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奇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514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随之进入“提质培优”的新阶段,尤其是2017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2020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的出台,在岗位职责、人员配备和聘用形式等关键方面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作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清、人员配备不足和聘用形式不一等不利局面,高校辅导员的整体规模和在校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保障,且由于《规定》中对于辅导员生师比有着1:200 的明确比例要求,使得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在近几年迅速“扩充”,队伍的规模化年轻化、程度也得到大大提高。而与此同时,面对重要且繁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辅导员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显得更为重要而紧迫,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阻力,其中,科研“短板”即当前高校辅导员亟待破解的一个现实难题,高校辅导员的“科研之路”面临着比专任教师更为严峻的困难与挑战。
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入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辅导员工作的强度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培养和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以增强其理论知识素养和实践工作能力,是高校实现围绕、关照和服务学生,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等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的“先手棋”。
职业是个人所从事的服务于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活动具有社会性、长期性、专门性和公认性等诸多特征。但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征相对模糊,社会普遍认知认为辅导员是一个“从业”周期短、专业性要求低、人员流动性大的事务性岗位,尽管近年来,国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中一再强调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要性紧迫性,但这一情况依旧没有得到彻底转变。要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必须秉承科学化理念,增强辅导员按照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标准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而科研能力的高低即是判断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规定》中对于高校辅导员开展科研活动有着明确规定,其中第九条“理论与实践研究”要求高校辅导员应“努力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参加相关学科领域学术交流活动,参与校外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1]同样,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于初、中、高级辅导员的认定中也明确将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题的申报、学术论文的发表以及学术活动的参加作为辅导员考核的标准项目之一。再者,参与高层次科研课题研究、发表高水平原创性学术论文或学术专著依然是高校辅导员职称评定中“代表性成果”的重要来源。提升科研能力已然成为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实现自我发展和突破的必经关口。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其他高校研究者所不可替代的天然优势,那就是作为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与学生的交往共同构成了真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辅导员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特性、困难与需求,能够及时清晰地感知研究问题的所在以及获取研究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主体,针对研究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尝试,辅导员能够直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形成较为实际的研究知识和教育理论[2]28-32。但长期以来,这一优势条件并未在辅导员科研实践得以充分展现,甚至常常被一些潜在的制约因素所“湮没”,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开展科研活动是以研究者的意愿、兴趣、耐心和自由性来探索学术未知领域,进行知识的提炼和创新,这需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而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繁重且琐碎,使得其在科研方面相比专任教师,存在更为严重的“时间焦虑”,工作碎片化状态导致辅导员几乎不可能长时间、深度地投入科研探索,“赶时间”“挤时间”“等时间”成为辅导员科研活动的常态。此外,辅导员队伍整体职业认同感不高,一些辅导员自认为职业地位低、“上升渠道”窄,工作事务性强,体现不出能力水平,甚至一些年轻辅导员将辅导员岗位视作一个“曲线救国”的职业“跳板”,在入职之初就计划着转岗或离职,这一情况在博士辅导员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3]75-79。职业认同感薄弱势必导致辅导员在从事与本职工作相关学科的研究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愿意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学科背景与研究需要不对口是辅导员科研必须克服的一道难关。辅导员工作职责涉及学生日常管理、班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危机处理、就业指导等多方面,这使得辅导员与专任教师相比需要具备更为全面综合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目前高校对于辅导员的学科和知识背景口径要求较宽松,在选聘辅导员过程中往往注重政治素养、组织与管理、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考察,而忽视对学科知识储备和科研学术能力的综合评判,而在后续的岗位培训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又缺乏科学有效的科研能力培育规划,导致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与职业要求“错位矛盾”始终得不到有效缓解,以至辅导员科研能力“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状况成为常态。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愈发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进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与学校各级党委、学工、宣传等部门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相比,受到学科背景、知识储备、学历层次、职级职称、学术经验和科研资源以及学术认识度等诸多因素影响,辅导员在科研生态位竞争中大都处于劣势,具体体现在高层次课题申报和高水平论文的发展等方面。此外,长期以来高校对于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认知和政策支持不够,过度专注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是导致在高校学术生态中辅导员科研合法性地位日渐式微,辅导员队伍科研氛围不浓、培育机制欠缺的重要原因。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诸多外部客观因素与辅导员个体主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与相互促进。当前,高校辅导员“做科研”确实亟须向学术生态要“空间”、要“地位”,向制度环境要“资源”、要“平台”,但学术生态或制度环境等外部客观因素的改善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渡和适配过程。立足眼前,要切实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还应从“人”的内部因素着手,发挥辅导员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唤醒辅导员的科研自觉,以“内因”促动“外因”,从而扭转当前辅导员群体科研成果有“数量”乏“质量”,有“高原”无“高峰”,看似“繁荣”实则“空洞”的不利局面。
“实践业务能力有余,而理论知识水平不足”是对专职辅导员的社会评价之一,甚至一些人对辅导员职业是否需要或应当“做科研”心存质疑。实则不然,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是高校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能之一,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参加相关学科领域学术交流活动和相关课题或项目研究是辅导员的“职业权利”,科研活动绝不是辅导员在本职工作之外的“个人”行为,而是辅导员工作职责的现实要求,辅导员应自信坦荡地“做科研”。与此同时,由于辅导员岗位业务性实践性突出,因此,辅导员自身要科学把握工作实践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既不能使二者“脱节”,将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相“割裂”,亦不能无视二者“边界”,将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划“等号”,厘清二者之间的合理“距离”,这需要辅导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强化学术意识,实现由“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的蜕变。
问题是推进科研活动的源动力。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学情的不断变化,辅导员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挑战,需要辅导员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提炼方法,运用新思维和新方法来应对和处理纷繁复杂的学生事务,将育人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4]78-81。一是学会从具体工作中探寻内在本质和规律。辅导员从事一线学生工作,是大学生各类需求和问题的知情者和解决者,理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的“不二人选”,辅导员要做到勤于观察和思考、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外在行为表象下的特征、本质和规律,做到工作与科研的深度统一。二是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处理。学术理论不是“空中楼阁”,“求真”“创新”是科学精神的不变内核。辅导员从事科研活动必须以“满足学生需求、解决学生问题,更好地服务学生工作”为根本指向,做到学术照映现实、理论指导工作,如此,辅导员“做科研”方才有后劲、能创新。
职业化专业化是一份工作获得社会地位和话语权的必然选择。辅导员兼具“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职业身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作为一项科学性、持续性的系统工程,发展视角不能仅局限于眼前的具体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疼医脚,要从问题的根本处着手[5]84-91。一是要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不仅要让辅导员职业在高校中“立的稳”,更要“站的久”,使更多人乐于将辅导员职业当作终身事业去投入时间和精力,从而能够“沉下身子”“静下性子”去学习和钻研与其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继而产出丰硕的科研“果实”。二是要强化专业意识,提升学科知识水平。没有专门的学科知识体系,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就无从谈起,从目前看,辅导员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但从工作职责看,辅导员需要有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危机处理、就业指导等多学科综合性的知识储备,但由于学科背景复杂,大多缺少相关专业基础,辅导员只能在“后天”工作中去不断弥补和提高,而从事与自身工作相关的科研活动即是辅导员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最优途径。
学术是一项专门、系统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技术活”。良好的科研素养是辅导员提升科研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前提和保障。一是要明确研究方向。如前所述,辅导员工作条线多、内容杂,且因为诸多原因导致辅导员工作条线或所在学院常常发生变动,工作内容也随之不断变化,这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辅导员科研的“专一性”和“专注度”。一些科研经验不足的辅导员常常出现“研究方向跟着工作内容走”的被动情况,使得研究过程难以持续,研究程度难以深入,这就需要辅导员自身提高科研素养,善于寻找工作内容与研究兴趣的“重合地带”,较早明确并坚持既有的研究方向。二是要拓宽研究渠道。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政工作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资源和平台有了显著的改善,辅导员应抓住这一“利好”形势,积极申请高层次的科研课题,发表高质量的学术文章,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大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或辅导员专项课题的倾斜力度,对于辅导员立项课题或发表文章给予更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鼓励更多年轻辅导员攻读辅导员专项计划或思政相关学科博士学位,真正让辅导员“做科研”有抓手有空间有条件。
“单打独斗”的科研活动难以取得持续性的良好效果,长期高效的科研活动需要良好的学术生态“加持”,辅导员群体应加强相互之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共同寻找学工与科研的“最大公约数”。一方面,辅导员工作职责繁多,学科背景多样,研究涉及的理论知识涵盖面广泛,这为辅导员构建科研共同体,组建高水平学工科研团队提供了客观条件。按照“同向互促、多向互补”的原则,有相同或类似学科和知识背景的辅导员可以共同专注于同一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不同学科或知识背景的辅导员可以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协同完成研究目标[6]108-111。二是开展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促进辅导员群体的学术对话和科研互动。如以各类各级思政科研课题为抓手,支持辅导员组建多样化的科研团队,孵化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积极开展常态化的“辅导员科研沙龙”,让科研能力突出的辅导员“现身说法”,分享学术经验;建立“传帮带”制度,扶持研究型辅导员成立以科研为主题的辅导员工作室,做到以研促学、以学促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