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明珠实验幼儿园 董 艳
目前,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比较片面,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未融入到幼儿的生活、游戏中,没有为幼儿提供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空间和机会——这就阻碍了幼儿劳动意识和技能的发展,难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笔者立足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提出了以下几点对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的思考。
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幼儿从小形成优良的品质。一般而言,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主要以主题活动为依托,这需要教师围绕3~6岁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来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在引领幼儿们参与劳动活动的过程中使他们形成热爱劳动、不怕困难、认真做事等诸多优良品质。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在智力因素、家庭环境以及原有的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教师要针对每个阶段幼儿发展的特点来开展劳动教育,尽可能围绕某一个主题活动来设计不同的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这样才能满足各个阶段幼儿发展的总体需求,使他们在劳动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例如,围绕“给妈妈送祝福”这一劳动教育主题,教师针对小、中、大班幼儿的不同特点设计了不同的目标:对于小班幼儿主要是了解节日的特殊含义,知道三八节是妇女的节日,能够为妈妈准备一个小礼物或表演个节目,送上祝福;对于中班幼儿主要是了解节日的由来,用剪、画、粘贴,纸黏土等方式制作礼物,还要能够表达在此次活动中的感受,提高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大班的幼儿主要是发自内心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恩,初步形成感恩的意识,并在家里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端盘子、扫地、整理自己的东西等。
传统的教育观往往忽视幼儿在劳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发挥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因此,教师要树立科学的、以幼儿为主的教育理念,遵循“主体性”的原则来组织劳动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体验、交流、创造的机会,给幼儿充分选择、自由成长的空间,使幼儿成为劳动实践活动的“小主人”,让他们依据自己的需求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这样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主导、权威的角色,开设内容丰富且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参与”“体验”“探究”的空间和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索,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深刻、独特的劳动体验,并形成积极、正确的劳动认知。
一日生活中包含着许多“自我服务”的劳动形式,让幼儿自己穿脱衣裤、鞋子,自己扣纽扣、拉拉链、系鞋带;自己进餐、漱口、使用勺子筷子用餐、饭后将自己的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等。教师可以用表格或牌照的形式对每一位幼儿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对幼儿们的自我服务进行评比,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个“生活技能比赛”的劳动活动,选出班内的“生活技能小达人”,以此来唤醒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如果说自主服务是以服务“自己”为主,那么集体服务就是以服务“他人”为主,主要引导幼儿参与家务、园所内的劳动,培养幼儿“服务他人”的劳动意识。如在五一节这天,幼儿园开展了“劳动勤于手,美德践于行”的活动,主要包括“劳动节的由来我来讲”“说说爸爸妈妈的职业”“整理学习用具”“我是劳动小能手”“制作劳动勋章”等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布置了一项为集体服务的劳动作业“家务小达人”,要求幼儿回到家后主动帮父母做一件事情,并记录下来——如有的幼儿在吃饭前帮妈妈端菜、盛饭;有的幼儿在晚饭后扔垃圾;还有的幼儿收拾餐盘、扫地等,以此强化他们服务他人的意识。
幼儿园有自己的小菜园和动物角,教师带领幼儿体验栽种、浇水、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使幼儿感受种植、饲养的快乐。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做前期准备——向幼儿介绍一些蔬菜的名称、习性,并讲解种植蔬菜的具体步骤,旨在让幼儿了解蔬菜的生长特点;然后组织幼儿到菜园参观,用锄头、农家肥料等合作完成黄瓜、蘑菇、白菜等农作物的种植任务,在此过程中幼儿要合理分工,比如有人要负责打窝,有人负责插苗,有人负责填土、浇水等;在实地体验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艰辛,懂得蔬菜的来之不易,从而能够珍惜粮食。
“元宵节”这天,幼儿园开展了一次“面食体验”的手工制作劳动,让幼儿掌握磨面、制作元宵的技能。首先,各班幼儿教师向幼儿讲解了关于“元宵节”的来历以及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习俗,告诉幼儿汤圆,象征着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让幼儿知道在这一天大家都要吃元宵来庆祝;接着,教师带领幼儿制作“汤圆”,通过亲身的操作示范和耐心的讲解为幼儿提供指导,将糯米粉和水按照比例混合后揉成粉团,再搓成大小适中的剂子,将剂子用手巧妙地捏成圆窝,填进去我们做好的各色馅料,然后轻轻收口揉圆,这样一个个玲珑可爱的“汤圆”就制作出来了;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煮汤圆,煮一煮,入口暖烘烘、软糯糯、香喷喷……作为节日的美食,幼儿们不但掌握了制作汤圆的劳动技能,而且还感受到实践、体验和探索的乐趣。
“中秋节”,大班小朋友进行了制作月饼的活动。首先,到食堂实地参观了厨师叔叔阿姨制作的月饼过程,他们详细介绍了从揉面团→按压圆形饼皮→填馅→放入磨具制成饼型→蒸(或烤)这几个步骤,通过实地观察知道了月饼是怎么制做出来的;回到班级之后再和老师一起制作月饼,最后一起品尝自己做的香香月饼;还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给幼儿园的老师、门卫阿姨、爷爷等——孩子们不光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也体验了分享的喜悦。
劳动教育是落实“全面育人”方针、促进幼儿健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期”,这个时期实施劳动教育不仅要达到让幼儿们熟练劳动作业、喜欢劳动的目的,更要使他们形成一定的劳动品质,让幼儿从小树立积极的劳动价值观,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大有裨益。从生存角度看,有助于提高幼儿在平时生活中的基本生存能力,比如整理自己的物品等;从身体发展方面来看,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身体能力,从而促进身体素质的提升。
对幼儿实施劳动教育的方法非常多样,比如示范法、操作法、情景法、竞赛法等,教师要依据本班幼儿的实践情况、劳动基础以及原有的认知水平来选择恰当、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鼓励幼儿“动手体验”“自主操作”,让幼儿成为劳动活动的主人,在整个劳动教育中以“做”为中心,让幼儿在“做中学”,在实践中获得深刻的劳动感悟。例如,教师运用了“谈话法”与“操作法”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班级和幼儿讨论家里通常是由谁来做家务,有的幼儿说是妈妈,有的说是爸爸。教师接着问道:“你的家人们都做过什么家务?”唤醒幼儿对家务活的认知经验,得出家务活有刷碗、洗衣服、拖地、做饭等。然后教师询问幼儿:“如果让你挑选一样,你想做什么家务呢?请你回家去完成。”到课后幼儿积极实施自己想做的事,有的幼儿回到家给母亲端热水、洗脚;有的幼儿自己拿小刀切好菜,为做饭做准备;有的幼儿拿着毛巾擦地等……通过鼓励幼儿动手体验、自主操作,让幼儿从小就形成劳动习惯,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综上所述,教师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依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认知水平来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通过“自我服务劳动”“为集体服务劳动”“种植饲养劳动”以及“手工制作劳动”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必备的劳动技能,使幼儿在劳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关于劳动的知识以及价值观,最终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