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文献检索课程应用对分课堂模式的改革案例*

2023-02-10 02:56:21华凤皎刘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22期
关键词:内化讲授检索

华凤皎 刘畅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5

0 引言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目前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课,学时总量为24学时。课程任务是通过学习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检索原理和方法,重点学习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技巧及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来获取所需科技信息的能力;熟悉科技论文及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及写作要求,初步具备独立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熟悉本专业的中外文核心期刊及相应的检索途径,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并进行筛选、鉴别及利用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信息素养。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产出导向的理念重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类搜索引擎和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技巧,遇到问题勇于探索,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能力,使其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以教师的单向灌输为主,学生被动跟随为辅,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感大大降低,更无法提升课程目标所要求的信息思维能力和检索技能。此外,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培养方案中只有理论学时,且总学时较少,并没有对应的上机课安排,这对于需要实际检索操作的课程来讲无异于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必然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如何解决课时不足、缺少实践的矛盾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是解决之道。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使教师提纲挈领地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好奇心、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和素养,关键在于转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提升其学习主动性。

1 对分课堂教学法

对分课堂是一种基于“学教并举”的教学设计理论,即在讲授的基础上,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和“思”结合起来、强调学习自主建构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张学新等专家提出对分课堂(简称PAD 课堂)由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组成,其基本理念是教师用一半的课堂时间讲授,另一半安排思考讨论活动[1-2]。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况。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注重学习主体即学生实质性参与课堂生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讲授、内化吸收、讨论三个关键环节中的角色分别为有限教授者、评价者和组织引导者,逐渐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三个环节中分别担任知识框架的接受者、知识的交流者和知识的发现者,真正实现从“机械学习”到“意义学习”的转换[3]。

通过检索2014-2022年间以“对分课堂”为主题的文章,发现相关文章发表数量逐年递增,说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更多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针对文献课程课时不足、缺少实践的现状,本文将在“新工科”背景下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文献检索课程的改革与应用实践,探讨教学实施方案、考核机制和效果评价等问题。

2 对分课堂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应用

2.1 组织形式

结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对2021级2 个教学班开展教学实验,采用随机编组形式,共分为10 个组(其中5 个组为实验组、5 个组为对照组)。两个组的学习时长和学习内容均相同,唯一区别是实验组采用对分课堂模式,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统筹组织)、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内容)、发言人(负责总结发言,汇报讨论结果)。整个讨论环节的组织安排分工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互帮互助的向心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2.2 教学实施过程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组织安排分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根据课程所包含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可灵活调整各环节的时间分配,对相对简单的知识点,可采用当堂对分,即把一堂课分为三个部分开展[4]。比如教师在讲授环节花费10 ~15分钟,根据学习目标,可利用思维导图对章节内容进行梳理和复习,并引出本堂课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但不详细罗列教材所有内容,留有思考空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通过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然过渡到学生的内化吸收环节(大致需5 ~10 分钟)。在这一环节,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讲授,独立思考之后整理分析,制作出“亮考帮”学习卡,即:“亮一亮”自我的学习成果、收获最大的内容,以便对自身学习效果有清晰的认识;“考一考”同学,将自己认为是重点和难点、有解决心得的部分内容作为考点提问,这将改变学生角色、提升其学习的使命感;“帮一帮”,学生可以将有疑问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向同学求助。内化环节可根据学生的能力高低、不同需求提供给学生拓展学习资料。讨论环节(大致需15 ~20 分钟)是一个教与学的双向耦合过程,小组成员借鉴不同的学习心得,确定出本组1 ~2 个“亮考帮”问题后,与其他组成员进行讨论和学习,教师在讨论期间鼓励学生主动发言(提问或回答均可),并对讨论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引导和总结梳理,确保讨论环节的顺畅和参与效果。

2.3 具体实施案例

对分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师生共学共论的主动性,更具有灵活的实施策略。对于较复杂的知识点可将内化吸收环节放在课后进行,即实行“隔堂对分”。下面将描述具体教学活动设计。首先,讲授环节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在线演示中国知网数据库的不同的检索方法(包括一框式检索、高级检索、专业检索、作者发文检索和句子检索),讲授高级检索支持使用的运算符和检索表达式的语法,进一步引申出专业检索与高级检索的区别与联系。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要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检索的具体过程。整个讲授过程不是覆盖式的,而是提炼内容精华,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为学生的内化阶段提供学习的基本框架和思路。课程结束前针对讲解内容提出问题(例如,如何检索到某学校某老师发表的全部论文),引发学生思考,并在课后尝试练习。通过问题的提出,为学生留足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环节只是教学活动的引入环节,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课程内容,对与之相关的问题形成基本的框架结构。

讲授是内化的前提,内化是讲授的目的。学生的课后活动就是内化吸收环节,学生需要对课上的内容进行理解吸收,可通过思维导图理顺思路、找出检索规律,并尝试用中国知网或其他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练习,练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和形成不同的思路,学生可通过“亮考帮”学习卡进行实时的总结与归纳。内化环节是非常关键的中心环节,学生可以查阅相关资源,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深入分析,掌握检索的内在逻辑,对拓展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一环节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充分将学生的课后时间加以利用,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学习时间的规划,还有助于学生研究性或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在下一学时开始的10 分钟左右,开展课堂讨论环节,这一环节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互式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对讲授环节和内化环节的检验与反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张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可以实现学生间差异的互补和融合。学生根据课后的练习情况与同学分享检索成果与方法,并将“亮考帮”学习卡进行分享,通过相互讨论,每位小组成员都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困惑与其他同学展开积极的讨论和沟通,将需要“帮”的问题抛给其他同学。在自主学习讨论过程中,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形成共识、共同成长,不仅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更能够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讨论环节主要起引导作用,针对全班自由交流讨论的结果,鼓励学生陈述不同的检索过程,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在这一环节,教师是讨论活动的调控者,要引导小组成员围绕课程主题进行讨论,确保成员之间的讨论氛围是和谐的。最终,教师归纳总结最佳方案--出版物检索和二次检索,提醒学生注意,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检索需求应用不同的检索技巧。教师的角色由传统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导演,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角,实现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讨论结束后,小组组长根据讨论的质量为每位成员打分,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之后便开始新的讲授环节,给出几个更加复杂的检索需求,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检索方式进行检索,直观感受不同检索技巧的效果。当堂再次让学生根据讲授的检索案例进行内化吸收,制作出“亮考帮”学习卡,总结检索过程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整个环节通过开放式的问题,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可以看出,在讲授环节耗时较长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将内化吸收环节放在课后,以作业的形式提交“亮考帮”学习卡,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探究空间,在网络检索的实践中体会检索表达式的奥妙,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学生在课上准备不充分、不愿意分享学习卡的尴尬。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其很好地消化吸收和起到缓冲作用。用“输出”倒逼“输入”,会促使其主动设计并完成高质量的“亮考帮”学习卡和课后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 效果评价与反馈

对分课堂可以采用适当的现代化智能化的技术工具,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实施和组织。整个教学过程以校内优慕课平台和雨课堂作为智慧型教学工具,课前主要通过优慕课平台将相关资料、通知发给学生,课堂中学生可实时通过雨课堂的弹幕功能、投稿功能等实现与教师和组内学生的互动,便于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分享。

另外,教师可在优慕课增加相应的测试答题、提交作业、话题讨论等环节,将作业成绩与学生课堂讨论成果,纳入学业评价的标准,如发送弹幕和投稿的数量和质量、在线课堂测试的成绩、课堂讨论得分等。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帮助教师全过程、全方位记录学生整个学习环节,有助于形成科学的考查评价标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标准单一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增加平时课堂表现的考核比例(建议采用50%),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持续稳定地投入精力。

4 结束语

通过两个班的试点教学,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问卷反馈情况,笔者认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知识分享传播者。“亮考帮”学习卡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体系的认知,让学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去思考、去探索。学生在“螺旋式上坡”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帮助团队成员共同成长。讨论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些也符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初衷和使命。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生在大学里受益最直接、最核心、最显效的是课程。课程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课程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5]。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解决当前课程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将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四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遵循了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工程教育理念,更好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今后还需要对该课堂模式进行进一步探索与研究,设计更加符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为打造可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的“金课”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内化讲授检索
浅谈高职英语精读讲授中的文化导入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 06:42:32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7:48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华人时刊(2018年15期)2018-11-10 03:25:30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专利代理(2016年1期)2016-05-17 06:14:36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