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 丽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芒市 678400)
情感代码通过表象与情感的天然生命联系,借助于言语、线条、色彩、形体等表象去揭示和唤起人们丰富和奇妙的心灵情感活动,从而成为人类交流情感、传达思想的有效标记。一旦艺术家掌握了操纵符号的本领,他所掌握的知识就大大超出了他全部个人经验的总和。
小城的观音寺很小,禾素在体弱多病的情况下,还是坚持为父亲祈福,她的爸爸已经时日不多,禾素在医院细心的为父亲洗脚、喂饭,尽着一个女儿的本分。父亲临终前,希望母亲可以回来看看他,二十二年的夫妻,情分还是在的……但母亲远在美国的大姐家,回不来了,禾素没有抱怨,一个人独自撑起了这个家。临终,父亲心疼地摸了摸小女儿的脸颊,说了句,三三,你辛苦了……禾素的泪瞬间流了下来,父亲还是选择离开了禾素。许久后,远在大洋彼岸的母亲记忆力越来越差了,甚至会拿错话筒,母亲返回芒市,禾素一如既往地担当起照顾母亲的重任,她和母亲睡一张床,会温柔地搂过母亲,小心地搀扶着她走过芒市的小街小巷,母女二人一同倾听芒市的钟声,远远近近……仿佛走进了禾素的儿时,母亲给她念绕口令,唱儿歌……这样夕阳西下的景象,让禾素倍感温暖。
母亲自幼丧母,老祖并给她修建了一个花园,说是花园,其实是母亲每每思念自己的妈妈,老祖并带她去种上一棵树、一朵花,时间久了,并成了一所花园。禾素的母亲最终将这所小花园留给了自己的小女儿,她知道禾素会将小花园完整地保留下来,并传给子子孙孙……那里面,不仅花果繁盛,还承载着祖孙几代人的爱和温情。
禾素曾说,在异乡的很多夜晚,总会想起故乡那片古老的园子,它的神秘及丰实的内涵,早已捕获了我们那颗切切望乡的心。若干年过去,或许我的女儿又带着她的女儿去园子里寻宝探秘。尽管我不知道她们会有什么样的对白,但有一样我可以肯定,无论过去多少岁月,这片承载着祖祖辈辈血脉和温情的土地,会一如既往果木茂盛繁衍下去。爱,是永无止息的。
情感代码“花园”正是通过三代人血脉相连的汗水和努力传承了这世间最宝贵的亲情,它扩大了散文语言的张力,进而使散文的艺术魅力大放光芒。
任何作品中出现的人物都离不开其生存的背景。背景代码是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呈现其意义的对象环境表记和特指。背景代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社会背景的内容,即故事发生的特定的时代环境和特定的文化氛围;二是指作品中出现的具体背景,即文学作品中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地点和条件。
“蔓勒梗”——傣语,意为酸涩的野枇杷果。亚热带地区特有的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米,叶为长椭圆形,长10——30 厘米,宽3——10 厘米,秋冬大量开花,花期极长,长达2——3 个月,初夏硕果累累,可观不能食,因形似枇杷而得名。外公家的蔓勒梗是鸟儿飞来衔了一颗种子,放在院子里,数年后,小小的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这棵树是禾素儿时的小伙伴,她撑着伞幻想着自己像鸟儿一样从树上飞下,傣族小姑娘,个性中透露着倔强和不服输。
“蔓勒梗”有别样的好处,它长大之后,外婆爱弄些小东小西的拿到市集上去卖,帮补一下家计,蔓勒梗的叶子又宽又大很美观,外婆将它们摘下来,用水洗净,包上自己要卖的花呀果呀,用竹篾条捆上,一包包拿到市集去卖;蔓勒梗的叶子表面光滑,背面粗糙很有质感,像硬硬的磨砂纸一般,这使它有了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任何脏了污了的用具,只要外婆手扯一把叶子“唰唰唰”擦几下,手里的东西马上就会变得透亮起来。
树木是生命的象征,“蔓勒梗”静静的看着小女孩长大,外公变老,家境窘迫,“蔓勒梗”见证了方家的荣辱兴衰。外公走不动了,就背靠着这棵“蔓勒梗”,远远望着天空,枯叶与树干交织在一起,外公说,这棵“蔓勒梗”不再长了,它支撑不住我的小安了。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曾经那个留学缅甸的土司王子,方家的掌舵人,精通英语、缅甸语、汉语、傣文,会写戏文,翻译剧本,因崇尚自由,没有在年轻时为自己谋条出路,年老却食不饱腹。小姑娘望着外公牵着老牛离去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不怪父亲,那个年代,粮食是稀缺品,家家不够吃,外公和舅舅来了,我们就吃不饱饭……外公没有怪罪母亲,只是日后在我家门口,再也见不到外公和他的老黄牛了。日子就这样过去,清明前夕,外公悄悄的走了……父亲在清扫“蔓勒梗”树的时候,忍不住扶着树伤心的哭起来……
历经多年风雨,屹立不倒的那棵“蔓勒梗”树,在外公与蔓勒梗最后的岁月里相依相伴,树不离人人不离树早已融为一体。树是普通的树,人是平凡的人,正是这份不张扬的平凡普通才凸显出各自的不平凡来。
我初读禾素《消逝的马缨花》,微微的闭起眼睛想:马缨花会是淡紫色的,小瑞穿着淡紫色的裙子美美地向禾素走来,青春少女的美,散发着苦涩的马缨花香……后来,我查了百度,上面说马缨花,为杜鹃花科植物马缨杜鹃的花。它生于海拔1200——3200 米的山坡、路旁、村边等灌木丛中,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花冠钟型,大而美丽,紫红色。马缨花指的是合欢花,它寓意着对对方的爱意,希望长久在一起,激情似火形容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家庭和睦,夫妻关系和谐。现实中的马缨花红艳似火,与我心中淡紫色的花瓣相差甚远,火红的马樱花象征了少男少女初恋的情欲,禾素真可谓匠心独运。
恋爱是两厢情悦,结婚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男孩在得知小瑞有孕后,选择去了昆明。女孩一个人留在小镇上独自承担所有的痛苦,她的家庭本是愚昧的,小瑞腹中七个月的孩子被引产,一条鲜活的生命消失了,没人真正疼惜过这个单纯的小姑娘,她在成长的路上没有引路人,小瑞是一株生在灌木丛中的马缨花。
文中“马缨花”一共出现16 次,禾素和小瑞是幼时的玩伴,两人相识在马缨花下,每天相约去钓鱼、捉虫、摘果子,童年的时光总是短暂又快乐。禾素在高考前夕,与小瑞重逢在马缨花下,这次的小瑞已不再是那个扎着辫子的小顽童,她长大了,亭亭玉立,穿着带有马缨花图案的连衣裙,好美,禾素形容小瑞是七仙女下凡……如此美貌的姑娘站在马缨花树下,马缨花也笑了,她笑颤了花枝,抖落一片一片的欣喜,为这对生分十一年的儿时好友重新拥抱轻轻地鼓掌。“马缨花”是全文的草蛇灰线,它贯穿着散文的始终。小瑞与禾素畅谈在马缨花树下,小瑞给禾素讲了男孩子的故事,从村口种下一棵棵马缨花到小瑞的家中,女孩被男孩的诚心打动,完全交付了自己,至死坚信男孩是爱她的,正如马缨花的花语激情似火,长长久久。小瑞死的时候,连衣裙上已然有些褪色的马缨花图案似乎也于瞬间失却了所有的光彩。粉粉嫩嫩的马缨花图案,寄托了小瑞对生命浓烈的热爱和难舍之情,绵绵的细雨凄冷地洒向送葬的人们,男孩种的马缨花从她的家门口一直延伸到村口的寺庙旁,盛放着的马缨花仿佛也在为这年轻的女孩叹息!没有眼泪的马缨花洒落一地的花瓣,为她这最后一次走过铺了一张浪漫温馨的粉红地毯。
人到中年,我已为人妻,为人母,近日喜欢听一首歌,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里面有一句歌词写的好:爱会让每个思念都有结局,爱是包容,爱是舍得,爱是我们一回家就可以看到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愿每个真心付出的人,都会听到幸福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