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金玲 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一旦出现问题,会造成各种业务管理缺乏有效控制,从而影响到企业发展。基于此,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参考,是我们进行后续讨论的主要目的。
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必须重视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能够从各个角度反映企业的信息和问题,从而为以后的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不仅能及时监控企业的运行状况,还能提高内部控制的时效性。同时,也有助于管理层采取相应的对策,增强企业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从而保障企业的各项资产安全,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和指标选择。建立内部控制风险评价系统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案例分析、模糊层次分析等。在建立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风险评价系统时,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价系统。
在个案研究中,企业可以选取与其经营状况相近的企业作为个案,对企业每个季度财务报表或风险管理报告进行分析,并在不同的经济、金融等资讯网站上查询有关的资料,从而分析出行业和市场中存在的非系统化的风险,增强企业的应对能力,加强对企业的风险评价与预防。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保证信息的及时、正确性,构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与分析体系,必须重视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案例分析中,应选用 ST企业和 PT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对该类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并根据问题的性质、原因进行分类,以内部控制的有关准则为依据,以其自身的特点来确定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标。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的应用分析。在加强内部控制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必须对其进行评价,将其分类为同一类型的风险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内部控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风险评价工作的质量,必须将其按不同的数据类型进行分类。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可以从会计报表的编制、有关信息披露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定期审计体系的有效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在确定了内部控制风险评价因子后,企业必须确定其所占的比重。同时,在建立内部控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要根据每个层次的影响因子,对其进行权重分配。通过对各种因子进行加权,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在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前,可以通过专家打分法来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并由具有一定的内部控制经验的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对其进行评价,从而使其在评价中的权重分布更加科学、更加客观。在进行内部控制时,应注重运用 AHP方法,降低管理因素与客观因素之间的差别,以增加权重分配的精确度,为内部控制工作的要素分析奠定依据。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内部评价人员运用相应的评价程序,发现其存在的内部风险,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能够弥补内部控制中的不足,从而保护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控制企业风险的重要方法。企业要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审视内部控制的缺陷,从内部控制的角度进行自我反思。这一过程对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备专业的判断能力,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对其进行科学的判断,从而保证操作流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缺陷的分类。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流程,反映了企业的内部治理问题,是衡量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缺陷,那么其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制度也就无法正常运作。重大缺陷影响范围大,其对相关业务的负面作用会波及企业的正常运作。重要缺陷通常由一种或多种控制缺陷组成,其与重大缺陷的表现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影响的范围和规模要小一些。一般缺陷指的是除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以外的全部控制缺陷,其为企业的实际控制工作运作中的一个很小的环节,对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作用不大。
缺少良好的控制环境。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对环境的控制。如果企业本身不能很好地进行环境管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内部评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企业内部缺乏一套完善的控制体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一些管理者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员工的管理失误,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和评价工作。第二,在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在大多数时候,由于管理层对企业的内部文化缺乏足够的关注,致使企业的内部文化不够健全,无法发挥出良好的同期控制评价作用。
缺乏风险预警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缺乏对市场变化的洞察力,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往往会忽视市场中的某些潜在风险,从而给企业造成巨大的伤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很多企业缺乏相应的预警机制,也没有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及时解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因为没有做好自己的预警机制而倒闭,而这些企业中也有一些是大企业。由此可以看到,如果没有一套健全的预警机制,将会造成风险预测的不准确,进而引发更多的问题,尤其是在企业的控制和评价工作方面。
内部控制评价趋于形式化。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自己的控制和评价工作,并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反复的讨论,最终形成了一套与企业内部控制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执行力度较低,影响了企业控制工作的形式化,从而导致了控制工作的实际效果。通常,有些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审批系统的账号密码没有被严格地保护,而由业务审批的外部人员代为运作,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和评价工作。
在风险管理下,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发展和企业的资产安全。所以,必须在风险管理下,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逐步完善其正确性与规范性,以加强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以保证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在具体的执行中,可以合理确定各个部门的权限,从而实现这个目标。要注意权力的分散,防止因为某个部门的力量过于集中而不能形成有效的约束体系,导致管理上的困难,要及时弥补降低内部控制和制约机制的缺失,从而保护企业的资产。同时,企业职工也要积极地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以提升自己的经营水平。企业还可以提供员工实施自我价值的平台,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鲜血液。企业可以适当地引入管理人员,明确部门的权限,建立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的发展机制。
企业为了实现更好地发展,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自我管理,以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企业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要改善当前的滞后现状,必须从内部着手,强化监管体系,以确保信息的及时、精确、有效地传递、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增强对风险的判断能力,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对未来的风险采取及时的预测和措施,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