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晴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健康体魄为基,体育的重要性日益被意识到[1]。同时,体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曾提出,“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强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体育与人的关系表现为身心一元的线性因果关系[2]。体育的内容不仅包括身体锻炼,还包括人的品格塑造与技能精进。因此,不仅要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功能,更要挖掘其 “育人” 的作用。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重视 “五育并举” “德技并修” 的教育实践。但单就体育而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普遍存在与生命本体脱离、缺乏生活底蕴、工具化 “功利” 倾向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体教割裂、学训矛盾等突出现象,整体育人、协同育人的效果不突出。本研究打破以课程论来关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局限,把握体育教育的时空维度,从育人的角度来审视体育,厘清体育与德、智、美、劳诸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以 “体育精神” 为引领,创新性构建层次分明、内容科学、结构完善、协同适应的育人体系,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斯宾塞认为,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马约翰先生认为,体育是教育中唯一比较全面、完整的系统,它发展身体效能,同时又发展精神品质。因而,让学生以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学会生活、回归生活,并终融入生活,乃是体育的本质。要与时俱进地推进体育发展,明晰新时代 “以体育人” 的本质,回归生活、回归教育,是新时代体育教育的起点。
体育究其本质乃是 “身体的教育”,“身体” 或隐或现一直处于体育的核心,不管实践中秉持何种教育理念,实践主体永远是身体,身体是所有体育教育活动的原点[3]。在学校体育中,育 “体” 是根本。就生命教育而言,只有对生命个体给予充分的关爱与尊重,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是当今世界共生思维的价值指南和行动纲领,而体育能够挑动生命的脉搏,激发生命的激情,体悟生命的乐趣,蕴含生命 “共生” 和 “公平” 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互为经纬,是实现两者共生共建的实践方法[4]。新时代的体育不仅是一种新的课程体系,更应成为一个具备更高境界、更大视域的生命成长体系,以敬畏生命本体、追寻生命意义、丰富生命进程为核心价值。
体育是指向竞争和内在自由的、促进人类本质的身体活动,是以身体感性、身体竞争与超越、精神自由与快乐为旨归的活动[5]。体育不仅只是身体的教育,更是心灵的教育,超越 “身” 的发展而臻至 “心”的修养,是身心双促进的教育。当前社会对青年学生的身心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育的学科任务不能仅限于 “体” 的发掘,更应加关注新时代人的精神浸润和心灵真美善的内在成长。“健康幸福” 生活不仅源于健硕的身体,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验与感受,这种感受既可表现为一种实时状态,又可表现为体验与追寻的过程。蔡元培先生的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教育思想,从教育塑造与完善人的功能角度,指出了体育的独特育人价值: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坚强意志与拼搏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公正思维与平等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真、善、美的人生价值观[6]。科学的体育运动指导在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情绪改善、心理调节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体育的落脚点是人的培养,而人最终要回归社会实践来证明自身价值和教育成效。在完善的教育体系中,体育是以身体及其活动为媒介,来提升个体的身体、思想、素质等方面的社会适应性,进而发展并改造社会。体育课程的开设以及体育专项运动的开展,可有效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而保障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提升他们的社会竞争力。而 “岗课赛证” 一体化的体育竞赛能提供社会化的模拟竞争情境,校园体育文化可提供社会化的文化氛围,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能提升学生运动生存与生活技能。通过多种体育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发展体育的能力,开发学生自身所蕴含的体育潜力,促进他们体育素质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综合能力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高职院校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与体育精神塑造一脉相承,“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技能强国” 的建设,都将汇聚于社会主义建设的 “劳动大军”“大国工匠” 之上。要全面把握体育教的时代使命,开创高职院校体育新局面。
中国的学校体育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在教育理念上既传承着健康、长寿的养身思想,以及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刚柔并济” 等哲学理念,又融汇了西方竞技体育理念,或隐或现兼具 “人文主义” 和 “竞技主义”,开设以团队合作为特点的显性竞技运动项目等。正是由于对体育历史与文化教育本源的坚持,体育已经在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方面被认可和诠释。当下,中国式的体育现代化要求体育教育创新,必须秉持 “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 的思想[7],以“时代需要” 为目标,以 “服务现实” 为旨归,以 “创造性” 为要求,从提升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维度,根据当今社会现实和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开拓体育在物质领域的功能教育和在精神领域的意识教育。
教育的内在价值在于 “立德树人”,而 “中国梦”“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是高职院校体育最大的外在价值。纵观新中国的体育史,本身就是一部 “为国争光、顽强拼搏、超越自我” 的奋斗史和贡献史,有着生动的叙事逻辑、鲜明的发展逻辑和深刻的理论逻辑[8]。时至今日,幸福生活关照下的 “健康中国” 标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逻辑,体现着新时代体育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体育强国 “使命” 有两个:为建设体育强国做更多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二者构成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塑造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价值坐标[9]。高职院校不仅有人才培养的功能,而且担负着传播和弘扬体育价值和体育精神的功能,体育在尊重和重塑体育传统价值观的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和提振育人领域的价值功能,兼具 “明德、增智、健体、育美、促劳” 的综合育人价值,与德、智、美、劳教育共同构筑起协同育人格局,为体育强国提供人才支持和精神动力。
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正是获取强健体魄、塑造健全人格、锻造工匠精神的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10]。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必然要注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理论,以适应新形势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大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以 “体育、教育、健康三位一体” 为理念,创新体育教育模式和育人体系。产业需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动因,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对体育人才的类型、数量、结构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不断加大 “体教融合” 改革,以回归教育本位作为体育改革的着力点,改革学校体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体教融合、体科融汇、以体育人、以文化人。
体育重在塑造 “体育精神”。我国近代体育教育家宋君强调 “育德” 为 “以体育人” 之本[11]。体育精神的塑造远超越体育运动本身,精神的引领与品格的锻造将使人受用终身。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脉搏,从整体上明确体育的目标,加强体育教育规划,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创新“以体育人”,并将这一理念融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践行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体育精神内涵丰富,《奥林匹克宪章》中提出的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或可成为体育精神的代名词。高职院校作为一种类型教育,面向生产生活一线,强调以 “工匠精神” 为引领。高职院校发展学生的体育精神应首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工匠精神本身就内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生活品质。很多竞技体育、技能竞赛项目的训练与竞争对于塑造积极、健康与乐观的生活态度大有裨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面临体力和意志力的双重考验,与专业技能大赛一样,唯有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圈”,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技能的提升和竞赛冲刺胜利的喜悦。青年时期的品格养成对将来走向社会大有助益。其次是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团队竞技性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都要求成员进行高度的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特长和潜能,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方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当今互联互通的世界中,只有分工明确的 “技能共同体” 才有可能协作共赢。而体育能打破学生 “自我为中心、孤军奋战” 的格局,让学生拥有开放的心态和主动合作意识,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个人发展融入集体、社会、国家中,进而实现个人价值。最后是遵守规则的社会意识。“公平”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职业教育本质是面向人人、实现 “人人皆可出彩” 的 “公平” 教育,而公平的社会环境有赖于行之有效的规则以及公民规则意识的建立。体育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这种通过从 “身” 到 “心” 的体育实践而养成的规则意识,远胜于停留于对规则文本的阅读理解。在体育中养成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的认同与遵循,从而促进学生成为自觉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进一步突出体育在 “五育并举”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传统理念,从办学理念到专业开设、教学管理、课程设置等,系统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强化体育课程内容及学分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设计,以及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融合。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在体育中的丰富性、差异性和个性化,完善课程标准,使体育精神在新时代的立德树人中得到应有的回归。其次,在课程中深入挖掘体育精神元素。要加强对新时代体育精神的解读,更要结合时代特征增强对科学运动的指导,以及对时代体育人物以及体育精神的宣讲,结合传承中华民族体育精神精髓,对课程进行具体化、趣味化和生活化设计。基于育人功能设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课程思政为契机,增加实用的健身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体育的理实一体化传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科学的体育观和良好的世界观。最后,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有机融入体育精神的相关内容。不仅要优化体育场地设施与校园环境中的软环境布置,更重要的是要凸显体育课程的 “多样化”“健身性”“兴趣化” 三大特征,可举办大健康知识、体育健身知识等讲座,举行各类运动竞赛,开展趣味体育游戏等,创新 “学练用创” 一体化教学模式。整合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以校企合作为依托,鼓励教师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对体育活动和赛事的科学指导,不断丰富体育的教育内容。
体育精神的培育、弘扬与践行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高职院校要提供强有力的 “双师” 团队保障。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使之成为体育精神的 “自燃体”,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专业带头人,形成教育教学的引领示范。增强教师团队的综合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锻造良好的师风师德,使教师成为健康向上的社会示范引领。更要建立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大对体育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促进 “体教融合”和 “五育并举”。增加体育教育经费投入,系统推进、精心设计体育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方案等,避免有 “体” 无 “育”,保障体育的场地、经费、设施的投入,形成健康安全的育人环境。创造性地进行“以赛促学,学赛融合” 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育协同推进机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积极争取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建立课内外、校内外,家校以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健康机制。另外,也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除了健康体质监测,还要从 “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等不同的视角,结合体育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特点,建立发展性的体育教育评价制度,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将参加体育的频次、对待健康生活的态度、体育技能的提升、体育活动与竞赛成果等方面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评优评奖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