等一会儿!”“辰辰,辰辰……”旭旭突然开始喊辰辰。辰辰忙说:“旭旭,我们在挖螃蟹呢!不要打扰我们。”过了一会,旭旭又喊起来:“辰辰,卓卓抢你的小桶呢,你听到了吗?”然而辰辰挖螃蟹挖得太认真并没有回应旭旭。挖了很长时间,辰辰并没有挖到螃蟹,他决定去小木桥的另一边试试,仍然没有挖到螃蟹。辰辰开始转移到另一个小沟渠挖螃蟹,文文随后来帮忙。这时,旭旭又开始喊:“辰辰,我找到了一个石头。”“我在挖螃蟹呢!”辰辰回应道。“我们能去别的地方挖吗?文文,带上我们的工具。”辰辰邀请文文去另一个沟渠挖螃蟹。旭旭发现石头吸引不来辰辰,便想了一个好办法——用沙土做一个蛋糕。做完以后:“过来吃蛋糕了!香香甜甜的蛋糕,特别好吃!”辰辰貌似对蛋糕也不感兴趣,仍然专心挖螃蟹。旭旭失望地走开了……
“我好像看到螃蟹的爪子了,啊!螃蟹咬到我的手了。”辰辰说。茁茁摸了一下也大叫着说:“也咬到我的手了!”孩子们纷纷说自己被螃蟹夹到手了。琪琪说:“它竟然咬我。”晨晨着急地说:“螃蟹动啦!”不远处,涵涵也说她找到螃蟹了,只有辰辰依然在自己的沟渠里挖螃蟹。
1.幼儿的想象力
在“沙池里挖螃蟹”的游戏活动中,螃蟹其实是不存在的,而是孩子们想象出来的。辰辰说的“咬到我手了”“咬到我这了”“我们在挖螃蟹”“这就是螃蟹吗”等语句都体现了幼儿的想象力,
3~4岁幼儿经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当作真实发生的事情。成人如果不理解幼儿这一特点就会误认为幼儿在“说谎”。幼儿喜欢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沉迷于自己想象的情景之中,会把自己当成游戏中的角色。
2.幼儿的坚持与专注
游戏刚开始时,旭旭和辰辰正在建泥桥。之后,辰辰被“挖螃蟹”所吸引,于是“抛弃”旭旭和晨晨去挖螃蟹。在之后的游戏过程中,旭旭叫了四次辰辰,并用“卓卓抢你的小桶”“我给你做蛋糕吃”等行为来引起辰辰的注意。但辰辰一直没有放弃挖螃蟹,而是告诉旭旭:“我在挖螃蟹,别打扰我。”辰辰的行为体现出了他的专注和坚持。
3~4岁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才初步形成。幼儿能根据要求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集中指向应该注意的事物,但有意注意的稳定性很低,幼儿的心理活动不能持久集中于某个对象,一般也只能集中注意力3~5分钟。
3.幼儿的交往与合作
整个过程中,辰辰和晨晨、卓卓、文文等几个幼儿一起想办法、相互交流、合作挖螃蟹。当在一个地方挖不到螃蟹时,辰辰主动转移阵地,并叫上自己的小伙伴,体现了辰辰的合作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社会领域提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也是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1.共享游戏,促进幼儿合作
在挖螃蟹的游戏活动中,幼儿不怕困难、相互合作,才使得游戏顺利进行,这些经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在游戏之后的分享环节,教师可以邀请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给其他幼儿讲述游戏中发生的事情,为其他幼儿提供遇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便下次更好地开展此类游戏。
2.关注游戏过程,丰富游戏内容
小班幼儿游戏目的性不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有限,而教师的关注能够帮助幼儿及时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指导幼儿的游戏行为、拓展幼儿的游戏情节。本次游戏中,教师没有介入,在下次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事先让幼儿观察海洋里的各种生物来丰富他们的游戏内容。
3.营造宽松的游戏氛围和环境
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即使是小班幼儿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假想和创造,自发地生成一些简单的游戏主题。这些游戏看似随意、结构松散,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当幼儿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发的游戏环境中时,教师尽可能不要打扰幼儿,而应用心观察,在幼儿需要的时候通过充实游戏内容或调整游戏材料给予幼儿支持。教师的这些做法,可以让幼儿从心理上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支持,有利于幼儿更加放松地开展自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