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欢欢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实验学校”)创建于1999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即川师附小)。实验学校坐落于文化与学术氛围浓厚的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内,是典型的校中校、园中园。多年来,在“大学中的小学,小学中的大学”办学愿景的引领下,实验学校整合四川师范大学及区域内教育资源,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开放性的教育实践体系,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
2021年秋,实验学校复办初中学段。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所优质、美好、温暖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培养阳光自信、乐学善思、视野开阔、勇于担当的狮山学子。“优质、美好、温暖”三个词,是实验学校“以人为本,精致服务”管理理念的外在体现。在实验学校看来,教育就是在点滴积累中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小始,积大成”,复办初中以来,实验学校发挥九年一贯制优势,以“融合教育”为办学主张,着力推进学科内外的融合、五育互育的融合、小学初中学段的融合以及家校社空间的融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实验学校初步形成了“九年一贯制新融合教育”特色,并在作业设计、学生评价、教师培养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探索。
聚焦核心素养,科学推进小初衔接教育工作
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后,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将惠及更多学子,实验学校认为,九年一贯制的九年,既不是简单的6+3,也不是直接的5+4,而是一以贯之的九年,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一体化的融合管理。这也就意味着,实验学校的学生将接受教育教学目标一脉相承、教育教学方式同根同源的九年义务教育。
由此,实验学校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以“融合教育”为抓手,对小初衔接进行整体布局,探索实践小初衔接的新路径。如今,小初融合管理和小初融合课程成为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
小初融合管理的关键词是“一体化管理”。基于此,学校一方面安排专人负责小初衔接工作,开展小初衔接教学活动、德育活动、课程活动;另一方面,学校以六、七年级教师为主体,打造小初衔接教师团队,通过包班教学、讲授衔接课程等方式,实现小学与初中教师的贯通培养和跨学段流动,为小初衔接工作提供支持。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验学校以建构小初融合课程为工作核心,开设环境体验、课堂体验、项目式学习、成长感恩等四大课程体系。其中,环境体验课程以参观初中校园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在理解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增强对学校的价值认同感与集体归属感;课堂体验课程以学长学姐分享成长经验、学弟学妹走进初中课堂为主,并通过举办小初衔接适应性指导讲座,让学生对升学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成长感恩课程侧重于学生情感的激发和价值观的建立,学校教师以特色感恩活动为载体,开展了“难忘小学生活”“见字如面”等活动,给学生的小学生活留下温暖的回忆;项目式学习课程则是学校小初融合的重点课程,为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学校以学法指导、同课异构、开发跨学科融合课程等为抓手,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如今,小初衔接教育不仅指导新生快速适应初中生活,也顺势影响了家长们的育人观,畅通了家校沟通渠道,学校省级课题《基于小初融合课程开发提升教师课程能力实践研究》也已成功立项。
小作业大变化,从教学目标逆推作业设计
“融合教育”注重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作业的有机衔接,实验学校对作业的探索之路缘起已久。早在十余年前,学校教师就通过对多种教辅资料的筛选、整合,编制了适合学校学情的各类型作业。经过多年的自主探索,如今,学校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校本作业形式,还形成了涵盖小学各年级各学期的数学学科校本作业册《狮山作业本》(2019年正式出版为《天府乐学》)。
随着“双减”工作的不断推进,作业改革成为学校迫在眉睫的问题。实验学校以此为契机,于2021年初,引入美国课程改革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的“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UbD)模式,并逐步在小学部开展基于“UbD”理论的学科大单元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减负、教学提质、课堂增效。
实验学校非常认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王月芬提出的“作业即学习活动”“作业即评价任务”的观点,这一观点将作业看作与教学同样重要的关键领域,明确作业对实现课程整体目标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基于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深层理解,提升学生理解力。因此,学校以“UbD”理论为基础,基于教学目标对作业进行逆向设计。
为避免课后作业和课堂教学的“脱节”问题,实验学校组织各学科教师以单元作业设计为切入口,以大概念为统领,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出发,“逆向”构建单元视角下的校本作业。作业设计把握四个重点,即学科知识引导迁移运用、学习方式走向真实深度、教学形态注重学习指导、内在本质承载思维发展;作业类型包括基础性、拓展性、实践性作业,短周期、长周期作业,个人作业和团队作业等,力求实现作业设计的精准化与个性化。
小小的作业改革带来课堂内外教育教学的大变化。以三年级数学为例,学校教师改变作业单一零散的状况,将易错的买赠优惠作业拓展为层层递进的三个作业。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到超市了解一盒牛奶的单价、一箱牛奶的数量以及一箱牛奶的价格,自主探究优惠的奥秘。接下来,教师设计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编制中秋节月饼买赠优惠问题,引导学生看到不同种类商品优惠背后的数学本质问题。最后,教師为学生量身打造实地购物作业,并通过班级分享会,帮助学生对商品买赠优惠问题做到举一反三,从理解数学问题走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目前,学校各学科教师梳理出版的《小学单元作业设计——基于UbD教育理念》一书,被列为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课题成果、锦江区“好作业促进好课堂”项目研究成果以及四川省教育厅国培计划生成性课程资源。
初中年级则以全科大概念下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为指引,创新推出“1+M+N”的作业设计模式。其中,“1”代表一个单元作业,“M”指基于学情的分层作业和个性化作业,“N”则代表综合型、实践型和项目型作业。学校打破原有课时作业、教材单元作业的壁垒,对教材进行“整合—聚合—融合”的再设计,把作业作为新课标之下的重要育人手段和育人目标。仅一年时间,八年级的大单元作业设计就两次受邀做区级分享和展示,区级课题也顺利结题。
破解“唯分数”倾向,立足多元评价促进全面育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除去分数和升学,我们的学校教育还能带给学生什么?”这是实验学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教育的原点是育人,教育应该服务于人。近年来,实验学校以“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为民族未来担当”为办学使命,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将课程学习、综合实践、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等作为评价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关键指标和考查要点,建立了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
初二(1)班学生尹泽睿在小学阶段成绩优秀,进入初中后,他根据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发现自己在五育中的劳育方面还有所欠缺,并进行了针对性的提升。在实验学校看来,综合素质评价给了教师除分数之外的另一种评价视角,引导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整体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在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上,实验学校构建了“多主角”的评价主体,学科教师、班主任、家长、育人导师、团委书记……只要是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人,都可以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主体多了,“学生画像”也就更加准确和清晰,对学校而言,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成就“小学大师”,助力学校可持续发展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四川师范大学的附属实验学校,实验学校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教师教育资源优势。多年来,实验学校将“小学大师”作为学校教师的发展目标,整合各方资源,建设了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依托四川师范大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实验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念更新和教育教学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與四川师范大学各师范专业达成了大学、小学双师培养的共识,并通过共修、共研与共行,形成了“赋能双师、大小共育”的教师卓越发展模式。通过建立“大学—小学”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不仅将“大学中的小学,小学中的大学”这一发展愿景转化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内涵,还将培养一线教育教学能手的目标,提高到“培养精通教育教学理论、具备优秀科研素养,能教、会教、更懂教的教学科研型教师”的高度。
在“赋能双师,大小共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与四川师范大学5个学院签订《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与四川师范大学(学院)教学教研实践基地合作协议》,通过“双师”项目中与大学学科专家们的研讨、共商等课题机制,提炼本校的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理论水平,并以此生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转化力。此外,学校通过与大学共享资源,探索孵化具备校本特色的9个发展平台,逐步构建服务教师发展的“1+3+5”教师发展学习型社区机制。其中,“1”是指以高(特)级教师为主体的“领航社区”平台,“3”是指以新入职教师、成长型教师、成熟型教师为主体的“共进社区”平台,“5”是指利用“大学—小学”协同育人机制开设的5个“共生社区”平台。各发展平台聚焦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和新热点,适时为教师发展提供指导与服务。目前,学校教师在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取得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20余项、市级奖项80余项;教科研成果也在区级、市级、省级评比中获奖。如今,实验学校已经形成了专业素养过硬、跨学科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验学校将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学校的办学使命与办学主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建设一所优质、美好、温暖的九年一贯制示范学校做出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