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筱凡 罗业浩 吕挺 施朝佳 黄安
(1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方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200;2湖北民族大学;3广西中医药大学壮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广西壮瑶医药与医养结合人才小高地)
围绝经期综合征(PMS)亦称更年期综合征,源于机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下丘脑-垂内-卵巢轴的平衡紊乱,并引发植物神经中枢及各脏器功能产生一系列症状〔1〕,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失眠、烦躁不安、情绪反复、忧郁多疑、急躁易怒、烘热汗出、周身酸楚等,对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女性也进入绝经期,据资料显示,中国女性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高达 60% ~ 80%,而且有许多女性妇科疾病在更年期发生率明显升高〔3〕。若不及时干预或治疗PMS,会加剧代谢紊乱,增加患糖尿病、老年痴呆、心血管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4~7〕。
目前,西医治疗PMS的主要方法是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8〕,通过调节PMS患者体内激素水平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大量使用雌激素,会出现如阴道出血、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还增加了患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风险,患者的接受度较低,具有一定局限性〔9〕。近年来,针灸及其相关疗法对改善PMS患者全身潮热、失眠、心悸等临床症状有可观的疗效〔10,11〕,其双向调节、安全有效及无不良反应〔12〕等特点,越来越得到海内外医学界的认可与应用。现对近五年针灸治疗PMS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针灸及其相关疗法治疗该病的最新研究状况,方便各位学者对针灸及其相关疗法治疗该病做进一步的研究。
1.1普通针刺疗法 普通针刺疗法即毫针刺法,是古今针灸临床中运用最多、手法最丰富、应用最广的针灸治疗方法。在普通针刺的临床运用中,杨丽华〔13〕把90例PMS的女性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刺激,对照组分两组,分别采用腹针疗法及中药疗法。治疗后针刺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3%,腹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0%,中药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3.33%。结果比较显示,针刺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腹针组和中药组更高,腹针组与中药组疗效相当。宋晶〔14〕选取60例PMS患者观察临床效果,把他们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结果表明针刺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西药组(83.3%)(P<0.05)。浦丽超〔15〕对50例PMS患者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组给予针灸治疗,参考组给予尼尔雌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诊治前、诊治1个月、诊治3个月后的Kupperman绝经指数(KI)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治疗后1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的KI、血管舒缩症状积分和精神神经症状积分均优于参考组(P<0.05)。
灵龟八法归因其取穴方法不同而得名,即将古代八卦九宫学说和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理论结合,对日时干支的推演采取相加、相除的方法,做出按时取穴的一种针刺法,亦可属于普通针刺范畴。陈智平〔16〕用灵龟八法开穴法针刺治疗肝肾阴虚型PMS患者,治疗后对比两组的疗效,发现灵龟八法开穴组总有效率96.67%,常规取穴组总有效率86.67%,说明灵龟八法开穴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取穴组。李彩莲等〔17〕采用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治疗36例PMS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KI总评分、血清卵泡刺激毒(FSH)和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用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治疗后的PMS患者相关症状明显改善,他们的血清FSH水平下降,同时E2水平也升高了。
普通针刺疗法下分多种针刺法,针刺的取穴方法也各有千秋,上述研究表明,在临床运用中辨证归经,辨经取穴,根据不同病变的症候来调节机体的阴阳,对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穴位或用不同的取穴方法进行针刺,对PMS患者血管舒缩、改善相关精神症状、调节激素水平有较好的效果,达到阴阳平衡的治疗目的。
1.2电针 电针是一种较为新型的针灸,即将传统针灸与现代电刺激结合〔18〕,该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客观化、疗效较佳、副作用少等优势〔19〕。徐曦〔20〕分别使用电针联合灸法和电针疗法治疗60例PMS患者,每组各30例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总有效率为80%。任倩〔21〕收集PMS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烘热积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血清E2、FSH水平及黄体生成素(LH)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徐梦〔22〕用阴阳调衡透刺针法电针治疗PMS患者,观察治疗后PMS患者的相关症状结果及生存质量评定。结果显示阴阳调衡透刺针法电针组的总有效率为90%,患者全身潮热、失眠、心悸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说明阴阳调衡透刺针法电针组治疗效果显著。
王青等〔23〕观察低频电针治疗PMS的临床效果,选取30例PMS患者,给予低频电针治疗16 w,通过对比治疗前后PMS改良的KI评分改变来评价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患者KI评分总分低于治疗前,说明低频电针可有效改善PMS的临床症状。马子荣〔24〕选用不同频次的电针治疗30例PMS患者,把他们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操作方法和疗程,但研究组治疗频次为一周三次,对照组为一周一次。结果显示电针能够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相关症状,电针频次的近期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长期而言,一周三次的远期疗效优于一周一次。
以上研究表明,电针治疗法能有效缓解PMS的相关症状,且在临床中使用时,不同频次或不同频率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也不同,提示采用电针及其相关方法治疗PMS时,要注意电针的使用频次和使用频率,以到达更长期的治疗效果。
1.3腹针 腹针和五行音乐疗法均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实践总结而开展的新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腹部聚集了很多重要器官,许多经脉也从腹部经过,是人体气血的重要分布场所。腹针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依托腹部为核心的神阙系统,在腹部对应的穴位或部位进行针刺的一种疗法。此外,中医认为情志亦可以致病,五音即为角、徵、宫、商、羽五种音调,与中医五行理论对应,因此用五音疗法调畅情志亦可以治病。
李亚凌〔25〕采用腹针结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肝肾阴虚型PMS,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对照组则口服西药替勃龙(7-甲基异炔诺酮)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潘淑霞〔26〕将66例更年期失眠症患者分成治疗组(腹针疗法组)和对照组(普通毫针组),对两组患者的失眠症状和性激素含量等情况进行前后对照、组内对照,按照疗效标准对两组的总体疗效进行对比评价。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87%。表明腹针疗法和普通毫针均可被选用来治疗更年期失眠症,在改善失眠和性激素方面,腹针组比毫针组效果更佳。
综上,临床中治疗PMS使用腹针和普通针刺均能达到一定的有效率,尤其是腹针与其他新疗法结合,在改善失眠症状和调节激素含量方面更胜一筹,因此可在临床上推广。
1.4梅花针 梅花针是以古代九针中的镵针为基础,通过历代医家不断研究、总结、改进、发展而来的一种针法,即《内经》中的“扬刺”(即五星针),具有刺激穴位、激发正气、扶正祛邪、通调经络、防治疾病等作用,因针后皮肤叩刺部位泛起的红晕形状颇似梅花,而被称之为“梅花针疗法”。
郑东阳〔27〕将60例肾阴虚型PM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都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加梅花针叩刺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这表明梅花针配合针刺治疗肾阴虚型PMS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改善PMS患者的临床症状。
以上研究表明,梅花针针对证型明确的PMS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临床运用中可灵活结合不同证型使用梅花针叩刺相应经络,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1.5皮肤针 皮肤针的作用机制源自《素问·皮部论》之“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是通过皮肤针叩刺到人体腧穴或相应部位,使叩刺部位皮肤微微发红至充血状态或渗出少量血液,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被称作皮肤针法。
莫仁姣等〔28〕选取62例PMS患者,对比皮肤针联合针刺和口服谷维素片治疗PMS的效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HAMD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和HAMD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确皮肤针对改善PMS的睡眠、焦虑、抑郁症状较西药治疗的疗效更显著,对于改善PMS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可观的疗效。
灸法作为我国传统外治法之一,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防治〔29〕。
庞亚铮〔30〕把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督灸组)和对照组(针刺组),每组各30例,治疗后督灸组总有效率达93.1%,针刺组总有效率达86.7%。赵文彬〔31〕把60例P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督灸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为总有效率76.67%。钱见见〔32〕对60例肾阳虚型PMS患者采用通脉温阳灸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1.67%,这表明通脉温阳灸治疗肾阳虚型PMS有一定的临床疗效。黄锐娜〔33〕将66例肾阳虚型PM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雷火灸治疗,对照组接受艾灸治疗。结果显示雷火灸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艾灸组为90.91%。由上可见,艾灸能改善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尤其是肾阳虚型,且雷火灸治疗效果更佳。
3.1针药结合治疗 中药和针灸都是中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临床运用中,有时采用单一疗法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时针药结合就体现了针对性更强、临床效果更明确的优势。
梁灵芝等〔34〕将80例肾阴虚型PM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六味地黄丸,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各评1次围绝经期Greene量表。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龚丽红等〔35〕采用针药结合方法治疗肝肾阴虚证PMS,将60例PM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治疗组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改良K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价。结果示两组的改良KI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表明针药结合改善PMS的相关症状较单纯使用中药的显著。张静等〔36〕研究观察中药补肾调经配合毫针、穴位埋线治疗PMS的临床疗效,根据中药辨证分型进行对症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中药辨证分型对症治疗基础上配合毫针、穴位埋线进行治疗的为观察组,结果发现中药补肾调经配合毫针、穴位埋线治疗PMS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清雌激素、5-羟色胺(HT)和β-内啡肽(EP)水平,提高生存质量。
针药结合治疗体现了内外兼治、互相补充的特点,能更好地发挥中医的治疗作用,且对于证型明确的PMS患者而言,针药结合的疗效确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针刺或单纯使用中药。
3.2三针疗法 三针疗法即电针、水针、火针疗法联合治疗。彭易雨等〔37〕将100例P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三联针法,对照组仅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结束及3个月后随访,进行改良KI量表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80%(P<0.05)。单单使用电针疗法治疗PMS的有效率低于三针疗法,表明联合针法治疗PMS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在治疗该病时可挖掘多联疗法,将针刺的联合疗法发挥出最大功效。
4.1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学理论的指导下,将中医针灸经验和埋线疗法的经验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疗法。即通过针具将药线放置于在人体体表穴位以产生并保持一定时间的刺激,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整阴阳、调和脏腑、防病治病目的。
杨春英等〔38〕观察PMS患者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后的疗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以KI指数改变作为疗效标准,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时总有效率66.7%,治疗2个月时总有效率93.9%,两个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个月疗效优于治疗1个月。张玺〔39〕对比埋线和针刺治疗PMS的临床效果,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改良KI量表评分及其血清E2、FSH、LH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埋线组和针刺组两组患者的血清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FSH、LH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埋线组改良KI评分低于针刺组。郑雪雍〔40〕将60例PMS伴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在控制饮食和适当锻炼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结果显示二者的改良K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肝脏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TC、TG、LDL-C、HDL-C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四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以上临床研究提示,普通针刺和穴位埋线对PMS患者的临床症状、激素调节均有作用,且与普通针刺相比,穴位埋线疗法对穴位的刺激更持久,作用时间更长,对于改善PMS的相关症状、调节激素水平效果更显著。
4.2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是将药物敷贴于皮肤表面,从而对机体产生局部刺激、穴位刺激及经络传导,促使药物透皮吸收作用的一种中医外治法〔41〕,无内服而产生的毒副作用,同时也避开胃肠道及肝肾脏对药物的影响〔42〕。
张淑钧〔43〕将90例PM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组分别为对照组(普通针刺疗法),观察A组(药物组方为逍遥散合甘麦大枣)和B组(穴位贴敷疗法)。结果显示对照组愈显率为44.83%,观察A组为55.17%,观察B组为73.33%,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文希等〔44〕把108例P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围绝经期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辨体质施护,比较治疗前后患者KI评分及绝经期生活质量量表(MENQOL)评分的变化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I评分、生活质量总分、血管舒缩症状评分、心理社会状态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改善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耿晓等〔45〕将90例PMS患者,随机分成贴敷组和针刺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各症状积分、生存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88.9%。以上表明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明显改善PMS的主要症状,并可明显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生存质量。
综上,中医学典籍对PMS无单独记载,但其症状多散见于“年老血崩”“年老经断复来”“脏躁”“百合病”等病症中〔4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医学正传·气血》说:“血非气不运”;《景岳全书·血证》说:“血衰则形衰,血败则形坏,而百骸表里之属,凡血亏之处,则必随处在而各见其偏废之病”;《灵枢·五音五味》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指出:“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灵枢·本藏》说:“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四圣心源》指出:“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医学源流论》中说:“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为经络之海,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源洞悉,而后所生之病,千条万绪,以可知其所从起”;可见中医认为PMS发病的病因为阴阳气血失调、营卫失和,其病机与中医胃、肝、心、脾、肾、胆等脏腑有关,与任脉、冲脉密不可分,临床治疗当以调补阴阳气血营卫为基本法则,调和气血营卫,通经活络〔47~49〕。
近年来针灸治疗PMS的研究日益广泛,针灸具有传统方法的独特性、治疗技术的多样性、推广操作的简便性、综合调理的优效性等特点〔50〕,具体治疗方法既有传统针刺,也有电针、腹针、梅花针、皮肤针等新型针法,更有综合疗法及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等疗法。这些治疗手段遵循传统中医以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又能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肾为先天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源,因而在治疗时多从肝、肾、脾胃论治,针灸时多从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三条经络入手;又因PMS是女子进入老年期时出现的病症,故在治疗上也会从补虚、补阳入手。在治疗选穴时上“和而不同”,既有根据经络补益的原则来取穴,如在针刺或穴位贴敷、穴位埋线中大都选择肝俞、肾俞、脾俞、三阴交、太溪、关元、气海等穴位,但又会根据不同的证型、方法酌情加减表里经或奇经八脉上的穴位,如普通针刺和电针疗法中根据不同证型加入列缺、照海、后溪、百会、太溪、足三里、子宫穴等穴位,腹针中加入腹四关、中脘、下腕等穴位,梅花针中保留三阴交和太溪,同时增加了四神聪、印堂、承浆等穴位,而灸法则主要集中于督脉和膀胱经上的穴位。这些方法单一使用或是联合使用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MS的临床症状,如烘热汗出、情绪反复、失眠、心悸等,又能减轻该病的发病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在临床研究中,针灸治疗PMS仍存在一些问题:①缺乏针灸治疗PMS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②在中医辨证指导下的综合针灸治疗方案过少;③缺乏有效动物实验;④样本量过少、样本量单一而降低了相关研究的可信度和参考水平;⑤多种疗法联合使用治疗PMS的相关临床研究较少。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促进针灸及其相关疗法应用于临床PMS治疗。相信在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针灸及其相关疗法将会在治疗PMS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