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珊,李银华,刘 琦
(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西萍乡337000)
尘肺为常见职业病之一,主要原因为患者长期处于粉尘、灰尘较多环境下,持续吸入粉尘、灰尘导致其肺组织结节性纤维化,肺功能逐渐下降,且为不可逆性下降[1]。临床症状为咳嗽、胸痛、呼吸气短气急等,若控制不佳会逐渐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呼吸衰竭,且药物治疗无法根治,为帮助患者缓解呼吸障碍症状、提高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需要研究有效护理干预方法[2]。有氧运动可通过运动过程中气体交换增加尘肺患者心肺耐力,从而改善其肺功能[3]。呼吸训练康复护理可通过锻炼患者呼吸肌功能改善患者呼吸和肺功能[4]。目前,临床较少研究呼吸训练康复护理联合有氧运动护理干预尘肺患者的效果,对此,本研究以79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60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尘肺患者[5];②无吸烟史者;③均为男性患者;④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心肺疾病者;②合并肢体运动障碍,无法进行有氧运动者;③合并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训练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29例和联合组31例。运动组年龄35~82(58.15±10.94)岁;病程3~20(12.03±4.12)年;尘肺分期[6]:Ⅱ期18例,Ⅲ期11例。联合组年龄35~82(58.43±11.02)岁;病程3~20(11.89±4.05)年;尘肺分期:Ⅱ期19例,Ⅲ期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基辛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运动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有氧运动干预,运动工具为功率自行车,运动开始时,患者进行10 min热身活动,热身结束后,使用功率自行车在10 W的功率下运动5 min,然后女性尘肺患者以15 W/min运动40 min,男性尘肺患者以20 W/min,运动中尽量保持自行车轮转速均匀维持在55~65转/min,每日训练1次,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有氧训练时长,尘肺患者根据自身生活习惯将训练时间固定在早晨或者傍晚,干预15 d。
1.2.2 联合组 在运动组实施有氧运动训练基础上联合使用呼吸训练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呼吸训练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负荷呼吸训练:首先护理人员指导尘肺患者选择自身感受最舒适放松的体位,通过深呼吸缓慢放松全身,护理人员操作呼吸检测仪器检测尘肺患者最大通气量(MVV),确定训练吸气容量目标,确定容量目标后护理人员指导尘肺患者将吸纳器吸嘴全部含在口内,调整吸嘴位置,下压患者舌体,确定患者口腔和呼吸道通畅后,缓慢、逐渐用力吸气,保持吸气是浮标在透明管内的高度维持不动,维持3~5 s后将吸纳器从口中拿出,缓慢呼出气体,尽量保持呼气与吸气时间为2∶1,可随训练次数增加,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完成训练的熟练度,可逐渐增加浮标高度,循序渐进,每次训练15 min,每日训练3次。②呼吸肌训练:a.腹式呼吸:护理人员将尘肺患者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嘱患者尽量保持腹部不动并在呼气时压缩腹部,尽量压缩,吸气时则对抗手的压力鼓起腹部,注意吸气使用鼻深吸气,呼气使用唇缓慢呼吸。b.缩唇呼吸:护理人员指导经鼻吸气后缩口唇做成吹哨状缓慢呼气,呼气时护理人员在患者面前30 cm左右处放1张白纸,呼气程度以轻微吹动白纸为佳。呼吸肌训练每日进行15 min左右,每日训练3次。训练期间护理人员需每日造成查房时告知患者每日训练计划,并嘱家属监督患者完成康复训练。联合组呼吸训练康复护理分别于早中晚饭前30 min或饭后1 h进行,持续干预15 d。
1.3 评价指标 ①肺功能:干预前后使用肺功能检测仪器检测并比较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MVV、用力肺活量(FVC)。②呼吸情况:于干预前后采用自觉气短、气急分级量表[7]评估两组呼吸情况,分为5级,Ⅰ级为无气短、气急;Ⅱ级为感受到轻微气短、气急;Ⅲ级为感受到轻度气短、气急;Ⅳ级感受到明显气短、气急,但可忍受;Ⅴ感受到严重气短、气急,无法忍受,需要辅助呼吸。③运动能力:计算并比较两组康复训练开始1周内平均有氧运动时间和康复训练最后一周平均有氧运动时间;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分钟步行试验(6MWT)[8],以30 m距离为测量距离,每间隔1 m放置标志物,患者在6 min内来回行走,记录最终距离。④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后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9]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分为呼吸障碍程度、活动时呼吸障碍情况、呼吸障碍无法活动情况,每部分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低。
2.1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呼吸情况比较 见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运动能力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运动能力比较
2.4 两组干预前后SGRQ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SGRQ评分比较(分,
尘肺无法根治,尘肺患者肺功能下降严重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影响其生活活动,而药物治疗只能缓解患者病情加重,对其肺功能改善效果不理想,因此需研究科学护理干预方式帮助患者改善其肺功能[10]。
尘肺患者肺间质纤维化,导致肺活量降低,减少肺通气,呼吸功能受损,引起气短、气急等呼吸困难症状[11]。有氧训练是指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条件下进行的运动,运动时人体吸入氧和耗氧量相等,运动强度低,运动持续时间长,可有效锻炼尘肺患者心肺功能,增加其肺活量。虽然有氧运动可锻炼患者肺功能,但单独使用有氧运动对患者呼吸肌锻炼较少,呼吸肌收缩功能不足会对患者肺功能产生一定影响[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5 d后,两组FEV1、MVV、FVC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运动组(P<0.05);干预15 d后,两组呼吸情况分级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运动组(P<0.05)。说明呼吸训练康复护理联合有氧运动干预尘肺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呼吸情况。究其原因:呼吸训练康复护理训练内容包括负荷呼吸训练和呼吸肌训练,尘肺患者由于长期低氧,导致其正常腹式呼吸减弱;负荷呼吸训练和呼吸肌训练可通过训练工具制订通气量目标,保障患者呼吸训练有效达到的容量,并使用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缓解尘肺患者胸腹呼吸矛盾,加强或恢复患者腹式呼吸,从而可有效调节尘肺患者肺通气量和呼吸肌收缩频率,改善尘肺患者呼吸肌收缩情况和呼吸方式,配合有氧运动锻炼患者肺通气功能。因此,可有效改善尘肺患者肺功能和呼吸情况。
尘肺患者在活动时由于其气道阻力较大、肺通气量不足导致其活动时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产生低氧血症,导致呼吸困难发生,因此,尘肺患者会下意识避免长时间运动,使其运动能力降低[13]。且由于呼吸障碍等临床症状导致患者部分活动量需控制甚至避免,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降低生活质量。有氧运动可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从而缓解尘肺患者运动时呼吸困难症状,增加其运动能力,但由于患者呼吸肌收缩功能障碍、呼吸方式错误等原因导致患者运动时仍会出现气道阻力较大、吸气量不足等情况,影响尘肺患者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14]。本研究结果中,干预15 d后,两组有氧运动时间、6MWT均长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长于运动组(P<0.05,P<0.01);干预15 d后,两组SGRQ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运动组(P<0.05,P<0.01)。说明呼吸训练康复护理联合有氧运动可增加患者运动能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因为呼吸训练康复护理通过有效锻炼保障尘肺患者肺通气量,并纠正患者呼吸方式,逐渐恢复并加强其呼吸肌功能和腹式呼吸,有氧运动时患者使用正确呼吸方式可保障其有氧运动期间氧气摄入量,减少有氧运动期间呼吸困难发生风险,从而提高其运动能力[15]。此外,呼吸训练康复护理联合有氧运动增加尘肺患者肺功能、呼吸功能和运动能力后,可增加尘肺患者生活活动范围和项目,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呼吸训练康复护理联合有氧运动干预可改善尘肺患者肺功能和呼吸情况,增强运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可作为尘肺患者护理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