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3-02-14 01:04韦颖莫昌干韦利元贝晓娜赖冬艳唐秀革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3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心功能心脏

韦颖 莫昌干 韦利元 贝晓娜 赖冬艳 唐秀革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1]。《中国胸痛中心质控报告(2020)》指出,我国现有2.9 亿心血管病患者,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AMI 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是重要的血运重建手段,可有效降低AMI 患者死亡率[3]。但由于PCI 术无法消除AMI 危险因素,故术后仍有再次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4]。以运动为主的心脏康复可明显改善PCI 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预后。本研究针对行PCI 术的患者心脏康复需求,构建心脏康复训练模式,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机体炎症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于河池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 术的100 例AMI患者为对象。(1)纳入标准:①符合AMI 诊断标准,且首次接受PCI;②年龄<75 岁;③Killip 分级Ⅰ、Ⅱ级。(2)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③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④临床资料不完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该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1)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训练。PCI 术后患者接受降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营养心肌、心电监护等,PCI 术后48 h 绝对卧床休息,之后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运动,包括适当坐起、站立、行走等,出院后坚持每日规律活动(慢走为主)。(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脏康复训练,具体如下。Ⅰ期康复训练(住院期间):①被动运动:缓慢翻身或坐起,强度为1 个代谢当量(MET);②主动运动:床上握拳、屈肘、直腿抬高,床旁坐位、站立,强度为2 个MET;③床旁行走:床旁原地10~15 次踏步并缓慢行走30 m,强度为2~3 个MET;④走廊行走:沿病房走廊缓慢步行150 m,强度为3 个MET;⑤爬楼梯:上下楼梯2 层,强度为4 个MET。Ⅱ期康复训练(出院后1 个月):①室内行走:70~80 步/min,每日3 次,15 min/次,强度为5 个MET;②爬楼梯:上下楼梯3 层,强度为6 个MET;③户外步行:70~80 步/min,每日3 次,20 min/次,强度为7 个MET。Ⅲ期康复计划(出院后2~6 个月):①户外步行:70~80 步/min,每日3 次,30 min/次,强度为8 个MET;②步行+慢跑:步行与慢跑交替,每日3 次,强度为10 个MET;③慢跑:20 min/次,每日3 次,强度为12 个MET。两组均连续干预至出院后6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心功能 治疗前及治疗后(出院后6 个月)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心功能,记录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2 炎症因子 治疗前和治疗后(出院时),抽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血5 mL 并分离血清,ELISA 试剂盒测定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

1.3.3 不良事件 记录两组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再梗死。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6.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心功能 治疗前,两组LVESD、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 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LVEF 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比较()

表2 两组心功能比较()

2.3 炎症因子 治疗前,两组CRP、TNF-α、IL-6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6 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4 不良事件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010,P=0.04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心脏康复旨在通过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健康教育5 大处方的联合干预,帮助患者纠正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减缓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全面改善临床预后[5-6]。《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2018》中明确指出,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密不可分,可使AMI 患者明显获益,降低心肌梗死后8%~37%全因死亡率及7%~38%心血管病死率;此外,接受心脏康复的AMI 患者1 年内猝死发生率降低45%[7]。运动疗法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包括平衡训练、有氧运动、柔韧训练、抵抗力训练等。传统心脏康复训练以保证训练安全性为前提,但也存在训练强度不足的缺陷[8]。如何设计更合理、科学、安全的心脏康复训练程序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于PCI 术后患者而言,运动的目的旨在提高心肺运动耐量,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并遏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9]。一项针对107 例AMI 患者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证实,强化心脏康复训练可改善PCI 后患者LVESD、LVEDD、LVEF 等心功能指标[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LVESD、LVEDD 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LVEF 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与上述报道一致,提示心脏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AMI 患者PCI 术后心功能。蒋慧娟等[11]认为,长期、规律的运动训练能加强心肌收缩和舒张能力,改善心脏前负荷、后负荷;此外,运动训练还可改善心肌血流动力学,提高心肌代谢水平,进而改善PCI 后患者心功能。心肌炎症级联反应是AMI 的主要发病机制,且对冠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PCI 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有重要介导效应[12-13]。多项临床研究证实,相较于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PCI 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血清炎症因子高表达,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炎症因子高表达为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4-15]。CRP、TNF-α、IL-6 均为公认的炎症细胞因子,能准确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程度[16-17]。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6 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心脏康复训练可改善机体慢性炎症状态,进而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18-20]。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AMI 患者PCI 术后心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心功能心脏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心脏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