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洁
段的训练包括理解和表达,通常被视为中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要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才能形成相关能力。小学生最熟悉也最喜欢运用的是总分式构段方式,它是由总述句和分述句组成的,总述句可以出现在段首或段尾,与分述句之间可以构成多种联系。不同联系的构段,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总分式写段训练采用不同方法。
总分关系的对比段式,通常以段首的句子为总述句,用以概括段的内容;分述句之间是以对比关系呈现的。如《海底世界》的第四自然段是:“海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时,先要分析分述句中写到的海里动物活动方法有几类:慢的、快的,复杂的、简单的;再将这些活动分成可以对比的两组,即慢与快的对比表述,复杂的与简单的对比表述。
学生明白了范例的表述关系,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仿写这种总分关系中的对比段式。比如,课间休息的时候,学生在操场上活动,有做各种游戏的,有进行各种比赛的,还有观看的、散步的……学生可以选择两组以上的对比关系,远与近、快与慢、动与静、高与低等,进行仿写。
总分关系的联想段式,通常也是将总述句放在段首位置,起到概括全段内容的作用;分述句从不同层面表述具体内容,并在表述中通过联想来体现相关的感情。如《大自然的声音》的第四自然段是:“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这里的总述句是用比喻的方法表达动物发出的声音像歌手唱歌一样,这样的表述为后面的分述句中出现的联想埋下了伏笔;分述句写了三种动物发出好听的声音,并通过联想写出了动物唱的是什么内容。这样的总述句和分述句合在一起,把大自然中动物发出的声音打上了美好动听的印记。由此可见,分述句写得怎么样,是这一语段仿写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生活中适合采用总分方式构段的情形,如夏日雷雨前动物的相关反应,冬天大雪过后的景色。此外,学生在仿写总述句时,需要找到合适的比喻方法进行表达。
总分关系的举例段式,在文章中属于常见的类型,适用性比较广泛,例子也很多。因为分述句是举例说明的性质,所以总述句一般放在段首。如《秋天的雨》的第二自然段是:“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美丽的菊花在秋天里频频点头。”教师抓住这一语段作为范例,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式中总述句与分述句之间的关系。总述句也是一个比喻句,总述的重点在“五彩缤纷”上,强调颜色多而美;分述句就以举例的方式,呈现秋雨中景物的颜色变化,主要有:银杏树叶变黄了,枫树叶子变红了,田野的稻子变成了金黄色,果园里的果子变成橙红色,菊花开放的颜色就更多了;而且在分述句中,也出现了多个比喻句,使分述句与总述句非常匹配。
在指导学生仿写这一类型的总分式段落时,教师同样需要创设情境,比如,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男同学三三两两凑在一起,拿出自己的新鲜玩具有滋有味地玩了起来……学生写这样的分述句,往往会觉得很简单,一会儿就能写出很多。等学生写完之后,教师让学生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再读读自己仿写的句子,比一比,看看总述句有没有用比喻的方法写,分述句与总述句在表达方法上是否匹配,然后再进行修改,完善习作。
总之,总分关系的构段方式远不止上述三种。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选择具有典范意义的语段,适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仿写训练,让学生通过训练熟练掌握总分关系的基本构段方式,提高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