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
——以研读《乡土中国》为例

2023-02-12 07:08张继贤
新课程 2023年15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读本整本书

文| 张继贤

新课标指出:“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新课标确定的读书目标中,就有“形成读书方法”。读书方法是一条通道,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走进读本世界,更容易理解读本的内容。阅读深奥的学术著作普遍困难重重,如阅读《乡土中国》就像在深海里寻找明珠,教师应“授之以渔”,提供阅读方法,以教促学,最终使学生自由阅读、自主探究,源源不断汲取书中的营养,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经过我们数年探索,比较阅读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体系。

一、比较阅读的概念及意义

比较法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异同进行比较的方法。譬如,同一棵树上的叶子,彼此皆有相异之处,此为存异;即便在不同树种的树叶之间也有形似或神似之处,此为求同。在同一文本之内或不同文本之间通常或多或少存在内容或形式的异同,把异同之处进行对比分析,就是比较阅读。学生在比较视域下阅读整本书,通过对比分析读本的异同点,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式思辨训练,弥补传统阅读的缺陷,加深对读本的理解,培养逻辑思维,拓宽阅读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二、整本书比较读写的主要策略

(一)聚焦差异,分析矛盾

读本中通常存在差别、异化的现象,即差异性普遍存在。这种差异性一般表现为既对立又统一的二元冲突,如正与反、有与无的二元对立。读本中存在差异性的细节,往往是阅读教学中应重视的聚焦点和着手点。“在尊重课程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将差异性文本转化为教学文本。”鉴于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开发差异性读本资源,引导学生聚焦差异,抓住矛盾,分析冲突,进而构建以比较为支架、以矛盾为焦点、以语言为表现的读写体系。

研读《乡土中国》,我们可以关注城乡文化的差异现象,分析现代文化和乡土文化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之处。比如,在“乡土本色”一章中,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存在差异: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奶妈叮嘱将要出国的“我”,假如水土不服就喝家乡灶泥煮出的水。如此做法,在城里人看来很“土气”。又如,城里人生了大病只求医问药,有些乡下人生了病就求神问卜。后者所做的可以说是封建迷信,也可以说是“习俗”——这是农村人代代相传的做法。

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公正看待城乡文化之间的差异现象?乡土文化固然同现代文化脱节甚多,但是在社会的急剧变迁中,至今还保留着现代社会所缺失的某些淳朴和真诚。城里的学生应到乡下去体验生活,观察我们吃的粮食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了解农民只有通过挥汗如雨的艰辛劳动才能获得粮食的丰收,感受农民敦厚、隐忍、勤劳的优秀品质。然而,进城的农民难免会受到一些偏见。因此,我们可以布置“差异与矛盾”式材料写作任务,纠正这种偏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请结合以下材料和阅读《乡土中国》所得,写一篇800 字以上的时评文章。

1.乘坐G345 次列车的旅客岳某某霸占他人座位,不听从列车工作人员的劝阻拒绝让座。

2.在某地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农民工主动向带着孩子的宝妈让座却遭到宝妈的嫌弃和训斥。

(二)文本对照,互相验证

“在乡土社会中,人的出身就意味着血缘,血缘就决定了这个人的地域。”这说明了血缘是决定社会地位与身份的根源。红楼四大家族皆拥有比普通家庭“高贵”的血统,也注定了四大家族的后代普遍比寒门子弟“命好”。例如,贾政是荣国府的二老爷,未经科举,只因皇帝体恤先臣,便被赐了一个主事之衔,升了工部员外郎。贾雨村虽富有才学,但缺少类似贾政的这种血缘先天优势,前半生怀才不遇、拼搏无望,后半生投靠贾政,逆袭改命,后来跟随贾府兴衰而浮沉。“两贾”同姓不同“命”的现象,可以用《乡土中国》中的“血缘和地域”理论来分析。虽然《红楼梦》和《乡土中国》属于不同类型的作品,但丝毫不影响这两部时代相隔、体裁不同的作品前后对照、互为验证。由此可见,在围绕整本书的读写活动中,针对某些特定的观点、现象、问题,我们不应局限于“孤本”之内思考,而是可以联读两种以上的读本,对照它们之间的关联点,去互考、互证、互析,从而得到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因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用甲读本解释、验证、批判乙读本。例如,笔者选择了学术类和文学类读本进行联读,布置文本对照式作业,具体如下:

读写任务:阅读《乡土中国》和《平凡的世界》,以“乡土社会”的理论来分析路遥笔下的乡土情结、乡土意识。

示范作业:乡土情结与现代意识的冲突(提纲)。

①乡土社会的孤立、隔膜,使从小在黄土地上长大的路遥难以摆脱乡村文化的缠绕,他笔下的孙少安也正是如此,终身离不开黄土地。②血缘是乡土社会的地位基础,“贵人之子依旧贵”“农人之子恒为农”,因此,孙少平执意摆脱土地对他的制约,寻找新的世界。③在乡土社会的道德体系内,父慈子孝,兄弟相亲相爱。孙玉厚、孙少安、孙少平正是如此,闪烁着淳朴的人性光芒……

(三)常理与无理,训练比较思维

各种读本中往往有一些有违常规、常识、习惯的内容。例如,乡土社会是熟人的社会。这个观点在“再论文字下乡”一章中就有论述,“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报姓名的。”乡村人长年累月在土地上劳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形成一套熟人交往规则,因此敲门不必通报姓名,只说“我”便可。这符合人际交往的常理。费孝通先生又说乡土社会的某些角落,“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既然乡土社会是熟人的社会,彼此之间联系密切,为何还要“老死不相往来”?熟人之间的关系如此断绝,显然不符合人类社交之常情。如果我们结合在“差序格局”的学习所得,就不难发现乡村社会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连带、需求、人情交换等法则上的,其稳定性的另一面是脆弱性,因此,这种关系既可以因在合作需求下变得密切,又可以因利益纠纷而破裂。在乡村社会,村与村之间、族与族之间、邻里之间,乃至兄弟之间,一旦产生不可调解的矛盾,就极易造成隔膜,甚至形成世仇,出现世代不来往、不通婚的极端局面。乡下人“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这时已不再是我们起初认为的“无理”,而是呈现出逻辑清晰的因果联接,也就是说,符合“常理”。

对“常理”与“无理”进行假设与推定,有助于学生释放出思辨的潜能,培养出敏捷的比较思维。

读写任务:时至今日,乡村社会还存在“读书无用”的观念,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更早地离开校园。这种观念和现象是否合理?请你结合《乡土中国》所学,并深入乡村调查,写一篇小论文。

示范作业(摘要):知识下乡,势在必行。在知识社会、开放社会,知识不仅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还可以提升个人的素养。“读书无用”的根源在于乡土的封闭性和滞后性,要破除这个观点,务必在经济上建设乡村、在文化上振兴乡村,打破村与村的封闭、乡村与世界的隔膜,深化改革开放,让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让知识武装村民的头脑。

(四)语言对比,提升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活动的载体。说理文的逻辑较强,说理性表达力求语言准确、严密。我批改学生的习作时发现有些习作的文体特征不清晰,因而在阅读学术类读本的过程中,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乡土中国》是一部通俗学术著作,在说理的同时,因记录、论证所需,也夹杂叙事性语言。例如,在“家族”一章中,乡土社会中的男女之间竖起一堵无形的“隔离”之墙,“男子汉如果守着老婆,没出息。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场所。”以上句群,整散结合,形式自由,又使用口语和随意的语气,让语言变得轻松活泼,男子们摆脱家庭、在外消遣的形象跃然纸上,表现力非常强,极富画面感。在“乡土本色”中,作者分析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现象,语言就严谨得多,“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全然是书面语,甚至还文白相间,显示出说理性语言高度的概括性和严密性,与前面轻松活泼的叙述性语言截然不同。当然,在整体上,《乡土中国》中的说理性语言和叙述性语言很自然地融为一体,说理为叙述作铺垫,叙述为说理提供佐证,构建了《乡土中国》独具特色的语言体系。由此可见,语言方面的欣赏,可以丰富比较阅读的内容。在欣赏读本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布置语言方面的读写任务,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读写任务:《乡土中国》的语言艺术鲜明,请分析下面句子表达的艺术特点。

我在田野里看放学回来的小学生捉蚱蜢。那些“聪明”而有种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那些乡下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回到家来,刚来的一点儿骄傲似乎又没有了着落。

参考答案:举例子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使读者在兴味盎然中自然地理解了原本抽象复杂的学术概念,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理论和现实对照,加深阅读体验

城里的学生阅读《乡土中国》往往感到吃力,主要原因在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现代化城市,远离乡土,很难理解这部以研究农耕文明为底色的著作。因此,亲身体验必不可少。学生须完成阅读,还要尽一切可能回归乡土社会,进行考察和体验。

在乡土社会,宗族观念强,村民尊老不只是简单尊敬和关照老人,还会维护长者的权威,正如“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说法,先老后幼,不可造次。宗族的族长往往由年长者担任,有时高龄族长讲话比年轻的村主任还管用。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很多是集长辈们宠爱于一身的“小祖宗”,自然难以理解“长老统治”的内涵。因此,我们重在引导学生深入乡村,参观祠堂,查阅族谱,考察民间祭祀、游园等活动,通过亲身体验,逐层揭开乡土社会“教化性的权力,人人遵守,维持秩序”的面纱。

又如,乡土社会解决纷争与矛盾,依靠教化,追求“无讼”的状态。时过境迁,在依法治国的当今,昔日被称为“诉棍”的讼师早已被受人尊重的律师所取代,最新颁布的各项法律及时宣讲到田间地头,“无讼”理论是否已过时?民间至今还有“民不与官斗”的说法,村民的权益如果受到官方侵害,能否通过《行政诉讼法》维护个人权益?即通俗易懂的“民告官”。这些问题都需要师生放下手中的读本,用眼去观察、用嘴去询问,亲自实地调研,才能了解真实情况。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乡村的现状,培养乡土情怀,为未来的乡村建设播下希望的种子。

读写任务:结合《乡土中国》的“无讼”知识,观看张艺谋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了解秋菊状告村官的来龙去脉,请你替电影中的主角秋菊写一封诉状。

三、整本书比较阅读教学的反思

比较法是阅读活动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具有普适性,适用于不同读本、不同对象之间的研读。教师是比较读写活动中的设计者和引导者,也是视野开阔、学富五车的阅读者,通常可以从书架上快速找到差异性读本资源。丰富的阅读经历是比较阅读得以顺利开展的支撑和保障,若是教师的阅历不够丰富,则难以打造开放、自由、多样的阅读课堂。因此,教师阅读在先,研读活动在后,应作为语文教师自觉遵守的一条硬性规则。

比较阅读具有特殊性、指向性。比较,不得随意,不得泛化,教师先行引导,后续进行深化、优化,逐渐形成适用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体系。研读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预设带有指向性的读写任务,精挑细选,整合阅读资源,确定比较的角度和策略,在读本群之间、读本内部铺设适合比较的“通道”,最终运用比较法将思维运作过程直观展示出来。整本书阅读,重在挖掘读本的价值和提升阅读者的思维品质,绝非追逐花哨的形式。提升思维品质只有做到实处、细处,才能避免陷入“形似而神不似”的窠臼。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读本整本书
雏燕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