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世清,蔡勤辉*,陈绚姣,张亮,莫嘉琪,蒋丽霞,益西金巴
(1.广州动物园 广州 510070;2.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 广州 510260)
广州动物园盘龙苑建成于1997 年,是国内建成较早、面积较大、饲养动物种类较多的两栖爬行动物馆之一[1],历经20 多年后,场馆设施老化残旧,动物生活环境及游客参观体验效果较差,无法满足现代动物园生态展示教育的需求。针对以上情况,广州动物园从2021 年初开始从展示环境设计、饲养设施更新升级、物种展示布局、内部及外围造景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工作,从而在动物福利、动物生活状态、游客参观体验感、饲养安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和成效。
首先把旧的垫料(泥土、沙子、松树皮)、木头和丰容物品都清理一遍,恢复到毛坯房的状态,并对地面各个角落进行彻底消毒,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环境消毒。第二步铺上第一层无肥泥炭土垫料,泥炭土铺上去要压实,厚度约10 cm,为下一步栽种的植物打好基础。第三步在泥炭土上铺第二层的深林地表垫料,厚度约2~3 cm,最后根据物种生境不同,铺上各种枯树叶,例如阔叶、竹叶等,并定期往底材上喷洒益生菌液。通过以上底材设置,还原了野外环境,有利于降解蛇类等动物的排酸和粪便等,抑制细菌滋生,还能为动物产卵提供便利条件,并具有对保温保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而使动物生活环境达到一个小循环生态环境。在实际操作时应避免垫材中掺入异物被动物误食,底材应选择无刺激性物质的材料。另外,各种底材不论是商品型的森林地表,还是自采型的落叶和腐殖土,都属消耗品,应定期补充、更换。
两栖爬行动物为变温动物,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仅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对于大部分爬行动物而言,它们更像是太阳能电池板,生命运动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热量和光照。设置合适的温度梯度空间,让动物有选择的机会极为重要[2]。保温主要能提供热源,再加上笼舍的密闭性就能达到合适的温度。把原有的浴霸、电热板主要保温市面上某设备进行了更换,更换为全光谱太阳灯、发热瓷砖及陶瓷加热灯三种设备共同完成营造具有温度梯度的饲养空间。采用品牌的全光谱太阳灯(规格:160 W),根据笼舍面积大小布置1~2 个,可以通过提供不同温度阶梯让爬行动物来决定它每一天需要多少热量、可见光和UVB;又能使游客更加清晰地看清楚展缸的造景和动物之间的完美结合,让游客仿佛身临其中,增强展缸的视觉感。发热瓷砖为电热石墨烯碳纤维发热瓷砖(规格:80 cm×80 cm、120 cm×60 cm),根据笼舍地面空间大小布置1~2 块,发热瓷砖自带控温,以及采用垫材覆盖在发热地砖上,防止温度过高烫伤动物。采用某品牌的陶瓷加热灯(规格:200 W),根据笼舍面积大小布置1~2 个。另外在每个展缸还专门设置了独立智能控温控制器,控制温度的变化。在冬季饲养过程中,根据大部分两栖爬行动物需求将温度设置在26~28 ℃之间,鬃狮蜥、盾甲蜥等热带沙漠、草原地带动物可设置在26~30 ℃之间。光照分为热源光照及照明光照2种,热源光照(即全光谱太阳灯)装上智能定时系统,模拟日出日落设置开启时间为9:00-17:00,照明光照(即LED 白光灯管)主要是满足游客观赏动物需要而设置,设置开启时间为8:00-18:00。夜间温度控制主要靠陶瓷加热灯及发热地砖。另据观察,蛇类、蜥蜴类等两栖爬行动物都不喜欢吹风,在野外如果起风,大部分两栖爬行动物都会找地方躲避隐藏起来,因此,在保温设备选择上,尽量避免空调、暖风机等吹风设备对着动物活动区域直吹。
每个展缸里都设置有大小不等的水池,并设置了喷淋系统,我们采用的是普通绿化浇水喷淋系统,安装及维护都比较简易,直接安装在水龙头即可使用,喷头数量根据每个展缸大小设置1~3 个喷头,喷头方向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方向。喷淋既能起到对绿化的浇水功能,又能起到对环境湿度的控制。根据气候情况,合理应用好喷淋设备,喷淋不建议将水雾化,动物长期吸入雾化水,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在冬季,保温设备的温度会使水分蒸发,造成环境干燥,环境湿度常常成为饲养雨林型爬行动物的瓶颈,动物在不适宜的环境中易发病、拒食。为此可以通过定时开启喷淋系统来调控环境湿度,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动物生存环境,还可增强观赏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如绿树蟒、变色龙等某些种类,只喝流动的水,造雾、喷灌设施同样可以解决此问题。到了夏天,为了避免整体环境过于潮湿带来的寄生虫、霉菌问题,应减少或停止使用,喷雾频率视种类而定,例如鬃狮蜥等蜥蜴类偏好相对干燥的环境。在使用喷淋系统时还要兼顾通风才不至于影响动物健康。
主要是对整体环境进行绿化布置工作,将真、假植物相结合地栽到饲养环境中,不但可以营造自然生态氛围,美化环境,还可以净化展缸(厅)空气,为动物提供躲避空间。应注意的是,所选植物的适应性以及避免有毒植物被动物误食中毒[3]。植物一般选择阴生或半阴生植物,例如绿萝、常春藤、蕨类等。
对于一些树栖的,喜欢攀缘的蜥蜴和蛇,搭设不同高度的栖架与栖台,营造一个具有温度梯度的整体环境,有利于动物根据自身要求自由选择栖息环境,提供日光浴、遮阴条件。这样可以促进动物的攀爬运动,特别对于树栖的蜥蜴和蛇类十分重要,有助于身体健康[4]。在实际工作中应避免使用天然的。搭设完毕后检查是否有锋利的棱角、以免对动物造成伤害。
在平时饲养管理过程中,将食物直接提供给爬行动物同样会造成它们活动量减少,捕食技能退化,喂食前后出现刻板行为等问题。通过摆放、制作的一些食物吊绳,喂食器来吸引动物捕食,可延长捕食时间,增加动物活动量,有利于健康。水栖龟类可考虑使用将食物用绳索拴成食物串,悬于水面之上,使龟类抬头奋力取食。蜥蜴类常用的取食器可选用打好孔的竹筒、仿生树桩,里面装上若干饲料昆虫,放在其力所能及的位置供捕食。
首先更换了残旧老化玻璃,采用双层夹胶白光钢化玻璃(玻璃厚度:1 cm×1 cm),透光性、隔音性明显增强。再对笼舍内部的电器、喷淋等设施设备进行了保护隐藏,在原有网顶的基础上再吊一层密网(网格大小约1 cm),降低笼舍垂直空间,将太阳灯、陶瓷加热灯、喷淋等都布置在此层网上,能很好地保护好设施设备,防止动物破坏或造成动物烫伤、电伤等。光照设备离动物生活的地面约为1.4 m,适当的高度达到有效利用热源、光源。玻璃参观面用科普宣传画进行包装,从视觉角度上,有效隐藏了太阳灯、陶瓷加热灯、喷淋等设施,提高了展示效果。对参观通道进行了色彩包装,营造沉浸式场景氛围。
通过展缸(展缸)重新布局以及资源整合,饲养种类比改造前较为多样化,饲养展示两栖爬行动物60 多种,400 多只,包括了龟鳖类25 种、蛇类14 种、蜥蜴类12 种,鳄鱼类3 种、蛙类9 种。在展示上进行分区管理,例如将同一类别的蛇类集中一个区域。增加了蛙类等两栖动物的饲养展示,填补了我园近年来两栖动物展示的缺失。展示蛙类的展缸共16 个,采用玻璃缸镶嵌在墙体上的展示方式,每个玻璃缸面积约0.7 m2,高约70 cm。
根据广州常见的舟山眼镜蛇、眼镜王蛇等本地物种的生活习性,尽量还原了其野外生境场景,例如舟山眼镜蛇喜欢或常出没在农舍、旧院子的场景展现出来,通过残旧砖墙、农具等材料,打造成一个旧农院的小场景,结合科普介绍,向游客传达正确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另一个是还原眼镜王蛇喜欢生活在竹林的习性,利用竹子、竹叶等丰容材料将展缸布置成为一个小竹林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