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艳 谢小云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为持续而显著的情绪低落,主要症状为兴趣缺乏、情绪低落、快感缺乏,伴有自杀观念、躯体症状等,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自杀率等特点,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增加家庭与社会负担[1-2]。药物是治疗抑郁症患者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复发,但随着临床治疗发现,部分患者缺乏服药的自律性,不能坚持长期、规范的服药,致使疾病复发率较高[3-4]。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预防疾病复发至关重要。本研究分析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2020 年2 月-2021 年10 月就诊于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吉安市青原区人民医院的136 例抑郁症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5]《精神病学》中抑郁症相关诊断标准;(2)意识清楚,可正常交流;(3)服药时间>1 个月;(4)年龄≥18 岁。排除标准:(1)严重躯体疾病;(2)器质性精神障碍;(3)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抑郁发作;(4)合并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障碍;(5)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本研究经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和吉安市青原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制调查表,包含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服药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婚姻状况、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医患关系(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存在抵触情绪表示医患关系差)等。
1.2.2 药物治疗依从性 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以Morisky 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估,包括是否偶尔不注意服药、是否有时忘记服药、是否曾因自觉症状改善而停止服药、是否曾因服药后未感觉疾病症状好转而停止服药等8 个问题,1~4、6~7 每个问题按“是”“否”分别记0 分和1 分,第5 题为反向计分;第8 题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分别为0、0.25、0.5、0.75、1 分[6]。将总分≥6 分纳入药物治疗依从性好组,评分<6 分为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组。由两名经专业培训后的医生在患者门诊时实施问卷调查,先用统一指导语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本次调查的意义、目的及问卷填写方式,获取同意后发放问卷,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38 份,有效回收136 份,有效回收率为98.55%。
1.3 观察指标 分析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现状 136 例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好40 例(29.41%),药物治疗依从性差96 例(70.59%)。
2.2 影响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组和药物治疗依从性好组的服药时间、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药物不良反应、医患关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组和药物治疗依从性好组的年龄、居住地、性别、婚姻状况、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单因素分析[例(%)]
表1 (续)
表1 (续)
表1 (续)
表1 (续)
2.3 影响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 应变量赋值如下:药物治疗依从性(好=0,差=1)。自变量赋值如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0,高中及以下=1)、服药时间(≤12 个月=0,>12 个月=1)、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0,<3 000 元=1)、药物不良反应(无=0,有=1)、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医保=0,自费=1)、医患关系(好=0,差=1)。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服药时间>12 个月、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有药物不良反应、医疗费用自费、医患关系差是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
3.1 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136 例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好40 例(29.41%),药物治疗依从性差96 例(70.59%),提示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原因在于:抑郁症急性期一般为8~12 周,病情稳定后巩固治疗期为3~6 个月,随后进入缓慢维持期。大部分抗抑郁症药物在10~15 d 后作用明显,但部分患者用药7 d 后自觉效果不明显而自行停药,另有部分患者在症状好转服药一段时间自行减少服药量或停药,均会降低治疗依从性[7-8]。另外,抑郁症病程长、易复发,患者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给家庭带来诸多麻烦、损失,产生愧疚心理,也会降低治疗依从性[9-10]。
3.2 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服药时间>12 个月、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有药物不良反应、医疗费用自费、医患关系差是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高危因素(P<0.05)。分析原因在于:(1)文化程度高者知识储备量高,对医护人员的宣教内容接受、理解程度较高,且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积极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渠道获取疾病相关知识,提高疾病认识,更好的认识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11-12]。文化程度低者获取疾病知识渠道相对狭窄,对疾病认识相对欠缺,难以充分了解抑郁症危害、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同时此类患者易受不合理言论、周围环境等影响,自行停止用药,降低治疗依从性[13-14]。护理人员需耐心向患者讲解发病原因、用药种类、剂量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正确掌握疾病和用药知识,必要时可通过举办病友联谊会、抑郁症知识讲座、创立心理健康热线、抑郁症患者QQ群、微信群和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等,提高患者认识程度,提高服药依从性。(2)开始服药时,医生会详细告知抑郁症患者大致服药时长和相应的治疗规划,使其存在心理预期,但长期治疗患者易产生自卑心理,部分患者认为抗抑郁症药物会损害大脑、具有依赖性等不良观念,而过早中断治疗。(3)抑郁症患者需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费用高昂,无疑会给家庭人均月收入低、自费患者增加经济负担,易出现相信小广告而自行断药或不规律用药可能性,降低治疗依从性[15-16]。(4)药物不良反应会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信心造成直接影响,药物量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而不断累积,会增加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部分患者会对药物和治疗方式产生疑问或顾虑,擅自减少服药量甚至停药,降低治疗依从性。提前告知患者用药可能发生的副反应和相应应对措施,消除患者心理负担,并强调自行停药或减少服药剂量的弊端,预防其不遵医嘱用药[17-18]。(5)医患关系融洽时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较高,且医生也相对更了解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治疗方案选择、药物选择更尊重患者意见,给予患者更专业性的建议,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对较高[19-20]。医护关系较差时患者对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素养可能会有怀疑,可能会降低服药依从性。
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服药时间>12 个月、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有药物不良反应、医疗费用自费、医患关系差是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