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琳
(榆林学院 文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陕晋两省煤矿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随着煤的开采和行业的蓬勃发展,这里也成了文学富矿。陕晋煤矿报告文学在煤炭行业最高文学奖——乌金奖的评比中,斩获颇丰。代表篇目有皇甫琪《煤矿农民工》,王成祥《陕西煤老板》,黄景泉《让男人佩服的是女人》,杜茂昌《时刻攻坚》,王韵涵《见证轮回》等名篇。煤矿报告文学介于新闻报道和小说之间,运用文学艺术形式真实、及时地反映矿区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通过形象叙写现实生活和生动描写环境人物,使读者更有身临其境的亲验感,在煤矿文学的诸多体裁中一枝独秀。
煤矿文学因为涉及到矿区这一特定场域,作者往往是业内人士,对煤炭行业、矿工生活和矿区情况非常熟悉,甚至本身就是矿工。如山西作家皇甫琪,乌金奖的颁奖词:《煤矿农民工》的作者皇甫琪,长期工作在煤矿企业,非常熟悉矿山生活。他以饱含感情的笔触写出的这部作品,真实地表达了煤矿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心理诉求[1]。
正是由于陕晋煤矿报告文学的作者这一身份,他们与矿工感同身受,有着贴心贴肺的亲近,所以作品更为真实具体,形象生动地描绘矿区生活,人物事件。
煤矿文学的二元视角,一方面是从煤矿工人及其家属的视角来反映整个矿区世界;另一方面从煤老板和煤矿领导的视角来理解这个特殊场域的人情世故。这两重视角形成互补,对矿区世界进行更全面的观照。
陕晋煤矿报告文学从底层叙事出发,涉及矿工在生产生活中的艰难境遇,甚或伤残死亡的苦难,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批判意识。
皇甫琪《煤矿农民工》中描写一位为受伤的弟弟讨要医疗费的农民姐姐。如,
在田反珍被保安从三楼举到一楼的时候,有一个人当时对她破口大骂:你妈的×,我就不信闹不住个你,边骂边向她身边冲来其他保安拦住他,他继续骂道: 我怕毯你嘲,我就不信闹不坏个你![2]
矿工家属在家庭成员受到伤害想维权时,却遭到种种侮辱、打骂,使他们更尴尬、绝望。如,
今年,我先后去了趟北京,为这事贷了 6000 元的高利贷,花完后又借了 2000元,一共 8000 这里包括路费、住宿、吃饭,还有找文件、复印资料等等,现在我在一家电厂当保安,上一个班给 50 元,一个月最多能上 20 个班咱的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 我现在是负债累累,走投无路[3]。
矿工及其家属由于地位低下、物资匮乏和文化缺失,基本失去了话语权,此时煤矿作家们当仁不让地挺身而出,铁肩担道义,为他们发声,为他们呐喊,为他们争取应有的权益。
此外,作家也从煤老板和矿区领导的视角来观察和阐释煤矿这一特殊场域。王家祥报告文学《陕北煤老板》就是通过与众多煤老板的交流访谈,来揭示他们的心声,解读矿区的众生相。如,
煤矿就不是人干的,谁都看不起,没有地位和尊严,人家唯一看得上的就是你的钱。这几年虽然靠煤矿确实挣钱,但是风险太大了,尤其是安全,一出事故,就会被打回原形。弄不好还有牢狱之灾。搞煤矿的人最怕晚上来电话,晚上的电话一是恐吓诈钱,二是煤矿出事故[4]。
陕北煤老板大多没有什么文化,一夜爆发,面对着灯红酒绿的种种诱惑,陷入欲望权利的漩涡,内心难免空虚恐慌。他们向下要对煤矿和工人安全负责,向上又要满足各路“打秋风”人员的需求,在利益、压力和风险的多重作用下,被社会环境裹挟,挤压显得无奈和心酸。再如,
瞒报事件系时任煤炭局主要领导与矿长何老板等人官商勾结所为,而原因是怕影响某人竞选副县长落空……另据报道,某领导等数名干部在何老板的煤矿中占有股份,事故的发生也与他们长期纵容包庇,置安全规程于脑后,违法生产,造成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有关[5]。
此处,这位煤老板在重大矿难发生后,马上想到的是去上面疏通,寻求保护伞,逃避法律制裁。而他的保护伞在金钱的加持下也确实起到了作用,第一时间便把矿难给遮掩下来,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而煤矿的安全,十几位年轻矿工的生命却轻如鸿毛。
煤矿文学从煤老板、矿企领导和矿工二元视角来透视矿区,刻画出鲜活生动的煤矿众生相。从不同的视角、立场和出发点对矿区的人和事,情与理进行叙述和剖析,残酷却又酣畅,真实却又冰冷,记录着陕晋大地上煤矿行业发展的蹒跚步履。
煤矿报告文学不仅具有突出的行业特色,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报告文学对煤矿行业的方方面面、各色人等进行逼真的描写刻画,同时,作品融入地方方言、饮食、生活习俗等,生动真实如展陕晋矿区的生产生活画卷,浓厚的地域色彩使陕晋煤矿报告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如,
在那儿,我看到了一座保存得非常完整的炮楼 这是阎锡山那个时期修的炮楼,建于 1946。……炮楼上方写的“徐太清”三字并非人名,而是徐向、太原、清徐 个地方的简称[6]。
在我们老家,斑坞不叫斑坞,我们管这种鸟儿叫“姑姑舅”有一首童谣:姑姑舅,熬稀粥,稀粥稀,下上米,稀粥稠,添上水……[7]
这里山西的炮楼和童谣突出地方特色,有声有色,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和身临其境的亲验感。再如,
一次,季老板在榆林办事,吃饭时间时路过一家大饭店,想透过玻璃看看, 谁知车还未停稳,迎宾小姐就开门将他迎下车,随后服务员前呼后拥,热情得让人难以拒绝。点菜时,他说来碗洋芋吃就行了。服务员立刻板下了脸,扭头就走,让他很是尴尬[8]。
陕北煤老板们的衣食住行,体现出榆林浓郁的地方特色,增强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煤矿报告文学中的地域色彩,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矿工及其家属的悲苦与期望,再加上民俗、歌谣、食物的描写和渲染,是作家的情思所致,与其作品的主题有机结合,营造氛围,推动情节,突显人物性格命运以及情感情绪。
如描写矿区:
隆冬的一天,我去一位朋友家。晋北的穿山风呼号着割痛我的脖子,我缩着脖子紧走。我在山坡上碰到朋友妻子抱着两岁的儿子站在寒风里,远眺煤场里自燃的煤飘荡出的柔漫青烟[9]。
上述文字描写了矿区的景象。早年间陕晋矿区条件简陋恶劣,许多矿工和家属就是住在这样简陋而艰苦的环境中。妇女抱着幼子站在晋北寒风中只是因为怕孩子的哭闹声吵醒正在睡觉的矿工丈夫。晋北地区冬天的寒冷,矿山环境的恶劣更凸显了矿工与家属生活的艰难。
煤矿文学作家生活在不同的地域,除了上述描述外,还有谭谈的湘中,刘庆邦的豫东,亚东的陕北,葛水平的太行山,黄静泉的晋北等,他们在叙事中将独特的物态民俗带入作品,呈现多元文化品格。
报告文学介于新闻报道和小说之间,通过形象叙写现实生活和生动描写环境人物,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亲验感,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实地访谈对创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谓“七分采,三分写”。作家面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真诚相对与采访对象形成共情。
首先,一般情况下人们对陌生人的采访有戒备心理,百般提防,不愿透露实情和心声。要让他们消除壁垒,打开心扉。如皇甫琪记述采访经历:
釆访中,尚丽君突然问我,你打听这些干啥?我说,写文章。她马上又问,你写这些会 不会影响转正?……不会,我的文章对你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且像你们家赵福这种不说话就知道干活深得领导喜欢的工人,有多少矿上就转多少[10]。
不难看出,煤矿文学作家在采访时也会被提防,但是凭着真诚暖人的心意和自然亲切的沟通,拉近了与矿工及家属的距离,使他们放下戒备,吐露心声,道出实情。
其次,体验能无限接近的还原真实。煤矿报告文学的作家追求亲身的体验感,
常常与矿工一起生活工作,同吃同住,耳闻目染,亲身感受。如黄静泉《让男人佩服的是女人》。
谁敢相信这间8平方米大的石碹窑,曾经住过8口人,不论你怎么娴熟物理或数学公式,你都无法计算8口人怎么才能在这间石窑里住得开睡得下。我看见王导演出门后眼睛湿润,自言自语地说:“煤矿人真了不起,真好!”[11]
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如果作者不亲自走入矿工家8平米的石碹窑和矿工家属聊天,仅凭想象又如何敢写这样的石窑能住8口人,矿工及家属生活条件之恶劣超乎想象,令人落泪。
再次,用“一瓢水与一条江”的关系形容素材的选用与搜集,在报道人物和事件时,应尽可能全面的收集相关材料,在此基础上围绕报告文学的核心,即要表达什么,又如何表达,再对素材进行甄选安排。最后,报告文学强调故事性和场景画面感,画面的勾勒与故事的细节都需要作者不断的追问挖掘和内外围的调查补充来完成。如王成祥《陕西煤老板》。
村民朱长河的儿子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发现电视在轻微晃动,随后窑洞顶上开始往下掉土,墙上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许多细小裂纹。全家人惊慌失措,以为是地震来了,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赶忙跑出来到院子里躲避,脚跟还未站稳,就听见村里面鸡鸣犬吠,慌乱不堪,显然村里其他人 家也都发现了异常。这时又有人喊,“有水,水来了!”……
作者用镜头化的文字将黄陵县店头镇鲁寺村的一夜,有声有色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电视的晃动,窑顶的落土,墙上的细纹,旷野的寒风,有着极强的带入感。并在此基础上,再追细节。
在村里还遇见一个50多岁的村民,蹲在自己家的大门口,一脸悲痛。被问起村庄怎么变成这样时,这位村民咬牙切齿地说:“都是小煤窑造的孽!”他平时省吃俭用,把所有的积蓄都用在盖身后这座房子上,还因此欠了许多的债务。事故发生后,全村都搬离了村子,他的家人现在都在安全 地方暂时安置,但他一直挂念着家,怕有人趁乱打劫,就跑回来守着[12]。
煤矿开采的混乱,给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给百姓人家带来的灾难,幸福家园毁于一旦。真实描写村民的表情和言语,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诚如皇甫琪自述:“这部作品从采访写作,再到修改完善,用 了一年多时间,行程一千多公里,采访人数四五十个。”[13]广泛搜集相关材料,进行选择裁剪,在报告中刻画人物群象。煤矿报告文学的采访对象囿于矿区,记述真人真事,表露真情实感。
煤矿文学作家的历史责任感尤为厚重,记录现实保存民族记忆。对煤炭行业在野蛮生长阶段存在的弊病,如权钱交易,欺上瞒下,腐败奢靡等问题进行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另外,随着过度开发,引起一系列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也进行批判。煤矿报告文学对现实的记述真实而生动,深刻而严峻,撼动读者的心弦。
她狠狠心,把两个孩子锁在家里下井了。井下是高温工作面,常温 30 度。男人们都脱光了衣裳只剩裤衩。可女人怎么脱?矿灯照在人们身上,尽是汗道子,象蚯蚓爬……1 吨重的黑牛车落了道,她一屁股就能把黑牛车扛上道轨去。女人下井难着呢,尤其是来例假的时候,下完井不能去澡塘洗澡,真够人受的[14]。
矿难过后,家庭的负担落在康淑玲身上,为了养活孩子,她作为女性居然下矿和男矿工一样干活,其中的艰辛,难以用语言描述。矿难频发,公众只能看到灾难现场,新闻热度持续几天后,一切又都回归平静,而受害者及其家属在之后的日子里却要在残酷的现实中日夜煎熬。
煤矿报告文学聚焦最多的问题,依旧是矿难和恶劣生产条件给矿工和家属带来的绝望痛苦。“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就是这样的,矿难的频繁发生让人更多的体会是无奈,以至于人们会更多地关注于矿难背后的阴影和矿难过程中矿主、官员、矿工家属的表情,甚至表演,而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又总会寻觅到一种腐朽的味道、腐烂的气息。这种滋味对于人性盎然的春天无疑是冰冷的夜雨。”[15]作家们用入木三分的笔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揭露和抨击。
为了多挣钱,……省略安全自然就成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最简单的办法。结果是:矿难发生了,再以经济方式解决,并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无情地抛给社会,抛给矿工家庭, 等等[16]。
当自然灾害来临,我们可以埋怨天地,可以无奈于人与天的抗争,可以失望, 但矿难,特别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矿难,我们的感受何以如此冰冷?人性的丑恶又何以让人绝望?![17]
从上述作品不难看出,其一,对矿企老板疯狂追求产能和经济效益而忽略安全造成多起矿难,权钱交易践踏法律;其二,矿难后残酷的现实比矿难本身更沉重的判断与印证,矿工伤残后生不如死,窘迫逼仄的生存现状呼吁社会保障机制的健全。而这一切的出发点源自煤矿作家对矿难者命运的关注。再如,
3月20 日,山西省吕梁地区孝义市两个无证乡镇煤矿,因争抢资源, 导致井下贯通处发生煤尘爆炸,死亡65人;6月17日,湖南省怀化地区 辰溪县方田乡一无证煤矿,因瓦斯爆炸,死亡43 人; 9月6日,辰溪县方田乡另一个无证小煤矿,井下透水,死亡33人;贵州省煤矿1-9月连续 发生11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其中6次发生在无证开釆的乡镇煤矿, 死亡103人[18]。
一连串冰冷的数字记录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一个个幸福家庭的破碎。煤矿报告文学以其客观真实的笔触敲打着人心,对矿难的发生根源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抨击此外,煤矿开采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性是巨大的不可逆的,对人民生活造成重大的威胁和损失。如,
鲁寺村的村民们从前来调查这起事故的人员口中得知,原来附近的一家小煤窑在上游越界开釆,将离村数里外的沮河河床采空,河水沿着地下空的巷道,从相互贯通的几十个小煤窑釆空区一路顺流而下,形成强大冲击力,再从鲁寺村后边的一个报废小煤窑的巷道涌出来,淹没了村庄[19]。
陕北黄陵鲁寺村因煤而兴,家家富足,却因小煤窑的滥采滥挖,水淹村庄,土地挖空,使得原本幸福美好的家园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陕晋煤矿文学作家本着道义良知和忧患意识,对于煤矿忽略安全、罔顾人命、基层腐败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奔走疾呼,发出警示。如,
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如此掠夺式的“肥水快流”,还能给后代子孙留下些什么?国家民族还如何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借陕北当地群众的话:把生态环境破坏了, 我们还咋样再在这里生活?![20]
王成祥认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也走了许多弯路,留下诸多需要反思和亟 待调整改进的地方。回顾煤炭工业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只有摆脱无意识的低层次循环,用理智和毅力来指导生产,煤炭工业才算真正开始自己的历史,无序开釆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恶化以及暴利激增的时代才能结束,历史才能真正翻过这一页。”[21]陕晋煤矿报告文学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家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文字记述着现实,抨击着黑暗,更渴望着属于煤矿工人及家属的光明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