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COM-B模型为基础的康复平台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023-02-13 09:12赵平平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康复评分模型

卢 盼,赵平平,李 晓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山东济南250031)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当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首要死因[1]。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卒中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其引起的致残会对患者个人、家庭带来巨大压力[2]。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往往存在起效慢、需长期服用、价格昂贵等缺点,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疗法成为当下研究热点。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COM-B)是一种改变患者行为的模型,现已应用于健康行为干预中,并取得了积极效果[3-4]。临床研究证实,有超过75%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或肢体功能障碍,对其自理能力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干预过程中提升其自护能力非常必要[5]。本研究基于COM-B模型,依托手机APP软件搭建脑卒中患者康复平台,旨在提升患者自护能力,为后续临床康复提供更多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20年3月1日~2021年9月30日我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且为首次发病;②年龄18~65岁,意识清晰,能配合研究;③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全程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肾等器官严重病变;②病情存在加重倾向;③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5.29±10.82)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4例,高中21例,初中及以下1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4.26±10.47)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6例,高中19例,初中及以下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实施并发症对症治疗[6]。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个人卫生护理、饮食护理;为预防压力性损伤、皮肤溃烂,每日定时为患者翻身、按摩及检查皮肤。研究组采用基于COM-B模型构建的康复平台进行干预。①组建COM-B干预团队:由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心理咨询师组成,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康复平台上进行运行监督、各项诊治工作的管理、编写脑卒中康复指导内容以及为线上问诊的患者解答疑惑。②干预团队成员在了解、分析脑卒中患者生活特点和行为习惯基础上,利用阿里云作为服务器来搭建B/S网络运行架构开发相应的患者自我管理软件APP,其融合了MySQL数据库的集群等技术,保证平台能够支持手机客户端与医院应用端的运行,满足医院管理需求与患者的康复护理需求。平台功能的开发立足于患者的能力、动机及机会,包含脑卒中健康教育课堂、心理指导、专家线上咨询、温馨提示以及病友交流5个功能模块。③患者入院后进行评估,为其建立就诊档案并上传信息,同时指导患者下载和正确使用康复平台APP。团队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需根据患者信息制订详细的康复方案。④治疗期间医患直接通过平台的5项功能进行康复护理:a.脑卒中健康教育课堂。神经内科医生、护士需要查阅脑卒中相关文献并录制疾病概述、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并发症防护等课堂内容,每次课程时间为1 h。b.心理指导。心理咨询师应先在平台上发布心理健康电子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并制订相应心理干预方案,同时在平台上编写科学有效的情绪宣泄、控制和管理方法。c.专家线上咨询。患者在遇到困扰时,可登陆平台线上联系专家,平台会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联系不同等级的护士和医生。d.温馨提示。通过相应的功能设置,平台能够为患者提供用药提醒、多项生理指标预警值题型等,一旦出现监测数据异常,团队成员会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电话联系与指导。e.病友交流。患者可以在平台上联系同组病友,能够通过文字互相鼓励,分享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自我管理经验,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以提升治疗信心。两组干预周期均为3个月。

1.3 评价指标 ①自护能力:采用Becker自我护理能力自评量表[7]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压力处理、营养膳食、健康行为及运动锻炼,满分为11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所具备自我护理能力越强。②健康行为:参照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8]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52个条目,分为6个维度,每项条目均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得分范围52~208分,评分与患者健康行为呈正相关。③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9]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情绪、精力、活动能力、自理能力等12个维度,共49项内容,采用1~5分5级评分法,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Becker自我护理能力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Becker自我护理能力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HPLPⅡ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HPLPⅡ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SS-QOL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S-QOL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自护能力是指个体为维持自身结构完整性、功能正常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系列自发性的调节活动[10]。脑卒中会对患者多项功能造成破坏,由该疾病引起的一系列后遗症已成为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难题,该疾病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由于患者对卒中护理知识缺乏认知,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必要的自护理论教育是十分必要的。COM-B模型是一种改变慢性病患者行为模式的临床干预理念,而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是一个行为不断改变的过程,提升患者的能力在COM-B模型中能够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然而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疾病管理来说,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及塑造利于患者适应的外部环境也同样重要[11]。

本研究基于COM-B模型构建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方案,其包含疾病管理能力、机会及动机,医护人员可借助该平台更好地实现对患者的全面监护与管理,大大减低了医疗成本,提升了干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自护能力、健康行为、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可能与患者通过线上平台掌握了卒中疾病管理技术及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法,极大提升了自我管理能力相关。董忻悦等[12]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基于COM-B模型的康复平台,能有效提升脑卒中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表明该康复平台具有便利性、及时性等优势。但该平台目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需进一步研究其应用的普适效果。

猜你喜欢
康复评分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计算机辅助口试评分稳定性历时研究
——以PRETCO口试为例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我给爸爸评分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分步增值评分——提高主观题评分质量的有效方法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