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3-02-10 21:50马爱梅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院校高职

马爱梅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进入新时代,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与高等职业教育适配性问题凸显,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在某些领域,具有改革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更是奇缺。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战场,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和新要求,围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加快“三教”改革步伐。[1]数学作为高职理工科等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在高职数学教学工作中,面对学生生源成分复杂、基础参差不齐等问题,学校对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和力度不够,对数学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作用认识不够清晰,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有下降的趋势,需要引起学校管理层的高度重视,要以问题为导向,研究解决数学教学改革创新的举措。

一、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数学教学培养的五种核心能力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和数据处理能力。[2]其中空间想象、运算求解和数据处理能力是职业能力中技术能力的基础,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能力则与非技术能力中的岗位适应能力、创新意识、沟通协调能力等密不可分。在职业能力培养的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被赋予更高的使命,在传授基础知识之外,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分析、统筹协调等非知识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从高职院校实际来看,在日常教学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清晰,课程定位不准确

一些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方面,对“教什么”“怎么教”存在模糊现象,不能准确把握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数学课程的差异点,没有找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契合点,没能有效发挥基础课程对专业的服务功能。这些均与高职数学教学目标定位不明、数学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体现不足密切相关。

(二)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学理念滞后

高职数学是一门重要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课、提升技术技能的重要基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目前,不少高职学校,对于数学教学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存在课时安排不足、学分较少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在教学理念上,与本科院校没有实质性区别,甚至与高中趋同,不能做到与实际教学对象相吻合,有的重视知识目标的达成度,对学生数学核心能力培养不够;有的过于强调应用能力培养,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学学科对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三)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一是教学方法传统,很多高职院校还采取传统串讲模式,讲定义、套公式、练例题,被动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枯燥无味,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分层和个性化教学方式不足。教学工作不够细化,缺乏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三是教学方式创新不够。对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前沿和新兴的教学方法使用较少,师生课堂互动较少,教师的学科思维较强,对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能力训练得不够。四是数学慕课、微课的录制、收集、开放及共享不足,导致无法有效满足学生课后重温和复习需要。

(四)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数学教师团队实力不强

一方面,高职院校生源既有参加高考的普高毕业生,也有参加单独招生的中职、职高、技校毕业生。普高毕业生和中职、职高、技校毕业生中学阶段数学基础较差,均对数学课程心存畏难情绪。很多学生对于数学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甚至片面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就应更多学习专业技术技能,对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意愿和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不少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团队实力较为薄弱,兼课教师多,教研活动开展较少,有的出现教学队伍断档,补充新教师不足,缺乏领军人才。

二、解决高职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把握课程定位

高职院校与众多普通高校相比,生源基础较差,人才培养又有自身的特殊要求,必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定位,使教学目标、课程定位与自身实际和培养目标高度吻合,数学课程的教学更应如此。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推进高职数学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要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导向,聚焦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一任务,突出数学学科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人文素养等要素,科学系统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数学课程在高职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予以重视和落实。[3]特别是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更要结合学生学情及发展实际,平衡好知识与应用、就业与升学、当前与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突出职教特色,构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并富有高职特色的教学目标体系。

2.准确把握课程定位

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定位中,既要重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部分,又要增加相关学科思维、人文素养以及实用技能部分,平衡好二者之间关系。因此,在课程与教学内容定位上,要坚持“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必须”就是要求基础知识要牢固,“够用”就是强调不过分追求学术上研究,“实用”则是要求更多突出实际需求导向。课程定位要兼顾基础知识、专业特点、岗位需求、个性发展需求,实现分类与分层结合、必修与选修结合、基本教育与个性发展结合。[4]尤其是五年一贯制院校,要构建连续完善的数学课程体系,重构整合教学内容,淡化枯燥的理论,强化知识的应用,突出思维的锻炼,注重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加强数学课与专业课联系,既要保证知识基础性,也要凸显专业特色,确保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更加契合学生多样化需求。

3.适度增加教学课时

数学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微积分、概率与统计等,内容多、难度大,需要充足的教学课时保障学生学习。[5]建议有关院校特别是五年一贯制院校,参考教育部规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根据专业需求,适当增加数学课程课堂教学时间,从一周一次增加到两周三次甚至是一周两次,切实加大数学课程课堂教学比重。还可增开更多数学选修课程,供有余力和喜爱的学生选择,进一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职业能力培养的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工作,还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注重结合实际,突出案例教学导向,结合专业特性及职业环境开展教学,切实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其次,广泛开展数学实验课,以探究为基础,以软件为工具,以应用为目的,寓教于研,将数学的理性思维与专业课程、实际应用相结合,既夯实学生数学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与数学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最后,加强自编教材研发工作,针对不同专业,梳理知识体系、整体结构,并融入更多专业工具、数学建模、课程思政等元素,同时在形式上更多使用活页教材,确保与时俱进。

(二)提高数学教师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1.注重数学“三基”教学

“三基”是指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运算(应用)。高职阶段数学教学,不追求拔高,不追求解难题,而要关注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关注运算速度和熟练度。在教学导向中,重视“三基”,并在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上有针对性地予以倾斜。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兼顾基础较为薄弱学生,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在实际和工作岗位上能够熟练运用。

2.注重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是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奠基石。抽象、推理、分析、演绎、模拟等数学思想、思维和方法也是当前科技企业主要创新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运用发散思维甚至可以天马行空,切实增加数学思想、数学思维锻炼,努力培育和锻炼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3.注重培育数学文化

《孙子算经》中提出“数学是四时之终始,万物之祖宗”。数学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与人文精神,与其他人文学科也有一定交融。教学中要善于在课程上穿插数学文化与数学人文精神,通过组织课程思政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家的情感、操守、品德和人生观,培养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数学精神,培育耐心钻研、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精神。

4.注重培养数学应用技能

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是各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职业技术能力的基础。近年来,数学在IT产业、科学研究、金融保险、智能制造等热门行业受到广泛应用。数学建模、大数据分析、后台算法等热门技能无一不是以数学学科作为基础。高职院校要坚持从岗位需求和工作实际入手,引入更多领域实际工作案例,加大应用类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力度,实现数学知识内化、学生综合技能提升,切实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1.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强化学生中心地位

依托院校在线教学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可组织翻转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将数学课程从课堂延伸至课前、课后教学。在流程上,可利用平台发布预习视频与教学任务,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完成预习作业、提出答疑等方式进行课前学习,课中采取分组讨论、实验式、探究式学习模式,课后组织思维导图总结、巩固练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各项数据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动态信息化管理。要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增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生随时学、随处学、随心学,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效率。

2.搭建有效教学平台,改善学生学习效果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课堂参与性不高,教师也很难兼顾所有学生。搭建不同类型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分别搭建基础知识教学平台、分层教学平台、个性化教学平台,其中基础知识平台,主要以高等数学、经济数学、工程数学等基础课程为主,注重基础知识理论讲述,同时增加数学建模、数学思想与数学文化等内容,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基础能力和素质。分层教学平台,根据学生学情,将不同类型学生分组编排,采取小班、小组化教学方式,制定不同教学目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有针对性改进提升。个性化平台,主要以选修课程为主,围绕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针对数学建模内容,增加相关课程。此外,个性化教学还可针对学生不同需求,开展专升本、自考本科等专题课程,供学生选择。通过分层式、个性化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3.开展建模活动,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当前广大高职院校广泛开展(参与)的一项数学竞赛活动。通过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不仅可有效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锻炼学生分析、推理、证明和计算的能力,还可充分锻炼学生多学科复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比如应用计算机数学软件能力、AI智能写作能力、文献快速检索能力、短时间快速自学能力,甚至组织、协调、管理等非技术能力。高职院校要优先开设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公选课,制定教学方案、培训计划和完善的竞赛制度,为学生参赛奠定良好基础,并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要通过建模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切实增强职业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教学关键基础

教师队伍是促进教学改革的主体和关键。推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离不开一支业务精湛、责任心强、富有创新精神、符合本校实际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整体思路,一方面,坚持通过政策优势,吸引高水平特别是领军型数学教师加入,释放“鲶鱼效应”,提升整体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加强本校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围绕中青年教师,建立完善培养体系,通过“结对帮带”“挂职锻炼”“教学比赛”等方式,以赛促建,充分挖掘青年教师的发展潜力。同时将教师个人待遇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建立利益共同体,鼓励教师到各大名优高职校、国家双高校建设单位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教学改革研讨活动,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工作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

结语

新时代,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形势,社会对职业技术技能人才要求更高,加大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力度已刻不容缓。从数学学科角度出发,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社会需求导向,围绕造就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目标,进一步加大数学教学改革力度,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现代化强国伟业目标提供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院校高职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