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莉 方召兵 庞红立
(1.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洛阳 471300;2.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神经介入及重症科,河南 洛阳 471300)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病学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通常急性脑梗死发病较为突然,患者可出现口角歪斜和肢体偏瘫等神经障碍症状[1-2]。其病理机制大都为颅内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血管管腔闭塞,导致缺血和缺氧,严重可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在于靶向溶栓、取栓和恢复血液灌注。其中,溶栓中的静脉或动脉溶栓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在溶栓效果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于单一药物溶栓的时间限制,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出现超时间窗溶栓增加对于预后风险[4]。与传统的溶栓技术相比,机械介入取栓术可通过机械支架支撑栓塞部位血管的同时取出血栓,也可以使用溶栓剂溶解剩余血栓以恢复血液灌注[5]。机械介入具有破碎和清除血栓的优良特性,大大减少了溶栓药物的使用和血栓复发的概率,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5]。本研究旨在分析机械介入取栓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8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6]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8)[7];发病时间<6 h;凝血功能无障碍者;无严重精神疾病者。排除标准:实验室资料不全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存在既往颅内出血;合并颅内肿瘤者。
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动静脉溶栓)与观察组(43例,机械介入取栓联合动静脉溶栓),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48-72(56.68±4.34)岁;病程1-4(3.56±0.98)h;体质指数21-32(25.19±3.75)kg·m-2,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24例。观察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48-71(56.34±4.28)岁;病程1-4 h(3.71±0.97)h;体质指数21-31(25.13±3.62)kg·m-2,合并高血压18例,糖尿病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5)。
入院后,打开静脉通路,监测两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吸氧、降压、抗感染诊疗,同时完善临床实验室数据,多次监测血压避免出现血压过高或过低,在24 h内经治疗第1个h内30 min·次-1,后续每隔1 h评价1次神经功能。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动静脉联合溶栓:开放静脉通道后,首先进行静脉溶栓,将100万U尿激酶溶解在0.9%氯化钠溶液中,10%尿激素给予静脉推注,其他患者在1 h内给予静脉滴注完毕。静脉输注尿激酶后,患者接受动脉溶栓治疗。患者接受局部麻醉,经血管造影确定病变位置,将微导管插入股动脉并通过导管送至血栓远端,然后使用尿激酶(10000 U·h-1,在30 min内泵完)进行溶栓治疗,然后拔出导管,并分别将等量尿激酶泵入血栓和血栓近端(100000 U·h-1),若患者出现严重呕吐或头痛症状,需停止溶栓,行脑CT检查。若无不良症状,最后取出导管,处理切口,并进行敷料。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动静脉溶栓后给予机械介入取栓,机械介入取栓内容可包括:局部麻醉后,患者接受股动脉穿刺,插入6F动脉鞘,然后使用导丝将引导发送到血管造影下的血管造影。在病变部位放置支架,移除血栓,血管造影后取出支架,并取出30 mL血液,以防止脱落的血栓再次流回动脉。血管造影显示机械介入取栓术成功后,移除动脉鞘,处理切口并包扎。
1.3.1 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8]: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为显效;症状及体征改善为有效;症状及体征加重或无变化为无效。
1.3.2 预后情况
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3 m病死率。
1.3.3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9]。采用对治疗前、治疗2 w、治疗4 w进行NIHSS评估,分数越高,恢复情况越差。
观察组组43例患者中显效占21(48.84%),有效占20(46.51%),无效占2(4.65%),肚子好租41例患者中显效占14(34.15%),有效占19(46.34%),无效占8(19.5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与≤30%残余狭窄率分别为41(95.35%)、23(53.49%);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与≤30%残余狭窄率分别为31(75.61%)、8(19.51%);观察组术后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n(%)]
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2 w、治疗4 w的NIHSS评分分别为(11.43±2.78)分、(10.56±2.31)分、(8.92±1.47)分;观察组在治疗前、治疗2 w、治疗4 w的NIHSS评分分别为(11.51±2.76)分、(10.33±2.74)分、(5.14±1.24)分;两组治疗前、治疗2 w的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急性心肌梗死多由患者脑动脉闭塞引起,导致局部脑缺血甚至梗死,周围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受损,从而引发神经功能障碍[1,2]。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人口老龄化成正比,且存在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有必要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在短时间内恢复脑组织功能,并将脑损伤控制在最低限度。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在于靶向溶栓、取栓和恢复血液灌注,其目的能够使已经闭塞的动脉获得再通功能,从而促使堵塞区域恢复正常血供,最大程度的恢复神经功能,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因此,溶栓中的静脉或动脉溶栓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全身用药后,采用一系列影像造影技术准确注入药物,在溶栓效果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由于过量注射药物会损害身体的凝血功能,进而诱发一系列并发症,不利于后续治疗恢复[10]。与传统的溶栓技术相比,机械介入血栓切除术起步较晚,具有破碎和清除血栓的优良特性,大大减少了溶栓药物的使用和血栓复发的概率,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获得众多研究者的一致好评[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高于对照组;治疗4 w,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栓塞血管的再通率、血管狭窄程度和神经功能,对于颅内出血率以及3 m病死率并未产生不良影响,其原因可能与机械介入取栓术能够弥补动静脉溶栓使用对于仍然出现血管狭窄的现象,能够将血栓清除完全,进一步降低颅内出血的倾向,营养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可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对于促进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以及预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提升经研究发现联合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与张明书[14]等研究中的机械介入取栓联合动脉溶栓能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相符。
综上所述,机械介入取栓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改善神经功能与预后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