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洪磊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在这一进程中,财务管理在高校各项事业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当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已经被作为一种创新形态融入了高校财务管理当中,高校财务管理者利用信息化系统能够更便捷、更快速地完成财务信息的梳理、分类与整合,降低财务管理工作难度的同时也为高校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式创新与优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其核心着力点在于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各行各业,让网络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深度交融,协同发展,以激发传统行业的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并推动它们走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在“互联网+”背景下,可将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归纳为以下方面:一是信息云端化。高校财务管理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将财务数据和管理平台置于云端,使得财务数据能够在云端集中储存并被统一管理,这不仅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还方便了实时数据访问,使决策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关键财务信息,从而更灵活地做出决策。二是结构扁平化。通过建立网络系统,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可以与其他部门之间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这种网络化的结构不仅能使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高效,交流更加顺畅,还有助于减少决策层级,使整个管理结构呈现出更加扁平的特征,提高决策的反应速度和执行速度。三是管理网络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财务管理更全面、系统。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记录详细、清晰的财务信息,不仅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还使得数据计算和查询变得更便捷。
随着高校的资金获取渠道日益多样化,支出种类也更加繁杂,涉及项目研究、设备采购、校园维护等多项内容,财务管理内容和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大规模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高校亟须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信息获取、存储和处理方式。高校财务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更精确地分析财务状况、更合理地优化资源分配、更好地识别和应对财务风险,这不仅可以使高校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和市场趋势,优化财务规划,确保资金投入能够最大化地支持教育质量的提高、研究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还能够支持在线服务,简化高校的财务管理流程,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进一步提高自身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财务管理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与教育、研究、招生等各项业务深度融合,也需要转变传统静态的财务管理模式,采用事前、事中会计核算方式,实现财务的动态管理和持续性监管,以保持财务管理的高效性和合规性。互联网时代,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与办公需求不太匹配,也无法满足财务职能转变的条件,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而互联网技术可以迅速传递和处理大量财务信息[2]。利用电子文档、在线协作工具、数字化财务管理系统等,高校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实时处理,减少数据处理时间,提高工作准确率,降低管理成本,释放人员资源。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还允许财务人员远程访问系统和数据,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具灵活性、时效性和迅捷性。因此,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是当前互联网快速化办公和财务职能转变的基本需要。
对高校来说,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行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互联网视域下,只有推进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转型,才能提高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资源分配、成本控制、效益评估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在财务决策中制订正确的发展策略,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环境。鉴于财务管理与高校管理体系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推动高校财务管理优化,也可以促进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理解与合作,进而共同为高校的良性发展贡献力量。另外,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财务管理转型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来推动实施,在推动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也有利于财务管理组织结构的优化,使高校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要求,提高管理效能,最终实现高校的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财务来源拓宽,财务管理技术进步,而高校管理层的财务意识却没有与时俱进,他们仅将财务工作视为会计核算和报表整理的事务性工作,而忽略了其在支持战略决策和资源分配方面的重要性,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互联网+”思维的引入,也未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导致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和技术准备等工作进展缓慢[3]。虽然财务管理是高校稳健运营的关键因素,但是现阶段有的高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并不高。在当前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重点仍然落脚于校园基础设施和教学实践科研上,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投入相对有限,这导致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无法将财务管理的引领作用和服务效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这要求财务人员夯实财务知识的同时具备专业的信息化技能。但现实情况是,有的高校的财务人员专业背景较弱,不具备系统的财务知识结构和全面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财务管理部门的岗位设置不科学,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财务人员缺乏主动学习、自我提升的积极性,高校也未能提供足够的奖励或认可来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到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学习中。鉴于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操作水平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升级和转型有着直接的关系,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信息知识的匮乏和专业能力的不足,将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质量和进度等情况,高校应该致力于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水平,构建信息化管理团队。
当前,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虽然在优化,但高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上的重视和投入依然很欠缺。有的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财务管理的特殊需求,未能将信息化系统与实际财务工作相协调,缺乏全面规划,导致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不科学、不合理。有的学校虽引入了相对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和相对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但没有建立起与之适配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标准,使得信息化财务系统动态调整力度小,无法保证财务工作体系的平稳运行。还有的高校没有及时跟进最新的技术和设备,信息化基础设施陈旧,使得财务管理流程执行难,财务管理信息共享程度低,导向作用差,降低了财务管理业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阻碍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要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必须转变根本思维方式。这需要高校领导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中。具体而言,高校首先应深刻认识财务管理的在学校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财务工作不仅要依法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合理分配学校资源,它还应该肩负管理重任,需要围绕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做好各项财务收支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以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4]。其次应展开研讨会,引导财务管理人员深入思考“互联网+财务”和传统财务之间的主要差距,积极改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思维,提高财务人员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应该定期评估互联网与财务管理的融合情况,根据反馈意见和实际效果,不断改进和调整管理理念,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要想有效推进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就必须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能,建立一支具备丰富信息知识和先进技能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团队。为提升财务人员的信息素养并建设财务信息化管理队伍,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培训财务人员。在资源投入方面要加大力度,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或外部培训机构为财务人员提供系统的信息化培训,增加财务人员信息技术的知识储备,提升其数据分析能力和系统操作技能。培训不仅要关注财务人员技术方面,还应注重其全面素质的提升,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领导力等。确保他们能够充分掌握信息化工具,并将其更好地运用于财务管理工作中。二是构建激励机制。高校应该创造自我提升的学习氛围,设立激励措施,定期对财务人员的技能进行考核,将绩效考核与培训成果挂钩,鼓励财务人员自主学习和积极创新。三是引进专业人才。高校可以引进具备财务素质和信息素养双重背景的专业人才,或具有财务管理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经验的专业人才,让他们担任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领导角色,发挥其在培训和指导既有财务工作人员优化财务工作方面的关键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质量、准确性和透明度,为学生和其他部门管理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高校需要建立更加先进和高效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对此,高校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校内财务信息共享中心,使各个财务业务紧密相连。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数据终端将信息直接输入财务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财务查询系统,以便高校管理层全面了解运营和财务情况。也应该建立健全的网上财务报账流程,减少纸质单据的使用。报账人可以通过网络财务报账系统准确输入报账信息,相关部门领导在线审批,财务部门则通过系统审核和纸质凭证核对,最终生成财务报账结算凭证,提高报账效率和准确性。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运营效率,高校还应该对现有的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逐步建立起更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其与高校的各个管理子系统有效连接。将人事管理和图书馆管理、教务管理,以及学生学籍管理等系统与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关联,实现一体化管理。
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渗透的逐渐深入,高校财务管理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高度重视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积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借助信息技术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深入构建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进一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与互联网先进技术深度融合,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