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邝曼娜
事业单位是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 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是审计机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有效路径。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完善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可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对于新时期事业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进行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时,需要坚持长短期绩效目标统一原则, 既注重事业单位资金的整体统筹,也要追求资金的使用效益。 其次,审计工作不仅应关注事业单位的即时绩效, 还需从宏观角度综合分析事业单位全局财务水平。 再次,审计时还需坚持质量与数量并重原则,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既要重视数量指标,也要注重质量评价。 最后,绩效审计应结合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不仅重视单位内部产生的效益,还要考虑其对社会产生的外部效益,确保评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是以公共服务为基础进行相关的业务活动,其经费基本来源于财政拨款,必须进行相应的资金绩效审计。 然而, 事业单位在发展期间逐步形成以“轻管理、重科研”为主的工作氛围,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监督体系相对缺乏, 进而对其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此外,由于事业单位具有非营利性质,虽然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但在资金绩效审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短期和长期绩效目标不相协调的情况。
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其承担的职责越来越多。 为了在新时代实现高效发展,需要对其资金的使用进行绩效审计。 但是,有些事业单位存在着资金绩效审计不到位的情况, 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而也会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所使用的绩效评价标准没有实现统一, 增加了对资金绩效量化审计的难度。事业单位内部门众多且职责不同,所以在进行资金绩效审计时无法利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资金使用绩效。 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不能达到精准化,而且评价指标设计得不够科学,最终导致评价结果失去了效能。 而且,这样的审计结果不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影响了他们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判断。 另外,资金绩效审计不到位还可能是因为绩效目标的针对性不强导致的。 有些事业单位的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部门的任务,带有很大的敷衍性以及形式化,并没有制定明确的绩效审计目标,绩效审计缺乏针对性,对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达不到理想的监督评价效果。 很多事业单位的资金绩效审计主要针对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审计内容不够全面, 而且审计方式大多采用自评的方式,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进而影响了资金绩效审计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在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绩效审计实施的过程中, 相关审计体系存在着一定欠缺, 这主要体现在事业单位员工对预算资金绩效审计不够积极, 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动力。 同时,由于事业单位的稳定性引发了他们的职业倦怠感。 对事业单位进行预算资金绩效审计,主要是为了深入了解本单位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比如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消耗等。 但是,这个工作的开展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可以依据,相关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会有很大的盲目性,从而也降低了这项工作开展的质量。 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对这项工作缺乏有效管理,比如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不够多元, 未能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工作;有些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在开展预算审计时不能有效利用相关的工具提升工作质量; 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制度不健全等。 这些都是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不够健全造成的, 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于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绩效审计体系,使其在使用时表现出一定的不足。
在事业单位内部, 预算编制不一致也是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预算设置上的随意性比较大。 预算编制过程中只有财政部门和相关项目的实施部门参加, 导致预算执行和编制之间存在脱节,进而导致预算编制的效率大大下降。 第二,预算编制参考标准不统一。 大多数财务工作人员都是凭自己的经验来做预算,这样往往会导致预算的结果偏离现实,难以对预算进行修订,从而影响到预算的执行质量。 第三,预算执行效率低下。 由于各部门对预算工作不够重视,不能对其实施进行全面的检查,执行激励机制也相对缺乏,进而在预算执行方面存在随意处理的情况, 致使其财政风险也相应增大。
首先,为了有效地保障事业单位工作质量和效益,必须对其监督体系进行修正和改进。 在审计监督过程中,既要加强内部治理,又要加强外部监管。 在加强内部监管的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个特殊的稽核部门,使其能够合理地监控财政税务的执行,保证各部门都可以实时监控,从而达到动态的监控和管理。 其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必须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加强对审计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的审查和稽核, 并对与财务工作有关的文书进行有效地核对和核实。 最后,可以建立起第三方监督机制,从而合理地监督财务审计工作, 以保证其财务绩效审计得到合理的优化。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 为了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能, 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得到了全面推动与应用。 新时期,事业单位要正视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并紧跟国家宏观政策,结合单位自身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发展趋势,采用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力度, 综合考虑单位长短期目标以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绩效目标编制与审计科学性,为后期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支撑。
另外,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要立足自身收入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以及纳税人缴纳税收的客观事实,明确资金支出的关键环节,严格规范自身行为,认真落实收支范围,并建立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做好全员思想动员工作, 切实增强各部门的信息共享程度以及协同联动力度, 确保各部门及时针对财政资金收支情况进行有效沟通,及时掌握财政资金使用状况。 不断优化完善事业单位绩效目标编制, 并通过应用新预算方法以及预算体系,全面提高财政税收,推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管理体系稳健发展。
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要有完善的制度为依据。 相关人员要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以积极的态度完善制度。 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涉及事业单位各个部门。 这项工作的质量有很多的影响因素, 因此相关人员要统筹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并把这些因素融合到制度完善过程中,切实发挥出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制度的效力。 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 应该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职责,这样可以使相关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更有方向性,同时也能大大提升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建立一个绩效评估独立机构,坚持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认真、负责地进行绩效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公示,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合理性、有效性。 其次,在实践中,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保证绩效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前期的准备中,要选出合适的工作人员,组建评估团队,明确工作职责,同时还要承担起组织和协调的责任,以防止考核中的混乱。 再次,强化绩效评估流程。 不仅要强化财务经费的管理,还要强化对财务数据的审核。 要对各个业务环节进行有效的考核,并出具评估报告,以便更好地掌握财政资金的使用状况,并对问题进行整改。 通过社会各界的关注,使社会各界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 最后,在建立健全财务绩效评估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对新的财务核算体系进行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 以保证其合理性。 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各部门间的职责,加强财务、项目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并对其进行具体的考核, 以保证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估制度的实施。
此外,还要有效的应用绩效评价结果。 如果不注重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或者不能很好地运用,将会使绩效评估工作失去应有的作用。 所以,对于如何更好地运用绩效评估结果,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管理档案,并将其记录在案,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其次,定期组织开会,探讨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途径,把考核结果作为财政拨款的一个重要参考。
概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愈发重要。 由于种种原因,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也要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让财政资金真正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并能够为纳税者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得到切实的保护。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利用和管理经费, 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