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蛋鸡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2023-02-15 08:48高长春
养殖与饲料 2023年2期
关键词:场区蛋鸡鸡舍

高长春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平谷 101200

当前,蛋鸡疫病流行情况越来越复杂,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无抗养殖已成为趋势。免疫毒株增多,药物防治效果有限,疫病防治成本增高,是每个蛋鸡养殖从业者面临的问题。随着蛋鸡养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随之加大。因此,蛋鸡疫病得到有效控制,除了做好免疫和药物防治,还需要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众所周知,疾病发生的三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生物安全体系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切断传播途径,提高鸡群机体抵抗力[1],是疾病综合防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生物安全体系可以分为基础性生物安全、结构性生物安全、作业性生物安全3 个层次。基础性生物安全由场区选址决定,结构性生物安全由场区布局和防疫设施设备决定,作业性生物安全由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决定。本文从这3 个层次详细介绍如何进行规模化蛋鸡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以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1 基础性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管理从场区选址开始,养殖小区若选址不合理,即使后续的生物安全管理做得再好,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执行得再到位,外界疫情形势复杂时,也会面临很大的疾病入侵压力。因此,在选址时,要评估场址的地形地势、风向、水源、水质以及卫生防疫情况等。

1.1 地形地势和风向

选址时,应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空气干燥的地方,有利于通风、向阳和排水,还要远离沼泽洼地及山坳谷底。场地平坦或者稍有坡度,便于排水。场地要求开阔平整,有利于鸡舍的布局和整体规划[2]。

建设鸡舍时,根据风向选择鸡舍布局方位。一般夏季风向为东南风、冬季风向为西北风,因此建设鸡舍时,评估东南、西北方向有无养殖场后,再规划鸡舍走向。

1.2 水源和水质

养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清洁饮用水(蛋鸡饮水量大约是喂料量的2 倍);鸡舍及用具的清洁和消毒也需要用水。因此选址时要选择水源充足且卫生经济的地方。水源可以选择地下水、地上水或是降水;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考虑在养殖场附近规划一处水井,满足养殖场用水需求。此外,蛋鸡饮用水要满足无公害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见表1)。

表1 禽类饮用水水质标准

1.3 地理位置

为了降低疫病风险,蛋鸡养殖场建场时,应充分考虑周围居民、工厂、交通、电源及用户等各种条件。

为了便于基础性防疫,建场时,选择本地区无重大历史疫情、自然隔离条件良好的地方;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与主要交通干道应保持至少1 000 m 的平行距离,与其他养禽场间距应在1 000 m 以上,同时与工矿企业、交易市场、居民区等保持较远距离,不得低于500 m[2]。

2 结构性生物安全

通过合理的养殖场区布局和完善的防疫设施设备,建立起阻隔病原微生物与鸡群接触的隔离屏障,为蛋鸡的健康生长和生产提供安全卫生的环境条件。

2.1 合理布局

考虑到鸡群的防疫卫生、养殖场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分区布局应以人为先、污为后的排列顺序。分区布局一般为生产、行政、生活、辅助生产、污粪处理等区域[3]。

各区排列顺序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行政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污粪处理区[3]。各功能区之间应建立隔离围墙或防疫隔离带。

场内道路应做到净道和污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专供运输鸡蛋、饲料和转群使用,污道专用于运输鸡粪、淘汰鸡及其他养殖废弃物[3]。

2.2 标准化防疫设施配置

为了明确各防疫区的职能,方便后续监管,蛋鸡养殖场的防疫设施可以按照一、二、三级防疫区进行标准化配置。

三级防疫区重点关注车辆消毒、物品消毒、人员消毒三方面,具体防疫设备配置见表2。

表2 三级防疫区防疫设备配置

二级防疫区重点关注浴室、车辆消毒、清粪系统、无害化处理系统四方面,具体防疫设备配置如表3。

表3 二级防疫区防疫设备配置

一级防疫区重点关注鸡舍、操作间、休息间、卫生间四方面,具体防疫设备配置如表4。

表4 一级防疫区防疫设备配置

3 作业性生物安全

通过技术理论的完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发挥基础性和结构性生物安全的作用,保障蛋鸡的健康生长和生产。

3.1 技术理论

峪口禽业建立了4335 生物安全体系,可以用于规模化蛋鸡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4”即四级预警,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与距离远近,将预警级别划分为“红”“橙”“黄”“绿”4 个级别。“3”即三级防疫场,根据对防疫要求的严格程度不同,将不同代次的场区划分为三级。“3”即三级防疫区,根据与鸡的距离不同及其防疫要求的程度不同,将一个场区划分为三级。“5”即5 项传播途径,根据病原在传播途径中其感染几率的大小分为:鸡与鸡之间的传播、人与鸡之间的传播、空气与鸡之间的传播、物品与鸡之间的传播以及动物与鸡之间的传播[4]。

这个理论体系是构建在规模化养殖场区、标准化养殖设备之上的,通过建立以场区为核心的预警级别,根据不同预警级别采取不同的防疫管理措施,重点做好5 个传播途径的控制,从而减少病原传入场区、在场区内传播的几率,达到降低鸡群疾病发生的目的。

3.2 管理措施

1)全进全出。全进全出是制定一切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的前提。全进全出是指同一场区或同一栋舍在一定时间内(7 d 内)同时进鸡,经过一定的饲养周期后,在同一时间内统一进行淘汰,并统一进行空场冲洗、整理、消毒。

全进全出有利于切断鸡群纵向传播,让本场区病原清零;便于集中管理,集中免疫,既能保证抗体一致,又能提高劳动效率,是实施好4335 的基础性保障。

2)预警管理。在实施全进全出管理的基础上,要防控外界疾病,就要建立四级预警机制,即“红”“橙”“黄”“绿”4 个预警级别。

周边地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疫情距离场区周边50 km 范围内时为红色预警级别。周边省市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疫情距离场区50~100 km 时为橙色预警级别。外界环境不稳定,国内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疫情距离场区在100~300 km 时为黄色预警级别。外界环境稳定,没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疫情距离场区在300 km 以上时,为绿色预警级别。不同的预警级别下,各防疫场根据防疫要求进行场区管理[4],详见表5。

表5 不同预警级别下三级防疫场管理

3)疫情上报管理。要做好预警管理,就必须掌握内外部的疾病信息,建立疫病上报机制。

建立外界疫情监控体系,对本养殖场区周边的疾病信息进行整理上报。发生重大疫情立即上报,48 h 内确定疾病信息并安排送检;根据诊断结果,确定预警级别,并在24 h 内制定并发布防控措施。无重大疫情每周反馈上报,并及时设定本养殖场区的预警级别,按照预警级别执行相应的防疫措施。

规范内部疾病上报的类型和标准,当发生AI、ND、IB、IBD、IC、ILT 等传染性疾病,鸡群指标日产蛋率下降3%,鸡群指标日死亡率增加0.2%这三类情况时,需要在6 h 内上报至疫情主管部门,并在24 h 内提交发病概况,制定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此后每天反馈疾病发生进展,包括疾病传播情况、新增病例及新增栋舍情况,临床表现变化、发病栋舍的死亡、产蛋、剖检情况,治疗方案及效果等。疾病痊愈后,1 周之内提交发病总结,包括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分析、采取措施、措施的有效性、积累的经验等。

4)防疫区的管理。根据不同区域能否与鸡群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几率或距离,把场区分为三级防疫区,各个防疫区的管理重点是控制好5 项传播途径,降低疾病感染几率。

①控制鸡与鸡之间的传播。a.控制鸡群流动。鸡群流动原则为雏鸡→育成鸡→产蛋鸡、高代次→低代次、小日龄→大日龄、未发生过疾病场区→发生过疾病的场区,杜绝一切鸡与鸡之间的非正常流动。b.切断纵向传播。切断纵向传播最有效的措施是空场管理。通过峪口禽业总结的“移、扫、冲、烧、消、干、喷、熏”鸡舍冲洗管理流程,彻底净化养殖环境,切断上一批次鸡群对下一批次鸡群的纵向传播,保障鸡群健康。c.切断横向传播途径。在蛋鸡饲养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癞鸡和病死鸡的管理,才能有效切断鸡与鸡之间的横向传播。饲养员及场区兽医要及时挑选癞鸡,进行单区域饲养,采用个体治疗的方式,及时增强癞鸡体质。病死鸡管理需要关注病死鸡挑拣、密封和无害化处理,其中无害化处理需在特定区域、使用特定设备进行,与最近的鸡舍距离保持在5 m 以上[5]。

②控制人与鸡之间的传播。a.进入各级防疫区工作的人员。进入三级防疫区工作的人员,必须更换三级防疫鞋,经人员消毒通道喷雾消毒后方可进入。进入二级防疫区工作的人员,必须洗头洗澡并更换二级防疫服、防疫鞋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进入一级防疫区工作的人员,必须更换一级防疫服、防疫鞋,脚踏消毒垫、洗手后方可进入鸡舍。b.外来人员。外来人员,谢绝入内。如需进入,须经相关领导批准,按照防疫要求进行严格的隔离消毒后,方可进入。c.特殊人员。鸡群转群和淘汰时,所有参加人员必须穿戴转群、淘汰专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同时避免内外人员的流动。转群和淘汰工作完成后,所有工作服和工作鞋必须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方可储存备用。转群和淘汰结束后,所有参与人员不能直接返场。

清粪人员需更换专用服装后方可开展清粪工作,不得从污道直接进入其他区域,避免交叉感染。

③控制物品与鸡之间的传播。与生产无关的车辆和物品禁止入内。所有车辆进出每一级防疫区时,均需经车辆消毒通道对车身、车轮进行彻底消毒。进场物品经过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场。除手机、钥匙外,其他个人物品禁止带入鸡舍;蛋托、兽药、疫苗等鸡用物品,维修零件等设备用物品进入鸡舍前必须经过熏蒸或喷洒消毒。

④控制空气与鸡之间的传播。做好鸡舍内、外环境的卫生消毒。按照场区制定的消毒程序进行消毒,选用至少2 种以上消毒药,交替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降低消毒效果。带鸡消毒前,应先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洁;带鸡消毒时,重点消毒通风口;活苗免疫前后不进行带鸡消毒。外环境消毒根据四级预警级别,执行外环境消毒管理措施,消毒时间应避开高温高湿寒冷天气。具体消毒程序参见表6。

表6 建议消毒程序

续表6

⑤控制动物与鸡之间的传播。做好养殖场区防鸟、灭鼠、灭蝇工作。每周巡查鸡舍进风口小窗,保证防护网完好;安装料塔驱鸟器、彩带等防鸟设备。定期请专业灭鼠、灭蝇人员进行灭鼠、灭蝇工作。

养殖场区不得饲养其他禽类、猫、狗、猪、牛、羊等动物。定期检查场区围墙,确保无缺口、无缝隙,避免场区内进出动物。

4 结 语

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除了科学的选址、合理的布局、标准化配置以及详尽的防疫管理措施外,管理措施是否能够执行到位,也是生物安全体系构建的重要工作。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定期开展监测,评估各项隔离措施以及各项消毒措施的效果;逐级检查,评估防疫设施设备是否齐全,各项防疫管理措施是否按照规定执行。

各规模化养殖场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基础性、结构性、作业性生产安全3 方面完善自身条件,为蛋鸡养殖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推进蛋鸡行业无抗养殖,保障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场区蛋鸡鸡舍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别请狐狸建鸡舍
严寒地区某部场区卫勤保障难点与对策
鸡舍
GSM-R网络弱场区网内干扰分析与优化方案
英国核场区治理费用将达1170亿英镑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