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玲永
统编教材中安排了大量与故事有关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对故事类课文的兴趣,以故事为抓手,构建“故事+阅读”“故事+欣赏”“故事+表达”“故事+创编”等系列实践活动课型,推动故事类课文教学走出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综合,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统编教材中安排的故事类文本,有以文体单元集中呈现的,也有分散在各单元中的。不管哪种情形,故事类课文都承载着相应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故事是进一步学习的载体。如寓意故事学习中,故事就是个引子,最后指向的就是寓意的理解,实际上换一个类似情节的故事,学生也能体会出同样的寓意。
在倡导“故事+”的拓展课型建构教学中,故事的学习和运用始终在场,所以教师需要抓住故事来建构学习单元,打通课内外阅读,让故事在单元学习中唱主角。这样的建构,既需要整合又需要增设。所谓整合,就是将课内外的故事看作一个系统,形成综合性的故事资源。如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活动建议要求学生“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资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教师可以将教材中“阅读材料(一)”的五则材料与学生搜集的资料整合为“汉字故事”,让学生将汉字与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所谓增设,就是依据教材文本,引入同类故事阅读,强化故事的共同特点。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寓言文体单元,其中第一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是文言文寓言,教师可以增设几则文白对照的寓言故事,如《南辕北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等,强化学生对文言文寓言故事的认识。这样从故事学习角度进行的整合与增设就是“故事+阅读”的模式,是培养学生感知故事的丰富性和亲近感的重要途径,可以强化学生对故事本身的关注和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目标中提出了“阅读与鉴赏”的实践活动要求;而小学生之所以对故事着迷,重要原因是故事中总有吸引人的魅力,学生对这种魅力的感知实际上就是一种内在的欣赏。在故事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内在欣赏力,通过创设真实语境,为学生提供情感认知的基础,引导学生开展品读故事的实践活动,把内在的欣赏力通过交流说出来,这就是“故事+欣赏”的课型。
如教学《盘古开天地》,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教师可以根据文本描述创设这样的情境:假如你被关在一个黑屋子里睡了很久,你醒来后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呢?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中,自然会产生很压抑、很闷、很不爽的感觉,于是纷纷表达要打破这个黑屋子的想法。有的学生说要打开门窗让阳光照进来,这是比较现实的想法;有的学生说要用利器劈开黑屋子,走到广阔的世界中去,这是有个性的想法;有的学生说要发出神力,把黑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有想象力的想法……面对学生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与文本中的表达进行比较,看看谁的想法故事性更强。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说法故事性更强。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谈谈课文的表达好在哪里。有的学生认为课文说盘古“睡了一万八千年”,产生走出混沌的愿望就更强烈了;有的学生说课文把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写得很具体。这样的欣赏就能够为学生自己创编故事找到表达范例。
在故事类文本的学习中,学生一边读一边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进入了自己最心仪的角色。这种能激发学生动起来的结果正是故事本身适合表演的特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外在表现内容比较多的故事,通过引导多元互动,充分体现学生对故事的个性化理解,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展示,可以是讲述故事,也可以是表演故事片段,这就是“故事+表达”的课型。
如教学《狐假虎威》,这是一则既有趣味又有启发意义的寓言故事,因为有趣学生争着讲和演,又因为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故事获得启发,学生对故事中的主角狐狸和老虎有不同的体悟。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故事的多元理解,鼓励学生在讲述与表演中把自己的独特体会表达出来。这样,在对狐狸的理解与表演中,既有学生认同狐狸是狡猾的说法,演狐狸时那种眼珠瞥到眼角偷看老虎的神情和大摇大摆走过百兽的神态,充分体现出狐狸狡猾的本质;也有学生认为狐狸是聪明的,它在被老虎抓住面临生命危险时,不是被吓傻了任老虎吃掉,而是灵机一动想出了妙计,学生演狐狸时眼珠子转过来又转过去,并且在与老虎对话时显得很大气,走在老虎前面也很从容,最后轻松地从老虎的魔爪下逃脱了。同样,学生对老虎的理解也有不同,有的学生认为老虎很凶残,抓小动物來填自己的肚子,演老虎抓狐狸时就是猛扑过去的;有的学生认为老虎有些傻,演老虎听狐狸说的一套又一套时,就不住地点头。在这样的学习实践中,学生通过互动交流,体现出自己对故事的个性理解与把握。
在“故事+创编”课型的建构中,故事作为一个引子发挥的作用不仅在故事本身的再现上,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把握,而且还是后续学生开展创编活动的基础和样板。像续写、改写、补写等活动,都离不开原故事语境,至于学生自己新编一个故事,原故事的人物关系、结构模式对学生来说都是可以借鉴的范本。因此,在故事类文本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思维方面的训练,鼓励学生在故事主题探究中,重视梳理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把握故事的脉络、抓住故事吸引人的关键、破译故事表达的秘妙,尝试将相关的思维模式带到自己的表达实践中加以运用,锻炼思维能力。
如教学《跳水》一课,这个故事的情节发展是通过水手、猴子和船长儿子的互动形成的,具有环环相扣的特点,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行。在续编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那只猴子的表现,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从课文结尾看,前面的角色孩子和水手都有了交代,猴子却没有再出现,这就为学生留下了创编点。有的学生写猴子看到船长出来对孩子大喊,吓得一溜烟滑下桅杆钻到了人群中;有的学生写猴子看到孩子飞身跳进海里,也跟着跳了下去,还在空中做着想抓住孩子的动作,并发出咿呀的叫声。这些都能在原作找到思维的发展点。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故事+”课型建构,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贴合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在趣味化、实践化学习中,获得语文素养方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阅读教学课型群建构的研究”研究成果,编号:D/2018/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