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云
(南通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交通运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若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不仅会阻碍企业项目的正常运行,也难以保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企业固定资产涉及范围较广,例如员工办公设备、办公区域、运行设备等,都属于固定资产的一部分。交通运输企业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占比更大,只有加大对固定资产购置与维护的监管力度,优化内部控制模式,实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才能提高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充分展现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
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财务内容进行管理,通过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为企业项目活动提供基础条件,创造优良的企业环境。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领导者应以身作则,完善与固定资产相关的管理机制,安排专业化的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内部控制工作,在资产管理上投入更多人力物力,防止浪费。由于固定资产涉及内容相对宽泛,一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并未完善管理流程,通常更重视对企业资金的管控,缺乏对资产管理的重视。若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长期保持不变,并不利于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优化与升级。企业只有积极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将其用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才能为企业发展助力。
企业通过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可避免出现固定资产流失现象,以此提升企业资产的安全性,防止固定资产的内部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有效地规避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认知的提升,使得企业更加重视对固定资产各项流程的监管,通过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在信息管理平台的帮助下确保固定资产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固定资产面临的风险,还可避免固定资产出现重复购置情况,为企业节省更多资金[2]。为进一步优化企业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秩序,应及时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补充资产管理内容,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促进内部控制工作有序开展,为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交通运输企业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环节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机制,针对目前的资产管理制度开展精细化分析,加大监管力度杜绝一切违规行为,让有限的固定资产创造更大价值,实现降本增效。作为企业领导层,需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引导更多员工参与到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为企业员工设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在实践中形成统一的资产管理模式,使固定资产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在固定资产的采购、折旧以及报废等环节为企业节省更多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为提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应在固定资产采购之前开展预算编制,将固定资产的资金投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浪费,减轻企业的资金管理负担。在开展预算控制过程中,主要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金额、资金使用情况、资金来源等问题进行考虑,通过加强预算管控,能够避免后期出现资金挪用或资金不足等现象。
交通运输企业涉及众多的固定资产,由于大部分固定资产的金额较大,因此企业必须在采购之前做好市场调研,并严格控制采购过程,防止在这一过程出现资金风险。企业应将采购方式落到实处,提高采购人员的责任意识与专业水平,通过招标提升固定资产采购的公平性,找到保障固定资产质量且信誉更好的供应商。针对合同的签署过程,企业应将采购型号、付款时间、产品质量等内容进行仔细确认,确保合同不存在任何问题时进行签署。对采购的固定资产,在运输过程中应加强管控,防止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出现质量问题。
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的折旧控制,有利于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以及本身的预估价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固定资产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发挥最大作用。为保障折旧环节有序进行,企业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实际操作,针对折旧计提方式、折旧期限以及折旧范围展开深入研究,最终制定规范化的折旧方案,同时防止折旧方案在后期出现更多变动,将折旧内容纳入企业会计科目,为后期合理处理固定资产创造有利条件。
交通运输企业的固定资产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年限与自身寿命的限制而出现损坏。此外,在企业人员变动的影响下,也存在固定资产闲置现象,针对固定资产的处理情况,应提前做好资产的处置方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实现资产处置的合理规划。针对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向企业负责人进行申请,待申请通过后开展报废处置工作。针对意外损坏的固定资产,企业应严格对其进行调查,确保固定资产鉴定结果的精确性,按照审批流程开展报废处置。
企业在缺乏内部控制意识的情况下,不仅会在工作中形成懒散的工作氛围,还会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出现人为失误,难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预期目标,致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较强的随意性,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合理运用。此外,由于企业目前的内部控制机构有待完善,并未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通常在财务部门中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致使企业难以顺利完成固定资产预算与清算等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固定资产的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失的环节,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不言而喻。一些交通运输企业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有待完善,且固定资产涉及金额较大,在管理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内部控制的规范化运行,难以保障固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针对一些素质不高的管理人员,在受到人情世故的影响下,通常缺乏严格的管理意识与管理认知,致使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只有将其运用于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才能为管理人员减轻负担,提高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但一些企业依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若不重视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不仅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工作时间,还无法保障财务信息的精确性,很容易受到管理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对财务账目的实时管控,也不能将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直观体现出来。
企业的固定资产分布于各个部门,需要专门人员负责保管与维护,在企业缺乏固定资产监督机制的情况下,一旦出现丢失或损坏等问题,便难以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一些企业虽具备监督管理机制,但并不符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必然出现众多风险问题。此外,若管理人员存在重采购、轻保养、权责不清且责任感不强等问题,缺乏对固定资产整个环节的监督,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作为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其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效果,因此,只有提高财务人员综合水平,才能为企业注入更多活力。但目前一些财务人员并不具备持证上岗的资格,仅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处理简单的日常工作,针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任务并不能胜任,在固定资产的数量清查、出库入库等仅可做些表面工作,很难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且难以明确固定资产的权责划分,对以上问题,企业若不及时为财务管理人员开展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就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3]。
作为交通运输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首先应具备较强的内部控制意识与成本管理理念,意识到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而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为企业打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其次,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工作并非财务部门职责,可通过完善企业文化引导其他部门也参与内部控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作为企业领导人员,应为员工树立榜样力量,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定期对员工工作进行检查,形成公平公正的内部控制环境。
交通运输企业需在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下形成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此实现管理职责的精确划分,降低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资金投入。只有结合固定资产的具体流程进行优化,编制更加科学的管理条例,确保预算编制方案与企业未来的预算规划相一致,才能防止固定资产中出现违规行为或人为失误,降低固定资产面临的风险。此外,企业还应要求各个部门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办事,在实践过程中创新内部控制制度,及时摒弃传统落后的管理制度,全面考虑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及时给出应对措施。
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只有设置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平台的优化与创新,才能保障各部门之间的高效沟通,确保管理模块与人员职能的有效划分。首先,企业应积极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与企业运行相符合的信息管理平台,要求管理人员全面掌握信息平台的操作方法,熟知每个管理模块,针对固定资产的采购、维护与后期处置等流程及时录入信息平台,开展固定资产的实时监管,以此提升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管理效率[4]。其次,管理平台要对有效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在物联网助力下针对固定资产的各项管理流程实现及时追踪,以此为管理层开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首先,企业应从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开展监督工作,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降低不必要资金的投入,针对资产管理的细节工作严加管理。其次,应将内部控制责任落实到个人,针对员工的工作状态与考评过程进行监督,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监督人员应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转变传统重采购、轻保养的问题,针对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等环节实时全面监督,避免出现重复采购或重复利用等情况。
企业可以有效运用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提升财务人员积极性,培养专业水平更高的复合型人才。在对员工培养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管理要求执行考核内容,保障考核结果具备更强的公平性,将企业利益与工作人员的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定期为财务人员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只有提升员工的管理认知,形成积极向上的固定资产管理氛围,积极带动员工参与到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过程中,才能为内部控制带来更多动力。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企业为了实现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科学管理,应针对当前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全方位了解与分析,结合固定资产的预算、采购、验收、折旧与报废环节实施规范化的管理,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为企业节省更多投入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管理人员,应清晰地意识到内部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加强部门沟通、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完善监督机制、提升财务人员综合能力等方式提高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质量,充分发挥企业固定资产的潜在价值,从而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