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线点灸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3-02-16 06:26韦微光唐喜宁吴燕霞陈嘉怡黄冬雪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药线血流量内瘘

韦微光 唐喜宁 吴燕霞 陈嘉怡 韦 凯 黄冬雪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医院重症医学科,广西南宁 530000

慢性肾脏病全球患病率为13.4%[1],我国患病率为13.2%[2],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我国使用率>80%[3]。因患者基础疾病多、代谢产物聚积等因素导致内瘘早期失功率达28%~53%[4],失功主要机制是新生内膜增生和血管重构[5]。壮医药线点灸是采用经多种壮药制备液浸泡过的苎麻线点燃,使之形成圆珠状炭火后直接灼灸体表穴位,可温通经脉、扶正祛毒,对治疗虚损、虚劳、痹病等疗效确切[6]。药线点灸可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参与机体免疫调节[7],减轻血管氧化损伤,下调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调节前列环素2(prostacyclin,PGI2)/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平衡,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和血管重构[8]。本研究针对内瘘血管通路失功的原因,应用壮医药线点灸辨证施治,探讨其对血液透析患者AVF成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2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医院肾内科需新建AVF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Y2021065),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符合终末期肾脏病诊断标准[3];②年龄≥18岁;③桡动脉直径≥1.5 mm,静脉直径≥2 mm。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②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者。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共42例,对照组脱落2例,共4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纳入患者均予常规血液透析,3次/周,用注射用依诺肝素钠(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26)抗凝。观察组加用壮医药线点灸干预。

1.2.1 常规治疗护理方法 (1)血管保护教育:保护外周动静脉血管,避免不必要的动、静脉穿刺。(2)术侧抬高30°,保暖,观察伤口有无出血、肢端颜色、皮肤温度等。对内瘘吻合口进行视诊、触诊、听诊检查。(3)术肢功能锻炼。①屈肘运动(术前2周):术侧手握球加压,握力器压力维持在20~25 kPa,持续10 s,同时非术侧手按压拟术侧上臂使静脉扩张充盈,然后放气,将术侧前臂上举与上臂垂直,在空中停留10 s;②手指运动(术后12 h):以拇指为中心做对指运动,手掌直立,四指向大拇指方向轻轻握起;③腕关节运动(术后3 d):术侧手握空拳,手腕做伸屈及旋转运动;④握球运动(拆线后):术侧手握捏握力球10 s,放松10 s,配合肘关节做屈伸运动;⑤束臂握球运动:健侧手握内瘘侧手上臂距瘘口上方20 cm处,术侧手握捏握力球,握10 s,同时双手放松10 s。每天练习4次,每次15~20 min。

1.2.2 辨证施灸方案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①辨证选穴:术前2周根据益气活血通络灸疗方案施行壮医药线点灸(以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后溪、曲池为组方的灸疗),每天点灸1次,手术当天停灸。术后24 h根据祛毒活血通络灸疗方案施行药线点灸(以足三里、三阴交、后溪、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为组方的灸疗),术后24 h至2周,每天点灸1次,术后2~12周,每周点灸3次,共干预12周。②药线选择:采用壮医Ⅱ号药线(直径0.7 mm,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研制)。③操作方法[7]:用75%乙醇消毒穴位,右手拇指、食指夹持药线距前端1~2 cm处,点燃,将珠火星对准穴位,顺应手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重而敏捷地将珠火星点按于相应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1壮,每穴每次共灸2壮。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头静脉内径。术前2周、术前1天及术后4周、12周,用彩声多普勒超声测量头静脉内径。(2)内瘘血流量。术后4周、12周,用彩声多普勒超声测量内瘘血流量。(3)内瘘成熟时间。手术结束至医生评估内瘘成熟的时间间隔。(4)内瘘成熟标准[3]。①物理成熟:内瘘血管充盈,血管壁弹性良好,走形平直表浅,粗细均匀,易于穿刺;吻合口及瘘体震颤良好,听诊杂音清晰;能完成每周3次以上的血液透析治疗;②超声成熟:内瘘血流量>500 ml/min,距皮深度<6 mm,头静脉内径≥5 mm。(5)内瘘并发症。记录术后6个月内血栓形成、血管狭窄、静脉瘤样扩张、血肿、感染、出血情况。(6)不良事件。记录两组发生的不良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n(%)]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组间行χ2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组间行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头静脉内径及术后4周、12周静脉端内瘘血流量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2周头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前1天、术后4周、术后12周头静脉内径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4周、12周内瘘血流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头静脉内径及术后4周、12周静脉端内瘘血流量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头静脉内径及术后4周、12周静脉端内瘘血流量比较(±s)

组别 n 头静脉内径(mm) 内瘘血流量(ml/min)术前2周 术前1天 术后4周 术后12周 术后4周 术后12周观察组 42 2.71±0.35 3.80±0.42 5.35±0.96 6.61±1.20 626.33±125.56 764.25±155.25对照组 41 2.62±0.40 3.08±0.38 4.62±0.96 5.31±0.93 497.08±152.62 587.12±135.68 t值 1.050 3.250 3.484 5.505 4.217 5.529 P值 0.296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内瘘成熟时间、内瘘成熟率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内瘘物理成熟率及超声成熟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内瘘成熟时间、内瘘成熟率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3 讨论

3.1 药线点灸的选择与选穴依据的科学性分析

终末期肾脏病以虚为本,以实为标,虚实夹杂,瘀血是本病的病理核心[9]。尿毒症患者术前局部辨证多为气虚血瘀证,治以补气化瘀、固元培本、通络攻毒为主。术后局部辨证多为风热阻络证,治以通腑降浊、祛湿排毒、化瘀通络为主。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10],患者自觉内瘘闭塞处胀痛或手腕臂麻木。研究发现,壮医药线点灸具有抗炎、抗氧化、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和血管重构的作用[11],这为药线点灸改善动静脉内瘘术后成熟及预防动静脉内瘘术后感染、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等并发症提供了理论依据。内瘘侧肢体分布有手三阴、三阳经,在手三阴、三阳经上循经取穴符合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萎肌痛沿麻络央”的取穴原则[6]。

3.2 药线点灸对动静脉内瘘成熟及成熟时间的影响

慢性肾脏病患者术前血管大部分都比较细,血脉多为气虚血瘀,中医辨证属“疯”“寒”多见,治当益气活血通络[12],灸疗选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后溪、曲池穴位。灸疗关元以培肾固本,补气回阳、沟通任督;足三里可健脾和胃,通经活络;三阴交可益肾平肝;后溪通督脉,散风化湿,缓筋止痉;曲池降逆活络;以上诸穴合用,可扶正培元、调补肝肾、疏调气血、化瘀通络。患者术后受刀刃所伤,肌肉脉络受损,血溢脉外,生化无力,气虚血瘀,瘀阻脉道,局部常见红、肿、热、痛,中医辨证属“瘀”“热”兼夹为病,治当清热解毒、活血通络[13]。采用以足三里、三阴交、后溪、合谷、外关、手五里、曲池为组方的灸疗。足三里升降气机;三阴交调理三经气血;合谷疏经通络;外关、手五里消肿止痛、通经活络;以上诸穴配合,可先天、后天同调,脾、肾虚同补而治本,经络疏通,理气散结,活血祛瘀,使机体血脉充盈,肌肉筋骨得养,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内瘘成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前1天及术后4周、12周头静脉内径均大于对照组(P< 0.05),术后4周、12周内瘘血流量均大于对照组(P< 0.05),内瘘成熟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提示术前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案灸疗能在术前增加血管内径,改善术前血管条件,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早期应用祛毒活血通络方案灸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扩张静脉血管内径,增加血流量[14],有利于静脉血管动脉化而改善内瘘通畅情况,缩短内瘘成熟时间,从而促进内瘘成熟,与魏巧兰等[15]的研究结果相似。

3.3 药线点灸对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血液透析患者AVF术后易发生静脉血栓、血管狭窄、血管瘤样扩张等内瘘并发症,以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脉痹”“血痹”范畴[16],与AVF术后手部脉络受损,经脉痹阻有关,祛毒活血通络法可预防血液透析患者AVF并发症[17]。药线点灸通过对体表穴位的温热和药效刺激,经经络传导,发挥药物、点灸和穴位的三重作用,可内通脏腑,外连肢节,扶正祛毒,调节阴阳[18],进而调节PGI2/TXA2及NO/ET平衡[8]。TXA2和ET可介导血管重构,PGI2可防止血栓形成[19],NO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舒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小板聚集,维持血管管壁、管腔形态等[20],从而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内瘘侧肢体血供,降低氧化应激,促使代偿性血管重塑和血管舒张,减少炎症渗出[21],促进内瘘成熟,预防AVF术后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及血管瘤样扩张,对内瘘穿刺后出现的血肿、瘀血、疼痛、硬结等也有较好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药线点灸可以降低内瘘术后血栓形成、血管狭窄、血管瘤样扩张、血肿、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唐喜宁等[22]的研究结果一致。

3.4 安全性分析

在治疗过程中,83例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如局部皮疹、水泡、皮肤瘙痒、感染等)。本研究选用常规内瘘侧肢体握力锻炼作为对照,握力锻炼对于改善内瘘的血流量和静脉直径、促进内瘘成熟及预防内瘘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3,23]。两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药线点灸的效果显著优于握力锻炼,且观察组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说明术前及术后施行药线点灸是安全的,且疗效确切。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于术前、术后施行药线点灸,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和血流动力学作用而改善术前血管条件,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内瘘血流量、缩短内瘘成熟时间、促进内瘘成熟、降低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尽早实现血液透析并提升血液透析效果,改善其生存质量,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

猜你喜欢
药线血流量内瘘
硼/氧化铜延期药线燃烧性能及延期性能研究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污水预处理PAC加药线失效原因分析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慢性咳嗽可否埋线治疗
抖腿是健康行为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