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亮,王吉业
(枣庄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 山东 枣庄 277160)
2016 年我国正式加入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根据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制订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1],要求工程专业根据自身定位,从学生、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毕业达成要求等教育环节进行系统的设计并逐一落实,制订出公开、明确、具体、可衡量的专业毕业标准。这些具体要求的各分项按照院校所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矩阵式地分解到各门课程与各个培养环节中,面向全体学生,考查学生毕业时是否达到毕业要求,毕业后五年左右是否达到预设的培养目标。土木工程施工类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性的应用性核心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点多、知识面广,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所涉及的知识点是中国注册建造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等土木工程领域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必考内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施工课程体系的建设和落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要求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土木工程施工类课程作为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的制订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结合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土木工程的专业目标进行精准课程定位,对所服务区域当地的经济及行业所需人才状况缺少系统的考察调研,仅仅是依靠以往经验或参考其他院校的设置进行照搬和模仿,这样容易引起专业课程设置与区域、行业、企业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需求之间出现供需矛盾,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导致社会和行业对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认可度逐渐降低,长此以往甚至会影响专业和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以及未来的发展。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对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等12 项毕业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各项要求逐项进行条文分解。由于基本没有接触过具体的施工工程,学生不具备主动参与课程讨论的能力,一些适用于其他理论课程的课堂互动制度和措施在本课程中不适用或者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3]。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工程机械制造水平不断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四新成果”(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如国产新型架桥机械、盾构机械等,新型施工技术和方法应用推广非常快,这就导致我们课本上的内容落后于工程实际。同时近年来相关规范、标准的变化和更新也较快,如住建部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中取消了HRB335 钢筋的验收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均要注意进行知识跟进和更新,对教师的知识学习和储备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要求,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接触实际工程生产过程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教师和学生均表现出重视度不够,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存在忽视对于施工方案合理性的考查。另外,对于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如果不及时更新,也无法达到锻炼每个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对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一系列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课程,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教师在思想上认为实习仅仅是理论课程的辅助,并没有仔细研究制订实习方案,学生并没有学习到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生的实习成绩一般根据学生所填写的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表等材料来评定,考核内容不具体、评分标准不明确、材料的真实性存疑,难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比如正在认真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学生,对生产实习等实践活动不重视,参与积极性不高。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导致专业实践存在走过场、混学分等问题,无法达到培养目标中的预期效果。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着重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它体现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创新性、系统性。具体理解为具备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如能够针对复杂的工程问题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以及对不同解决方案的比较选择等。当前学生由于家庭成长环境和生活物质条件的提高,普遍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品质及安全责任意识,对工程施工环境存在苦、乱、差、难等偏见,毕业后从事工程施工的意愿非常低,认为施工课程与自己就业关系不大,导致其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掌握不牢,不愿意去思考如何应对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对师资队伍有明确且较高的要求。由于近年来进入高校的专职教师普遍年轻化且要求有较高的学历,以博士研究生为主,大部分教师都来自学术型院校,基础知识功底扎实,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现场工作经验,不能达到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
学校支持条件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重要的考查内容。普通高校行政人员缺乏服务师生的理念,对于教学管理的职能和作用存在认识偏差,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认识不够,缺乏综合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要[5]。另外,虽然高校职称改革提出“破五唯”,但目前仍在起步阶段,还需逐步落实,教学工作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课程结合各大学确定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等奋斗目标,按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教学工作思路,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标准,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目标进行修订,提升专业和课程水平,做到服务地方、特色发展,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社会声誉和综合实力。
课程讲授中应避免传统的“讲授式”“填鸭式”教学,科学设计提问、讨论等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将有关施工技术的内容开发成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生动、直观的优点。加强网络教学平台课程资源建设,逐步丰富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施工企业深入合作,挑选符合条件的施工工地,如脚手架工程、基坑围护工程、模板工程等在建工程,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学习。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接触,能更直观地认识各项事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钢筋混凝土施工、特殊基础工程、道路施工等专项案例分析内容,增加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计算和讨论的环节。对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单独开设课程,也可融入相关的分部分项教学内容。聘请企业专家做专题报告,拓展学生和教师的知识面。
把课程设计放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工程中的相关内容,由学生在实践中完成。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本行业有影响力的企业建立完善的合作政策和制度,实践教学与企业进行合作,达到共赢的效果。联系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在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中可以增加接收学生实习实践等内容评价指标部分,调动企业接受学生实践的积极性[6]。建立政策引导机制,重视培养环节中的实践教学。在生产实习等实践过程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熟悉相关行业标准、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
面向工程生产第一线应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考虑方向之一,即使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工程设计、咨询等专业相关工作,同样需要懂得工程施工的方法和要求,才能够更快速、更合理地完成工作要求。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生面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训练与能力培养,通过结合工程企业实际工程施工中的实践经验与生产环境,培养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学生。
讲好施工课程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因此应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鼓励教师考取各类与专业相关的国家注册执业资格证书,并在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中给予适当倾斜。鼓励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分批次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工程生产第一线去学习锻炼,到行业管理单位去挂职锻炼同时杜绝走过场。同时,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从研究院、建设集团、审计事务所等部门选调一批具有相应资质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作为校外导师[7]。校外导师重点关注并指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双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其更快适应实际工程施工。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同样需要深入学习并充分理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与理念,了解师生实际需求,树立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8]。高校应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评估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提高其服务师生的质量和积极性。
土木工程施工类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课程体系的整个教学环节,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完善培养目标和课程大纲,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师资队伍和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借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助于实现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